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盘式四轮转向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2511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盘式四轮转向装载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盘式四轮转向装载机,属于装载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装载机多为两轮驱动前转向,缺点是转弯半径大,操作不灵活,受操作环境制约,不能在比较狭小的区域内工作;大型四驱装载机有的为四轮转向,但均采用的是球笼或万向节结构,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本不改变原有机型两轮转向操作结构,即可实现四轮转向的转盘式四轮转向装载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转盘式四轮转向装载机车主架与后驱动桥间设有转盘,该转盘包括转盘上托板、转盘支承和转盘下托板,转盘支承由转盘外支承、转盘内支承和滚珠组成,转盘外支承与转盘下托板连接,转盘下托板与后驱动桥连接,转盘内支承与转盘上托板连接,转盘上托板与车主架连接,后驱动桥上设有转向装置。

该转向装置是在前转向架上左右对称的的设有两个支承点,依次连接有转向推杆、转向臂、转向拉杆,转向拉杆与后驱动桥支座连接,转向臂与车主架间设有支承销。该转向装置还可以为在车主架与后驱动桥间设置的两个后转向油缸,后转向油缸与转向阀连接。

整车主要分为前转向架和车主架两部分,二者铰接式连接,其中前转向架由前驱动桥支承,通过变速箱、前传动轴、前驱动桥驱动运转;车主架与后驱动桥之间通过转盘支承连接,由变速箱、后传动轴、后驱动桥驱动运转。转向时,通过操作方向盘控制转向阀使两个前转向油缸动作带动前轮转向,在前轮动作的同时,由于转盘支承可自由旋转,因此在转向装置的带动下,后驱动桥带动后轮产生反方向的转向,即达到前后轮同时转向的目的。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在不改变原有机型两轮转向操 作结构的情况下,大大减小了整机的转弯半径,提高了整机操作的灵活性、快捷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其它转向方式相比,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油缸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的序号分别为:1前转向架、2前驱动桥、3前轮、4前转向油缸、5转向推杆、6转向臂支承销、7转向臂、8后驱动桥支座、9转向阀、10方向盘、11前传动轴、12转向拉杆、13变速箱、14后传动轴、15转盘支承、16后驱动桥、17后轮、18车主架、19转盘上托板、20转盘外支承、21转盘下托板、22转盘内支承、23后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如下:

实施例1:车主架(18)与后驱动桥(16)间设有转盘,该转盘包括转盘上托板(19)、转盘支承和转盘下托板(21),转盘支承由转盘外支承(20)、转盘内支承(22)和滚珠组成,转盘外支承(20)与转盘下托板(21)连接,转盘下托板与后驱动桥(16)连接,转盘内支承(22)与转盘上托板(19)连接,转盘上托板与车主架(18)连接。

前转向架(1)与后驱动桥(16)间设有转向装置,是在前转向架(1)上左右对称的的设有两个支承点,依次连接有转向推杆(5)、转向臂(7)、转向拉杆(12),转向拉杆与后驱动桥支座(8)连接,转向臂与车主架(19)间设有支承销(6)。

转向时,通过操作方向盘(10)控制转向阀(9)使两个前转向油缸(4)动作带动前轮(3)转向,在前轮动作的同时,由于转盘支承可自由旋转,因此在转向装置的带动下,后驱动桥(16)带动后轮(17)产生反方向的转向,即达到前后轮同时转向的目的。

实施例2:转向装置为两个在车主架(18)和后驱动桥(16)之间连接的后转向油缸(23),后转向油缸与转向阀(9)连接,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