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座型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896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跨座型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主框架的下方且在下降框架的后方配置了驱动装置的跨座型电动车辆(骑乘型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跨座型电动车辆,已知有在容纳其驱动装置的减速机构的驱动侧壳体内,具有作为气液分离机构的通气室的跨座型电动车辆(例如,参照发明专利文献1)。

在发明专利文献1的跨座型电动车辆中,驱动装置配置在支撑后轮的摆动臂的后端部附近。在该驱动装置中,其马达室和减速机室经由间隔壁邻接,在驱动装置的壳体的下部,设置有从马达室的下部通向外部的排水孔。并且,在上述间隔壁上,设置有连通减速机室和马达室间的连通孔。

减速机室内的压力经由从减速机室的后部延伸至上部而设置的第一~第五通气室从上述连通孔被引导至马达室,从排水孔向大气开放。在第一~第五通气室液化分离的润滑用的油经由最下端的第一通气室返回减速机室。

现有技术文献

发明专利文献

发明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3/077214号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跨座型电动车辆,由于驱动装置配置在支撑后轮的摆动臂的后端部,因此如上所述,能够无障碍地从驱动室的后部至上部配置第一~第五通气室。

然而,在将驱动装置配置在主框架的下方且配置在下降框架的后方的跨座型电动车辆的情况下,摆动臂配置在驱动装置的后方,传递驱动装置的动力的链条等机构从驱动装置的后部延设至后方。

在这种情况下,若采用上述发明专利文献1的驱动装置中的通气室的配置,则由于在各部分的布局上产生不协调,因此需要再研究通气室的配置等。并且,在将驱动装置配置在主框架的下方且配置在下降框架的后方的情况下,期望驱动装置更加小型化(紧凑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在驱动装置配置在主框架的下方且配置在下降框架的后方的跨座型电动车辆中,构成能够维持良好的功能并实现小型化的通气室。

第一发明所涉及的跨座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

车把,其用于操控前轮;

头管,其支撑所述车把;

主框架,其从所述头管向后方延伸;

下降框架,其从所述头管向后下方延伸;以及

驱动装置,其配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下方且配置在所述下降框架的后方,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马达侧壳体,其具有电动马达;以及

驱动侧壳体,其具有传递来自所述电动马达的动力的驱动机构,

在所述驱动侧壳体中,沿其纵壁部配置有通气室。

根据第一发明,由于将通气室以沿驱动侧壳体的纵壁部的方式加以配置,因此有效地将在驱动机构蒸发的油加以气液分离,能够使液化的油返回驱动侧壳体内的驱动机构侧。

第二发明所涉及的跨座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发明中,所述驱动机构具有输出所述传递的动力的从动轴,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被所述主框架支撑的多处支撑部,所述多处支撑部设置于在上下方向上夹着所述从动轴的位置。

根据第二发明,虽向用于向后轮传递驱动力的从动轴上施加大负荷,但由于在上下方向上夹着从动轴的位置设置有被主框架支撑的多处支撑部,因此能够通过多处支撑部更稳定地进行由主框架进行的驱动装置的支撑。

并且,由于驱动装置被主框架在多处支撑,因此在用与下降框架连接的下框架支撑驱动装置的前部的情况下拆卸该下框架时,能够一面用主框架稳定地保持驱动装置一面进行其拆卸。因此,能够提高拆卸下框架时的操作性。

第三发明所涉及的跨座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发明中,

所述驱动机构具有:

从动轴,其输出所述传递的动力;

主轴,其与所述电动马达的转子一体旋转;以及

副轴,其用于传递所述主轴的动力,并将其动力传递给所述从动轴,

从前方按照所述主轴、所述副轴以及所述从动轴的顺序配置,

所述主轴和所述副轴相比于所述从动轴配置在下方,

所述通气室配置在所述从动轴的前方。

根据第三发明,由于从动轴配置在驱动侧壳体的后部侧且配置在主轴和副轴的上方,因此能够确保用于在驱动侧壳体的前部侧设置通气室的空间。因此,能够在该空间内设置通气室,而不会将驱动装置大型化。

第四发明所涉及的跨座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发明中,所述通气室配置在左右方向上观察时与所述电动马达重叠的位置。

根据第四发明,由于通气室配置在左右方向上观察时与电动马达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将驱动装置小型化。

第五发明所涉及的跨座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四中的任一发明所述的发明中,具有电瓶,其向所述电动马达供给电力,所述通气室配置在所述电瓶的后方,用于使所述通气室内的蒸发油排出的排出管设置为通过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电瓶之间。

根据第五发明,由于排出管配置在被电瓶和驱动装置包围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排出管在外观上引人注目(夺目、惹眼、扎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跨座型电动车辆的主视图。

图2为表示图1的跨座型电动车辆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图1的跨座型电动车辆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4为表示图1的跨座型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的驱动机构部分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图1的跨座型电动车辆的通气室附近的状况的图。

符号说明

1:跨座型电动车辆;3:车把;4:头管;5:主框架;6:下降框架;18:电瓶;26:驱动装置;27:主轴;28:副轴;29:从动轴;30:上侧支撑部;31:下侧支撑部;48:马达侧壳体;49:驱动侧壳体;52:纵壁(纵壁部);53:通气室;57:排出管;59:电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跨座型电动车辆1具有:车把3,其用于操控前轮2;头管4,其自由旋转地支撑车把3;主框架5,其从头管4向后方延伸;下降框架6,其从头管4向后下方延伸。

如图2和图3所示,主框架5用加工管材而形成的左主管7和右主管8构成,各自的前端部固定在头管4(图1)上。左主管7和右主管8具有在中间部稍微向下方弯曲,并且其下端部向前方侧弯曲的形状。另外,在图2和图3中,省略了链条盖等部件或其一部分而进行了图示。

左主管7与右主管8在适当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彼此连接。例如,左主管7与右主管8在其下端部的上方通过在各自的内侧焊接第一交叉管9的两端而彼此连接。并且,左主管7与右主管8的下端部通过第二交叉管10同样连接。

下降框架6用一根管材构成,其上端部固定在头管4上。如图1所示,从下降框架6的上部至头管4的下端部焊接有加固板11,确保了头管4和下降框架6彼此间的充分的结合力。

并且,在头管4、主框架5以及下降框架6结合的部分的附近,设置有跨越(遍及)它们之间而焊接的接合板12,确保了它们之间充分的结合力。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下降框架6的下端部,结合有从此处向后方延伸的下框架13的前端部。下框架13用加工管材而形成的左下管14和右下管15构成,在中间部向后方弯曲,比中间部靠后方侧的部分与比中间部靠前方侧的部分相比以平缓的倾斜度向后方延伸。

左下管14和右下管15的上端部分别相对于下降框架6下端部的左侧和右侧,在下降框架6的长度方向上隔着间隔的两处用螺栓紧固连接。该紧固连接通过安装套筒16进行,该安装套筒16在左下管14和右下管15的上端部在其长度方向上隔着间隔的两处分别向左右突出,且具有贯通左右方向的螺栓孔。

在主框架5的下方且在下降框架6的后方,配置有在电池壳体17(电瓶壳体17)内收纳锂离子二次电池等而构成的电瓶18(蓄电池battery)。电池壳体17用螺栓等相对于下降框架6的下部、接合板12以及下框架13固定。

为了能够进行该固定,在下降框架6的下部,设置有向左右突出成圆筒状的框架侧嵌合部19。在电池壳体17中,设置有与左右的框架侧嵌合部19嵌合的左右的壳体侧嵌合部20。

并且,为了将电池壳体17固定在接合板12上,使用左右的支架21,其一端侧用螺栓紧固连接在接合板12的左右侧面上,另一端侧用螺栓紧固连接在电池壳体17上。

并且,为了将电池壳体17固定在下框架13上,在下框架13的左下管14和右下管15各自的下端部,朝向上后方(上方且后方)立设有具有螺栓孔的左安装部22和右安装部23。与此相对应,在电池壳体17的下端部,设置有向下框架13侧突出,并具有螺栓孔的左右的突出部24。

在左右的突出部24之间,配置有加强管25,其在紧固连接电池壳体17与下框架13时,同时在左右的突出部24之间由螺栓紧固连接。加强管25具有用于该紧固连接的贯通左右的螺栓孔。通过主框架5的后部和下框架13的后端部支撑驱动装置26,该驱动装置26产生使跨座型电动车辆1行驶的驱动力。

如图4所示,驱动装置26为将通过发动机旋转的主轴27的动力通过副轴28减速,并从从动轴29输出的装置。另外,在图4中,由这些轴、减速齿轮等构成的驱动机构的部分在将其壳体的盖拆下的状态下加以表示,在与该盖的接合面上绘有剖面线。

主轴27配置在从动轴29的前下方。作为发动机,此处使用由从电瓶18供给的电力驱动的电动马达。电动马达的旋转轴与主轴27直接连接。

在主轴27上,固定有驱动齿轮27a,在副轴28上,固定有与驱动齿轮27a咬合的大齿轮28a和小齿轮,在从动轴29上,固定有与小齿轮咬合的从动齿轮29b。小齿轮位于大齿轮28a的背后,图中并未示出。主轴27的驱动力通过这些齿轮被减速并传递给从动轴29。

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26具有被主框架5支撑的上侧支撑部30和下侧支撑部31。上侧支撑部30和下侧支撑部3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螺栓孔。在主框架5的第一交叉管9(图2)上,与上侧支撑部30对应地焊接有具有螺栓孔的左右的上侧支撑架9a。并且,在主框架5的第二交叉管10(图2)上,与下侧支撑部31对应地焊接有具有螺栓孔的左右的下侧支撑架10a。

上侧支撑部30和下侧支撑部31分别位于驱动装置26的从动轴29的上方和下方。即,上侧支撑部30和下侧支撑部31设置在上下方向上夹着从动轴29的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下框架13上,设置有从其上端部延伸且通过电瓶18的侧面的侧框架32。侧框架32由用管材形成的左侧管33和右侧管34构成。

左侧管33以前端与左下管14的两个安装套筒16的中间的左侧连接的方式与左下管14一体成型,从该前端稍微向左方向延伸后向后方弯曲,并到达驱动装置26的后部下端部。该一体成型通过例如将左侧管33的前端部焊接在左下管14上进行。

在左侧管33的后端部,设置有边侧安装部35,其具有贯通左右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装置26上。右侧管34具有与左侧管33左右对称的相同的结构。

在驱动装置26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一支撑部36,其具有用于将该上端部固定在左右的边侧安装部35之间的贯通左右的螺栓孔。

在下框架13的左下管14和右下管15的后端,焊接有具有左右上较长的螺栓孔的左下端安装部37和右下端安装部38。在驱动装置26下部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部39,其具有用于将该前端部固定在左下端安装部37和右下端安装部38之间的贯通左右的螺栓孔。

即,驱动装置26靠近电瓶18配置,下框架13同时支撑电瓶18和驱动装置26。并且,第一支撑部36位于比第二支撑部39靠后方的位置。

如图1所示,跨座型电动车辆1的后轮40被支撑在从驱动装置26的左右后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的摆动臂41的后端部。左侧的摆动臂41的前端部由在左主管7下端部的弯曲的部分的内侧设置的枢轴板42自由转动地加以支撑。

在摆动臂41的支撑后轮40的部分与从主框架5的中间部延伸的座位架43之间,设置有支撑跨座型电动车辆1的座位44的左右的后部缓冲单元45。

如图3所示,在驱动装置26的从动轴29上,设置有链轮46。从动轴29的驱动力通过挂在链轮46上的链条47传递给后轮40。

如图4所示,驱动装置26包括具有电动马达的马达侧壳体48和具有上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侧壳体49。马达侧壳体48的右侧被马达盖50覆盖、封闭。在图4中,示出了作为驱动侧壳体49的盖的驱动侧盖51(图3)被取下的状态,在与该驱动侧盖51的接合面上绘有剖面线。

在驱动侧壳体49中,沿作为其纵壁部的前方侧的纵壁52配置有通气室53。通气室53的前方侧被该纵壁52划定,后方侧被内侧壁54划定,该内侧壁54与从动轴29等驱动机构存在的空间之隔着间隔。

通气室53位于从动轴29的前方并具有纵向上长的形状,在上下方向上,在大致从副轴28到从动轴29的稍微上方的范围内存在。并且,在通气室53的下端部附近的下方存在主轴27。即,通气室53位于主轴27的上方。

并且,在与从动轴29垂直的平面内,从动轴29、副轴28以及主轴27大致配置成l字状,在l字的上端配置有从动轴29,在角上配置有副轴28,并且在另一端配置有主轴27。

因此,通气室53大致从该另一端向其上方的、稍微超过从动轴29的高度(水平)的范围延伸,补足上述l字并形成大致u字或在上下长的长方形形状。即,通气室53与连接从动轴29与副轴28的线路大致平行配置。

通气室53由几个间隔壁55在上下方向上划分成多个小室56a~56d。各小室56a~56d通过在各间隔壁55上被设置成缺口状部或开口部的充分小的截面积的流路连接。各间隔壁55的流路以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复的方式错开,并设置成z字状(锯齿形、闪电形)。

最下方的小室56d相对于驱动机构侧的空间朝向与驱动机构相反的一侧较大地敞开。在最上方的小室56a上,连接有用于使通气室53内的蒸发油排出的排出管57,同时还在其上方具有小空间58。

因此,通气室53有效地活用了从动轴29、副轴28以及主轴27的大致l字状所占的空间的前方空出的空间,并不会使驱动侧壳体49不必要地向后方膨出,并且作为有效发挥气液分离功能的部件,构成于驱动侧壳体49内。

图5表示从跨座型电动车辆1的左方观察时的通气室附近的状况。在图5中,示出有驱动侧壳体49、电瓶18以及从驱动侧壳体49延伸出的排出管57的位置关系。驱动侧壳体49是在其盖、主轴27等被取下的状态下加以表示。

如图5所示,通气室53位于电瓶18的后方。因此,与通气室53连接的排出管57设置为连通驱动装置26与电池壳体17之间。并且,通气室53位于与驱动装置26的电动马达59在左右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在该结构中,在组装驱动装置26时,用螺栓紧固连接马达盖50、组装了电动马达59的马达侧壳体48、驱动侧壳体49,并且组装从动轴29等驱动机构。并且,用螺栓将驱动侧盖51与驱动侧壳体49紧固连接。

这时,马达侧壳体48与驱动侧盖51的接合面彼此接合,形成通气室53的小室56a~56d的驱动侧盖51侧的壁。由此,在从动轴的前方且在主轴27的上方,并且在左右方向上观察时与电动马达59重叠的位置形成通气室53。

在将组装好的驱动装置26安装在主框架5上时,将驱动装置26的上侧支撑部30配置在设置于主框架5的第一交叉管9的左右上侧支撑架9a之间,使螺栓穿过它们而将它们彼此紧固连接。

另外,将驱动装置26的下侧支撑部31配置在设置于主框架5的第二交叉管10的左右的下侧支撑支架10a之间,使螺栓穿过它们而将它们彼此紧固连接。由此,驱动装置26的后部被安装在主框架5上。

在向侧框架32安装驱动装置26时,将驱动装置26的第一支撑部36配置在右侧管34的边侧安装部35与左侧管33的边侧安装部35之间,使螺栓穿过它们而将它们彼此紧固连接。由此,驱动装置26的上端部被安装在侧框架32上。

并且,在向下框架13安装驱动装置26时,将驱动装置26的第二支撑部39配置在下框架13的左下管14的左下端安装部37与右下管15的右下端安装部38之间,使螺栓穿过它们而将它们彼此紧固连接。由此,驱动装置26下部的前端部被安装在下框架13的后端部。

在安装电瓶18时,使电池壳体17的左右的壳体侧嵌合部20与下降框架6的左右的框架侧嵌合部19嵌合。并且,将加强管25配置在电池壳体17的下端部的左右的突出部24之间,并将左右的突出部24配置在下框架13的左安装部22与右安装部23之间。并且,将螺栓穿过它们之间,用该螺栓将它们彼此紧固连接。

另外,用螺栓将左右的支架21紧固连接在接合板12和电池壳体17上,将接合板12与电池壳体17连接在一起。由此,完成电瓶18的安装。

安装上的电瓶18位于靠近驱动装置26的位置,并且位于驱动侧壳体49内的通气室53的前方。因此,在设置用于使通气室53内的蒸发油排出的排出管57时,为了在外观上不引人注目,排出管57以通过驱动装置26与电瓶18之间的方式与通气室53连接。

在进行驱动装置26的驱动时,这些润滑用的油通过驱动侧壳体49内的驱动机构的各齿轮27a、28a、29b或各轴27、28、29等的摩擦等而蒸发。

蒸发的油在经过通气室53和排出管57而流向外部的过程中,在通气室53的各小室56a~56d中液化。液化的油因重力经过各小室56a~56d间的间隔壁55的流路并顺次向下方流动,返回驱动机构侧的空间。

在此期间,由于各间隔壁55的流路形成z字状,因此从驱动机构侧飞溅上来的油不会飞散至上方的小室56a。并且,由于驱动装置26的前侧的纵壁52作为一个侧壁形成,因此通气室53在行驶时被从前方接收的气流较好地冷却。因此,比较有效地液化了蒸发油并发挥了良好的气液分离功能。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通气室53以沿驱动侧壳体49的纵壁52的方式加以配置,因此有效地将在驱动机构蒸发的油加以气液分离,能够使液化的油返回驱动侧壳体49内的驱动机构侧的空间。

并且,虽向输出驱动力的从动轴29上施加大负荷,但由于在上下方向上夹着从动轴29的位置设置有上侧支撑部30和下侧支撑部31,因此能够通过主框架5稳定地支撑驱动装置26。

另外,由于驱动装置26通过上侧支撑部30和下侧支撑部31两处支撑部被主框架5支撑,因此在拆卸下框架13时,能够在用主框架5稳定支撑驱动装置26的状态下进行拆卸。因此,能够提高拆卸下框架13操作的操作性。

并且,由于从动轴29配置在驱动侧壳体49的后部侧且配置在主轴27和副轴28的上方,因此能够确保用于在驱动侧壳体49的前部侧设置通气室53的空间。因此,能够在该空间内设置通气室53,而不会使驱动装置26大型化。

另外,由于通气室53配置在左右方向上观察时与电动马达59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将驱动装置26小型化。

并且,由于将通气室53配置在电瓶18的后方,并将来自通气室53的排出管57设置为通过驱动装置26与电瓶18之间,因此能够通过利用电瓶18和驱动装置26来包围排出管57而避免排出管57在外观上引人注目。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作为下降框架6和下框架13,可以采用彼此一体成型的部件来实现部件数目和组装工时的减少。并且,通气室沿纵壁部形成,但构成该纵壁部的纵壁也可以是驱动侧壳体的后侧的壁。

另外,被主框架5支撑的驱动装置26的上侧支撑部30和下侧支撑部31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也可以设置两处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