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气幕挡风功能的机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169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具有气幕挡风功能的机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机车,特别关于一种具有气幕挡风功能的机车。

背景技术:
现有机车,驾驶者于骑乘中承受速度造成的风压,故部分机车于驾驶座前方设置视线可穿透的扰流风镜,以降低驾驶者承受的风压。但,无论扰流风镜透明度多高,当视线穿过风镜时依旧会产生视差,雨天甚至阻挡视线,进而影响驾驶者对于路况的判断而产生安全疑虑。然而,若为求安全改善视线而将扰流风镜的上缘降低,则无法达成扰流风镜原本的降低驾驶者承受风压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气幕挡风功能的机车,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气幕挡风功能的机车,包括一车壳、一龙头以及一气幕挡风装置。车壳包括一前面板。气幕挡风装置包括一导流管,包括一流道、一进风口以及一出风口,该流道连通该进风口以及该出风口,该出风口设于该龙头与该前面板之间,其中,一气幕气流从该进风口进入该导流管,并从该出风口沿一出风方向吹送,该出风方向大致垂直于该机车的行进方向。在一实施例中,该进风口的开口面积为该出风口的开口面积的1.5~3倍。在一实施例中,该气幕挡风装置还包括一整流鳍片组,该整流鳍片组设于该导流管之中,并位于该出风口。在一实施例中,该整流鳍片组包括复数个鳍片,该等鳍片彼此平行,并沿 该流道延伸。在一实施例中,该导流管包括一第一部件以及一第二部件,该第一部件锁固连接该第二部件而构成该导流管,该整流鳍片组夹设于该第一部件以及该第二部件之中。在一实施例中,该导流管包括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该出风口形成于该第一端部,该进风口形成于该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凸出于该车壳。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还包括一风镜,该风镜设于该车壳之上,其中,该第一端部的高度不高于该风镜的高度。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端部设于该前面板的下缘,该进风口朝向该机车的行进方向。在一实施例中,该气幕挡风装置还包括一鼓风机,该鼓风机设于该导流管之中,该鼓风机适于对该气幕气流进行增压。在一实施例中,该气幕挡风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单元以及一操控界面,该操控界面耦接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耦接该鼓风机,该操控界面提供一操控信号,该控制单元依据该操控信号控制该鼓风机的转速,以对该气幕气流进行增压。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还包括二前车灯,该等前车灯分别设于该导流管两侧。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气幕挡风功能的机车,包括一气幕挡风装置。该气幕挡风装置,包括一导流管,包括一流道、一进风口以及一出风口,该流道连通该进风口以及该出风口,其中,一气幕气流从该进风口进入该导流管,并从该出风口沿一出风方向吹送,该出风方向大致垂直于该机车的行进方向,其中,该进风口的开口面积为该出风口的开口面积的1.5~3倍。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以该气幕挡风装置提供气幕气流,该气幕气流将机车前进时产生的风压位置提高,并使其高过驾驶者头部,进而减轻驾 驶者风压负担且不影响其视线。附图说明图1系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的外型。图2系显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A系显示图2的剖面图。图3B系显示导流管的示意图。图4A系显示导流管的立体图。图4B系显示导流管的爆炸图。图5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变形例的导流管。图6A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变形例,其中,气幕挡风装置还包括鼓风机。图6B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图6A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图7系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幕气流的风压设计。【符号说明】1~机车10~气幕挡风装置11~导流管111~出风口112~进风口113~流道114~第一部件115~第二部件116~第一端部117~第二端部118~固定部12~整流鳍片组121~鳍片13~鼓风机141~控制单元142~操控界面91~车壳92~前面板93~龙头94~前轮95~后轮96~前车灯97~风镜A~气幕气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图1,其系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1的外型,包括车壳91、前面板92、龙头93、前轮94、后轮95、前车灯96、风镜97等组件。机车1包含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等等部分。机车1的前段设有前面板92、龙头93、前轮94、前车灯96、风镜97、方向灯以及钥匙孔等组件。机车1的中后段设有动力系统、脚架、后轮95、座垫、挡泥板等组件。龙头93用以控制机车1的行进方向,龙头93一般具有把手(包含加油握把)以及手刹车,使用者可通过把手调整龙头93的转向,通过加油握把调整加油喷嘴的供油量,并通过手刹车将机车1减速。龙头93也具有方向灯控制钮、主灯控制钮、车辆启动钮以及主灯,主灯为机车1提供主要光线照明,方向灯控制 钮用于控制打亮方向灯,车辆启动钮用于电动发动机车1。龙头93与前轮94通过金属支架连动,藉此通过旋转龙头93可控制前轮94的角度,从而控制机车1的行进方向。风镜97设置于车壳91之上。前车灯96设置于前面板92之上。参照图2,其系显示图1的局部放大图,其中,该机车1还包括一气幕挡风装置10。气幕挡风装置10包括一导流管11。图3A系显示图2的剖面图,图3B系显示导流管的示意图,图4A系显示导流管的立体图。搭配参照图3A、3B以及4A,导流管11包括一流道113、一进风口112以及一出风口111,该流道11连通该进风口112以及该出风口111。在此实施例中,该出风口111设于该龙头93(参照图1)与该前面板92之间,其中,一气幕气流A于该进风口112沿一进风方向X进入该导流管11,并从该出风口111沿一出风方向Y吹送,该出风方向Y大致垂直于该机车的行进方向-X。图4B系显示导流管的爆炸图。参照图4A以及4B,在一实施例中,该气幕挡风装置10还包括一整流鳍片组12,该整流鳍片组12设于该导流管11之中,并位于该出风口111。在此实施例中,该整流鳍片组12包括复数个鳍片121,该等鳍片121彼此平行,并沿该流道113延伸。参照图4B,在一实施例中,该导流管11包括一第一部件114以及一第二部件115,该第一部件114锁固连接该第二部件115而构成该导流管11,该整流鳍片组12夹设于该第一部件114以及该第二部件115之中,并通过固定部118进行定位。搭配参照图3A、3B以及4A,该导流管11包括一第一端部116以及一第二端部117,该出风口111形成于该第一端部116,该进风口112形成于该第二端部117。参照图3A,该第一端部116凸出于该车壳10。在一实施例中,该进风口112的开口面积为该出风口111的开口面积的1.5~3倍。通过开口面积的设计,可增强气幕气流的风压,提供较佳的防护效果。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该风镜97为短风镜,该导流管11的该第一端部 116的高度至多与该风镜97的高度切齐(换言之,该第一端部116的高度不高于该风镜97的高度)。该第二端部117设于该前面板92的下缘,该进风口112朝向该机车的行进方向。在此实施例中,前车灯96的数量为两个,该等前车灯96实质上设置于该导流管11的两侧。在一实施例中,该导流管11的进气口可以为复数个,上述揭露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该导流管11具有一第一进气通道以及一第二进气通道,前车灯96的数量为一个,该前车灯设置于该第一进气通道与该第二进气通道之间。参照图1,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以该气幕挡风装置提供气幕气流,该气幕气流将机车前进时产生的风压位置提高,并使其高过驾驶者头部,进而减轻驾驶者风压负担且不影响其视线。参照图6A,在一实施例中,该气幕挡风装置10还包括一鼓风机13,该鼓风机13设于该导流管11之中,该鼓风机13适于对该气幕气流进行增压以增加气流的速度。参照图6B,在一实施例中,该气幕挡风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单元141以及一操控界面142,该操控界面142耦接该控制单元141,该控制单元141耦接该鼓风机13,该操控界面142提供一操控信号,该控制单元141依据该操控信号控制该鼓风机13的转速,以对该气幕气流进行增压。该操控界面142可以为一旋钮,由使用者旋转操控。该鼓风机13的增压功能可应用于许多不同的情况,例如,当驾驶的身高较高时,该鼓风机13可对该气幕气流进行增压,以将气幕挡风气幕的高度提高,提供完整的防护效果。此外,参照图7,由于驾驶对于风压的承受能力并不是线性的,因此当机车的车速VM较高时(例如,位于VM2~VM3之间时),鼓风机13可自动对该气幕气流进行增压以增加气流的速度Vw(VW1~VW3),以对驾驶提供防护。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就可使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