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推车,包括有能够折叠的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座椅,所述的座椅包括有布制的椅座和一体连接在椅座后端的布制的靠背,椅座后部和靠背侧面之间还设有三角形状的过渡连接部;椅座背面的前部设有与车架的下连杆前端配合插接的连接套;椅座和靠背内均为两层布料缝制形成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海绵;椅座上沿前后方向、靠背上沿上下方向均匀设置有多道相互平行的缝合线;所述的椅座背面还缝接有沿左右方向的带状加固条。该婴儿推车收起时左右两个面相靠拢,前后也同时相靠拢,车架、座椅及置物篮等均收缩呈较小的体积,大大节约了空间,运输携带方便,结构精简,生产成本低廉。
【专利说明】一种婴儿推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儿推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婴儿推车大都设计成可折叠的形式,这样在婴儿推车包装运输、不使用时节约了空间,然而市面上的婴儿推车一般设计成左右两片式折叠或者是前后折叠,所占空间依然较大,使用效果不够理想。进一步减小折叠式婴儿推车的体积是婴儿推车领域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折叠后体积小,成本低的折叠式婴儿推车结构。
[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婴儿推车,包括有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座椅,所述的车架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前支杆、两个后支杆、两个下连杆和两个推杆;下连杆前部和后端部分别与同一侧的前支杆中部和后支杆下部铰接;前支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推杆的下端部与第一连接座铰接;推杆下部位于第一连接座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后支杆上端部与第二连接座铰接;异侧的前支杆和后支杆之间分别通过L形的第一连接片连接有下折杆,第一连接片与前支杆、后支杆、下折杆之间均铰接,两个下折杆中部铰接相连;异侧的后支杆和推杆之间分别通过L形的第二连接片连接有后折杆,第二连接片与后支杆、推杆、后折杆之间均铰接,两个后折杆中部铰接相连,且两个后折杆之间连接有用以控制两个后折杆展开或合起的上控制杆和下控制杆。
[0005]连接在后支杆上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通过同一销轴连接在后支杆上。
[0006]第一连接片包括有相互垂直的两个臂面,每个臂面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的通孔;第二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结构相同。
[0007]所述的上控制杆包括有铰接相连的两个杆体,两个杆体两端与后折杆上部分别铰接,两个杆体铰接位置设置有用以手动控制两个杆体开合的控制销。
[0008]所述的下控制杆包括有铰接相连的两个杆体,两个杆体两端与后折杆下端部分别铰接,其中一个杆体上设置有将两个杆体定位在展开状态的卡件。
[0009]所述的推杆上端向车架前方弯曲成弧形,且推杆的上端套有发泡橡胶材料的把手套。
[0010]所述前支杆的下端部连接有转向轮,所述后支杆的下端部连接有后轮。
[0011]所述的座椅包括有布制的椅座和一体连接在椅座后端的布制的罪背,椅座后部和靠背侧面之间还设有三角形状的过渡连接部;椅座背面的前部设有与车架的下连杆前端配合插接的连接套;椅座和靠背内均为两层布料缝制形成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海绵;椅座上沿前后方向、靠背上沿上下方向均匀设置有多道相互平行的缝合线;所述的椅座背面还缝接有沿左右方向的带状加固条。
[0012]所述的椅座两侧的后部设置有下连接壁,下连接壁与下连杆通过螺钉连接。
[0013]所述的靠背两侧的上部设置有上连接壁,上连接壁与推杆通过螺钉连接。
[0014]所述两个推杆的上部位于靠背的上方位置分别铰接有向车架前方延伸的遮阳棚杆,两个遮阳棚杆上套接有一个布制的遮阳棚,推杆上遮阳棚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能够将遮阳棚杆定位在水平方向的定位销。
[0015]所述的两个遮阳棚杆的前端部相向弯曲,遮阳棚杆的后端有一段与推杆相平行的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管段。
[0016]所述的遮阳棚下端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遮阳棚杆前端部配合套接的连接套体,遮阳棚的后端两侧连接有两个用以挂接在推杆上的弹性挂绳;遮阳棚左右两侧设置有三角形的侧挡,侧挡下端部的内壁面设置有阴扣,座椅的靠背上端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阴扣配合粘接的阳扣。
[0017]所述的车架上座椅的下方活动设置有置物篮,置物篮为矩形的槽体,置物篮的底面和四个壁面均为纱网,底面和四个壁面之间、相邻两个壁面之间以及四个壁面的上边缘均缝接有布质的连接边;其中左右侧的两个壁面的前、后端部和中部均连接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尼龙扣。
[0018]所述车架的两个前支杆之间位于椅座下方的位置连接有一个软质橡胶材质的踏板,踏板两端通过两个塑料材质的定位件定位在前支杆上,定位件与前支杆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0019]所述车架的推杆下部卡接有一个固定夹,固定夹包括有两个圆弧形的夹口,夹口的形状与推杆的外壁面紧密配合。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婴儿推车收起时左右两个面相靠拢,前后也同时相靠拢,车架、座椅及置物篮等均收缩呈较小的体积,大大节约了空间,运输携带方便,结构精简,生产成本低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车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后折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第一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座椅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椅座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遮阳棚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遮阳棚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置物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是置物篮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31]1、转向轮;2、车架;20、下连杆;21、前支杆;22、后支杆;23、推杆;231、把手套;24、遮阳棚杆;25、定位销;26、后折杆;27、上控制杆;271、控制销;28、下折杆;29、下控制杆;291、卡件;201、第一连接片;202、第二连接片;203、第一连接座;204、第二连接座;3、后轮;4、踏板;41、定位件;5、座椅;51、椅座;511、连接套;512、加固条;52、靠背;53、过渡连接部;54、下连接壁;55、上连接壁;56、阳扣;501、缝合线;6、遮阳棚;61、连接套体;62、侧挡;63、阴扣;64、弹性挂绳;7、置物篮;71、连接边;72、尼龙扣;8、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33]根据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婴儿推车,包括有车架2以及设置在车架2上的座椅5,所述的车架2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前支杆21、两个后支杆22、两个下连杆20和两个推杆23 ;下连杆20前部和后端部分别与同一侧的前支杆21中部和后支杆22下部铰接;前支杆21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203,推杆23的下端部与第一连接座203铰接;推杆23下部位于第一连接座203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204,所述后支杆22上端部与第二连接座204铰接;异侧的前支杆21和后支杆22之间分别通过L形的第一连接片201连接有下折杆28,第一连接片201与前支杆21、后支杆22、下折杆28之间均铰接,两个下折杆28中部铰接相连;异侧的后支杆22和推杆23之间分别通过L形的第二连接片202连接有后折杆26,第二连接片202与后支杆22、推杆23、后折杆26之间均铰接,两个后折杆26中部铰接相连,且两个后折杆26之间连接有用以控制两个后折杆26展开或合起的上控制杆27和下控制杆29。
[0034]连接在后支杆22上的第一连接片201和第二连接片202通过同一销轴连接在后支杆22上。
[0035]第一连接片201包括有相互垂直的两个臂面,每个臂面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的通孔;第二连接片202与第一连接片201结构相同。
[0036]所述的上控制杆27包括有铰接相连的两个杆体,两个杆体两端与后折杆26上部分别铰接,两个杆体铰接位置设置有用以手动控制两个杆体开合的控制销271。
[0037]所述的下控制杆29包括有铰接相连的两个杆体,两个杆体两端与后折杆26下端部分别铰接,其中一个杆体上设置有将两个杆体定位在展开状态的卡件291。
[0038]所述的推杆23上端向车架2前方弯曲成弧形,且推杆23的上端套有发泡橡胶材料的把手套231。
[0039]所述前支杆21的下端部连接有转向轮1,所述后支杆22的下端部连接有后轮3。
[0040]所述的座椅5包括有布制的椅座51和一体连接在椅座51后端的布制的靠背52,椅座51后部和靠背52侧面之间还设有三角形状的过渡连接部53 ;椅座51背面的前部设有与车架2的下连杆20前端配合插接的连接套511 ;椅座51和靠背52内均为两层布料缝制形成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海绵;椅座51上沿前后方向、靠背52上沿上下方向均匀设置有多道相互平行的缝合线501 ;所述的椅座51背面还缝接有沿左右方向的带状加固条512。
[0041]所述的椅座51两侧的后部设置有下连接壁54,下连接壁54与下连杆20通过螺钉连接。
[0042]所述的靠背52两侧的上部设置有上连接壁55,上连接壁55与推杆23通过螺钉连接。
[0043]所述两个推杆23的上部位于靠背52的上方位置分别铰接有向车架2前方延伸的遮阳棚杆24,两个遮阳棚杆24上套接有一个布制的遮阳棚6,推杆23上遮阳棚杆2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能够将遮阳棚杆24定位在水平方向的定位销25。
[0044]所述的两个遮阳棚杆24的前端部相向弯曲,遮阳棚杆24的后端有一段与推杆23相平行的与定位销25配合的定位管段。
[0045]所述的遮阳棚6下端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遮阳棚杆24前端部配合套接的连接套体61,遮阳棚6的后端两侧连接有两个用以挂接在推杆23上的弹性挂绳64 ;遮阳棚6左右两侧设置有三角形的侧挡62,侧挡62下端部的内壁面设置有阴扣63,座椅5的靠背52上端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阴扣63配合粘接的阳扣56。
[0046]所述的车架2上座椅51的下方活动设置有置物篮7,置物篮7为矩形的槽体,置物篮7的底面和四个壁面均为纱网,底面和四个壁面之间、相邻两个壁面之间以及四个壁面的上边缘均缝接有布质的连接边71 ;其中左右侧的两个壁面的前、后端部和中部均连接有用于与车架2连接的尼龙扣72。
[0047]所述车架2的两个前支杆21之间位于椅座51下方的位置连接有一个软质橡胶材质的踏板4,踏板4两端通过两个塑料材质的定位件41定位在前支杆21上,定位件41与前支杆2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0048]所述车架2的推杆23下部卡接有一个固定夹8,固定夹8包括有两个圆弧形的夹口,夹口的形状与推杆23的外壁面紧密配合。
[0049]当婴儿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座椅5、遮阳棚6及踏板4被车架2两侧的下连杆20和推杆23撑开,由于上控制杆27和下控制杆29的支撑,使下折杆28和后折杆28处于展开状态,从而车架2整体处于展开状态并保持稳定。
[0050]收起婴儿推车时,扳动下控制杆29上的卡件291,并向上扳动上控制杆27上的控制销271,使下控制杆29和上控制杆的两组杆体均折起,这样,后折杆26和下折杆28同时合拢,从而推杆23被驱动沿着第一连接座203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并带动前支杆21和后支杆22相应转动,直到推杆23与前支杆21相抵,于此同时两侧的推杆23也相抵,通过固定夹8将两个推杆23固定到一起,即可使婴儿推车处于稳定的折叠状态。展开婴儿推车时,则按上述原理反向操作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儿推车,包括有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车架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前支杆、两个后支杆、两个下连杆和两个推杆;下连杆前部和后端部分别与同一侧的前支杆中部和后支杆下部铰接;前支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推杆的下端部与第一连接座铰接;推杆下部位于第一连接座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后支杆上端部与第二连接座铰接;异侧的前支杆和后支杆之间分别通过L形的第一连接片连接有下折杆,第一连接片与前支杆、后支杆、下折杆之间均铰接,两个下折杆中部铰接相连;异侧的后支杆和推杆之间分别通过L形的第二连接片连接有后折杆,第二连接片与后支杆、推杆、后折杆之间均铰接,两个后折杆中部铰接相连,且两个后折杆之间连接有用以控制两个后折杆展开或合起的上控制杆和下控制杆; 连接在后支杆上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通过同一销轴连接在后支杆上; 第一连接片包括有相互垂直的两个臂面,每个臂面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的通孔;第二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结构相同; 所述的上控制杆包括有铰接相连的两个杆体,两个杆体两端与后折杆上部分别铰接,两个杆体铰接位置设置有用以手动控制两个杆体开合的控制销; 所述的下控制杆包括有铰接相连的两个杆体,两个杆体两端与后折杆下端部分别铰接,其中一个杆体上设置有将两个杆体定位在展开状态的卡件; 所述的推杆上端向车架前方弯曲成弧形,且推杆的上端套有发泡橡胶材料的把手套; 所述前支杆的下端部连接有转向轮,所述后支杆的下端部连接有后轮; 所述的座椅包括有布制的椅座和一体连接在椅座后端的布制的靠背,椅座后部和靠背侧面之间还设有三角形状的过渡连接部;椅座背面的前部设有与车架的下连杆前端配合插接的连接套;椅座和靠背内均为两层布料缝制形成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海绵;椅座上沿前后方向、靠背上沿上下方向均匀设置有多道相互平行的缝合线;所述的椅座背面还缝接有沿左右方向的带状加固条; 所述的椅座两侧的后部设置有下连接壁,下连接壁与下连杆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的靠背两侧的上部设置有上连接壁,上连接壁与推杆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两个推杆的上部位于靠背的上方位置分别铰接有向车架前方延伸的遮阳棚杆,两个遮阳棚杆上套接有一个布制的遮阳棚,推杆上遮阳棚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能够将遮阳棚杆定位在水平方向的定位销; 所述的两个遮阳棚杆的前端部相向弯曲,遮阳棚杆的后端有一段与推杆相平行的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管段; 所述的遮阳棚下端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遮阳棚杆前端部配合套接的连接套体,遮阳棚的后端两侧连接有两个用以挂接在推杆上的弹性挂绳;遮阳棚左右两侧设置有三角形的侧挡,侧挡下端部的内壁面设置有阴扣,座椅的靠背上端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阴扣配合粘接的阳扣; 所述的车架上座椅的下方活动设置有置物篮,置物篮为矩形的槽体,置物篮的底面和四个壁面均为纱网,底面和四个壁面之间、相邻两个壁面之间以及四个壁面的上边缘均缝接有布质的连接边;其中左右侧的两个壁面的前、后端部和中部均连接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尼龙扣; 所述车架的两个前支杆之间位于椅座下方的位置连接有一个软质橡胶材质的踏板,踏板两端通过两个塑料材质的定位件定位在前支杆上,定位件与前支杆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车架的推杆下部卡接有一个固定夹, 固定夹包括有两个圆弧形的夹口,夹口的形状与推杆的外壁面紧密配合。
【文档编号】B62B7/06GK203472941SQ201320407007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8日
【发明者】朱国富 申请人:宁波康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