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装置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3746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折叠装置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板车或者其他运动车的折叠连接接头的使用方法,特别是一种折叠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许多滑板车或者其他的运动车,没有折叠的功能或者折叠不便,为了使滑板车或者其他的运动车更加方便携带外出使用,一种折叠装置的使用方法已经成为滑板车或者其他运动车折叠车把立管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折叠装置的使用方法,用于滑板车或者其他运动车的折叠连接。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叠装置,包括有折叠座、摆动接头、弹簧、铰轴以及折叠栓;折叠座包括有摆动槽、铰接孔、竖起燕尾槽以及折叠燕尾槽,摆动接头包括铰孔以及导向燕尾槽,折叠栓包括有折叠燕尾导轨以及导向燕尾导轨;摆动接头动配合于折叠座的摆动槽内,摆动接头通过铰轴与折叠座铰接,折叠栓的导向燕尾导轨与摆动接头的导向燕尾槽连接,折叠栓的折叠燕尾导轨与折叠座的竖起燕尾槽或者折叠燕尾槽连接,弹簧与摆动接头以及折叠栓连接;利用折叠装置实施滑板车以及其他运动车的车把立管的折叠以及竖起,以便于携带外出使用。

折叠装置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摆动接头与滑板车或者其他运动车的车把立管连接,折叠座与滑板车的滑板连接,或者,折叠座与滑板车的滑板连接成一体;摆动接头竖起时,利用弹簧的弹力使折叠栓的导向燕尾导轨沿摆动接头的导向燕尾槽移动,利用弹簧的弹力将折叠栓的折叠燕尾导轨插入折叠座的竖起燕尾槽内,使摆动接头不能摆动,实施摆动接头以及车把立管的竖起定位;摆动接头折叠时,利用弹簧的弹力使折叠栓的导向燕尾导轨沿摆动接头的导向燕尾槽移动,利用弹簧的弹力将折叠栓的折叠燕尾导轨插入折叠座的折叠燕尾槽内,使摆动接头不能摆动,实施摆动接头以及车把立管的折叠定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折叠装置,竖起车把立管使用时,利用弹簧的弹力将的折叠燕尾导轨插入折叠座的竖起燕尾槽内,使车把立管不能摆动;折叠车把立管时,利用弹簧的弹力将折叠栓的折叠燕尾导轨插入折叠座的折叠燕尾槽内,使车把立管不能摆动,实施车把立管的折叠定位,折叠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的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所示图1的俯视图,折叠装置,包括有折叠座1、摆动接头2、弹簧3、铰轴4以及折叠栓5;折叠座1包括有摆动槽6、铰接孔7、竖起燕尾槽8以及折叠燕尾槽9,摆动接头2包括铰孔10以及导向燕尾槽11,折叠栓5包括有折叠燕尾导轨12以及导向燕尾导轨13;摆动接头2动配合于折叠座1的摆动槽6内,摆动接头2通过铰轴4与折叠座1铰接,折叠栓5的导向燕尾导轨13与摆动接头2的导向燕尾槽11连接,折叠栓5的折叠燕尾导轨12与折叠座1的竖起燕尾槽8或者折叠燕尾槽9连接,弹簧3与摆动接头2以及折叠栓5连接;利用折叠装置实施滑板车以及其他运动车的车把立管14的折叠以及竖起,以便于携带外出使用。

折叠装置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摆动接头2与滑板车或者其他运动车的车把立管14连接,折叠座1与滑板车的滑板20连接,或者,折叠座1与滑板车的滑板20连接成一体;摆动接头2竖起时,利用弹簧3的弹力使折叠栓5的导向燕尾导轨13沿摆动接头2的导向燕尾槽11移动,利用弹簧3的弹力将折叠栓5的折叠燕尾导轨12插入折叠座1的竖起燕尾槽8内,使摆动接头2不能摆动,实施摆动接头2以及车把立管11的竖起定位;摆动接头2折叠时,利用弹簧3的弹力使折叠栓5的导向燕尾导轨13沿摆动接头2的导向燕尾槽11移动,利用弹簧3的弹力将折叠栓5的折叠燕尾导轨12插入折叠座1的折叠燕尾槽9内,使摆动接头2不能摆动,实施摆动接头2以及车把立管14的折叠定位。

为了实施折叠栓5在弹簧3弹力的作用下沿摆动接头2的导向燕尾槽11上下移动,摆动接头2设有导孔15,折叠栓5设有弹簧套16,弹簧套16与导孔15动配合连接,弹簧3位于弹簧套16的弹簧孔17内,弹簧3处于被压缩状态,弹簧3的上端与导孔15的上孔底18接触,弹簧3的下端与弹簧孔17的下孔底19接触;折叠栓5的折叠燕尾导轨12与导向燕尾导轨13平行,折叠栓5的导向燕尾导轨13与摆动接头2的导向燕尾槽11平行;折叠栓5的弹簧套16的轴线与导向燕尾导轨13平行;折叠栓5的弹簧套16的轴线与导孔15的轴线相同;折叠栓5的弹簧套16的轴线与燕尾导轨13中心线以及折叠燕尾导轨12的中心线平行。

摆动接头2竖起时,折叠栓5的折叠燕尾导轨12与折叠座1的竖起燕尾槽8平行;折叠燕尾导轨12的中心线与竖起燕尾槽8的中心线相同;折叠燕尾导轨12与竖起燕尾槽8动配合连接;同时,摆动接头2的导向燕尾槽11与折叠栓5的导向燕尾导轨13动配合连接。

摆动接头2折叠时,折叠栓5的折叠燕尾导轨12与折叠座1的折叠燕尾槽9平行;折叠栓5的折叠燕尾导轨12的中心线与折叠座1的折叠燕尾槽9的中心线相同;折叠燕尾导轨12与折叠燕尾槽9动配合连接;同时,摆动接头2的导向燕尾槽11与折叠栓5的导向燕尾导轨13动配合连接。

为了实施限位栓21于摆动接头2上下滑动,折叠栓5由折叠燕尾导轨12、导向燕尾导轨13、弹簧套16、限位栓21以及手把22构成,折叠燕尾导轨12包括有左燕尾导轨23以及右燕尾导轨24;弹簧套16、左燕尾导轨23以及右燕尾导轨24与限位栓21固定连接,或者,弹簧套16、左燕尾导轨23以及右燕尾导轨24与限位栓21由一体的材料构成;折叠座1的竖起燕尾槽8包括有左竖起燕尾槽25以及右竖起燕尾槽26,折叠燕尾槽9包括有左折叠燕尾槽27以及右折叠燕尾槽28;左竖起燕尾槽25与左折叠燕尾槽27垂直,右竖起燕尾槽26与右折叠燕尾槽28垂直;左竖起燕尾槽25到右竖起燕尾槽26的距离与左折叠燕尾槽27到右折叠燕尾槽28的距离相等;左竖起燕尾槽25的形状以及截面尺寸与右竖起燕尾槽26的形状以及截面尺寸相同,左折叠燕尾槽27的形状以及截面尺寸与右折叠燕尾槽28的形状以及截面尺寸相同;左竖起燕尾槽25的形状以及截面尺寸与左折叠燕尾槽27的形状以及截面尺寸相同;右竖起燕尾槽26的形状以及截面尺寸与右折叠燕尾槽28的形状以及截面尺寸相同。

车把立管14由竖起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用手握住折叠栓5的手把22;克服弹簧3的弹力拉手把22向上移动,折叠栓5的导向燕尾导轨13沿摆动接头2的导向燕尾槽11向上移动,折叠栓5的限位栓21、左燕尾导轨23以及右燕尾导轨24跟随手把22向上移动,当左燕尾导轨23离开左竖起燕尾槽25以及右燕尾导轨24离开右竖起燕尾槽26后,手拉手把22牵引摆动接头2绕铰轴4向后摆动;当摆动接头2摆动到车把立管14设定的折叠位置时,左燕尾导轨23正好对着折叠座1的左折叠燕尾槽27,以及右燕尾导轨24正好对着折叠座1的右折叠燕尾槽28,放开手把22,折叠栓5在弹簧3弹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使折叠栓5的左燕尾导轨23插入折叠座1的左折叠燕尾槽27,以及折叠栓5的右燕尾导轨24插入折叠座1的右折叠燕尾槽28。

车把立管14由折叠状态向竖起状态转换时,用手握住折叠栓5的手把22;克服弹簧3的弹力拉手把22向后移动,折叠栓5的导向燕尾导轨13沿摆动接头2的导向燕尾槽11向上移动,折叠栓5的限位栓21、左燕尾导轨23以及右燕尾导轨24跟随手把22向后移动,当左燕尾导轨23离开左折叠燕尾槽27以及右燕尾导轨24离开右折叠燕尾槽28后,手拉手把22牵引摆动接头2绕铰轴4向上摆动;当摆动接头2摆动到车把立管14设定的竖起位置时,左燕尾导轨23正好对着折叠座1的左竖起燕尾槽25以及右燕尾导轨24正好对着右竖起燕尾槽26,放开手把22,折叠栓5在弹簧3弹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折叠栓5的左燕尾导轨23插入折叠座1的左竖起燕尾槽25内,以及折叠栓5的右燕尾导轨24插入折叠座1的右竖起燕尾槽26内。

为了实施摆动接头2于摆动槽5内由竖起状态向折叠状态摆动,摆动槽6设有上开口29以及侧开口30,上开口29与侧开口30连通,铰轴4穿过折叠座1的铰接孔7以及摆动接头2的铰孔10,使摆动接头2能于折叠座1的上开口29方向朝侧开口30方向绕铰轴4摆动。

为了实施折叠栓5的限位,摆动接头2的导向燕尾槽11设有限位件31,折叠栓5的导向燕尾导轨13位于限位件31的上方,利用限位件31挡住导向燕尾导轨13,使导向燕尾导轨13不能离开摆动接头2的导向燕尾槽11;摆动接头2安装时,先将弹簧3装入折叠栓5的弹簧套16的弹簧孔17内,将折叠栓5的导向燕尾导轨13插入摆动接头2的导向燕尾槽11内,然后克服弹簧3的弹力将弹簧套16插入摆动接头2的导孔15内,再将限位件31固定于导向燕尾槽11下方入口位置,利用限位件31挡住导向燕尾导轨13,使导向燕尾导轨13定位于导向燕尾槽11内。

为了实施折叠座1与摆动接头2的铰接的稳定性,折叠座1设有两个对称的铰接孔7,摆动接头2设有两个对称的铰孔10,铰轴4穿过折叠座1的两个铰接孔7以及摆动接头2的两个铰孔10,实施折叠座1与摆动接头2的铰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