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折叠车座椅的折叠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84096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折叠车座椅的折叠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折叠车座椅的折叠装置,包括座管、踏板与联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与联动支架通过主轴转动连接,座管通过转轴与踏板转动连接,其末端穿入踏板壳,联动支架固定设置凸起挡块,座管末端相应的设置凹孔,所述踏板底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弹片,顶杆穿过踏板与弹片连接。座管相对于踏板能够上下翻折,车辆折叠流程只需几秒钟的时间,折叠后呈闭合甲壳状,外观简洁流畅,体积小巧,远距离携带、上下楼梯、存放、充电都极为方便。
【专利说明】 —种电动折叠车座椅的折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折叠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折叠车座椅的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动折叠车具有可折叠、易操控、便于携带等优点,在折叠的使用过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来工具,通过手动自行将车折叠或展开,折叠后,能够较方便的存放和移动,避免室外存放的不安全隐患。
[0003]当前多数电动折叠车外观同自行车相似或由自行车改装而成,其车架是通过两节车架管之间设置折叠机构与快拆紧固件实现车架的折叠,车架折叠为横向对折,折叠工序复杂,折叠后外观不美观,而且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张牙舞爪,无法存放于汽车后备箱远距离携带。
[0004]特别是研发一种能够有效折叠的电动折叠车座椅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技术问题:设计一种电动折叠车座椅的折叠装置,座椅支撑稳定,折叠方便快捷。
[0006]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电动折叠车座椅的折叠装置,包括座管、踏板与联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与联动支架通过主轴转动连接,座管通过转轴与踏板转动连接,其末端穿入踏板壳,联动支架固定设置凸起挡块,座管末端相应的设置凹孔,所述踏板底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弹片,顶杆穿过踏板与弹片连接;所述弹片抵触座管的一端设置为弧形,座管末端后部相应的设置弧形凹槽;所述顶杆向上穿过踏板并设置踩踏点;所述踏板设置高于踏板平面的弧形支臂,所述转轴设置于支臂中端。
[0007]有益效果:
[0008]1、踏板相对于车把架能够上下翻折,座管相对于踏板能够上下翻折,车辆折叠过程中,只需几秒钟的时间,折叠后座管与踏板贴合于车把架的轮廓空间内,呈闭合甲壳状,外观简洁流畅,体积小巧,远距离携带、上下楼梯、存放、充电都极为方便。
[0009]2、可以实现座管的折叠与限位,座管展开与折叠状态下均能得到有效锁定,保持状态稳定,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电动折叠车闭合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电动折叠车张开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电动折叠车联动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座管弧形凹槽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座管凹孔结构示意图;[0016]图7为主轴、定位片、弹性胶块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座管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车把架;2、座管;3、踏板;4、凸起挡块;5、凹孔;6、前轮支架;7、联动支架;
8、主轴;9、侧切面;10、定位片;11、弹性胶块;12、弹片;13、顶杆;14、踩踏点;15、转轴,16、支臂,17、鞍座,18弧形凹槽。
[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所示,一种电动折叠车座椅的折叠装置,包括座管2、踏板3与联动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3与联动支架7通过主轴8转动连接,座管2通过转轴15与踏板3转动连接,其末端穿入踏板壳,联动支架7固定设置凸起挡块4,座管2末端相应的设置凹孔5,所述踏板3底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弹片12,顶杆13穿过踏板3与弹片12连接;所述弹片12抵触座管2的一端设置为弧形,座管2末端后部相应的设置弧形凹槽18 ;所述顶杆13向上穿过踏板3并设置踩踏点14 ;所述踏板3设置高于踏板平面的弧形支臂16,所述转轴15设置于支臂16中端。
[0021]电动折叠车还包括车把架1,它与踏板3通过联动支架7轴连接,二者可以折叠闭合在一起,车把架I设置前轮支架6,前轮支架6设置车轮,联动支架7开设轴孔,主轴8穿过轴孔。
[0022]主轴8设置成方形轴端,轴孔相应设置为方形,主轴8与踏板3固定连接在一起,踏板3翻折过程中,主轴8跟随踏板3 —起运动。
[0023]凹孔5留有座管2折叠的活动行程,不会妨碍座管2的翻折。
[0024]主轴8的中段设置两个相邻的侧切面9,两个侧切面9之间可以取90°夹角,需要说明的是其夹角设置取决于张开时踏板3与车把架I的角度,90°夹角是经实验证明的优选方案,驾驶者可以保持舒服轻松的姿势握持车把架I。
[0025]联动支架7内设置定位片10与弹性胶块11,弹性胶块11设置于定位片10的里面。
[0026]侦彳切面9和定位片10相配合,主要实现踏板3与车把架I的相对固定。侦彳切面9与定位片10贴合时,主轴8转动遇到限制,更大的外力作用下,主轴8克服转动限制,另一个侧切面自动向定位片10贴合,再次实现相对固定。需要打破这种相对固定时,只需更大的外力参与进来即可。本案中,主要解决展开和合并时,车把架I和踏板3的相对固定,不至于一旦撤销外力就发生状态形变。
[0027]座管2与踏板3通过转轴15相连接,座管2相对于踏板3能够实现垂直方向的拉开与闭合。
[0028]车把架I内设置电池,电池被隐藏,不影响车辆体积与外观,结构稳定可靠,存放安全。
[0029]为了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电池可以采用多节锂电池构成的锂电池组,锂电池较普通铅酸电池来说,具有使用寿命长、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
[0030]座管2设置鞍座17,鞍座17尾端开设扁孔,形成一抓握部,车辆折叠后,抓握部在上,车轮在下,手拉抓握部即可拉动车辆前行,无论是远距离移动车辆或是带动车辆上下楼梯都十分方便,省时省力。
[0031]为保证装配精度与强度稳定可靠,座管2与鞍座17在制作时,通过模具工艺一体成型。
[0032]为了保证弹片12牢固的顶住座管2,不至于轻易滑脱,所述弹片12抵触座管2的一端设置为弧形,座管2末端后部相应的设置弧形凹槽18。
[0033]车辆骑行状态下,车轮着地,座管2与踏板3之间约成45°角,座管2与车把架I之间约成45°角,踏板3与车把架I之间约成90°角。
[0034]展开状态,联动支架7的凸起挡块4探入座管2的凹孔5内部,弹片12从后方顶住座管2末端,末端的弧形顶在弧形凹槽18内,防止座管2末端的凹孔5从凸起挡块4脱出,座管2被锁定,驾驶者可以坐在鞍座17上操控车辆。
[0035]车辆折叠时,第一步,按压踩踏点14,弹片12在顶杆13作用下下移,不再顶住座管2末端,操作者握住座管2向着车把架I的方向合并,座管2以转轴15为轴心,座管2的末端受到转轴15的约束相应的向后运动,凹孔5与凸起挡块4分离。
[0036]第二步,将踏板3向着车把架I的方向合并,座管2随踏板3 —起向上运动,此时主轴8的第一个侧切面在外力作用下向上运动,脱离定位片10,直至车把架1、座管2、踏板3三者两两相互闭合,随着主轴8的转动第二个侧切面自动与定位片10相贴合,第一个侧切面位于第二个侧切面的右侧,主轴8再次被定位片10锁定,防止踏板3因自重从折叠状态放开。
[0037]车辆从折叠状态展开时,先进行踏板3的伸展,将踏板3向着地面翻折,主轴8被迫发生转动,压迫定位片10,弹性胶块11发生压缩形变,第二个侧切面脱离定位片10,第一个侧切面自动向着定位片10贴合;将座管2向着踏板3翻折,随着鞍座17向下运动,座管2末端向上翻挑,直至其凹孔5套入凸起挡块4内,鞍座17无法继续向下运动,此时弹片12由被迫变形恢复到从后面顶住座管2末端的状态,鞍座17也无法向上回转,座管2被固定。操作者可以坐在鞍座17上骑行。
[0038]前轮支架6连接转向轴,车把架I带动前轮实现转向。
[0039]为保持车辆的外观简洁及减轻重量,本方案座管2采用单杆式结构,为保证其强度,座管2与鞍座17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碳纤维材料具有比重轻、强度大等优点,应用于民用、军用、建筑、航天以及超级跑车领域。
[0040]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折叠车座椅的折叠装置,包括座管、踏板与联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与联动支架通过主轴转动连接,座管通过转轴与踏板转动连接,其末端穿入踏板壳,联动支架固定设置凸起挡块,座管末端相应的设置凹孔,所述踏板底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弹片,顶杆穿过踏板与弹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折叠车座椅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抵触座管的一端设置为弧形,座管末端后部相应的设置弧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折叠车座椅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向上穿过踏板并设置踩踏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折叠车座椅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设置高于踏板平面的弧形支臂,所述转轴设置于支臂中端。
【文档编号】B62J1/00GK203819427SQ201420116483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6日
【发明者】路海燕 申请人:路海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