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551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能够将从燃料箱的侧方到发动机的上部侧方的区域覆盖的燃料箱罩,通过高强度且简单的构造而容易且高精度地安装到车身侧。设有将燃料箱(50)的左右的前缘部连结在车身侧的支承杆(41)上的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在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上,一体地设有比与燃料箱(50)的连结部(69L、69R)更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卡定部(70L、70R)。在卡定部(70L、70R)上结合有燃料箱罩(53L、53R)。
【专利说明】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两轮摩托车等跨骑型车辆中,将燃料箱车宽方向外侧的侧方覆盖的燃料箱罩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0002]作为两轮摩托车等的跨骑型车辆,而具有一种在从头管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主车架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且在主车架的上部安装有燃料箱的跨骑型车辆。并且,作为这种跨骑型车辆而公知有,燃料箱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方通过树脂制的燃料箱罩所覆盖的跨骑型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在从燃料箱的前缘部的顶部向左右侧方而下方倾斜的区域的上表面上突设有凸缘部,在使燃料箱罩的所对应的部位与该凸缘部抵接的状态下,使燃料箱罩通过螺丝固定等而与凸缘部连接固定。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28657号公报
[0006]但是,现在正在探讨如下问题,即,使燃料箱罩从车辆的侧部前方侧延伸至燃料箱的下方的发动机的侧方位置,由此,提高行驶时的对发动机的导风效果。
[0007]但是,若不作改变地采用上述以往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则会成为,使燃料箱罩固定在突设于燃料箱的前缘 部上表面的凸缘部上的情况,由此,燃料箱罩的下方侧的延伸区域会从燃料箱侧结合部即凸缘部向下方大幅离开,变得容易产生行驶时等的燃料箱罩的延伸区域的晃动。
[0008]虽然作为其对策也考虑到使突设在燃料箱上的凸缘部向车身下方侧折曲而延长,但是在该情况下,凸缘部的强度维持会变得困难。
[0009]另外,作为其他的对策也考虑到使燃料箱的前缘部自身向下方延伸,但在该情况下,由于燃料箱的制造本身会变得困难,所以,在生产成本的方面考虑,采用是不现实的。
[0010]另外,作为其他对策也考虑过在与燃料箱罩的恰当的支承位置对应的车身架上的对应部位上,设置燃料箱罩安装用的支撑件,但在该情况下,不仅难以确保支撑件的位置精度,而且,在燃料箱的拆装时,不得不在燃料箱的固定部位之外,还在支撑件与燃料箱罩的固定部位上进行拆装作业,会导致作业时间的增加。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得不在车身架上安装专用的支撑件,所以零件数也会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11]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能够将从燃料箱的侧方到发动机的上部侧方的区域覆盖的燃料箱罩,通过高强度且简单的构造,而容易且高精度地安装在车身侧。
[0012]本实用新型的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了以下的结构。[0013]技术方案I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该跨骑型车辆具有:燃料箱50,安装在发动机2的上方的车身架部件12、41上,且蓄留有向所述发动机2供给的燃料;燃料箱罩53L、53R,覆盖从所述燃料箱50的侧方到所述发动机2的上部侧方的区域;和左右一对的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在所述燃料箱50的前部下方,安装在所述车身架部件41上,且将所述燃料箱50的左右的前缘部,分别与所述车身架部件41连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上,一体地设有比与所述燃料箱50的连结部69L、69R更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卡定部70L、70R,在该卡定部70L、70R上结合有所述燃料箱罩 53L、53R。
[0014]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的主要部分由薄壁的金属板形成,并且相对于所述燃料箱50由螺栓71结合。
[0015]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I或者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罩53L、53R的比与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的结合部63更靠近上方侧的区域,直接与所述燃料箱50结合,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相对于所述车身架部件41经由橡胶弹性体72被固定,并且相对于所述燃料箱50和所述燃料箱罩53L、53R不经由橡胶弹性体而直接结合。
[0016]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I?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罩53L、53R具有在车辆的侧视下在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向车身前方侧突出的前方顶部28,并且,具有从所述前方顶部58向着所述上端部而向斜上方延伸的上部倾斜边59a、和从所述前方顶部58向着所述下端部而向斜下方倾斜的下部倾斜边59b,所述燃料箱罩53L、53R的与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的结合部63,设定在与所述前方顶部58为相同的高度上。
[0017]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I?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罩53L、53R的与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的结合部63、和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的卡定部70L、70R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以相
互重合的方式结合。
[0018]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I?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50在车辆的侧视下,使其下表面向着所述发动机2的上部而成为朝后下方下降的形状。
[0019]实用新型的效果
[0020]根据技术方案I的实用新型,由于在将燃料箱的左右的前缘部分别与车身架部件连结的燃料箱支承托架上,一体设有比与燃料箱的结合部更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卡定部,并在该卡定部上结合有燃料箱罩,所以,能够利用位于燃料箱罩的前部下方的燃料箱支承托架,而使燃料箱罩以具有高强度和高位置精度的方式支承在车身侧。
[0021]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不需要在燃料箱和车身架部件侧追加专用零件,就能够将燃料箱罩安装在车身侧,所以能够通过削减零件数和削减安装工时来谋求生产成本的降低。
[0022]根据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由于燃料箱支承托架的主要部分由薄壁的金属板而形成,且由螺栓与燃料箱结合,所以能够减轻由该燃料箱支承托架、和燃料箱支承托架与燃料箱的结合部所承受的因行驶风所产生的阻力。
[0023]根据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由于燃料箱的上部与燃料箱罩直接结合,并且,燃料箱支承托架与燃料箱、燃料箱支承托架与燃料箱罩的各部件之间,不经由橡胶弹性体而直接结合,所以能够提闻燃料箱罩与燃料箱之间的组装精度,提闻外观品质。另一方面,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燃料箱支承托架与车身架部件经由橡胶弹性体被结合,所以能够吸收组
装误差。
[0024]根据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由于使与燃料箱支承托架的结合部设定在与燃料箱罩的前方顶部为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上,所以能够在车辆行驶时,有效地避开在燃料箱罩的上部倾斜边的上端部附近和下部倾斜边的下端部附近接触有外部的障碍物时的碰撞载荷。因此,能够将燃料箱罩的破损和燃料箱罩从车身的剥离防止于未然。
[0025]根据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由于燃料箱罩的与燃料箱支承托架的结合部、和燃料箱支承托架的卡定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以相互重叠的方式结合,所以能够充分地降低因行驶风所产生的阻力,并且,使燃料箱罩相对于从车辆前端侧剥离的载荷而具有高支承强度。
[0026]根据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由于燃料箱罩的下表面向着发动机的上部而成为朝后下方下降的形状,所以能够通过燃料箱罩和燃料箱的下表面,来高效率地将行驶风引导至发动机的上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侧视图。
[0028]图2是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图1的一部分放大的侧视图。
[0029]图3是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图2的燃料箱罩拆除后的侧视图。
[003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图2的A向视图。
[003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0032]图6是从车身左前部斜上方侧观察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左侧的燃料箱罩的安装部的立体图。
[0033]图7是从车身右前部斜上方侧观察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右侧的燃料箱罩的安装部的立体图。
[003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左侧的燃料箱罩的前罩部件的侧视图。
[0035]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右侧的燃料箱罩的前罩部件的侧视图。
[0036]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左侧的燃料箱罩的构成零件的侧视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I 二轮摩托车
[0039]2发动机[0040]41支承杆(发动机上方的车身架部件)
[0041]42L、42R燃料箱支承托架
[0042]50燃料箱
[0043]53L、53R 燃料箱罩
[0044]58前方顶部
[0045]59a上部倾斜边
[0046]59b下部倾斜边
[0047]63结合片(结合部)
[0048]69L.69R 连结部
[0049]7OU7OR 卡定部
[0050]71 螺栓
[0051]72橡胶垫圈(橡胶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此外,以下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的朝向,只要没有特别地中断,就与车辆中的朝向相同。另外,图中的箭头FR是指车辆的前方,箭头UP是指车辆的上方,箭头LH是指车辆的左侧方。
[0053]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整体的侧视图。
[0054]本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是由发动机2驱动后轮WR的越野型的两轮摩托车。以下,将本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称作“两轮摩托车I”。
[0055]两轮摩托车I的车身架F具有:在前端部设置的头管11 ;从头管11向斜后下方延伸的主车架12 ;从头管11上的与主车架12的连结部的下方位置向下方延伸的下伸管13 ;和从主车架12的后部区域的左右的侧部向下方弯曲延伸的一对中间管14L、14R。中间管14L、14R的下端部彼此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管15而结合。车身架F还具有:从主车架12的后部向着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左右一对座椅横梁16L、16R ;和将左右各中间管14L、14R的比横管15更靠近上方侧的下部区域、和左右的所对应的左右横梁16L、16R的后部区域连结的支承管17L、17R。左右各支承管17L、17R从前端部向着后端部而向上方倾斜延伸,由座椅横梁16L、16R、中间管14L、14R、和支承管17L、17R包围的区域在侧视下呈大致三角形状。并且,下伸管13上的从与头管11的结合部稍微下降的区域、和主车架12的后部的上方侧区域之间,由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管9连结。
[0056]此外,上述部件中在纸面前后重叠而遮住的部件(例如,中间管14R),为了方便图示而用括号标注了附图标记。在以下的说明中,同样地处理在纸面前后重叠而遮住的部件。
[0057]在头管11上转动自如地轴支承有未图示的转向轴杆。在转向轴杆上结合有转向把手21和左右一对的前叉22L、22R。在前叉22L、22R的下端部上转动自如地支承有前轮WF。
[0058]在主车架12的上部安装有燃料箱50,在燃料箱50的后部的座椅横梁16L、16R上安装有供乘员落座的座椅51。并且,在由座椅横梁16L、16R、中间管14L、14R、和支承管17L、17R包围的、侧视为大致三角形状的区域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空间中,设置有用于过滤由发动机2吸入的空气的空气滤清器52。[0059]在主车架12的下方,且在加强管9、下伸管13和中间管14L、14R夹着的区域中,设置有以发动机2以及变速器23为主要部分的发动机组24。发动机2在收容曲柄轴的曲柄箱26的上部,一体结合有气缸体27。变速器23 —体结合在发动机2的曲柄箱26的后部,在变速器23上设有用于将发动机2的动力向外部输出的出力轴28。出力轴28向车宽方向的左侧突出,在其突出端上一体结合有驱动链轮29。
[0060]此外,在图1中,53L、53R是将从燃料箱50到发动机组24的上缘部为止的侧方覆盖的树脂制的燃料箱罩,54a、54b是在燃料箱罩53L、53R的后部,将包含空气滤清器52侧方在内的座椅下的侧方覆盖的树脂制的侧罩。随后详述燃料箱罩53L、53R。
[0061]发动机组24的前部侧下端经由托架30而连接固定在下伸管13的下缘部上,发动机组24的后缘部经由发动机吊架螺栓32、33,而支承在安装于左右的中间管14L、14R各下缘部上的枢轴板31L、3IR上。
[0062]此外,在枢轴板31L、31R的上下方向的中间区域中,安装有将摆臂34的前端部能够摆动地轴支承的枢轴35。
[0063]摆臂34具有一对臂部34L、34R,两臂部34L、34R的前端部轴支承在枢轴35上,并且,在两臂部34L、34R的后端部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有后轮WR的车轴36。在车轴36的车宽方向的左侧一体安装有从动链轮37。在发动机组24侧的驱动链轮29与摆臂34后部的从动链轮37上,架设有用于将发动机2的动力传送给后轮WR的驱动链条38。
[0064]另外,摆臂34经由未图示的缓冲单元支承在车身架F上。
[0065]图2是将图1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图3是从图2中去除燃料箱罩53L、53R后的图,图4是图2的A向视图。并且,图5是将一部分剖视的燃料箱50的侧视图。图6、图7是分别表示左右的燃料箱罩53L、53R的前部侧的安装部的立体图。
[0066]如图3所示,由头管11、主车架12、下伸管13、和加强管9包围的大致三角形的区域,通过跨着该四部件的侧面而结合的角撑板40来支承。并且,在角撑板40与加强管9中的至少一方上,一体结合有向角撑板40的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侧突出的图4所示的支承杆41 (车身架部件)。
[0067]另外,在主车架12的上部,以跨在左右方向上的方式配置有鞍状的燃料箱50,该燃料箱50的前缘部的左右的下表面,分别经由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而与支承杆41连结。此外,虽然在此省略了详细说明,但燃料箱50的后部经由未图示的托架与主车架12的后部上端侧连结。
[0068]如图4所示,燃料箱50在下表面中央侧设有,用于跨过主车架12的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凹槽43,该凹槽43的左右的前缘部的下表面分别平坦地形成。该燃料箱50通过耐热性的树脂材料而使整体大致一体地形成,在上端部的中央设有燃料供给口 44。
[0069]如图5所示,在燃料箱50的左右的前缘部的各下表面上,在燃料箱成形时一体地成形有具有金属制的螺纹接受部的支撑件45。并且,在燃料箱50的前缘部的上部侧的左右侧面上,埋设有作为燃料箱罩53L、53R的上部侧的安装部的螺母46。
[0070]并且,燃料箱50在安装于车身上的状态下,使左右的侧缘部的下表面整体向着发动机2的上部,而成为朝后下方下降的形状。
[0071]另一方面,左右的燃料箱罩53L、53R由前罩部件55、后罩部件56、以及下罩部件57这三部件而构成,在上述各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上连结有前罩部件55。[0072]图8是表示左侧的燃料箱罩53L的前罩部件55的图,图9是表示右侧的燃料箱罩53R的前罩部件55的图。另外,图10是以分离的状态表示左侧燃料箱罩53L的前罩部件55、后罩部件56、以及下罩部件57的图。
[0073]如这些图所示,前罩部件55具有在车辆的侧视下,在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向车辆前方侧以锐角状突出的前方顶部58,并且,具有从前方顶部58向着上端部而向斜上方延伸的上部倾斜边59a、和从前方顶部58向着下端部而向斜下方延伸的下部倾斜边59b。并且,前罩部件55在车身后方侧设有大致L字状的缺口部60,作为整体而成为大致L字状的侧视形状。以下,将前罩部件55中的从前方顶部58向后上方侧延伸的部分称作上方延伸片61a,将从前方顶部58向后下方侧延伸的部分称作下方延伸片61b。
[0074]并且,如图4所示,左右的前罩部件55将大约前方顶部58附近的高度位置作为车宽方向的最大鼓出部,而使上方延伸片61a与下方延伸片61b分别向上下方向弯曲。
[0075]如图8、图9所示,在前罩部件55的上方延伸片61a的上端部附近,形成有相对于在燃料箱50的上部侧面上所埋入的螺母46且用于将该部位螺栓紧固(参照图2中的螺栓47)的螺栓孔62。
[0076]并且,在图8所示的左侧的前罩部件55的背面中的、与前后宽方向大致中央的前方顶部58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上,延伸设置有在车身安装状态下以大致水平姿势延伸的板状的结合片63 (结合部)。在该结合片63上,形成有将结合片63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安装孔64。在该安装孔64中,嵌入有用于将结合片63固定在燃料箱支承架42L上的树脂紧固件65 (参考图4)。此外,图8中的附图标记66是,用于加强结合片63的加强肋。
[0077]图9所示的右侧的前罩部件55,与上述左侧的前罩部件55大致同样地构成,右侧的前罩部件55的结合片63的突设位置,设定在与左侧的前罩部件55的结合片63的突设位置相比稍微向下方下降的位置上。
[0078]但是,如图4、图6、图7所示,左右的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具有:由螺栓67连接固定在支承杆41的轴向的端面上的凸起部68L、68R ;由螺栓71连接固定在燃料箱50的前缘部的下表面上的连结部69L、69R ;和与连结部69L、69R相比更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而安装在前罩部件55的结合片63上的卡定部70L、70R。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使整体由金属材料构成,仅使凸起部68L、68R由钢管或者铁棒材料形成,剩余的部分由金属板冲压成型。
[0079]如图4、图6所示,左侧的燃料箱支承托架42L构成为,在凸起部68L的外周面的上部到后部的区域中,焊接固定有具有连结部69L与卡定部70L的冲压部件。
[0080]连结部69L形成为上表面平坦的大致矩形形状,在使此部分与燃料箱50的下表面重合的状态下,相对于支撑件45 (参照图5)而在前后两个部位通过螺栓71来紧固。
[0081]并且,如图6所示,在连结部69L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向下方折曲的侧视为大致三角形的折曲壁73,在该折曲壁73的下端连续地设有向着车宽方向外侧(左侧方)且向着前方延伸的大致三角形的卡定部70L。卡定部70L在收拢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上形成有未图示的安装孔。卡定部70L的前端侧大致水平地延伸,在其前端侧的上表面上以水平姿势重叠有前罩部件55的结合片63,在该状态下结合片63与卡定部70L通过树脂紧固件65而结合。由此,左侧的前罩部件55与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的卡定部70L连结。
[0082]并且,燃料箱支承托架42L的凸起部68L在将圆筒状的橡胶垫圈72 (橡胶弹性体)夹入至其间的状态下,与支承杆41的左端面螺栓结合。
[0083]另一方面,如图4、图7所示,右侧的燃料箱支承托架42R构成为,在从凸起部68R的外周面的上部到后部与下部的区域中,焊接固定有具有连结部69R与卡定部70R的冲压部件。该冲压零件使从车身正面看到的形状形成为〕字状,使连结部69R配置在口字形状的上边,使卡定部70R配置在-字形状的下边。凸起部68R固定在将连结部69R与卡定部70R连接的纵壁75的、前端部区域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连结部69R与卡定部70R从纵壁75的上下的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右侧方)延伸。
[0084]连结部69形成为上表面平坦的大致矩形形状。连结部69R使其上表面与燃料箱50的右侧前缘部的下表面重合,在该状态下在前后两个部位上通过螺栓71而紧固在支撑件45 (参照图5)上。
[0085]另外,卡定部70R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在收拢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上形成有未图示的安装孔。卡定部70R的先端侧大致水平地延伸,在其前端侧的上表面上,以水平姿势重叠有前罩部件55的结合片63,在该状态下结合片63与卡定部70R由树脂紧固件65而结合。由此,右侧的前罩部件55与燃料箱支承托架42R的卡定部70R连结。
[0086]另外,如图10所示,后罩部件56在车身侧视下形成为大致T字状,前缘部侧相对于前罩部件55的后缘部而通过基于卡定爪76所实现的卡合、和螺丝紧固来结合。另外,下罩部件57在车身侧视下形成为大致L字状,上缘部通过基于卡定爪77所实现的卡合而与后罩部件56的后部侧的下缘部卡定,并且,前缘部通过螺丝紧固而与后罩部件56的T字形的腿部结合。并且,后罩部件56的后端部经由未图示的托架而与主车架12结合。
[0087]如上所述,由于该二轮摩托车I在车身的左右设有将燃料箱50的侧方和到发动机2的上部侧方的区域覆盖的燃料箱罩53L、53R,所以通过燃料箱罩53L、53R不仅能够确实地保护燃料箱50的侧部,且能够提高外观品质,并且,在车辆的行驶时,通过燃料箱罩53L、53R能够高效地将行驶风引导至发动机2的上部。
[0088]尤其是,在该二轮摩托车I中,由于燃料箱50的下表面向着发动机2的上部成为朝后下方下降的形状,所以通过燃料箱罩53L、53R与燃料箱50的下表面能够高效地将行驶风引导至发动机2的上部。
[0089]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在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上,一体地设有比与燃料箱50的连结部69L、69R更向外侧延伸的卡定部70L、70R,在该卡定部70L、70R上结合有燃料箱罩53L、53R的各前罩部件55的结合片63,由此利用配置在燃料箱罩53L、53R的前部下方的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能够使燃料箱罩53L、53R以具有高强度和高位置精度的方式支承在车身架F上。
[0090]因此,即使是延伸到发动机2的上部侧方的燃料箱罩53L、53R,也能够使其不晃动地固定在车身侧。
[0091]并且,在该燃料箱罩安装构造中,没有在燃料箱50侧和车身架F侧追加专用零件(例如,缘凸部或者支撑件),也能将燃料箱罩53L、53R的各前罩部件55安装到车身架F上,由此,不会导致因零件数的增加而造成的生产成本的高涨。
[009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中,由于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的连结部69L、69R与卡定部70L,70R由薄壁的金属板形成,且在燃料箱50的前缘部的下表面上通过螺栓71结合有连结部69L、69R,所以能够抑制在车辆的行驶时由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和与燃料箱50的结合部所承受的、因行驶风而产生的阻力。
[0093]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燃料箱罩53L、53R的前罩部件55的结合片63,与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的卡定部70L、70R分别大致水平地延伸,而以相互重叠的方式结合,所以能够充分地降低在车辆的行驶时由这些部位所承受的行驶阻力。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相互结合的结合片63与卡定部70L、70R是沿车身前后方向具有宽度的部件,所以即使燃料箱罩53L、53R受到从车辆前端侧剥离的方向的载荷,在结合片63和卡定部70L、70R上也不会产生弯曲。而且,在该构造中,由于树脂紧固件65以沿厚度方向贯穿的方式结合在结合片63和卡定部70L,70R上,所以即使燃料箱罩53L,53R受到了从车辆前端侧剥离的方向的载荷,树脂紧固件65也能够将该载荷作为强度上有利的剪切载荷来承受。
[0094]而且,在该燃料箱罩安装构造中,燃料箱罩53L、53R的前罩部件55的上部侧与燃料箱50的上部侧面的螺母43直接结合,并且,燃料箱支承架42L、42R的连结部69L、69R与燃料箱50,且燃料箱支承架42L、42R的卡定部70L、70R与前罩部件55的各部件之间也直接地结合,所以能够提高前罩部件55与燃料箱50之间的组装精度。因此,也能够由此提高外观品质。
[0095]另一方面,在该燃料箱罩安装构造中,由于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与车身侧的支承杆41之间以夹入有橡胶垫圈72的方式结合,所以能够通过橡胶垫圈72来吸收组装误差。
[009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燃料箱罩53L、53R的各前罩部件55具有从前方顶部58向斜上方延伸的上部倾斜边59a、和从前方顶部58向斜下方延伸的下部倾斜边59b,且前罩部件55的与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结合的结合片63设定在与前方顶部为大致相同的高度上,所以在车辆行驶时,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外部的障碍物与前罩部件55的上部倾斜边59a的上端部附近和下部倾斜边59b的下端部附近接触时发生的碰撞载荷。因此,通过该构造,能够将燃料箱罩53L、53R的破损和燃料箱罩53L、53R从车身上的剥离防止于未然。
[0097]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右侧的燃料箱支承托架42R在从凸起部68R向下方折曲之后,使卡定部70R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而与前罩部件55结合,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前罩部件55的下方延伸片61b的晃动,并且能够稳定地维持下方延伸片61b的形状。
[0098]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左侧的燃料箱支承托架42L在从凸起部68L向上方折曲之后,使卡定部70L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而与前罩部件55结合,由此,具有如下优点,即在将燃料箱罩53L从车身上取下时,能够从燃料箱罩53L的前方侧的开口通过扳手等工具容易地取下螺栓67。
[0099]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该跨骑型车辆具有: 燃料箱(50),安装在发动机(2)的上方的车身架部件(12、41)上,且蓄留有向所述发动机⑵供给的燃料; 燃料箱罩(53L、53R),覆盖从所述燃料箱(50)的侧方到所述发动机(2)的上部侧方的区域;和 左右一对的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在所述燃料箱(50)的前部下方,安装在所述车身架部件(41)上,且将所述燃料箱(50)的左右的前缘部,分别与所述车身架部件(41)连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上,一体地设有比与所述燃料箱(50)的连结部(69L、69R)更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卡定部(70L、70R),在该卡定部(70L、70R)上结合有所述燃料箱罩(53L、53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的主要部分由薄壁的金属板形成,并且相对于所述燃料箱(50)由螺栓(71)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罩(53L、53R)的比与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的结合部(63)更靠近上方侧的区域,直接与所述燃料箱(50)结合, 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42 L、42R)相对于所述车身架部件(41)而经由橡胶弹性体(72)被固定,并且相对于所述燃料箱(50)和所述燃料箱罩(53L、53R)而不经由橡胶弹性体而直接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罩(53L、53R)具有在车辆的侧视下在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向车身前方侧突出的前方顶部(28),并且,具有从所述前方顶部(58)向着所述上端部而向斜上方延伸的上部倾斜边(59a)、和从所述前方顶部(58)向着所述下端部而向斜下方倾斜的下部倾斜边(59b), 所述燃料箱罩(53L、53R)的与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的结合部(63),设定在与所述前方顶部(58)为相同的高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罩(53L、53R)的与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的结合部(63)、和所述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的卡定部(70L、70R)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以相互重合的方式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50)在车辆的侧视下,使其下表面向着所述发动机(2)的上部而成为朝后下方下降的形状。
【文档编号】B62J35/00GK203793516SQ201320547883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横村光, 水库由喜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