三轮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531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轮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轮童车。
背景技术
目前的童车都是水平行走的,即行走的轨迹呈水平状,其关注的是童车推行时的平稳性,然而,随着婴幼儿的不断成长,好动性不断增强,其会对原有的童车感觉平淡无奇,毫无乐趣,久之便会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如何通过改变童车的运动形式,以增强乐趣来满足婴幼儿心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轮童车,在通过改变童车的运动形式,以增强乐趣来满足婴幼儿心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轮童车,包括主车架;通过曲轴设置于所述主车架后侧的后轮,所述曲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车架上,且所述曲轴的两端同轴布置;设置于所述主车架前侧的前轮;车身,所述车身的前侧与所述主车架通过球接连杆铰接,所述车身的后侧与所述曲轴的中间曲柄部分铰接;控制所述后轮与所述曲轴连接和分离的离合器。优选地,在上述三轮童车中,所述离合器包括与所述曲轴的端部连接的第一^^盘;与所述后轮连接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条形滑槽;位于所述第一卡盘和所述调节件之间的第二卡盘;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调节件的安装槽内,用于连接和分离所述第一卡盘和所述第二卡盘的连接件。优选地,在上述三轮童车中,所述第一卡盘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盘上开设有与两个相邻的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平滑过渡;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底至所述第一卡盘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卡盘的半径;所述第三卡槽的槽底至所述第一卡盘轴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卡盘的半径;所述连接件上具有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的横杆,所述横杆由所述条形滑槽伸出。优选地,在上述三轮童车中,所述离合器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后轮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卡盘相连。优选地,在上述三轮童车中,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复位弹簧相抵。优选地,在上述三轮童车中,所述球接连杆包括与所述车身相连的上座;与所述主车架铰接的摆动架,所述摆动架与所述上座球接。优选地,在上述三轮童车中,所述摆动架的顶部具有球形槽;所述上座的地步设有与所述球形槽配合的球销。优选地,在上述三轮童车中,所述前轮通过撑杆与所述主车架相连。基于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童车,将后轮通过曲轴安装至主车架上,通过离合器可使得曲轴与后轮的连接与分离。曲轴与后轮分离时,便可使得该三轮童车与普通三轮童车具有相同的平稳行驶的效果。曲轴与后轮结合时,则在后轮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曲轴跟随转动,则曲轴的曲柄部分便会带动车身的后侧绕曲轴的旋转中心转动。车身的前侧由于与主车架通过球接连杆铰接,因此可通过后轮的转动,实现车身的起伏摇摆动作。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童车的运动形式,即采用起伏摇摆动作的运动形式,增强了乐趣,满足了婴幼儿心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轮童车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轮童车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球接连杆的爆炸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球接连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童车,在通过改变童车的运动形式,以增强乐趣来满足婴幼儿心理。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I和图2,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轮童车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轮童车的俯视图。[00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轮童车,包括主车架2、后轮3、前轮I、车身4和离合器6。其中,主车架2为三轮童车的主要承载部件。后轮3通过曲轴7设置于主车架2的后侧,曲轴7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主车架2上,且曲轴7的两端同轴布置,以保证后轮3在转动过程中不至于发生颠簸,后轮3 —般为两个。前轮I设置于主车架2的前侧,车身4的前侧与主车架2通过球接连杆5铰接,车身4的后侧与曲轴7的中间曲柄部分铰接,以通过曲柄部分带动车身4上下起伏。离合器6控制后轮3与曲轴7连接和分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童车,将后轮通过曲轴7安装至主车架2上,通过离合器6可使得曲轴7与后轮3的连接与分离。曲轴7与后轮3分离时,便可使得该三轮童车与普通三轮童车具有相同的平稳行驶的效果。曲轴7与后轮3结合时,则在后轮3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曲轴7跟随转动,则曲轴7的曲柄部分便会带动车身4的后侧绕曲轴7的旋转中心转动。车身4的前侧由于与主车架2通过球接连杆5铰接,因此可通过后轮3的转动,实·现车身4的起伏摇摆动作。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童车的运动形式,即采用起伏摇摆动作的运动形式,增强了乐趣,满足了婴幼儿心理。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的爆炸图。在实施例中,离合器6包括第一^^盘61、调节件64、第二卡盘62和连接件63。其中,第一卡盘61与曲轴7的端部连接,调节件64与后轮3连接(具体可通过螺栓连接至后轮3的轮毂上),调节件64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具有条形滑槽。第二卡盘62位于第一卡盘61和调节件64之间,连接件63可滑动地设置于调节件64的安装槽,用于连接和分离第一卡盘61和第二卡盘6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63能够实现第一卡盘61和第二卡盘62的连接和分离,由于连接件63又与调节件64连接,调节件64与后轮3连接,因此通过连接件63的作用实现了后轮3与曲轴7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盘6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槽,第二卡盘62上开设有与
两个相邻的第--^槽对应的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平滑过渡。第二卡
槽的槽底至第—^盘61轴线的距离小于第—^盘61的半径;第三卡槽的槽底至第—^盘61轴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卡盘61的半径;连接件63上具有能够伸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的横杆,横杆由条形滑槽伸出。连接件63设置于安装槽内,横杆有滑槽内伸出,由于滑槽为条形槽,因此横杆可沿条形槽移动。转动第二卡盘62,使得横杆同时落入第二卡槽和第—^槽,由于第三卡槽的槽底至第—^盘61轴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盘61的半径,因此能够通过横杆的卡接实现第一卡盘61、第二卡盘62和调节件64的连接,继而实现曲轴7和后轮3的连接。转动第二卡盘62,使得横杆落入第三卡槽,由于第三卡槽的槽底至第--^盘61轴
线的距离小于第一卡盘61的半径,因此使得横杆无法进入第一卡槽内,即使得第一卡盘61与调节件64的分离,继而实现曲轴7和后轮3的分离。转动第二卡盘62过程中,横杆在调节件64的滑槽内滑动。为了保证第二卡槽和第一卡槽稳定卡接,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槽内还设有复位弹簧,连接件63与复位弹簧相抵。本实用新型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将横杆压紧于第二卡槽和第一卡槽内。第二卡盘62由第二卡槽向第三卡槽转动时,复位弹簧被压缩;第二卡盘62由第三卡槽向第二卡槽转动时,复位弹簧复位。为了保证能够方便地转动第二卡盘62,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6还包括旋钮65,旋钮65设置于后轮3的外侧,且与第二卡盘62相连。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球接连杆的爆炸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球接连杆的安装结构示意 图。在本实施例中,球接连杆5包括上座54和摆动架52。其中,上座54与车身4相连,具体可通过螺栓实现连接。摆动架52与主车架2铰接,具体可通过销轴51实现铰接,摆动架52与上座54球接。在曲轴带动车身4的后侧上下起伏运动时,车身4的前侧推动摆动架52摆动,从而形成车身4的前后上下的起伏运动。摆动架52的顶部具有球形槽,上座54的地步设有与球形槽配合的球销53,前轮I通过撑杆8与主车架2相连。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车架(2); 通过曲轴(7)设置于所述主车架(2)后侧的后轮(3),所述曲轴(7)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车架(2)上,且所述曲轴(7)的两端同轴布置; 设置于所述主车架(2 )前侧的前轮(I); 车身(4 ),所述车身(4 )的前侧与所述主车架(2 )通过球接连杆(5 )铰接,所述车身(4 )的后侧与所述曲轴(7)的中间曲柄部分铰接; 控制所述后轮(3)与所述曲轴(7)连接和分离的离合器(6)。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轮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6)包括 与所述曲轴(7)的端部连接的第一卡盘(61); 与所述后轮(3)连接的调节件(64),所述调节件(64)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条形滑槽; 位于所述第一卡盘(61)和所述调节件(64)之间的第二卡盘(62); 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调节件(64)的安装槽内,用于连接和分离所述第一卡盘(61)和所述第二卡盘(62)的连接件(6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盘(6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槽; 所述第二卡盘(62)上开设有与两个相邻的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平滑过渡; 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底至所述第一卡盘(61)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卡盘(61)的半径; 所述第三卡槽的槽底至所述第一卡盘(61)轴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卡盘(61)的半径; 所述连接件(63)上具有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的横杆,所述横杆由所述条形滑槽伸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轮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6)还包括旋钮(65),所述旋钮(65 )设置于所述后轮(3 )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卡盘(62 )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轮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件(63)与所述复位弹簧相抵。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三轮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接连杆(5)包括 与所述车身(4)相连的上座(54); 与所述主车架(2 )铰接的摆动架(52 ),所述摆动架(52 )与所述上座(54)球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轮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52)的顶部具有球形槽; 所述上座(54)的地步设有与所述球形槽配合的球销(53)。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三轮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I)通过撑杆(8)与所述主车架(2)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童车,包括主车架;通过曲轴设置于所述主车架后侧的后轮,所述曲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车架上,且所述曲轴的两端同轴布置;设置于所述主车架前侧的前轮;车身,所述车身的前侧与所述主车架通过球接连杆铰接,所述车身的后侧与所述曲轴的中间曲柄部分铰接;控制所述后轮与所述曲轴连接和分离的离合器。本实用新型将曲轴与后轮分离时,便可使得具有平稳行驶的效果。曲轴与后轮结合时,则在后轮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曲轴跟随转动,则曲轴的曲柄部分便会带动车身的后侧绕曲轴的旋转中心转动。车身的前侧由于与主车架通过球接连杆铰接,因此可通过后轮的转动,实现车身的起伏摇摆动作。
文档编号B62K9/02GK202593721SQ20122022694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曹小明 申请人:曹小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