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860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它包括车架、前轮、后轮、手摇驱动机构和脚踏驱动机构,所述手摇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前轮,脚踏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后轮,手摇驱动机构包括手摇链轮、链轮轴和传动链条,手摇链轮设置于链轮轴,前轮的中心处设有与链轮轴平行的飞轮轴,飞轮轴上设有前飞轮,手摇链轮和前飞轮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车架包括前叉,前叉连接于手摇链轮和飞轮轴之间,手摇驱动机构还包括可伸缩的链条松紧调节器,链条松紧调节器连接于前叉和传动链条之间。本实用新型使人们的四肢均得到了锻炼,有益身心健康;且传动链条的松紧可调节,增强自行车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它价格便宜,节能环保,普及率非常广泛。然而,现有的自行车大多是脚踏式自行车,只适合健康人群使用,尚缺少通用于腿脚不好的残疾人的自行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行车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一般交通工具功能,对自行车的功能以及适用场地的要求也逐渐变高,因此对人机交互操作使用方式的创新,以及对人体脑部、手、脚的协调及机能的开发挖掘的增多。对更加人性化、舒适性、多元化以及新交互形式的需求,使得自行车的发明创造有了更广阔的空间,突破传统的控制方式与驱动方式的自行车是如今新型自行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0003]另外,自行车的链条传动过程中链条拉动齿轮轴前移,或链条传动过程中链条受力拉长变形均可导致链条松动,链条松动将会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例如:自行车上坡时因链条松动,会导致链条左右摆动过大,而无法带动齿轮传动,自行车在上坡时因而只能推行,不可骑行,极为不便;自行车若掉链,修车麻烦,导致其废弃不用等。因此,在设计开发突破传统的控制方式和驱动方式的自行车时,自行车的链条松动调节问题亦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两种驱动方式的、便于调节链条松紧的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手摇驱动机构和脚踏驱动机构,手摇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前轮,脚踏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后轮,手摇驱动机构包括手摇链轮、链轮轴和传动链条,手摇链轮设置于链轮轴,前轮的中心处设有与链轮轴平行的飞轮轴,飞轮轴上设有前飞轮,手摇链轮和前飞轮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车架包括前叉,前叉连接于手摇链轮和飞轮轴之间,手摇驱动机构还包括可伸缩的链条松紧调节器,链条松紧调节器连接于前叉和传动链条之间。
[0007]其中,链条松紧调节器上设有与飞轮轴平行的齿轮轴,齿轮轴上设置有齿轮,齿轮与传动链条啮合。
[0008]其中,链条松紧调节器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互相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飞轮轴的端部为可转动的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前叉滑动连接,齿轮轴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杆的铰接端。
[0009]其中,链条松紧调节器包括第一连杆和扭簧,扭簧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杆,扭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前叉,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飞轮轴的端部为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与齿轮轴固定连接。[0010]其中,手摇驱动机构还包括带轮轴、同轴连接的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车架还包括前叉连杆,前叉连杆连接于手摇链轮和前叉之间,带轮轴连接于前叉连杆且与链轮轴平行,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均与带轮轴同轴连接,传动链条包括手摇链条和带轮链条,第一同步带轮通过手摇链条与手摇链轮传动连接,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带轮链条与前飞轮传动连接,链条松紧调节器的齿轮与带轮链条啮合。
[0011]其中,第二同步带轮、带轮链条和前飞轮构成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前叉连杆与前叉连接构成前叉组件,两个传动机构对称设置于前叉组件的两侧,两个传动机构的两个第二同步带轮对称设置于第一同步带轮的两侧且位于前叉连杆的两侧,两个传动机构的两个前飞轮对称设置于前叉的两侧。
[0012]其中,车架包括座杆、连接车架的前部和后部的连接管,座杆设置于车架的后部,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前叉连杆和座杆活动连接;前叉连杆和座杆均套设有套管,两个套管分别与前叉连杆和座杆活动连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套管固定连接;车架的前部还设置龙头和手把竖杆,手把竖杆的一端与龙头固定连接,手把竖杆的另一端与前叉连杆活动连接,手把竖杆上套设有与手把竖杆活动连接的套管,手把竖杆的套管和前叉连杆的套管之间连接有销钉,销钉由上往上依次穿设于前叉连杆的套管和手把竖杆的套管的内腔。
[0013]其中,链条松紧调节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链条松紧调节器的两个齿轮分别与两个传动机构的两个带轮链条啮合。
[0014]其中,第一同步带轮与手摇链轮的直径比为1:2~1:3,第二同步带轮与前飞轮的直径比为2:1-3:1,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的直径比为I 1:1.5。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手摇驱动机构和脚踏驱动机构,因此人们可通过手部或足部驱动自行车,使人们的四肢均得到了锻炼,有益身心健康,具有推广性;另外,由于前叉和传动链条之间还设置了可伸缩的链条松紧调节器,因此传动链条与链条松紧调节器的连接处可随着链条松紧调节器的伸缩而伸缩,进而调节传动链条的松紧,保证上坡时依然顺畅骑行或者避免掉链,增强自行车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包括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包括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包括:
[0022]I一前轮,2—手摇驱动机构,21—手摇链轮,22—链轮轴,23—传动链条,24—手摇柄,3—前叉,4一前叉连杆,5一飞轮轴,6—前飞轮,7—链条松紧调节器,71—齿轮,72—齿轮轴,73—第一连杆,74—第二连杆,75—扭簧,8—带轮轴,81—第一同步带轮,82—第二同步带轮,83—手摇链条,84—带轮链条,9 一龙头,10—手把竖杆,11 一连接管,12—座杆,13—套管,14一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1、后轮、手摇驱动机构2和脚踏驱动机构,手摇驱动机构2驱动连接前轮I,脚踏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后轮,手摇驱动机构2包括手摇链轮21、链轮轴22和传动链条23,手摇链轮21设置于链轮轴22,前轮I的中心处设有与链轮轴22平行的飞轮轴5,飞轮轴5上设有前飞轮6,手摇链轮21和前飞轮6通过传动链条23传动连接,车架包括前叉3,前叉3连接于手摇链轮21和飞轮轴5之间,手摇驱动机构2还包括可伸缩的链条松紧调节器7,链条松紧调节器7连接于前叉3和传动链条23之间。
[0026]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手摇驱动机构2和脚踏驱动机构,因此人们可通过手部或足部驱动自行车,使人们的四肢均得到了锻炼,有益身心健康,具有推广性;另外,由于前叉3和传动链条23之间还设置了可伸缩的链条松紧调节器7,因此传动链条23与链条松紧调节器7的连接处可随着链条松紧调节器7的伸缩而伸缩,进而调节传动链条23的松紧,保证上坡时依然顺畅骑行或者避免掉链,增强自行车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
[0027]本实施例中,链条松紧调节器7上设有与飞轮轴5平行的齿轮轴72,齿轮轴72上设置有齿轮71,齿轮71与传动链条23啮合。传动链条23通过齿轮71与链条松紧调节器7连接,齿轮轴72与飞轮轴5平行,使齿轮71与前飞轮6平行,且传动链条23与齿轮71啮合,可保证传动链条23与链条松紧调节器7紧密配合,避免松脱。
[0028]本实施例中,链条松紧调节器7包括第一连杆73和第二连杆74,第一连杆73的一端与第二连杆74的一端互相铰接,第一连杆73的另一端与飞轮轴5的端部为可转动的连接,第二连杆74的另一端与前叉3滑动连接,齿轮轴72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杆73的铰接端。在调节传动链条23松紧时,骑行者可施力将第二连杆74往下按压,此时第二连杆74顺着前叉3往下滑行,因第一连杆73的一端与第二连杆74的一端互相铰接,且第一连杆73的另一端与飞轮轴5的端部为可转动的连接,优选的,该可转动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因此第二连杆74将带动与之铰接的第一连杆73的一端向下移动,此过程中第一连杆73和第二连杆74的铰接处与前叉3的距离增大,整体向外扩伸,进而将传动链条23向外顶扩,传动链条23因此张紧,调节方便可靠。
[0029]本实施例中,龙头9设置于前叉连杆4的上方,链轮轴22平行设置于龙头9的上方,手摇驱动机构2还包括手摇柄24,手摇柄24设置于链轮轴22的两端。骑行者若想停止使用手摇驱动机构2时,可将手部转移至龙头9进行持握,改用脚踏驱动机构驱动自行车,使手部脚部得以交替休息。
[0030]实施例二。
[003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链条松紧调节器7包括第一连杆73和扭簧75,扭簧7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杆73,扭簧75的另一端连接于前叉3,第一连杆73的一端部与飞轮轴5的端部为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连杆73的另一端部与齿轮轴72固定连接。扭簧75抵接于第一连杆73和前叉3之间,第一连杆73因受到扭簧75的张力而向外扩张,进而将传动链条23向外顶扩,传动链条23因此张紧,因此通过本实施例的链条松紧调节器7可实现对传动链条23的自动调节,极大方便了骑行者,进一步增强了自行车的实用性。[0032]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3]实施例三。
[0034]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手摇驱动机构2还包括带轮轴8、同轴连接的第一同步带轮81和第二同步带轮82,车架还包括前叉连杆4,前叉连杆4连接于手摇链轮21和前叉3之间,带轮轴8连接于前叉连杆4且与链轮轴22平行,第一同步带轮81和第二同步带轮82均与带轮轴同轴连接8,传动链条23包括手摇链条83和带轮链条84,第一同步带轮81通过手摇链条83与手摇链轮21传动连接,第二同步带轮82通过带轮链条84与前飞轮6传动连接,链条松紧调节器7的齿轮71与带轮链条84啮合。手摇链轮21通过第一同步带轮81与前飞轮6间接传动连接,使传动链条23分为手摇链条83和带轮链条84两部分,手摇链条83和带轮链条84相对于整条传动链条23的长度缩短,避免传动链条23过长、自身重力大而下垂,进而保证传动链条23的张紧效果。
[0035]本实施例中,第一同步带轮81的直径小于手摇链轮21的直径,第二同步带轮82的直径大于前飞轮6的直径。在通过手摇驱动机构2驱动自行车时,手摇链轮21转动一圈,可带动更小直径的第一同步带轮81转动的圈数大于一圈,由于第一同步带轮81与第二同步带轮82为同轴连接,因此第一同步带轮81带动第二同步带轮82转动的圈数相同,同时由第二同步带轮82带动的更小直径的前飞轮6转动的圈数大于第二同步带轮82转动的圈数,因此通过 第一同步带轮81和第二同步带轮82,使前飞轮6转动的圈数翻倍,即手摇链轮21转动一圈,即可使前轮I转动多圈,增大了传动比,传动效率高,骑行更省力,大大提高了行驶速度。
[0036]本实施例中,第一同步带轮81与手摇链轮21的直径比为1:2~1:3,第二同步带轮82与前飞轮6的直径比为2:1~3:1。当手摇链轮21转动I圈时,可使第一同步带轮81转动2-3圈,此时第二同步带轮82亦同轴转动2-3圈,前飞轮6由第二同步带轮82带动前飞轮6转动4-9圈,即手摇链轮21转动I圈,即可使前轮I转动4-9圈,大大提高了行驶速度。
[0037]本实施例中,第一同步带轮81与第二同步带轮82的直径比为1:fl:1.5。第二同步带轮82与第一同步带轮81的尺寸差距小,避免第二同步带轮82尺寸过大、重量较大,进而避免车身加重,保证在自行车负荷小,轻便高速。
[0038]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9]实施例四。
[0040]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二同步带轮82、带轮链条84和前飞轮6构成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前叉连杆4与前叉3连接构成前叉组件,两个传动机构对称设置于前叉组件的两侧,两个传动机构的两个第二同步带轮82对称设置于第一同步带轮81的两侧且位于前叉连杆4的两侧,两个传动机构的两个前飞轮6对称设置于前叉3的两侧。本实施例由于在前叉组件的两侧对称设置了两个传动机构,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手摇驱动机构2的传动效率,骑行更轻便,且提高了自行车整体的平衡性,骑行更平稳,另外,由于两个传动机构为对称设置,使自行车整体外型更美观,提高了市场推广度。
[0041]本实施例中,车架包括座杆12、连接车架的前部和后部的连接管11,座杆12设置于车架的后部,连接管11的两端分别与前叉连杆4和座杆12活动连接;前叉连杆4和座杆12均套设有套管13,两个套管13分别与前叉连杆4和座杆12活动连接,连接管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套管13固定连接;车架的前部还设置龙头9和手把竖杆10,手把竖杆10的一端与龙头9固定连接,手把竖杆10的另一端与前叉连杆4活动连接,手把竖杆10套设有与手把竖杆10活动连接的套管13,手把竖杆10的套管13和前叉连杆4的套管13之间连接有销钉14,销钉14由上往上依次穿设于前叉连杆4的套管13和手把竖杆10的套管13的内腔。本实施例的手把竖杆10与前叉连杆4活动连接,以实现龙头9的旋转,同时连接管11的两端通过前叉连杆4和座杆12上活动设置的两个套管13,实现连接管11与前叉连杆4和座杆12的活动连接,由于前叉连杆4的套管13和手把竖杆10的套管13通过销钉14可实现相对转动,因此连接管11和龙头9之间可如合页的两个叶片一样能相对转动,使双驱自行车在负载传动机构时转弯更方便。
[0042]本实施例中,链条松紧调节器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链条松紧调节器7的两个齿轮71分别与两个传动机构的两个带轮链条84啮合。两个传动机构对应连接两个链条松紧调节器7,使两个传动机构的两个带轮链条84均得以调节松紧,进一步保证上坡时依然顺畅骑行或者避免掉链,增强自行车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
[0043]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4]以上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手摇驱动机构和脚踏驱动机构,手摇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前轮,脚踏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后轮,手摇驱动机构包括手摇链轮、链轮轴和传动链条,手摇链轮设置于链轮轴,前轮的中心处设有与链轮轴平行的飞轮轴,飞轮轴上设有前飞轮,手摇链轮和前飞轮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车架包括前叉,前叉连接于手摇链轮和飞轮轴之间,其特征在于:手摇驱动机构还包括可伸缩的链条松紧调节器,链条松紧调节器连接于前叉和传动链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其特征在于:链条松紧调节器上设有与飞轮轴平行的齿轮轴,齿轮轴上设置有齿轮,齿轮与传动链条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其特征在于:链条松紧调节器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互相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飞轮轴的端部为可转动的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前叉滑动连接,齿轮轴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杆的铰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松紧调节器包括第一连杆和扭簧,扭簧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杆,扭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前叉,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飞轮轴的端部为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与齿轮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手摇驱动机构还包括带轮轴、同轴连接的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车架还包括前叉连杆,前叉连杆连接于手摇链轮和前叉之间,带轮轴连接于前叉连杆且与链轮轴平行,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均与带轮轴同轴连接,传动链条包括手摇链条和带轮链条,第一同步带轮通过手摇链条与手摇链轮传动连接,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带轮链条与前飞轮传动连接,链条松紧调节器的齿轮与带轮链 条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第二同步带轮、带轮链条和前飞轮构成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前叉连杆与前叉连接构成前叉组件,两个传动机构对称设置于前叉组件的两侧,两个传动机构的两个第二同步带轮对称设置于第一同步带轮的两侧且位于前叉连杆的两侧,两个传动机构的两个前飞轮对称设置于前叉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座杆、连接车架的前部和后部的连接管,座杆设置于车架的后部,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前叉连杆和座杆活动连接;前叉连杆和座杆均套设有套管,两个套管分别与前叉连杆和座杆活动连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套管固定连接;车架的前部还设置龙头和手把竖杆,手把竖杆的一端与龙头固定连接,手把竖杆的另一端与前叉连杆活动连接,手把竖杆上套设有与手把竖杆活动连接的套管,手把竖杆的套管和前叉连杆的套管之间连接有销钉,销钉由上往上依次穿设于前叉连杆的套管和手把竖杆的套管的内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其特征在于:链条松紧调节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链条松紧调节器的两个齿轮分别与两个传动机构的两个带轮链条啮口 ο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同步带轮的直径小于手摇链轮的直径,第二同步带轮的直径大于前飞轮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手摇脚踏式双驱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同步带轮与手摇链轮的直径比为1:2~1:3,第二同步带轮与前飞轮的直径比为2:1~3:1,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 的直径比为I 1:1.5。
【文档编号】B62M1/12GK203767003SQ201320867192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8日
【发明者】金朝光 申请人:金朝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