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861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多功能运输车,包括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包括两第一立杆、至少两个第一横杆、两组用于爬楼梯的三星轮、及承载板,两第一立杆相互平行,且分别固定于第一横杆的两端;三星轮与承载板均设置在第一立杆的底端;第二支架包括两第二立杆及至少两个第二横杆,两第二立杆相互平行,且分别固定于第二横杆的两端;第二立杆的顶端设有拉手;利用三星轮可进行楼梯攀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层叠连接,减小体积,以便于运输车的存放,同时可以运输较矮的机柜;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沿第一立杆的轴向排布,可运输较高的机柜;利用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使运输车可以作为梯子用,其长度可调节,方便安装机柜时的攀爬。
【专利说明】多功能运输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运输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通讯基站一般设置在楼顶上,老旧楼宇和欠发达地区的楼房没有电梯,机柜楼梯搬运成为难点,一般采取纯人工搬运。如搬运高度为1.6m、重量为200Kg左右的机柜,平路需要6-8人,上下楼梯需要人力更多,也有少部分场景会用一般手推车做平路运输,但手推车无法完成机柜及重物的上下楼梯搬运。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搬运机柜爬楼梯的运输工具。另外,由于机柜的高度不一,且机柜高度一般较高,一般多功能运输车通用性较差,且采用尺寸较大的多功能运输车不利于多功能运输车的存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运输车,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多功能运输车的连接状态,可运输较高的机柜,且可利于存放。
[0004]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
[0005]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杆、至少两个第一横杆、两组用于爬楼梯的三星轮、及承载板;两所述第一立杆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所有所述第一横杆沿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排布设置;所述第一立杆具有轴向相对的顶端及底端;两所述三星轮同轴设置,且分别安装于两所述第一立杆的底端处;所述承载板同时固定于两所述第一立杆的底端,所述承载板用于承载机柜;
[0006]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立杆、及至少第二横杆,两所述第二立杆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所述第二立杆具有轴向相对的顶端及底端;所述第二立杆的顶端设有拉手,拉手用于推拉所述多功能运输车;所有所述第二横杆沿所述第二立杆的轴向排布设置;
[0007]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0008]在第一连接状态,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层叠设置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立杆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二立杆的顶端处,所述第一立杆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二立杆的底端处;
[0009]在第二连接状态,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的轴向相互平行且二者沿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排布,两所述第一立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所述第二立杆的底端。
[0010]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板与所述三星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立杆相对的两侧;所述承载板弯折成L形,所述承载板的第一支板平行于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第二支板垂直于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所述第二支板用于承载机柜。
[0011]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立杆的底端处折弯形成四边形;在所述第一立杆的径向上,所述四边形上相对远离所述第一立杆的一边为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轴向平行于第一横杆的轴向,所述连接轴同时固定连接于两所述第一立杆的连接部,两所述三星轮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接轴的两端。
[0012]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辅助轮,所述辅助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杆的底端处;所述辅助轮的转轴与所述三星轮的转轴相互平行且二者之间存在间距;
[0013]所述拉手包括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之间相互交叉;
[0014]在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当所述辅助轮及所述三星轮支撑于一水平面上时,所述第一拉杆的轴向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多功能运输车还包括桌板,所述桌板水平设置且可拆卸地安装于两所述第一拉杆的上方。
[0015]结合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功能运输车包括还绕线轴,所述绕线轴用于安装线缆盘,所述绕线轴上设有两个绕线柱;
[0016]两所述第二立杆上均设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与所述第二立杆的轴向相互平行且并排设置;
[0017]在第四连接状态,两所述拉手的第一拉杆分别与两第一立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相互平行,两所述绕线柱分别插接于两所述插接管中,所述绕线轴与所述第一横杆轴向平行。
[0018]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功能运输车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立杆、及至少一个第三横杆;两所述第三立杆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三横杆的两端;
[0019]所述第三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
[0020]在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层叠设置,且第二支架位于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
[0021]在第三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依次排布设置,且所述第一立杆、所述第三立杆及所述第二立杆三者的轴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立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立杆的顶端及所述第二立杆的底端。
[0022]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立杆的底端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一立杆的顶端设有第一插接柱,所述第三立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插接孔和第三插接柱;所述第一插接柱能够插接至所述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柱还能够插接至所述第二插接孔中;所述第三插接柱能够与所述第一插接孔配合插接;
[0023]在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插接柱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孔,一螺栓穿设所述第二立杆及所述第一插接柱使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固定连接;
[0024]在所述第三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插接柱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孔,一螺栓穿设所述第三立杆及所述第一插接柱使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三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插接柱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孔中,一螺栓穿设所述第二立杆及所述第三插接柱使所述第二立杆与所述第三立杆固定连接。
[0025]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三星轮的三个支臂上均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轴向平行于所述三星轮的转轴;
[0026]所述多功能运输车还包括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三个绕线杆,三个所述绕线杆的第一端能够分别螺纹连接于三个所述支臂的螺孔中。
[0027]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所述支臂上设有的螺孔为两个,各所述支臂上的两螺孔沿所述三星轮的径向排布。
[0028]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挡板,三个所述绕线杆的第二端均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
[00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运输车,利用三星轮可进行楼梯攀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不同连接状态,可改变多功能运输车的长度;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层叠连接,减小运输车的体积,以便于运输车的存放,同时可以运输较矮的机柜;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沿第一立杆的轴向排布连接,可增大运输车的长度,可运输较高的机柜;利用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使得运输车可以作为梯子用,其长度亦可调节,方便安装机柜时的攀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运输车在第一连接状态下的示意图;
[0032]图2是图1中多功能运输车在第一连接状态下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33]图3是图1中多功能运输车中第一支架的示意图;
[0034]图4是图3中第一支架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35]图5是图1中多功能运输车的第二支架的示意图;
[0036]图6是图5中第二支架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37]图7是图1中多功能运输车的第三支架的示意图;
[0038]图8是图7中第三支架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39]图9是图1中多功能运输车在第一连接状态下安装有桌板时的示意图;
[0040]图10是图1中多功能运输车在第二连接状态下的示意图;
[0041]图11是图1中多功能运输车在第三连接状态下的示意图;
[0042]图12是图1中多功能运输车在第四连接状态下的示意图;
[0043]图13是图1中多功能运输车的第一支架与绕线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0044]图14是图1中多功能运输车与绕线装置配合作为绕线架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6]请参见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运输车,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及第三支架3。第一支架I上具有用于爬楼梯的三星轮15,以实现爬楼梯功能。第二支架2及第三支架3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及第三支架3以不同方式连接于第一支架1,可调整多功能运输车的尺寸,以配合运输不同尺寸的机柜,如不同高度的机柜,同时不同连接方式可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搬运、梯子、绕线架、及工作台等与机柜安装的相关功能,从而便于机柜的安装。
[0047]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支架I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杆11、两个第一横杆12、两组用于爬楼梯的三星轮15、及用于承载机柜的承载板13。第一立杆11及第一横杆12均可以为管状,以降低整个多功能运输车的重量。两第一立杆11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固定于第一横杆12的两端。两个第一横杆12沿第一立杆11的轴向排布设置。此处,第一横杆12的数目并不局限于两个,第一横杆12为至少两个,且所有第一横杆12沿第一立杆11的轴向排布设置,使得第一支架I可以作为梯子使用。
[0048]第一立杆11具有轴向相对的顶端及底端。各第一立杆11的顶端用于与第二支架2或第三支架3配合连接。三星轮15及承载板13均设置于第一立杆11的底端处。
[0049]两三星轮15同轴设置,且分别安装于两第一立杆11的底端处,可实现爬楼梯的功能。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杆11的底端处折弯形成四边形。在第一立杆11的径向上,四边形上相对远离第一立杆11的一边为连接部111,第一支架I还包括连接轴16,连接轴16的轴向平行于第一横杆12的轴向,连接轴16同时固定连接于两第一立杆11的连接部111,两三星轮15分别转动安装于连接轴16的两端,以便于三星轮的安装,同时利用连接轴16可保证整体第一支架I的结构强度。
[0050]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I还包括辅助轮14,辅助轮14转动设置于第一立杆11底端处,辅助轮14的转轴与三星轮15的转轴相互平行,且二者之间存在间距,在使用时,辅助轮14与三星轮15能够同时抵靠于地面,以便于多功能运输车的摆放及装载机柜。辅助轮14为两个,分别位于两第一立杆11的底端处,两辅助轮14可与两三星轮15形成四轮机构。第一支架I进一步包括辅助连接轴17,辅助连接轴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第一立杆11的底端,两辅助轮14分别转动设置于辅助连接轴17的两端处,以便于辅助轮14的装配连接。此处,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辅助轮14可直接转动设置于两第一立杆11的底端处;或者,辅助轮14为一个,设置在两第一立杆11中间位置,辅助轮14可与两三星轮15形成三轮机构;或者在辅助连接轴17上设置多个辅助轮14。
[0051]承载板13同时固定于两第一立杆11的底端。承载板13与三星轮15分别位于第一立杆11相对的两侧,以便于装配,同时利于使用。承载板13弯折成L形,其第一支板平行于第一立杆11的轴向且二者固定连接、第二支板垂直于第一立杆11的轴向,第二支板能够用于承载机柜。
[0052]如图5及图6所示,第二支架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立杆21、及两个第二横杆22,两第二立杆21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固定于第二横杆22的两端。此处,第二横杆22为至少两个,且所有第二横杆22沿第二立杆21的轴向排布设置,使得第二支架2可以作为梯子使用。
[0053]第二立杆21具有轴向相对的顶端及底端;两第二立杆21的顶端均设有拉手23,拉手23用于推拉多功能运输车。拉手23是指可以人工和机械施加推力或拉力的区域或位置,包括常见的各种形状和结构,可以是直线型、勾形或环形等。本实施例中,拉手23包括第一拉杆231,第一拉杆231与第一立杆21的轴向之间相互交叉,更具体地,第一拉杆231与第一立杆21的轴向相互垂直设置。[0054]在第一支架I与第二支架2连接后,第一拉杆231的轴向能够沿水平面设置。多功能运输车还包括桌板4 (如图9所示),桌板可拆卸式连接于两第一拉杆231上方,可利用两个第一拉杆231支撑桌板4,并使桌板4水平设置,从而使得多功能运输车成为一工作台。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还包括加强杆24,加强杆2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第一拉杆231,以增强第二支架2的结构强度,同时加强杆24亦可支撑在桌板4的下方,增强桌板4的承重能力。
[0055]拉手23还包括第二拉杆232及第三拉杆233。第一拉杆231、第二拉杆232及第三拉杆233依次连接,第一拉杆231的端部固定于第二拉杆232的顶端,第三拉杆233的端部固定于第二拉杆232,且第二立杆21的一段与拉手23连接成四边形,以保证拉手23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第二立杆21与拉手23为一体成型,第二立杆21的顶端弯折形成拉手23。
[0056]如图7及图8所示,第三支架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立杆31、及至少一个第三横杆32。两第三立杆31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固定于第三横杆32的两端。本实施例中,第二横杆22为两个,且沿第二立杆21的轴向排布设置,使得第三支架3亦可以作为梯子使用。
[0057]第一立杆11的顶端与第二立杆21的底端之间能够插接,并能通过螺栓使第一立杆11与第二立杆21固定连接。第三支架3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支架I及第二支架2,第三立杆31的两端能够分别与第一立杆11的顶端、第二立杆21的底端插接,第一立杆11与第三立杆31之间、第三立杆31与第二立杆21之间能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58]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8所示,第二立杆21的底端设有第一插接孔210,第一立杆11的顶端设有第一插接柱112,第三立杆3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插接孔310和第三插接柱311。第一插接柱112能够插接至第一插接孔210,还能够插接至第二插接孔310中。第三插接柱311能够与第一插接孔210配合插接。当第一插接孔210与第一插接柱112配合插接时,一螺栓穿设第二立杆21的底端及第一插接柱112将所述第一立杆11与第二立杆21固定连接。当第一插接柱112与第二插接孔310配合插接时,一螺栓穿设第三立杆31及第一插接柱112将所述第一立杆11与第三立杆31固定连接。当第三插接柱311与第一插接孔210配合插接时,一螺栓穿设第二立杆21的底端及第三插接柱311将第三立杆31与第二立杆21固定连接。
[0059]第二立杆21上设有插接管25,插接管25与第二立杆21的轴向相互平行且并排设置,插接管25能够与第三插接柱311配合插接。
[0060]如图1及图2所示,在第一连接状态,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及第三支架3层叠设置,并固定连接在一起,三者的总长度在第一立杆11的轴向上处于最短状态。第一立杆11的顶端位于第二立杆21的顶端处,第一立杆11的底端位于第二立杆21的底端处。利用第一立杆11的拉手23同样可以带动整个多功能运输车移动。第三插接柱311能够插接至插接管25中,以便增强第二支架2与第三支架3之间的连接强度。
[0061]在第一连接状态,第二支架2位于第一支架I与第三支架3之间,以便利用拉手23带动整个多功能运输车移动,当然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可以是,第一支架I位于第二支架2与第三支架3之间,或者第三支架3位于第二支架2与第一支架I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穿设第一横杆12及第三横杆32将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及第三支架3固定连接在一起,此处,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亦可通过螺栓穿设第一立杆11、第二立杆21及第三立杆31将三个支架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利用螺栓实现三个支架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亦可通过抱箍、夹具等其他可拆卸式连接件或卡扣等可拆卸式连接结构实现三个支架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0062]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及图4所示,承载板13的第二支板上设有插孔130,插孔130为两个,分别与两第二立杆对应配合。在第一连接状态下,第二立杆21的底端插接于插孔130中,第二立杆21的底端上安装有螺栓,该螺栓与一第一横杆12分别挡在第二支板的两侦牝从而便于第二立杆21与承载板13之间的装配,同时使得第二支架2与第一支架I连接牢固。
[0063]如图9所示,在第一连接状态下,当辅助轮14及三星轮15支撑于一水平面上时,拉手23的第一拉杆231的轴向平行于水平面,桌板4水平安装于两第一拉杆231的上方,使得整个多功能运输车可作为工作台使用。
[0064]如图10所示,在第二连接状态下,第一立杆11与第二立杆21的轴向相互平行且二者沿第一立杆11的轴向排布,两第一立杆11的顶端分别连接至两第二立杆21的底端。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柱112插接于第一插接孔210,一螺栓穿设第二立杆21及第一插接柱112使第一立杆11与第二立杆21固定连接。更具体地,两第一立杆11分别与两第二立杆21同轴设置,以便装配连接。利用第二立杆21的长度可增大整个多功能运输车在第一立杆11轴向上的尺寸。
[0065]如图11所示,在第三连接状态下,第一支架1、第三支架3及第二支架2沿第一立杆11的轴向依次排布设置,且第一立杆11、第三立杆31及第二立杆21三者的轴向相互平行。第三立杆3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至第一立杆11的顶端及第二立杆21的底端。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柱112插接于第二插接孔310,一螺栓穿设第三立杆31及第一插接柱112使得第一立杆11与第三立杆31固定连接;第三插接柱311插接于第一插接孔210中,一螺栓穿设第二立杆21及第三插接柱311使得第二立杆21与第三立杆31固定连接。利用第三立杆31的长度可在第一连接状态下进一步增大多功能运输车在第一立杆11轴向上的尺寸,使得多功能运输车可有三种长度可供选择,以便配合不同高度的机柜,方便使用。
[0066]在第一连接状态、第二连接状态、及第三连接状态下,利用第一横杆11、第二横杆21及第三横杆31使得多功能运输车可以作为梯子使用,可便于安装机柜时的攀爬,同时,不同连接状态下,梯子的长度亦不同,可进行不同高度的攀爬。
[0067]如图12所示,进一步,多功能运输车包括还绕线轴6,绕线轴6用于安装线缆盘。绕线轴6上设有两个绕线柱,绕线柱能够与插接管25配合插接。在第四连接状态下,两拉手23的第一拉杆231分别与两第一立杆1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拉杆231与第一立杆11的轴向相互平行,使得第一立杆11与第二立杆21轴向交叉设置,两绕线柱分别插接于两插接管25中,绕线轴6与第一横杆12轴向平行。使第一立杆11的顶端支撑于地面,利用第二立杆21可将绕线轴6支撑于一定高度,在绕线轴6上安装线缆盘,即可使得整个多功能运输车作为绕线架使用,便于机柜的安装。
[0068]如图13及14所示,三星轮15的三个支臂151上均设有螺孔,螺孔的轴向平行于三星轮15的转轴。本实施例中,各支臂151上设有两个螺孔,分别为内螺孔1501与外螺孔1502。各支臂151上的内螺孔1501与外螺孔1502沿三星轮的径向排布,内螺孔1501相对外螺孔1502靠近三星轮的转轴15。此处,可在三星轮15的支臂151上直接加工形成螺孔,亦可在支臂151上焊接螺母形成所述螺孔。
[0069]多功能运输车还包括绕线装置9,绕线装置9包括三个绕线杆91及挡板92。三个绕线杆91的第一端能够分别螺纹连接于三个支臂151的螺孔中。三个绕线杆91的第二端均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挡板92。绕线杆91的第二端可通过螺纹、螺栓、插接、卡接等方式实现与挡板92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利用挡板92可使得三个绕线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可使得线缆限位在挡板92与三星轮15之间。
[0070]在多功能运输车作为绕线架使用时,将承载板13及第一立杆11的顶端支撑于地面,以使三星轮15与地面分离且能够转动。将绕线杆91的第一端连接至内螺孔1501或外螺孔1502,将挡板92安装至绕线杆91的第二端。利用三星轮15的转动,可在三个绕线杆91所形成的整体外缠绕线缆,方便使用。绕线杆91连接至内螺孔1501或外螺孔1502,可使得三个绕线杆所围成的圈形直径大小不同,从而将线缆缠绕成不同内径大小的盘状。例如,三个绕线杆91均连接至外螺孔1502,三个绕线杆91所围成的圈形直径最大,可将线缆缠绕成内径较大的盘状;三个绕线杆91均连接至内螺孔1501,三个绕线杆91所围成的圈形直径最小,可将线缆缠绕成内径较小的盘状;三个绕线杆91还可以是,两个绕线杆91连接至内螺孔1501,另一个绕线杆连接至外螺孔1502,或者,两个绕线杆91连接至外螺孔1502,另一个绕线杆连接至内螺孔1501,三个绕线杆91连接至外螺孔1502,整个绕线装置9可实现四种绕线内径方式。
[0071]此处,在三星轮15上安装绕线杆91后可以不安装挡板92,施工人员可以手握其中一绕线杆91使三星轮15及三个绕线杆91转动,以方便绕线。
[0072]如图14所示,在安装绕线装置9后,可将第二支架2与第一支架I连接,并使第一立杆11与第二立杆21交叉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安装绕线轴6,在绕线轴6安装线缆盘,通过绕线轴6与绕线装置9的配合使用,可实现自动放线,以实现与机柜安装的相关功能,方便机柜的安装。
[007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杆、至少两个第一横杆、两组用于爬楼梯的三星轮、及承载板;两所述第一立杆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所有所述第一横杆沿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排布设置;所述第一立杆具有轴向相对的顶端及底端;两所述三星轮同轴设置,且分别安装于两所述第一立杆的底端处;所述承载板同时固定于两所述第一立杆的底端,所述承载板用于承载机柜;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立杆、及至少两个第二横杆,两所述第二立杆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所述第二立杆具有轴向相对的顶端及底端;所述第二立杆的顶端设有拉手,拉手用于推拉所述多功能运输车;所有所述第二横杆沿所述第二立杆的轴向排布设置;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在第一连接状态,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层叠设置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立杆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二立杆的顶端处,所述第一立杆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二立杆的底端处; 在第二连接状态,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的轴向相互平行且二者沿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排布,两所述第一立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所述第二立杆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与所述三星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立杆相对的两侧;所述承载板弯折成L形,所述承载板的第一支板平行于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第二支板垂直于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所述第二支板用于承载机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的底端处折弯形成四边形;在所述第一立杆的径向上,所述四边形上相对远离所述第一立杆的一边为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轴向平行于第一横杆的轴向,所述连接轴同时固定连接于两所述第一立杆的连接部,两所述三星轮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接轴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辅助轮,所述辅助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杆的底端处;所述辅助轮的转轴与所述三星轮的转轴相互平行且二者之间存在间距; 所述拉手包括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之间相互交叉; 在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当所述辅助轮及所述三星轮支撑于一水平面上时,所述第一拉杆的轴向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多功能运输车还包括桌板,所述桌板水平设置且可拆卸地安装于两所述第一拉杆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运输车包括还绕线轴,所述绕线轴用于安装线缆盘,所述绕线轴上设有两个绕线柱; 两所述第二立杆上均设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与所述第二立杆的轴向相互平行且并排设置; 在第四连接状态,两所述拉手的第一拉杆分别与两第一立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相互平行,两所述绕线柱分别插接于两所述插接管中,所述绕线轴与所述第一横杆轴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运输车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立杆、及至少一个第三横杆;两所述第三立杆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三横杆的两端; 所述第三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 在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层叠设置,且第二支架位于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 在第三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一立杆的轴向依次排布设置,且所述第一立杆、所述第三立杆及所述第二立杆三者的轴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立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立杆的顶端及所述第二立杆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杆的底端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一立杆的顶端设有第一插接柱,所述第三立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插接孔和第三插接柱;所述第一插接柱能够插接至所述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柱还能够插接至所述第二插接孔中;所述第三插接柱能够与所述第一插接孔配合插接; 在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插接柱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孔,一螺栓穿设所述第二立杆及所述第一插接柱使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固定连接; 在所述第三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插接柱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孔,一螺栓穿设所述第三立杆及所述第一插接柱使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三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插接柱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孔中,一螺栓穿设所述第二立杆及所述第三插接柱使所述第二立杆与所述第三立杆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星轮的三个支臂上均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轴向平行于所述三星轮的转轴; 所述多功能运输车还包括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三个绕线杆,三个所述绕线杆的第一端能够分别螺纹连接于三个所述支臂的螺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臂上设有的螺孔为两个,各所述支臂上的两螺孔沿所述三星轮的径向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挡板,三个所述绕线杆的第二端均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
【文档编号】B62B5/02GK203805952SQ201320868697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吕远洋, 何联营, 舒巍, 侯晓刚, 刘涛, 丁兆伟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