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万向节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9569阅读:2430来源:国知局
汽车转向万向节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汽车转向万向节叉,万向节叉为U型块状结构,其U型底部处设有轴线沿U型深度方向布置的通孔,万向节叉的U型槽壁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垂直,通孔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该凹槽的槽长沿着U型的宽度布置且连通U型底部边缘和通孔,凹槽槽深沿着通孔的轴线方向布置,凹槽的槽长连通,所述的凹槽的两侧槽壁上设有对应连通的螺纹孔,万向节叉的单向螺栓夹紧改成双向螺栓夹紧,万向节叉的受力和变形分布均匀,良好保证通孔内壁与转向盘输入轴之间为面接触,从而提高夹紧的可靠性,避免转向盘输入轴发生滑动。
【专利说明】汽车转向万向节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汽车转向万向节叉。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转向系统中,万向节叉用于连接转向盘输入轴和万向节。万向节叉大致呈U型,其U型底部称之为叉头,两侧槽壁称之为叉耳,叉头上设有用于连接转向盘输入轴的通孔,叉耳用于铰接万向节的连接孔。通常叉头通孔的一侧开设凹槽,然后用螺栓连接凹槽的两个槽壁,促使万向节产生变形将转向盘输入轴夹紧。但为了安装方便,转向管柱和万向节叉的配合处有一定的间隙存在,即万向节上的通孔大于转向盘输入轴的管径。如果转向盘输入轴和万向节叉头上通孔的同轴度不好,或是间隙过大,都会导致转向盘输入轴和万向节叉配合处出现线接触的情况,由于金属间的摩擦系数较小,安装后万向节叉和转向盘输入轴之间的摩擦力不够,由于线接触会造成万向节叉单侧受力,受力严重不均,很容易因后期的应力屈服产生预紧力衰减,导致夹不紧,转动方向盘的时候出现滑动、异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力均匀,夹紧效果好的汽车转向万向节叉。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转向万向节叉,万向节叉为U型块状结构,其U型底部处设有轴线沿U型深度方向布置的通孔,万向节叉的U型槽壁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垂直,通孔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该凹槽的槽长沿着U型的宽度布置且连通U型底部边缘和通孔,凹槽槽深沿着通孔的轴线方向布置,凹槽的槽长连通,所述的凹槽的两侧槽壁上设有对应连通的螺纹孔。
[0005]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万向节叉的单向螺栓夹紧改成双向螺栓夹紧,万向节叉的受力和变形分布均匀,良好保证通孔内壁与转向盘输入轴之间为面接触,从而提高夹紧的可靠性,避免转向盘输入轴发生滑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08]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一种汽车转向万向节叉,万向节叉10为U型块状结构,其U型底部11处设有轴线沿U型深度方向布置的通孔13,万向节叉10的U型槽壁上设有连接孔17,连接孔17的轴线与通孔13的轴线垂直,通孔13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4,该凹槽14的槽长沿着U型的宽度布置且连通U型底部11边缘和通孔13,凹槽14槽深沿着通孔13的轴线方向布置,凹槽14的槽长连通,所述的凹槽14的两侧槽壁上设有对应连通的螺纹孔16。凹槽14的两侧槽壁142构成开口卡子状结构,用螺栓30穿过对应的两个螺纹孔16,在螺栓预紧力的作用下两侧槽壁142向中间靠拢,即凹槽14的开口收拢变形,通孔13两侧的凹槽14同时变形,通孔的13被挤压缩小,转向盘输入轴20被可靠的夹紧在通孔13内。由于通孔13两侧受力均匀平衡,两侧的变形量一致,那么可以很好的保证通孔13内壁与转向盘输入轴20之间为面接触,从而提高夹紧的可靠性,避免因压力不足转向盘输入轴发生滑动,如图3.
[0010]所述的凹槽14的槽底141和万向节叉10的U型槽底12之间的间距为8_12mm,其中凹槽14的槽底141靠近于万向节叉10的U型开口端,由图1可以看出,U型槽底12位于槽底141的上方,一般两者之间的间距为8-12mm即可,本实用新型优选10mm。
[0011]所述的凹槽14开设螺纹孔16处的外槽壁为平面。本实用新型中平面成圆形,其面积是根据万向节叉所用的连接螺栓30的螺栓直径确定的,目的是防止万向节叉由于铸造的表面不平,在螺栓30安装后,螺栓表面与万向节叉表面贴合不好或是同轴度叉造成螺栓30产生弯曲应力不足。
[0012]所述的凹槽14的槽宽尺寸为槽深尺寸的10%。所述的凹槽14的槽宽为3mm-4mm,槽深为30mm-40mm。凹槽14的槽宽和槽深根据车型的扭转大小具体选择,两者只要满足槽宽是槽深十分之一时,既可以保证万向节叉具有一定的弹性,满足变形需求,又可以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具体设计时,如果某车型的扭转过大,可以通过增加凹槽14的宽度和深度来提升万向节叉和转向轴之间的预紧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增大凹槽14开口的过程中,要保证万向节叉10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如图1,在万向节叉的的两个侧面的上部设有凹陷的部位,目的是保证万向节叉上部具有一定的刚度,而不至于因为刚度太大,造成螺栓的预紧力全部用来抵消万向节叉的变形而导致万向节叉和转向轴夹不紧的情况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转向万向节叉,万向节叉(10)为U型块状结构,其U型底部(11)处设有轴线沿U型深度方向布置的通孔(13),万向节叉(10)的U型槽壁上设有连接孔(17),连接孔(17)的轴线与通孔(13)的轴线垂直,其特征在于:通孔(13)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4),该凹槽(14)的槽长沿着U型的宽度方向布置且连通万向节叉(10)的侧边缘(15)和通孔(13),凹槽(14)槽深沿着通孔(13)的轴线方向布置,凹槽(14)的槽长连通,所述的凹槽(14)的两侧槽壁上设有对应连通的螺纹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万向节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4)的槽底(141)和万向节叉(10)的U型槽底(12)之间的间距为8-12mm,其中凹槽(14)的槽底(141)靠近于万向节叉(10)的U型开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转向万向节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4)开设螺纹孔(16)处的外槽壁为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转向万向节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4)的槽宽尺寸为槽深尺寸的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汽车转向万向节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4)的槽宽为
槽深为 30mm-40mm。
【文档编号】B62D1/20GK204124186SQ20142054312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0日
【发明者】明宇, 叶远林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