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捷式箱包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8967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新快捷式箱包电动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是一种新快捷式箱包电动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例如本人曾经发明的老快捷式箱包电动车,由于受到其折叠机构的影响,具体地说就是由于部分车架占用了箱包的大量空间,所以使得箱包的储藏行李物品的空间较小,只能储藏一个14英寸的笔记本电脑及少量a4大小的文件。老快捷式箱包电动车在批量生产销售后,消费者对此提出了意见,认为这是一个较大的缺点,如果能克服这个缺点,则此种箱包电动车将趋于完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快捷式箱包电动车,本发明不仅保留了老快捷式箱包电动车体积小巧、折叠快捷等优点,并且通过对其构造的颠覆性的重新设计,使车架不再占用箱包的空间,箱包的储藏行李物品的空间扩大三倍。储藏行李物品的实用空间对外形体积的比例接近普通行李箱。并且,由于构造的改进,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实用功能,即可以带坐一个小孩,而这个功能老快捷式箱包电动车是不具有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新快捷式箱包电动车,包括车把、折叠鞍座组件、电池及控制器、电动机一体后轮、前轮、前叉、脚踏管;另设有一个新型车架,新型车架由车架框型前部、车架中管前段、车架中管后段、车架后管组成:其中车架框型前部是长方形结构;车架框型前部上边设有软提手;车架框型前部 前边设有前叉上轴承座及前叉下轴承座,所设前叉即装配于前叉上轴承座及前叉下轴承座中;车架框型前部下边设有脚踏管座并且靠近下边设有托条,所设脚踏管与脚踏管座活动连接,电池及控制器与托条固定连接;车架框型前部的后边设有后管座及中管座;车架中管前段与车架中管后段由a轴转动连接,车架中管前段的前端由b轴与中管座转动连接,车架中管后段的后端由c轴与车架后管转动连接,车架中管前段的里面设有操控扣,操控扣由i轴与车架中管前段活动连接,操控扣旁设有c扭簧,操控扣可以扣住车架中管后段,使车架中管前段与车架中管后段相对固定;车架后管的前端由d轴与后管座转动连接;车架后管的前端上方设有上组件座及下组件座,折叠鞍座组件装配于上组件座及下组件座;车架后管的内部设有操控钩,操控钩由e轴与车架后管转动连接,操控钩旁边设有弹簧,弹簧控制操控钩,使之可以勾住靠拢后的中管座上的h轴;车架后管的后端设有后叉片,后叉片上固定装配电动机一体后轮;后叉片上设有固定的小轮轴,另设有两小轮,两小轮与小轮轴活动连接;在本发明折叠时,两小轮接触地面,起到使本发明站立或推行的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仅保留了老快捷式箱包电动车体积小巧、折叠或展开快捷等优点,并且通过对其构造的颠覆性的重新设计,使车架不再占用箱包的空间,箱包的储藏行李物品的空间扩大三倍。储藏行李物品的实用空间对外形体积的比例接近普通行李箱。并且,由于构造的改进,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实用功能,即可以带坐一个小孩,而这个功能老快捷式箱包电动车是不具有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骑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架框型前部的独立示意图

图3为车架中管前段、车架中管后段的独立示意图

图4为车架后管的独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半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半折叠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全折叠示意图

图8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6中h向局部示意图

图10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车把、2车架框型前部、3软提手、4箱包、5箱包盖拉链、6折叠鞍座组件、7车架后管、8后叉片、9小轮、10电动机一体后轮、11托条、12电池及控制器、13脚踏管座、14脚踏管、15前轮、16前叉、17后管座、18中管座、19前叉下轴承座、20前叉下轴承座、21车架中管前段、22车架中管后段、23上组件座、24下组件座、25小轮轴、26d轴、27e轴、28压簧、29操控钩、30c轴、31、a轴、32i轴、33扭簧、34h轴、35b轴、36操控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新快捷式箱包电动车,包括车把1、折叠鞍座组件6、电池及控制器12、电动机一体后轮10、前轮15、前叉16、脚踏管14;另设有一个新型车架,新型车架由车架框型前部2、车架中管前段21、车架中管后段22、车架后管7组成, 其中车架框型前部2是长方形结构;车架框型前部2上边设有软提手3;车架框型前部2前边设有前叉上轴承座20及前叉下轴承座19,所设前叉16即装配于前叉上轴承座20及前叉下轴承座19中;车架框型前部2下边设有脚踏管座13并且靠近下边设有托条11,所设脚踏管14与脚踏管座13活动连接,电池及控制器12与托条11固定连接;车架框型前部2的后边设有后管座17及中管座18;车架中管前段21与车架中管后段22由a轴31转动连接,车架中管前段21的前端由b轴35与中管座18转动连接,车架中管后段22的后端由c轴30与车架后管7转动连接;车架中管前段21的里面设有操控扣36,操控扣36由i轴32与车架中管前段21活动连接,操控扣36旁设有c扭簧33,操控扣36可以扣住车架中管后段22,使车架中管前段21与车架中管后段22相对固定;车架后管7的前端由d轴26与后管座17转动连接;车架后管7的前端上方设有上组件座23及下组件座24,折叠鞍座组件6装配于上组件座23及下组件座24;车架后管7的内部设有操控钩29,操控钩29由e轴27与车架后管7转动连接,操控钩29旁边设有压簧28,压簧28控制操控钩29,使之可以勾住靠拢后的中管座18上的h轴34;车架后管7的后端设有后叉片8,后叉片8上固定装配电动机一体后轮10;后叉片8上设有固定的小轮轴25,另设有两小轮9,两小轮9与小轮轴25活动连接;在本发明折叠时,两小轮9接触地面,起到使本发明站立或推行的作用。

骑行状态如图1所示,若需要折叠,则按如下步骤实现:参看图1、图2、图3、图4、图5、图10,第一步,按图5图10中t箭头方向拨操控扣36,然后按图5图10中u箭头方向推车架中管前段21及车架中管后段22,待车架中管前段21与车架中管后段22成倒v型后,再按图5中s箭头方向推车架后管7,即可使车架后管7、后轮10一起绕d轴26顺时针转动向车架框型前部2靠拢, 使操控钩29在压簧28的作用下将中管座18上的h轴34勾住,此时本发明即半折叠如图6所示,前轮及两小轮落地,站立稳妥,也可推行;随后将车把1及折叠鞍座组件6按老快捷式箱包电动车的方法折叠,本发明即全折叠如图7所示;反过来,若需要将全折叠状态转换成骑行状态,则按上述的相反步骤操作:先拨操控钩29,使操控钩29释放中管座18上的h轴34,接着使车架后管7、后轮10一起绕d轴26反时针转动,使车架中管前段21与车架中管后段22成一条直线,操控扣36在c扭簧33的作用下扣住车架中管后段22;随后将车把1及折叠鞍座组件6按老快捷式箱包电动车的方法拉起及可,此时本发明即回到图1所示的骑行状态;如果需要带座一个小孩,则可以让小孩坐在软提手3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