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281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包括捏手固定座、牵引索、插设在所述的捏手固定座内的捏手、与所述的捏手相配合滑动的滑块,所述的牵引索绕设在所述的滑块上,所述的牵引索的一头与所述的捏手固定座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牵引索的两头均位于所述的滑块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牵引索绕设在滑块上,使得当滑块滑动时,牵引索的行程为直接将牵引索的一头连接在滑块上的行程的两倍。
【专利说明】 一种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儿童推车的车架折叠是常见的一种功能,在手推杆上进行折叠的解锁或锁定也是常见的一种方法。现有技术中的捏手机构,由上盖和下盖组成的手推把的内腔中滑动地设有两个锁舌,每个锁舌上连接有牵引索,下盖上开有捏手孔,该捏手孔内插有捏手,捏手上设有两个捏手斜面,每个锁舌上设有锁舌锁面。现有技术中的牵引索的行程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程增大的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包括捏手固定座、牵引索、插设在所述的捏手固定座内的捏手、与所述的捏手相配合滑动的滑块,所述的牵引索绕设在所述的滑块上,所述的牵引索的一头与所述的捏手固定座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牵引索的两头均位于所述的滑块的同一侧。
[0005]具体地,所述的滑块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捏手固定座内,所述的滑块的一端面上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的捏手上具有与所述的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的滑块的一端面与所述的捏手固定座相接触,所述的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脱离;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的第二斜面位于所述的滑块的一端面与所述的捏手固定座之间。
[0006]更具体地,所述的捏手机构还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滑块的另一端面相抵设的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捏手固定座相抵设。
[0007]更具体地,所述的捏手的内部形成有凸块,所述的第二斜面形成在所述的凸块上,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的凸块位于所述的滑块的一端面与所述的捏手固定座之间。
[0008]具体地,所述的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的牵弓I索的延伸方向一致。
[0009]具体地,所述的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的捏手的运动方向垂直。
[0010]具体地,所述的捏手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凹凸部。
[0011]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坐寸O
[00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牵引索绕设在滑块上,使得当滑块滑动时,牵引索的行程为直接将牵引索的一头连接在滑块上的行程的两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第一状态);[0014]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第二状态);
[0015]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转换);
[0016]其中:1、牵引索;2、捏手固定座;3、捏手;4、滑块;5、第一斜面;6第二斜面;7、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各附图所示,一种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手推把上的捏手固定座2、牵引索1、插设在捏手固定座2内的捏手3、与捏手3相配合滑动的滑块4。
[0018]捏手3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凹凸部,可以增加摩擦力,捏手3的内部形成有凸块7,滑块4滑动地设置在捏手固定座2内,滑块4的一端面上具有第一斜面5,捏手3上具有与第一斜面5相配合的第二斜面6,第二斜面6形成在凸块7上,捏手机构还包括一端部与滑块4的另一端面相抵设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部与捏手固定座2相抵设。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滑块4的一端面与捏手固定座2相接触,第二斜面6与第一斜面5相脱离,复位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当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斜面6位于滑块4的一端面与捏手固定座2之间,具体地为凸块7位于滑块4的一端面与捏手固定座2之间,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0019]牵引索I绕设在滑块4上,牵引索I的一头与捏手固定座2相固定连接、另一头与儿童推车的锁定机构相固定连接,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不是本专利保护的重点,牵引索I的两头均位于滑块4的同一侧,具体地为靠近第一斜面5的那一侧。
[0020]滑块4的滑动方向与牵引索I的延伸方向一致。滑块4的滑动方向与捏手3的运动方向垂直。
[0021]当捏手3受力时,凸块7会向上挤压,第二斜面6与第一斜面5相配合,从而带动滑块4运动,使得复位弹簧压缩,牵引索I被拉动;当外力撤掉时,滑块4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反方向滑动,第二斜面6在第一斜面5的作用下,凸块7向下运动,牵引索I复位。
[0022]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包括捏手固定座(2)、牵引索(I)、插设在所述的捏手固定座(2)内的捏手(3)、与所述的捏手(3)相配合滑动的滑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索(I)绕设在所述的滑块(4)上,所述的牵引索(I)的一头与所述的捏手固定座(2)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牵引索(I)的两头均位于所述的滑块(4)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4)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捏手固定座(2)内,所述的滑块(4)的一端面上具有第一斜面(5),所述的捏手(3)上具有与所述的第一斜面(5)相配合的第二斜面(6),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的滑块(4)的一端面与所述的捏手固定座(2)相接触,所述的第二斜面(6)与第一斜面(5)相脱离;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的第二斜面(6)位于所述的滑块(4)的一端面与所述的捏手固定座(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捏手(3)机构还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滑块(4)的另一端面相抵设的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捏手固定座(2)相抵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捏手(3)的内部形成有凸块(7),所述的第二斜面(6)形成在所述的凸块(7)上,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的凸块(7)位于所述的滑块(4)的一端面与所述的捏手固定座(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4)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的牵引索(I)的延伸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4)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的捏手(3)的运动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的捏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捏手(3)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凹凸部。
【文档编号】B62B9/00GK203698377SQ201420002607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3日
【发明者】谈太平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