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8811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大降低信号线排线复杂度的电动自行车,包括把立和分别设置在把立两端端部的把手,把立位于把手一侧的部位分别设置有刹车,所述把立的中部设置有仪表,其中一个把手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开关总成和功能切换键,刹车上分别设置有刹车信号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分别与开关总成和功能切换键相连的控制信号线,其中一个靠近控制面板的刹车信号线连入控制面板后与控制信号线并线并集成到仪表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所有信号线集成起来后,从仪表上单独引出后与总控制器相连,这样能避免信号线过多,降低安装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降低信号线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电动自行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常用电动自行车的所有信号线分别与总控制器相连,这样导致信号线紊乱,而且提闻了生广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大降低信号线排线复杂度的电动自行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把立和分别设置在把立两端端部的把手,把立位于把手一侧的部位分别设置有刹车,所述把立的中部设置有仪表,其中一个把手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开关总成和功能切换键,刹车上分别设置有刹车信号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分别与开关总成和功能切换键相连的控制信号线,其中一个靠近控制面板的刹车信号线连入控制面板后与控制信号线并线并集成到仪表上。
[0005]所述把立上设置有调速器,调速器包括按钮和固定在把立上的基座,基座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轴耳,按钮上设置有连接片,两轴耳之间通过转轴相连,连接片转动设置在转轴上且连接片位于两轴耳之间,按钮沿转轴轴向的两个端面分别位于两轴耳的两个外侧端面之间,连接片上设置有磁钢,基座上设置有与磁钢相配合的霍尔传感器,基座上设置有连接霍尔传感器的调速信号线。
[0006]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一个与把立直径相当的通孔,且通孔径向设置有一个豁口,基座上设置有将基座位于豁口两侧部分收紧的螺钉和与螺钉螺纹连接的螺母。
[0007]所述转轴上套设在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按钮相连,另一端与基座相连。
[0008]所述按钮上设置有弧形面,弧形面在按钮定位后相对的位于水平方向。
[0009]所述按钮弧形面上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凸条,凸条还与转轴的中心线平行。
[0010]所述调速器位于控制面板和靠近控制面板的把手之间,刹车信号线先并入到调速信号线上后,再由调速信号线与控制信号线并线后由控制信号线引出。
[0011]所述控制面板和调速器做成一体的,刹车信号线并到控制面板和调速器的一体上的控制信号线和调试信号线上。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所有信号线集成起来后,从仪表上单独引出后与总控制器相连,这样能避免信号线过多,降低安装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降低信号线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的主视图;
[0014]图2是图1中调速器的侧视图。
[0015]图中:1、把立,2、把手,3、调速器,4、按钮,5、基座,6、轴耳,7、连接片,8、转轴,9、磁钢,10、霍尔传感器,11、调速信号线,12、通孔,13、豁口,14、螺钉,15、螺母,16、扭簧,17、弧形面,18、凸条,19、刹车,20、刹车信号线,21、仪表,22、控制面板,23、控制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包括把立I和分别设置在把立I两端端部的把手2,把立I位于把手2 —侧的部位分别设置有刹车19,所述把立I的中部设置有仪表21,其中一个把手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22,控制面板22上设置有开关总成和功能切换键,刹车19上分别设置有刹车信号线20,控制面板22上设置有分别与开关总成和功能切换键相连的控制信号线23,其中一个靠近控制面板22的刹车信号线20连入控制面板22后与控制信号线23并线并集成到仪表21上。这样所有在把立I上的信号线都集中到仪表21上后,然后由仪表21引出连到位于车架底部的总控制器上,减少了信号线的使用量,降低安装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降低信号线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18]如图2所示,为了提供一种调速方便的电动自行车,所述把立I上设置有调速器3,调速器3包括按钮4和固定在把立I上的基座5,基座5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轴耳6,按钮4上设置有连接片7,两轴耳6之间通过转轴8相连,连接片7转动设置在转轴8上且连接片7位于两轴耳6之间,按钮4沿转轴8轴向的两个端面分别位于两轴耳6的两个外侧端面之间,连接片7上设置有磁钢9,基座5上设置有与磁钢9相配合的霍尔传感器10,基座5上设置有连接霍尔传感器10的调速信号线11。调速器3不管是安装在把立I的左端还是右端,对使用手感和习惯都不会产生影响。
[0019]为了便于调节调速器3的位置,所述基座5上设置有一个与把立I直径相当的通孔12,且通孔12径向设置有一个豁口 13,基座5上设置有将基座5位于豁口两侧部分收紧的螺钉14和与螺钉14螺纹连接的螺母15,从而可以将基座5固定在把立I上。
[0020]为了便于按钮4调速后自动复位,所述转轴8上套设在有扭簧16,扭簧16的一端与按钮4相连,另一端与基座5相连。
[0021]为了方便大拇指拨动按钮4,所述按钮4上设置有弧形面17,弧形面17在按钮4定位后相对的位于水平方向。
[0022]为了进一步方便拨动按钮4,所述按钮4弧形面17上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凸条18,凸条18还与转轴8的中心线平行。
[0023]所述调速器3位于控制面板22和靠近控制面板22的把手2之间,刹车信号线20先并入到调速信号线11上后,再由调速信号线11与控制信号线23并线后由控制信号线23引出到仪表21上。
[0024]在实际生产的时候,所述控制面板22和调速器可以做成一体的,刹车信号线20并到控制面板22和调速器的一体上的控制信号线23和调试信号线11上。
[0025]即本实用新型中的信号线与相近的元件相连后由该元件所在的信号线将并入的信号线的功能一起传递给下一个元件,再由下一个元件将所得到的所有信号传递给再下个元件,直至仪表。
[0026]本实用新型中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在调速的时候,利用大拇指按压按钮4使得按钮4绕转轴8转动,这样连接片7上的磁钢9就相对于基座5上的霍尔传感器10转动,霍尔传感器10产生信号并将所得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控制电动自行车的转速,在调速的过程中,由于按钮4是设在两轴耳6之间,且轴耳6是不用转动的,这样就能保证按钮4顺畅的转动,从而保证调速器3的正常工作。
【权利要求】
1.电动自行车,包括把立(I)和分别设置在把立(I)两端端部的把手(2),把立(I)位于把手(2) —侧的部位分别设置有刹车(19),其特征在于:所述把立(I)的中部设置有仪表(21),其中一个把手(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22),控制面板(22)上设置有开关总成和功能切换键,刹车(19)上分别设置有刹车信号线(20),控制面板(22)上设置有分别与开关总成和功能切换键相连的控制信号线(23),其中一个靠近控制面板(22)的刹车信号线(20)连入控制面板(22)后与控制信号线(23)并线并集成到仪表(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立(I)上设置有调速器(3),调速器(3)包括按钮⑷和固定在把立⑴上的基座(5),基座(5)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轴耳出),按钮(4)上设置有连接片(7),两轴耳(6)之间通过转轴(8)相连,连接片(7)转动设置在转轴(8)上且连接片(7)位于两轴耳之间,按钮(4)沿转轴(8)轴向的两个端面分别位于两轴耳出)的两个外侧端面之间,连接片(7)上设置有磁钢(9),基座(5)上设置有与磁钢(9)相配合的霍尔传感器(10),基座(5)上设置有连接霍尔传感器(10)的调速信号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上设置有一个与把立⑴直径相当的通孔(12),且通孔(12)径向设置有一个豁口(13),基座(5)上设置有将基座(5)位于豁口(3)两侧部分收紧的螺钉(14)和与螺钉(14)螺纹连接的螺母(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上套设在有扭簧(16),扭簧(16)的一端与按钮(4)相连,另一端与基座(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4)上设置有弧形面(17),弧形面(17)在按钮(4)定位后相对的位于水平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4)弧形面(17)上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凸条(18),凸条(18)还与转轴(8)的中心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器(3)位于控制面板(22)和靠近控制面板(22)的把手(2)之间,刹车信号线(20)先并入到调速信号线(11)上后,再由调速信号线(11)与控制信号线(23)并线后由控制信号线(23)引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2)和调速器做成一体的,刹车信号线(20)并到控制面板(22)和调速器的一体上的控制信号线(23)和调试信号线(11)上。
【文档编号】B62M6/45GK204077923SQ20142048277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6日
【发明者】丁利军 申请人:苏州莱士格车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