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设备及其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746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自动分析设备及其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分析设备及其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血凝分析仪中,大多需要通过试剂针完成添加试剂的过程,为避免添加不同试剂时造成试剂的污染,会对试剂针进行清洗,目前常见的试剂针清洗方式有瀑布式清洗和拭子清洗。

采用瀑布式清洗时,试剂针深入清洗池中,针内和清洗池上部喷出清洗液,同时在清洗池下部建立较高的负压将清洗液迅速抽走,但这种方式要求清洗池的内径变化不大,因此也要求试剂针的通体内经变化不大,以便于试剂针与清洗池内壁形成较小的间隙;同时为使清洗液及时被抽走需要较高的负压,需专门配备负压产生装置或者负压池等,清洗方式较复杂,且实现成本较高。

采用拭子清洗方式清洗时,试剂针喷出清洗液清洗内壁,同时针尖处于拭子的真空室内,喷出的清洗液被负压气流带走,在清洗试剂针的外壁时,拭子的清洗液路喷出清洗液,拭子真空室的负压气流将清洗液带走的同时冲刷试剂针的外壁,通过拭子的上下移动将试剂针的外壁清洗干净;此方案的清洗效果较好,但同样要求试剂针的外壁直径变化较小,且试剂针侧壁开口为佳,还存在端开口易喷液的问题,需要增加拭子的运动装置,整体机构较复杂,实现成本较高。

由于血凝分析仪的试剂针外径变化较大,不适合拭子清洗的方式,瀑布式清洗方案复杂且成本较高、清洗池耗液量大、易挂液,简单的清洗池方式清洗效果不佳;现有的清洗方式存在不能兼顾对试剂针适应性强、清洗效果较佳、耗液量小及实现成本的低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清洗方式不能兼顾对试剂针适应性强、清洗效果较佳、耗液量小及实现成本的低廉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试剂针外径变化较大、耗液量小、清洗效果较好且成本低廉的自动分析设备及其清洗装置。

一种清洗装置,用于清洗试剂针,包括:

供液组件,与试剂针相连,所述供液组件用于向所述试剂针内腔注入清洗液;

清洗池,所述清洗池具有用于容纳试剂针的清洗槽,所述清洗槽的上部包括横截面自上而下逐渐缩小的收缩段;

第一排液管路,与所述清洗槽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具有第一抽吸动力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池还包括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顶部与所述清洗槽的顶部连通,所述溢流槽的底部与带有第二抽吸动力装置的第二排液管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槽的顶部所在的平面向所述溢流槽的方向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槽的顶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介于10°至30°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溢流槽的底部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截面小于所述溢流槽的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溢流槽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带有第二抽吸动力装置的第二排液管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池还包括故障溢流槽,所述故障溢流槽的顶部高于所述清洗槽的顶部,所述故障溢流槽的顶部槽口位于所述清洗池内,所述故障溢流槽的底部与第三排液管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故障溢流槽的底部具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为截面小于所述故障溢流槽的孔,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故障溢流槽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三排液管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池开设有安装盲孔和设置于所述安装盲孔内的嵌件,所述嵌件为金属材料,所述清洗槽开设于所述嵌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槽的底部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截面小于所述清洗槽底部的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清洗槽的底部错位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带有第一抽吸动力装置的第一排液管路连接。

上述清洗装置,清洗池在试剂针的清洗过程中与带有第一抽吸动力装置的第一排液管路相配合,利用试剂针内喷出的清洗液清洗试剂针,清洗完毕后,由带有第一抽吸动力装置的第一排液管路吸走清洗液,不仅耗液量小且不需要过大负压,设备制造成本较低,截面变化的清洗槽对试剂针的适应性更强,可用于清洗外径变化较大的试剂针;清洗槽与带有第一抽吸动力装置的第一排液管路相配合,可产生较大负压以便对试剂针进行风干,避免挂液现象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设备,包括试剂针和上述方案任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所述试剂针与所述供液组件相连接,所述试剂针具有取试剂工位,吐试剂工位和清洗工位,所述清洗装置中的所述清洗槽与所述清洗工位对应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洗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洗池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洗池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试剂针清洗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试剂针清洗系统示意图。

其中:

100-清洗液

200-供液组件

300-试剂针

400-清洗池

410-清洗槽

411-第一连接部

412-收缩段420-溢流槽

421-第二连接部

430-故障溢流槽

431-第三连接部

440-安装盲孔

450-嵌件

500-第二抽吸动力装置

600-第一抽吸动力装置

700-第三排液管路

800-第二排液管路

900-第一排液管路

A-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析设备及其清洗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实施例附图中各种不同对象按便于列举说明的比例绘制,而非按实际组件的比例绘制。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用于清洗试剂针300,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包括供液组件200、清洗池400和第一排液管路900。清洗池400的整体外形呈长方体状,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清洗池400的外形还可以呈其他形态,例如圆柱形等,此处不加以限定。供液组件200与试剂针300相连,供液组件200用于向试剂针300内腔注入清洗液100;清洗池400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试剂针300的清洗槽410,清洗槽410的横截面为与清洗槽41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清洗槽410的上部包括横截面自上而下逐渐缩小的收缩段412;第一排液管路900与清洗槽410的底部连接,第一排液管路900具有第一抽吸动力装置600。

上述清洗装置,清洗池400在试剂针300的清洗过程中与带有第一抽吸动力装置600的第一排液管路900相配合,利用试剂针300内喷出的清洗液100清洗试剂针300的内腔和外壁,清洗完毕后,清洗液100收容于所述清洗槽410中,并由带有第一抽吸动力装置600的第一排液管路900吸走清洗液100,不仅耗液量小且不需要过大负压,设备制造成本较低,截面变化的清洗槽410对试剂针300的适应性更强,可用于清洗外径变化较大的试剂针300;清洗槽410与带有第一抽吸动力装置600的第一排液管路900相配合,可产生较大负压以便对试剂针300进行风干,避免挂液现象的出现。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池400还包括溢流槽420,溢流槽420的顶部与清洗槽410的顶部连通,溢流槽420的底部与带有第二抽吸动力装置500的第二排液管路800连接。在试剂针300的清洗过程中,试剂针300内部喷出一定量的清洗液100,当清洗槽410不足以容纳所喷出的清洗液100时,清洗液100溢流至溢流槽420,溢流至溢流槽420中的清洗液100通过带有第二抽吸动力装置500的第二排液管路800排出,使清洗液100不至于外流造成检测环境及分析设备的污染。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清洗槽410的顶部所在的平面向溢流槽420的方向倾斜,倾斜的平面更有利于清洗槽410中的清洗液100溢流至溢流槽420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清洗槽410的顶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介于10°至30°之间的情况下,斜面的溢流效果较佳,在本实施例中,清洗槽410的顶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具体为25°。

为便于将溢流槽420与第二排液管路800连接,溢流槽420的底部具有第二连接部421,第二连接部421为开设在溢流槽420底部的孔,第二连接部421的一端与溢流槽420的底部连通,第二连接部421的另一端与带有第二抽吸动力装置500的第二排液管路800连接,第二排液管路800与第二连接部42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较易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池400还包括故障溢流槽430,故障溢流槽430的顶部高于清洗槽410的顶部及溢流槽420的顶部,故障溢流槽430的顶部槽口位于清洗池400内,故障溢流槽430的顶部位于清洗槽410、溢流槽420的顶部与清洗池400的顶部之间,故障溢流槽430的底部与第三排液管路700连接。在试剂针300的清洗过程中,如果清洗槽410所连接的带有第一抽吸动力装置600的第一连接管路900与溢流槽420所连接的带有第二抽吸动力装置500的第二连接管路800同时因为故障不能工作,在清洗槽410与溢流槽420中的清洗液100将不能顺畅排出,此时多余的清洗液100可通过故障溢流槽430及其连接的第三排液管路700排出,避免清洗液100从清洗池400中溢出损坏分析设备及污染检测环境,因此故障溢流槽430只是备用。

为便于将故障溢流槽430与第三排液管路700相连接,故障溢流槽430的底部具有第三连接部431,第三连接部431为截面小于故障溢流槽430的孔,第三连接部431的一端与故障溢流槽430的底部连通,第三连接部431的另一端与第三排液管路700连接,第三排液管路700与第三连接部431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易于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池400中具有三个槽:清洗槽410、溢流槽420与故障溢流槽430,在清洗池400的成型过程中可采用机加工工艺或者铸造工艺,这两种加工工艺均易实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清洗池400的结构,且成本均较低廉。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清洗池400只包括清洗槽410和故障溢流槽430两个槽位,故障溢流槽430的顶部槽口高于清洗槽410,当清洗槽410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管路900发生堵塞不能排液时,清洗液可以直接通过故障溢流槽430流入第三排液管路700排出清洗池400。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清洗池400只包括清洗槽410和溢流槽420两个槽位。

进一步,清洗槽410的收缩段412呈上大下小的锥台状;清洗槽410的顶部具有倒角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清洗池400开设有安装盲孔440和设置于安装盲孔440内的嵌件450,嵌件450为金属材料,清洗槽410开设于嵌件450,金属材质的嵌件450可避免试剂针300在清洗过程中划伤清洗槽410的内壁,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清洗槽410的内壁残留污染物的问题,提高了清洗效果。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在清洗槽410的内壁设置金属层。

清洗槽410的底部具有第一连接部411,第一连接部411为截面小于清洗槽410底部的孔,第一连接部411的一端与清洗槽410的底部错位相连通,第一连接部411的另一端与带有第一抽吸动力装置600的第一排液管路900连接,第一排液管路900与第一连接部41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较易实现。

在试剂针的清洗过程中,错位连通的方式会对试剂针300喷出的清洗液100造成一定的流动阻力,使其不能较快的流入第一排液管路900,而是从清洗槽410的顶部溢流至溢流槽420,以使清洗液100充满整个清洗槽410,提高了试剂针300的清洗效果;在试剂针300的风干过程中,在第一抽吸动力装置600的抽吸作用下,清洗槽410中的清洗液100便可快速排出,同时在清洗槽410内形成一定的负压以造成空气快速通过试剂槽410,对试剂针300进行快速风干。

如图4所示的试剂针的清洗流程及图5所示的试剂针清洗系统,在试剂针300的清洗过程中,清洗系统之间的工作配合关系如下:

(1)试剂针300下降至清洗槽410的内部,第一排液管路900处于隔断状态;

(2)清洗液100的供液组件200运行,将清洗液100送至试剂针300的内部,针尖喷出清洗液100,清洗试剂针300的内腔,此时第一排液管路900处于隔断状态;

(3)试剂针300喷出定量的清洗液100后停止喷液,此时清洗池400内充满有足量的清洗液100,试剂针300的外壁在清洗液100中进行浸泡清洗,第一排液管路900处于隔断状态;

(4)试剂针300清洗完毕后向上移出液面,此时第一排液管路900处于隔断状态;

(5)第一排液管路900打开,第一抽吸动力装置600排空清洗池400内清洗液100;

(6)试剂针300下降至清洗槽410的内部,第一抽吸动力装置600继续工作,使清洗槽410内产生负压造成试剂针300与清洗槽410之间有大量的气流快速通过,气流运动过程中将试剂针300湿润的外壁风干,如果试剂针300外壁上挂有大液滴,也会在气流的作用下脱离试剂针300的外壁,有效的避免了挂液;

(7)试剂针300风干后,试剂针300的清洗流程结束,试剂针300上移复位,其它装置也复位以等待下一次清洗。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设备,包括试剂针300和上述方案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清洗装置,试剂针300与供液组件200相连接,试剂针300具有取试剂工位,吐试剂工位和清洗工位,清洗装置中的清洗槽410与试剂针300的清洗工位对应设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