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调节装置及包括阻尼调节装置的窗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932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阻尼调节装置及包括阻尼调节装置的窗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窗帘系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阻尼调节装置的窗帘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窗帘具有上梁、帘体、下梁及驱动装置。帘体位于上梁与下梁之间。驱动装置位于上梁且与下梁连接,用以带动下梁向上梁靠近或远离,进而控制帘体的展开或收合。帘体在展开的过程中,下梁本身的重量或加上帘体的重量所产生的向下拉力使驱动装置的转速渐增,进而造成窗帘机件的磨损或使下梁直接碰撞位于窗帘下方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减缓帘体展开速度的窗帘系统。本发明的窗帘系统具有阻尼调节装置,此阻尼调节装置有利于增加使用窗帘系统之安全性并减少窗帘系统之机件磨损。

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用于调整窗帘系统于展开时的阻尼,包括阻尼输出模组及阻尼控制模组。阻尼输出模组包括第一阻尼件及第二阻尼件。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进行相对运动,以在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之间产生交互作用力,使阻尼输出模组输出阻尼至窗帘系统。阻尼控制模组与阻尼输出模组连动,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相对运动時,阻尼控制模组改变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所述交互作用力改变,且改变阻尼输出模组所输出的阻尼。

所述窗帘系统包括帘体、驱动装置以及阻尼调节装置。驱动装置用以带动帘体展开及收合。阻尼调节装置与驱动装置相连接,且包括阻尼输出模组及阻尼控制模组。阻尼输出模组包括第一阻尼件及第二阻尼件。帘体的展开带动驱动装置作动,驱动装置使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进行相对运动,以在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之间产生交互作用力,且使阻尼输出模组对于驱动装置输出阻尼。阻尼控制模组连接阻尼输出模组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使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进行相对运动時,驱动装置带动阻尼控制模组发生作动,使阻尼控制模组改变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致使所述交互作用力改变,且使阻尼输出模组对于驱动装置所输出的阻尼改变。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窗帘系统通过阻尼调节装置运作,可有效地在帘体的展开过程中调控其展开速度。

附图说明

图1系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帘系统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系为上述窗帘系统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系为上述窗帘系统的分解图;

图4系说明上述窗帘系统的控制装置的分解图;

图5系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6系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的分解图;

图7系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的部分组件分解图;

图8及9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的部分组件于不同作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10及11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的部分组件于不同作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12系说明上述窗帘系统的单向控制器的分解图;

图13系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14系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的部分组件分解图;

图15系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的第二阻尼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6系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17系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的分解图;

图18系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的移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9及20系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的第一阻尼件的分解图;

图21系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的第二阻尼件的示意图;

图22系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23系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的另一分解图;

图24系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的阻尼输出模组的剖面分解图;以及

图25及26系为上述阻尼调节装置于不同作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系为本发明实施例说明窗帘系统10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所述窗帘系统10包括上梁11、下梁12及帘体13设置于上梁11及下梁12之间,其中帘体13为收合状态,且下梁12位于高点位置(ph)。图2系为窗帘系统10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帘体13为展开状态,并从上梁11向下延伸,而使下梁12位于低点位置(pl)。

图3系为窗帘系统10的爆炸图。窗帘系统10进一步包括控制装置100、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调节装置300。驱动装置200的二端分别连接控制装置100及阻尼调节装置300,但控制装置100、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调节装置300的连接关系不以此为限制,即控制装置100、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调节装置300彼此之间可直接或间接地相连接。请参考图4,控制装置100包括解锁机构110,且解锁机构110与驱动装置200相互连接。当解锁机构110呈锁定状态时,可使驱动装置200不作动,而使用者可解除解锁机构110对于驱动装置200的锁定,使解锁机构110呈释锁状态,进而使驱动装置200可自由作动。在图4中,控制装置100及其解锁装置110类似于美国专利申请号第15/184,802号所记载的内容,且由于控制装置100及其解锁装置11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常规设置,并非本发明的目标,因此不再多做赘述,详请参阅上述美国专利申请号的说明书内容。

复请参考图3,升降绳14的一端固定于下梁12,其另一端穿过帘体13与驱动装置200相连。在本发明之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0可包含卷线轴或卷线轮,且升降绳14可卷收于驱动装置200。因此,在本发明之实施例中,解锁机构110于解除驱动装置200的锁定后,下梁12被自身的重量或加上帘体13的重量带动自然下降,同时固定于下梁12的升降绳14被下梁12拉动,进而带动驱动装置200产生作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升降绳14被下梁12拉动,进而带动驱动装置200转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0可为卷线轮、卷线轴或卷轴。

请参考图3到5,驱动装置200与阻尼调节装置300相连,并且当驱动装置200作动时,阻尼调节装置300对于驱动装置200输出阻尼,使驱动装置200的作动速率减缓,同时与驱动装置200相连接的下梁12亦减缓下降速度。因此,相较于无阻尼调节装置300的窗帘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中帘体13的展开速度较缓慢。

然而,不论是驱动装置200的转动速度或下梁12的移动速度,两者皆会因阻尼调节装置300所输出的阻尼大小而产生改变。亦即,阻尼调节装置300输出的阻尼越大,则驱动装置200的转动速度及帘体13的展开速度皆越慢;反之,阻尼调节装置300输出的阻尼越小,则驱动装置200的转动速度及帘体13的展开速度皆越快。需特别注意的是,本发明的阻尼调节装置300所输出之阻尼可以通过不同技术手段来实现,例如通过包含磁力、摩擦力、流体的黏滞力或静电力等可产生阻尼之物理作用力的阻尼输出模组来实现。

接着请配合参考图2、3,以图5所绘示的阻尼调节装置300为例,阻尼调节装置300包括阻尼输出模组310及阻尼控制模组330,且阻尼输出模组310与阻尼控制模组330相互连动。阻尼输出模组310包括第一阻尼件312及第二阻尼件314。当阻尼输出模组310作动时,其中的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进行相对运动,以在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产生交互作用力,使阻尼输出模组310输出阻尼至驱动装置200,进而对于窗帘系统10的帘体13展开产生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阻尼控制模组330与阻尼输出模组310连动,因此当阻尼输出模组310作动时,阻尼控制模组330会同时作动,以改变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的相对位置,使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的交互作用力改变,进而改变阻尼输出模组310对于驱动装置200所输出的阻尼。

简言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帘体13展开时,会带动驱动装置200作动,使阻尼输出模组310对于驱动装置200输出阻尼。当驱动装置200持续作动时,阻尼控制模组330将减弱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的交互作用力,以降低阻尼输出模组310对于驱动装置200所输出的阻尼。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连接帘体之上缘,帘体展开带动驱动装置作动,使阻尼输出模组对于驱动装置输出阻尼。当驱动装置持续作动,使阻尼控制模组加强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之间的交互作用力,以增加阻尼输出模组对于驱动装置所输出的阻尼。

在图5、6中,阻尼控制模组330包括移动机构332。移动机构332连接第一阻尼件312,且带动第一阻尼件312移动,以改变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的相对位置。就窗帘系统10而言,移动机构332系与驱动装置200连动,进而使移动机构332带动第一阻尼件312移动。进一步来说,移动机构332带动第一阻尼件312沿移动机构332的移动轴3324之轴向移动,以改变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的相对位置。

以下将藉由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具体说明阻尼调节装置300、400及500的技术内容及各种结构与链接关系上的变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阻尼控制模组可同时与阻尼输出模组的第一阻尼件及第二阻尼件连动,或仅与阻尼输出模组的第一阻尼件连动。

图5到图12系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调节装置300。在图5至图7中,阻尼调节装置300包括阻尼输出模组310及阻尼控制模组330,且阻尼输出模组310包括第一阻尼件312及第二阻尼件314,其中阻尼控制模组330同时与阻尼输出模组310中的第一阻尼件312及第二阻尼件314连动。

阻尼控制模组330包括移动机构332。移动机构332包括螺杆3321及装设于螺杆3321上的螺母3323。因为第一阻尼件312设置于螺母3323上,所以当螺杆3321转动时,螺杆3321会带动螺母3323沿螺杆3321的转轴方向移动,同时设置于螺母3323上的第一阻尼件312沿着移动轴3324移动。其中,移动轴3324与螺杆3321的转轴方向概呈平行。

阻尼输出模组310的第二阻尼件314具有转轴3141,且以转轴3141为轴心旋转。第二阻尼件314的转轴3141与移动机构332的移动轴3324概呈垂直。就窗帘系统10而言,驱动装置200更可包括一驱动轴,此驱动轴与移动轴3324概呈垂直。当移动机构332与第二阻尼件314连动时,移动机构332会带动第一阻尼件312相对于第二阻尼件314位移,以改变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的交互作用力。详言之,由于第二阻尼件314、移动机构332及驱动装置200彼此连动,当驱动装置200带动第二阻尼件314转动时,移动机构332带动第一阻尼件312相对于第二阻尼件314位移,进一步改变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的交互作用力。

接着请参考图8及9,其中第一阻尼件312系以磁性件312a为例,其可为磁铁或电磁铁;且第二阻尼件314系以导体314a为例,其可为铝盘或铜盘等可产生电磁感应的材料圆盘。当磁性件312a与导体314a进行相对运动时,磁性件312a与导体314a之间产生电磁感应作用力,且阻尼控制模组330改变磁性件312a与导体314a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改变电磁感应作用力。值得注意的是,磁性件312a与导体314a的形状与尺寸仅为示范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阻尼件系为上述导体,而第二阻尼件系为上述磁性件。

请配合参考图7、8及9,移动机构332带动第一阻尼件312相对于第二阻尼件314的转轴3141之径向位移,以改变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的交互作用力。在图8中,移动机构332带动磁性件312a沿着移动轴3324a靠近导体314a的转轴3141,此时导体314a相对于磁性件312a的线速度减缓,致使导体314a与磁性件312a之间所产生的电磁感应作用力变弱,因此阻尼输出模组310对于窗帘系统10所输出的阻尼减少。反之,在图9中,移动机构332带动磁性件312a沿着移动轴3324a远离导体314a的转轴3141,此时导体314a相对于磁性件312a的线速度增快,致使导体314a与磁性件312a之间所产生的电磁感应作用力变强,因此阻尼输出模组310对于窗帘系统10所输出的阻尼增加。

再请配合参考图7、10及11,图10及11系为本发明实施例之另一实施态样,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具有一重迭面积,且交互作用力系产生于第一阻尼件312及第二阻尼件314之间的重迭面积中。由於第二阻尼件314与移动机构332连动,因此當第二阻尼件314以转轴3141为轴心旋转時,移动机构332改变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的重迭面积,进而改变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的交互作用力。第一阻尼件312可为磁性件312b;且第二阻尼件314可为导体314a。值得注意的是,磁性件312b与导体314a的形状与尺寸仅为示范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图10中,移动机构332使磁性件312b沿着移动轴3324b移动,此时导体314a与磁性件312b之间可产生的电磁感应作用力的重迭面积3121减少,使得导体314a与磁性件312b之间所产生的电磁感应作用力变弱,因此阻尼输出模组310对于窗帘系统10所输出的阻尼减少。反之,在图11中,移动机构332使磁性件312b沿着移动轴3324b移动,此时导体314a与磁性件312b之间可产生的电磁感应作用力的重迭面积3121增加,使得导体314a与磁性件312b之间所产生的电磁感应作用力变强,因此阻尼输出模组310对于窗帘系统10所输出的阻尼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图8到图11系以磁阻尼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调节装置300所提供的渐变阻尼效果,并非用以限制阻尼调节装置300的实施态样。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阻尼调节装置300仍可透过适当且合理的变型以其他阻尼类型呈现,例如摩擦阻尼、油阻尼或静电阻尼等。亦可在单一阻尼调节装置中同时设置多种类型的阻尼输出模组,以优化阻尼调节装置对于窗帘系统所提供的阻尼效果。

复请参考图6及7,阻尼控制模组330进一步透过连动杆334与阻尼输出模组310中的第一阻尼件312及第二阻尼件314同时连动。具体来说,连动杆334包括伞齿轮3341、平齿轮3343及杆体3345,其中伞齿轮3341与平齿轮3343分别装设于杆体3345两端。

移动机构332亦包括伞齿轮3325装设于螺杆3321的一端。连动杆334的伞齿轮3341与移动机构332的伞齿轮3325彼此啮合,因此当连动杆334转动时,连动杆334会带动移动机构332的螺杆3321转动,进而移动螺母3323及第一阻尼件312的位置,即改变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的相对位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连动杆334的杆体3345与移动机构332的螺杆3321系概呈垂直,但不以此为限制。

阻尼输出模组310进一步具有平齿轮202与第二阻尼件314同轴设置且相连接。连动杆334的平齿轮3343与阻尼输出模组310的平齿轮202连动,因此当平齿轮202转动时,平齿轮202会带动连动杆334转动,同时带动与平齿轮202同轴设置的第二阻尼件314转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连动杆334与第二阻尼件314的转轴3141概呈平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窗帘系统10的驱动装置200是透过平齿轮202与阻尼调节装置300连接及连动,且驱动装置200与阻尼输出模组310的第二阻尼件314同轴设置。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转轴可与第二阻尼件的转轴概呈平行或垂直,亦或是驱动装置的转轴可与连动杆同轴设置。

窗帘系统10可进一步包括加速器370,加速器370连动于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输出模组310,且设置于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输出模组310之间。具体来说,加速器370设置于阻尼输出模组310的第二阻尼件314与平齿轮202之间。当驱动装置200的作动时,驱动装置200会带动加速器370作动,此时加速器370使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大于驱动装置200之作动速度。详言之,当加速器370作动时,加速器370会带动第二阻尼件314加速旋转,以增强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之间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力,进而增加阻尼输出模组310对于驱动装置200所输出的阻尼。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加速器370可为行星齿轮加速器或其他等效的加速装置。值得注意的是,若窗帘系统10在不包括加速器370的状态下,即可由阻尼输出模组310输出足够的阻尼至窗帘系统10,则加速器370无需额外装设于窗帘系统10中。换言之,窗帘系统10可视实际的阻尼输出状态,再决定是否需要额外装设加速器370,因此加速器370并非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帘系统10的必要组件。

请参考图6、7及12,窗帘系统10进一步包括单向控制器350,单向控制器350连结于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输出模组310,且设置于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输出模组310之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单向控制器350可为滚子离合器、弹簧离合器、轨道式离合器、摩擦离合器、棘轮离合器或其他等效的单向离合器。当帘体13展开时,驱动装置200带动单向控制器350朝第一方向d1转动,且带动第一阻尼件312与第二阻尼件314进行相对运动,使阻尼输出模组310对于驱动装置200输出阻尼。相反的,当帘体13收合时,驱动装置200朝相反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转动,而单向控制器350使驱动装置200独立于阻尼输出装置310朝第二方向d2自由地转动。换言之,当帘体13收合时,驱动装置200朝第二方向d2转动,此时单向控制器350会使阻尼输出模组310与驱动装置200停止连动,因此阻尼输出模组310停止对于驱动装置200输出阻尼。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驱动装置200朝第二方向d2转动时,单向控制器350会使阻尼输出模组310与驱动装置200停止连动,但驱动装置200仍然与阻尼控制模组330保持连动,因此驱动装置200的转动会带动阻尼控制模组330作动,使与移动机构332相连接的第一阻尼件312回复到帘体13收合时的位置。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单向控制器350为常规设置,且并非本发明的目标,因此不再多做赘述。

图13到图15系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调节装置400。在图13至图14中,阻尼调节装置400包括阻尼输出模组410及阻尼控制模组430,且阻尼输出模组410包括第一阻尼件412及第二阻尼件414,其中阻尼控制模组430同时与阻尼输出模组410中的第一阻尼件412及第二阻尼件414连动。

阻尼控制模组430包括移动机构432。移动机构432包括螺杆4321及装设于螺杆4321上的螺母4323。因为第一阻尼件412连接于螺母4323,所以当螺杆4321转动时,螺杆4321会带动螺母4323沿螺杆4321的转轴方向移动,同时连接于螺母4323的第一阻尼件412沿着移动轴4324移动。其中,移动轴4324与螺杆4321的转轴方向概呈平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阻尼件412与螺母4323为一体成型,或第一阻尼件412装设于螺母4323。就窗帘系统10而言,驱动装置200具有一驱动轴,此驱动轴与移动机构432的移动轴4324彼此概呈平行。

阻尼输出模组410的第二阻尼件414具有转轴4141,且以转轴4141为轴心旋转。第二阻尼件414的转轴4141与移动机构432的移动轴4324同轴设置。当移动机构432与第二阻尼件414连动时,移动机构432会带动第一阻尼件412相对于第二阻尼件414位移,以改变第一阻尼件412与第二阻尼件414之间的交互作用力。详言之,由于第二阻尼件414、移动机构432及驱动装置200彼此连动,因此当驱动装置200带动第二阻尼件414转动时,移动机构432带动第一阻尼件412相对于第二阻尼件414产生位移,进一步改变第一阻尼件412与第二阻尼件414之间的交互作用力。进一步来说,移动机构432系带动第一阻尼件412沿第二阻尼件414的转轴4141之轴向相对位移,以改变第一阻尼件412与第二阻尼件414之间的交互作用力。

接着请参考图13到15,其中第一阻尼件412系以中空套筒为例,且中空套筒的内壁4121之一部分系概呈圆锥形;且第二阻尼件414系以弹性体为例,其可为概呈s字形或z字形的弹性体或其他等效的弹性体。第二阻尼件414的弹性体与第一阻尼件412的内壁4121接触,弹性体具有转轴4141,且弹性体以转轴4141为轴心旋转,使弹性体与内壁4121之间产生摩擦作用力。详言之,当弹性体旋转时,弹性体受离心力作用而朝转轴4141的径向延伸,使弹性体与内壁4121接触,进而产生上述摩擦作用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图13到16中的第一阻尼件412与第二阻尼件414的形状与尺寸仅为示范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阻尼件系为上述弹性体,而第二阻尼件系为上述中空套筒。

在图13中,移动机构432带动第一阻尼件412沿着移动轴4324移动,当第一阻尼件412靠近第二阻尼件414时,第一阻尼件412的内壁4121之内径变小,且挤压概呈s字形的第二阻尼件414,使第一阻尼件412与第二阻尼件414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变强,因此阻尼输出模组410对于窗帘系统10所输出的阻尼增加。反之,当第一阻尼件412远离第二阻尼件414时,第一阻尼件412的内壁4121的内径变大,以放松概呈s字形的第二阻尼件414,使第一阻尼件412与第二阻尼件414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变弱,因此阻尼输出模组410对于窗帘系统10所输出的阻尼减少。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阻尼控制模组430改变第一阻尼件412与第二阻尼件414之间的相对位置时,第一阻尼件412的内壁4121会改变第二阻尼件414的径向长度,以改变上述摩擦作用力。

然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阻尼件远离第二阻尼件时,第一阻尼件的内壁之内径变小,且挤压概呈s字形的第二阻尼件,使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变强,因此阻尼输出模组对于窗帘系统所输出的阻尼增加。反之,当第一阻尼件靠近第二阻尼件时,第一阻尼件的内壁的内径变大,以放松概呈s字形的第二阻尼件,使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变弱,因此阻尼输出模组对于窗帘系统所输出的阻尼减少。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若在帘体展开的过程中,随展开行程渐变的阻尼输出需要分段渐增及分段渐减,则可配合帘体展开的行程所需的阻尼而对应改变第一阻尼件的内壁的内径,例如第一阻尼件的内壁的内径可呈波浪状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图13到15仅系以摩擦阻尼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调节装置400所提供的渐变阻尼效果,并非用以限制阻尼调节装置400的实施态样。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阻尼调节装置400仍可透过适当且合理的变型以其他阻尼类型呈现,例如磁阻尼、油阻尼或静电阻尼等。亦可在单一阻尼调节装置中同时设置多种类型的阻尼输出模组,以优化阻尼调节装置对于窗帘系统所提供的阻尼效果。

复请参考图13及14,阻尼控制模组430进一步透过连动杆434与阻尼输出模组410中的第一阻尼件412及第二阻尼件414同时连动。具体来说,连动杆434包括平齿轮4341、4343及杆体4345,其中杆体4345的两端分别装设平齿轮4341与平齿轮4343。

移动机构432亦包括平齿轮4325装设于螺杆4321的一端。相异于前一实施例所使用的伞齿轮,连动杆434是透过平齿轮4341与移动机构432的平齿轮4325彼此啮合,因此当连动杆434转动时,连动杆434会带动移动机构432的螺杆4321转动,进而移动螺母4323及第一阻尼件412的位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连动杆434的杆体4345与移动机构432的螺杆4321系概呈平行,但不以此为限制。

阻尼输出模组410进一步具有平齿轮202与第二阻尼件414同轴设置且相连接。连动杆434的平齿轮4343与阻尼输出模组410的平齿轮202连动,因此当平齿轮202转动时,平齿轮202会带动连动杆434转动,同时带动与平齿轮202同轴设置的第二阻尼件414转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连动杆434与第二阻尼件414的转轴4141概呈平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窗帘系统10的驱动装置200是透过平齿轮202与阻尼调节装置400连接及连动,且驱动装置200与阻尼输出模组410的第二阻尼件414同轴设置。

在图3、14中,窗帘系统10可进一步包括加速器370,加速器370连动于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输出模组410,且设置于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输出模组410之间。具体来说,加速器370设置于阻尼输出模组410的第二阻尼件414与平齿轮202之间。由于加速器370并非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帘系统10的必要组件,且加速器370的装设条件、目的及效果皆于前述内容中详细说明,因此不在多加赘述。

请参考图3、14,窗帘系统10进一步包括单向控制器350,单向控制器350连结于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输出模组410,且设置于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输出模组410之间。由于单向控制器35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常规设置,并非本发明的目标,且单向控制器350的装设条件、目的及效果已于前述内容中详细说明,因此不再多做赘述。

图16到图26系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调节装置500。在图16至21中,阻尼调节装置500包括阻尼输出模组510a及阻尼控制模组530,且阻尼输出模组510a包括第一阻尼件512a及第二阻尼件514a,其中阻尼控制模组530仅与阻尼输出模组510a的第一阻尼件512a连动。

请参考图16至18,阻尼控制模组530包括移动机构532,此移动机构532带动第一阻尼件512a以移动轴5325为轴心同步旋转。具体来说,移动机构532包括螺杆5321、轴套5323及座体5326。轴套5323套设于螺杆5321的一端,且固设于座体5326上。螺杆5321的外螺纹5322与轴套5323的内螺纹5324相互旋合。由于轴套5323系固设于座体5326上,因此当螺杆5321转动时,螺杆5321会沿着移动轴5325的轴向移动。另一方面,阻尼输出模组510a的第一阻尼件512a连接于螺杆5321的另一端,且当螺杆5321转动时,螺杆5321会带动第一阻尼件512a转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动轴5325、螺杆5321的转轴及第一阻尼件512a的转轴5122a同轴设置。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移动轴5325、螺杆5321的转轴及第一阻尼件512a的转轴5122a之间可为平行、同轴或二者组合。就窗帘系统10而言,驱动装置200具有一驱动轴,此驱动轴与移动机构532的移动轴5325同轴设置,且驱动装置200使移动机构532带动第一阻尼件512a以移动轴5325为轴心同步转动。

阻尼输出模组510a的第二阻尼件514a系套设于第一阻尼件512a,且第一阻尼件512a系设置于移动机构532与第二阻尼件514a之间。进一步来说,移动机构532设置在第二阻尼件514a与驱动装置200之间。当移动机构532作动时,移动机构532会带动第一阻尼件512a相对于第二阻尼件514a位移,以改变第一阻尼件512a与第二阻尼件514a之间的交互作用力。详言之,当移动机构532的螺杆5321转动时,螺杆5321会沿着移动轴5325的轴向移动,同时带动第一阻尼件512a沿着移动轴5325的轴向移动,且使第一阻尼件512a相对于第二阻尼件514a产生位移,进一步改变第一阻尼件512a与第二阻尼件514a之间的交互作用力。

接着请配合参考图19到21,其中第一阻尼件512a系以弹性体为例,此弹性体包含弹性件5121a、摩擦块5123a及基座5125a,弹性件5121a及摩擦块5123a彼此连接,且弹性件5121a及摩擦块5123a皆装设于基座5125a上;且第二阻尼件514a系以中空套筒为例,且中空套筒的内壁5141a之一部分系概呈圆锥形。第一阻尼件512a的弹性体与第二阻尼件514a的内壁5141a接触,弹性体具有转轴5122a,且弹性体以转轴5122a为轴心旋转,使弹性体与内壁5141a之间产生摩擦作用力。在图19中,弹性件5121a穿设于基座5125a,且二摩擦块5123a分别装设于弹性件5121a的两端,使二摩擦块5123a彼此对称设置。在图20中,弹性件5121a的一端固设于基座5125a上,其另一端连接摩擦块5123a,使摩擦块5123a呈现不对称设置。值得注意的是,弹性件5121a、摩擦块5123a、基座5125a与中空套筒的内壁5141a的形状与尺寸仅为示范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阻尼件系为上述中空套筒,而第二阻尼件系为上述弹性体。

复请参考图17,移动机构532带动第一阻尼件512a沿着移动轴5325移动,当第一阻尼件512a靠近第二阻尼件514a时,第二阻尼件514a的内壁5141a之内径变小,且挤压第一阻尼件512a的摩擦块5123a,使二摩擦块5123a之间的距离缩短,即弹性体相对于转轴5122a之径向长度缩短。此时,第一阻尼件512a与第二阻尼件514a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变强,因此阻尼输出模组510a对于窗帘系统10所输出的阻尼增加。反之,当第二阻尼件514a远离第一阻尼件512a时,第二阻尼件514a的内壁5141a的内径变大,以放松第一阻尼件512a的摩擦块5123a,使二摩擦块5123a之间的距离伸长,即弹性体相对于转轴5122a之径向长度伸长。此时,使第一阻尼件512a与第二阻尼件514a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变弱,因此阻尼输出模组510a对于窗帘系统10所输出的阻尼减少。

然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阻尼件远离第二阻尼件时,第二阻尼件的内壁之内径变小,且挤压第一阻尼件的摩擦块,使二摩擦块之间的距离缩短。此时,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变强,因此阻尼输出模组对于窗帘系统所输出的阻尼增加。反之,当第二阻尼件靠近第一阻尼件时,第二阻尼件的内壁的内径变大,以放松第一阻尼件的摩擦块,使二摩擦块之间的距离伸长。此时,使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变弱,因此阻尼输出模组对于窗帘系统所输出的阻尼减少。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若在帘体展开的过程中,随展开行程渐变的阻尼输出需要分段渐增及分段渐减,则可配合帘体展开的行程所需的阻尼而对应改变第二阻尼件的内壁的内径,例如第二阻尼件的内壁的内径可呈波浪状的变化。

图22到26系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调节装置500的另一种实施态样。阻尼调节装置500包括阻尼输出模组510b及阻尼控制模组530,且阻尼输出模组510b包括第一阻尼件512b及第二阻尼件514b,其中阻尼控制模组530仅与阻尼输出模组510b的第一阻尼件512b连动。阻尼控制模组530包括移动机构532,然而移动机构532的组成结构及其组件间的链接关系已于前述图16至18的内容中详细说明,因此不再多做赘述。

阻尼输出模组510b的第二阻尼件514b系套设于第一阻尼件512b,且第一阻尼件512b系设置于移动机构532与第二阻尼件514b之间。当移动机构532作动时,移动机构532会带动第一阻尼件512b相对于第二阻尼件514b位移,以改变第一阻尼件512b与第二阻尼件514b之间的交互作用力。请配合参考图18、23,当移动机构532的螺杆5321转动时,螺杆5321会沿着移动轴5325的轴向移动,同时带动第一阻尼件512b沿着移动轴5325的轴向移动,且使第一阻尼件512b相对于第二阻尼件514b产生位移,进一步改变第一阻尼件512b与第二阻尼件514b之间的交互作用力。

接着请配合参考图23到26,第一阻尼件512b的外观概呈圆筒状,其内部包括一个以上的同心圆结构5123b及容置空间5121b,此容置空间5121b之一部分被同心圆结构5123b间隔开;第二阻尼件514b具有与第一阻尼件512b类似的内部结构,其包括一个以上的同心圆结构5143b及容置空间5141b,此容置空间5141b之一部分被同心圆结构5143b间隔开。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阻尼件514b的容置空间5141b的内径大于第一阻尼件512b的外径,因此第一阻尼件512b可容置于第二阻尼件514b的容置空间5141b中,且在其中移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阻尼件512b系完全或部分容置于第二阻尼件514b的容置空间5141b中。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阻尼件及第二阻尼件的内部可独立包括其他可扰动流体而产生阻力的扰动结构,例如扇叶或桨片。

第一阻尼件512b与第二阻尼件514b之间更包括一流体,且第一阻尼件512b与第二阻尼件514b之间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力为一流体阻力。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流体包括液体或气体,特别是指具有高黏度的油脂,例如阻尼油。在图25及26中,流体系充满在第二阻尼件514b的容置空间5141b中。详言之,流体系充满在轴套5323与第二阻尼件514b所形成的密闭空间中。为了避免流体从轴套5323流出,阻尼控制模组530进一步包括密封环534,此密封环534套设在螺杆5321上,且位于螺杆5321及轴套5323之间,用以加强阻尼控制模组530的密封能力。

在图25及26中,第一阻尼件512b与第二阻尼件514b之间具有一重迭面积,且流體阻力系产生于第一阻尼件512b及第二阻尼件514b之间的重迭面积中。當第一阻尼件512b与第二阻尼件514b的相对运动時,第一阻尼件512b及第二阻尼件514b与流体之间产生流体阻力,此時阻尼控制模组530改变第一阻尼件512b与第二阻尼件514b之间的相对位置,使第一阻尼件512b与第二阻尼件514b之间的重迭面积改变,重迭面积使第一阻尼件512b与第二阻尼件514b产生流体阻力,以改变流体阻力。换言之,当移动机构532的螺杆5321转动时,螺杆5321会沿着移动轴5325的轴向移动,同时带动第一阻尼件512b沿着移动轴5325的轴向移动,使第一阻尼件512b与第二阻尼件514b之间可产生流体阻力的重迭面积改变。请参考图25,当第一阻尼件512b沿着移动轴5325靠近轴套5323时,第一阻尼件512b的同心圆结构5123b与第二阻尼件514b的同心圆结构5143b之间相对于移动轴5325之径向的重迭面积(如虚线l1及l2之间)减少,使所产生的流体阻力减弱,进而减少阻尼输出模组510b所输出的阻尼。反之,请参考图26,当第一阻尼件512b沿着移动轴5325远离轴套5323时,第一阻尼件512b的同心圆结构5123b与第二阻尼件514b的同心圆结构5143b之间相对于移动轴5325之径向的重迭面积(如虚线l3及l4之间)增加,使所产生的流体阻力增强,进而增加阻尼输出模组510b所输出的阻尼。

值得说明的是,请配合参考图23、25及26,当第一阻尼件512b在第二阻尼件514b内移动时,流体会经由第二阻尼件514b的连通道5145b在空间a与空间b之间流动,以在第二阻尼件514b的容置空间5141b中保持充满流体的状态。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阻尼件不具有连通道,但具有通气孔在第二阻尼件的容置空间的顶部,以利气体进入或排出;此时,流体与第一阻尼件的接触面积会随帘体展开的行程改变,进而改变阻尼输出模组对于驱动装置所输出的阻尼,此为另一种阻尼渐变的实施态样。

值得注意的是,图16到26分别以摩擦阻尼及油阻尼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调节装置500所提供的渐变阻尼效果,并非用以限制阻尼调节装置500的实施态样。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阻尼调节装置500仍可透过适当且合理的变型以其他阻尼类型呈现,例如磁阻尼或静电阻尼等。亦可在单一阻尼调节装置中同时设置多种类型的阻尼输出模组,以优化阻尼调节装置对于窗帘系统所提供的阻尼效果。

复请参考图3、17及23,窗帘系统10进一步包括单向控制器350,单向控制器350连结于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输出模组510a、510b,且设置于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输出模组510a、510b之间。由于单向控制器35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常规设置,并非本发明的目标,且单向控制器350的装设条件、目的及效果已于前述内容中详细说明,因此不再多做赘述。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窗帘系统10可进一步包括加速器(图未绘示)。加速器可进一步连动于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输出模组510a、510b,且设置于驱动装置200及阻尼输出模组510a、510b之间。由于加速器并非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帘系统10的必要组件,且加速器的装设条件、目的及效果皆于前述内容中详细说明,因此不在多加赘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