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分段调节前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1545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阻尼分段调节前叉。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提升,骑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人们通过骑行实现绿色环保出行或者强身健体的目的。自行车前叉是自行车结构中的重要部件,其上端与车把相连,下端与前轮配合,组成具有导向功能的前轮结构,现有的中高端自行车前叉一般均具有避震功能,用于提高骑行者在颠簸路面骑行的舒适度。但此类前叉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骑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路面,其颠簸程度不一,从而对前叉所造成的冲击也不相同,为了应对各类冲击,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前叉避震的软硬,以防前叉出现打底现象;当突遇大幅度颠簸时,还常常出现前叉回弹过快导致车头跳动或弹起等现象,给骑行者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阻尼分段调节前叉,以解决上述所存在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阻尼分段调节前叉,包括立管、连接梁和叉腿,立管下端与连接梁中端垂直固定连接,连接梁两端均垂直固定连接有叉腿,立管与叉腿分别位于连接梁的两侧,两个叉腿之间设置有叉桥,叉腿为气弹簧结构,包括活塞杆和叉筒,活塞杆上端部与连接梁端部相固定;

叉桥上平行于叉筒设置有活动伸缩于立管内的阻尼杆,阻尼杆上套设有阻尼板,阻尼板两端分别固定于活塞杆上。

进一步的,自连接梁指向叉桥方向,所述阻尼杆包括三部分,上部分直径最大,中间部分直径次之,下部分直径最小。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杆三部分之间均通过圆锥面过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杆由弹性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叉桥上设置有固定块,阻尼杆固定于固定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叉桥端部设置于叉筒的上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叉桥为弧状梁结构,叉桥中端距离连接梁的距离小于叉桥两端距离连接梁的距离。

本发明所述的阻尼分段调节前叉,设置有阻尼杆和阻尼板,阻尼杆包括三部分,上部分直径最大,中间部分直径次之,下部分直径最小,在前叉回弹过程中,随着回弹行程的增加,回弹阻尼逐步增加,从而对前叉的回弹形成一定的阻滞,防止突遇大幅度颠簸时,因前叉快速回弹而导致车头跳动或弹起给骑行者带来危险的现象发生,有效保护了骑行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阻尼分段调节前叉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管、2.连接梁、3.活塞杆、4.叉筒、5.叉桥、6.固定块、7.阻尼杆、8.阻尼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阻尼分段调节前叉,如图所示,包括立管1、连接梁2和叉腿,立管1下端与连接梁2中端垂直固定连接,连接梁2两端均垂直固定连接有叉腿,立管1与叉腿分别位于连接梁2的两侧,两个叉腿之间设置有叉桥5,叉腿为气弹簧结构,包括活塞杆3和叉筒4,活塞杆3上端部与连接梁2端部相固定;

叉桥5上平行于叉筒4设置有活动伸缩于立管1内的阻尼杆7,阻尼杆7上套设有阻尼板8,阻尼板8两端分别固定于活塞杆3上。

本所述阻尼分段调节前叉中,自连接梁2指向叉桥5方向,所述阻尼杆7包括三部分,上部分直径最大,中间部分直径次之,下部分直径最小。

本所述阻尼分段调节前叉中,所述阻尼杆7三部分之间均通过圆锥面过渡连接。

本所述阻尼分段调节前叉中,所述阻尼杆7由弹性橡胶制成。

本所述阻尼分段调节前叉中,所述叉桥5上设置有固定块6,阻尼杆7固定于固定块6上。

本所述阻尼分段调节前叉中,所述叉桥5端部设置于叉筒4的上端部。

本所述阻尼分段调节前叉中,所述叉桥5为弧状梁结构,叉桥5中端距离连接梁2的距离小于叉桥5两端距离连接梁2的距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