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叠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4202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折叠手推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推车。



背景技术:

手推车常供婴幼儿出行使用,为了方便携带,手推车通常采用可折叠的结构。目前的手推车通常制成连杆结构以方便折叠,由于手推车的乘坐或置物部分通常较矮,远低于成年人的身高,因此现有的手推车通常仅将其下部的承重部分制成连杆结构以供折叠,推杆则采用可伸缩结构和/或将推杆枢接在前车架或后车架或后轮架上以增大推杆的高度,使用时需要单独对推杆操作进行伸缩和/或折叠,操作较为繁琐,需要针对承重部分和推杆分别设置锁紧机构并逐一锁定和解锁,不方便使用,也使得手推车的结构较为复杂,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原料和装配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零部件过多也会提高故障率,影响手推车的使用寿命,甚至危害到婴幼儿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折叠收合、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型折叠手推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折叠手推车,包括一主车体和设置在主车体上的一前轮架,所述的主车体包括一前车架、一推杆、一后车架和一后轮架,所述的推杆具有一第一连杆段,后轮架具有一第二连杆段,所述的前车架、第一连杆段、后车架和第二连杆段依次首尾相连的枢接在一起而形成一可折叠收合的连杆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杆段与后车架直线对齐而使前车架、第一连杆段、后车架和第二连杆段一起围成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的前车架、第一连杆段、后车架和第二连杆段依次首尾相连的枢接在一起而形成一可折叠的双摇杆机构,且当主车体处于收合状态时推杆、前车架和后轮架大致折叠成“Z”字形,此时前车架位于推杆和后轮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前车架与第一连杆段的长度之和大致等于第二连杆段与后车架的长度之和,所述推杆的长度大致等于后车架与第二连杆段的长度之和。

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设置在第一连杆段和/或后车架上,用于限制第一连杆段和后车架朝与其折叠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后车架上的一限位件,该限位件抵靠在第一连杆段的后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的主车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可解锁的锁紧机构,所述的锁紧机构用于限制主车体的自行折叠收合。

优选的,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一锁紧件、一联动件、一牵引绳、一转筒和一开关钮,所述的前车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件相匹配的锁紧槽,所述的锁紧件滑动设置在推杆上并插设在所述的锁紧槽内以限制推杆与前车架的相对转动,所述的联动件滑动设置在推杆上并通过所述的牵引绳与锁紧件连接,所述的转筒可转动设置在推杆上,转筒上设置有与所述联动件相抵接的倾斜的导引面,当转筒绕推杆转动时,该导引面可推动联动件沿推杆滑动,联动件进而可通过牵引绳将锁紧件拉出至脱离锁紧槽,所述的开关钮滑动设置在转筒上,开关钮上设置有一定位块,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该定位块插设在定位槽内,用于限制转筒绕推杆的转动,所述的开关钮可由外力驱动而沿转筒滑动至使定位块脱离定位槽。

优选的,还包括一传动杆,所述的前轮架枢设在后轮架上,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枢设在前轮架和后车架上,当主车体折叠收合时后车架可利用该传动杆驱动前轮架绕其枢接轴转动收合至贴近主车体。

优选的,还包括一座位架和一摆杆,所述摆杆的上部枢设在前车架上,下部枢设在座位架的前部,座位架的后部枢设在后车架上,从而使得前车架、第一连杆段、后车架、座位架和摆杆依次连接成一可折叠的五连杆机构,且在主车体的收合过程中摆杆绕其上部的枢接轴向后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前车架、推杆上的第一连杆段、后车架和后轮架上的第二连杆段连接成一可折叠收合的连杆机构,只需转动推杆即可实现主车体的展开和折叠,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无需对承重部分和推杆分别设置锁定机构,简化了手推车的结构,易于生产和装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结构更为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了本手推车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除前车轮、后车轮、座位架和扶手架之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新型折叠手推车,包括一主车体和设置在主车体上的一前轮架10,主车体包括一前车架20、一推杆30、一后车架40和一后轮架50,推杆30具有一第一连杆段31,后轮架50具有一第二连杆段51,前车架20、第一连杆段31、后车架40和第二连杆段51依次首尾相连的枢接在一起而形成一可折叠收合的连杆机构,前轮架10上设置有前车轮11,后轮架50上设置有后车轮5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前车架20、推杆30上的第一连杆段31、后车架40和后轮架50上的第二连杆段51连接成一可折叠收合的连杆机构,只需转动推杆30即可实现主车体的展开和折叠,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无需对承重部分和推杆30分别设置锁定机构,简化了手推车的结构,易于生产和装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结构更为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了本手推车的安全性能。该第一连杆段31可以是推杆30上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个推杆30,同样,第二连杆段51可以是后轮架50上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个推杆30,第一连杆段31和第二连杆段51长推杆30和后轮架50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段31是推杆30的下部的一段,第二连杆段51是后轮架50上部的一段,这样在不改变推杆30和后轮架50长度的条件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推杆30的高度,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手推车的重量,方便携带和使用。

第一连杆段31与后车架40直线对齐而使前车架20、第一连杆段31、后车架40和第二连杆段51一起围成三角形,能够提高主车体的结构强度,增大本手推车的承重能力。本实施例中,前车架20、第一连杆段31、后车架40和第二连杆段51依次首尾相连的枢接在一起而形成一可折叠的双摇杆机构,且当主车体处于收合状态时推杆30、前车架20和后轮架50大致折叠成“Z”字形,此时前车架20位于推杆30和后轮架50之间,这样在保证推杆30高度的同时,也能有效缩小主车体折叠后的体积,便于携带和收纳,在展开状态是主车体也不会占用过大的体积,保证手推车外形的紧凑轻巧,便于使用。另外,可以令前车架20与第一连杆段31的长度之和大致等于第二连杆段51与后车架40的长度之和,以及令推杆30的长度大致等于后车架40与第二连杆段51的长度之和,这样能够提高主车体折叠收合后外形的规整度,有助于件小主车体折叠后的体积,方便携带和收纳。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传动杆80,前轮架10枢设在后轮架50上,传动杆80的两端分别枢设在前轮架10和后车架40上,当主车体折叠收合时后车架40可利用该传动杆80驱动前轮架10绕其枢接轴转动收合至贴近主车体,这样在折叠主车体时便能同时对前轮架10进行折叠收合,简化了本手推车折叠和展开时的操作步骤,便于使用。主车体上还设置有一座位架91、一摆杆93、和一扶手架92和一顶篷架94,其中,摆杆93的上部枢设在前车架20上,下部枢设在座位架91的前部,座位架91的后部枢设在后车架40上,从而使得前车架20、第一连杆段31、后车架40、座位架91和摆杆93依次连接成一可折叠的五连杆机构,且在主车体的收合过程中摆杆93绕其上部的枢接轴向后摆动,座位架91通常设置在比较靠前的位置,而本手推车进行折叠收合时座位架91即可向后摆动收合,能够减小本手推车收合后的体积,方便携带和收纳;扶手架92也可与主车体连接成一连杆机构而使其随主车体的折叠而同步折叠收合;顶篷架94枢设在前车架20上并与前车架20弹性连接而可相对前车架20左右移动,顶棚架94的侧壁和推杆30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并相啮合的凹凸齿95,该结构能够对顶棚架94维持在需要的角度,便于调节顶篷的张开程度,顶篷的前部与顶篷架94连接,后部则连接在推杆30上,在本手推车的折叠收合过程中,顶篷的前端可抵接在前车架20上而使得顶篷也可随之折叠收合,进一步简化了本手推车的折叠收合步骤,方便使用。

座位架91和扶手架92分别与主车体连接成一连杆机构而可随着主车体的折叠而同步折叠收合,进一步方便收合和使用。

参照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至少一限位装置,限位装置设置在第一连杆段31和/或后车架40上,用于限制第一连杆段31和后车架40朝与其折叠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角度,从而便于对主车体的展开程度进行定位,也能在主车体展开使用时提高手推车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后车架40上的一限位件60,该限位件60抵靠在第一连杆段31的后端面上以对第一连杆段31和后车架40的转动进行限位。

参照图2至图4,主车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可解锁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用于限制主车体的自行折叠收合,能够将主车体维持在展开状态以供使用。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包括一锁紧件74、一联动件71、一牵引绳(图中未示出)、一转筒72和一开关钮73,前车架20上设置有与锁紧件74相匹配的锁紧槽21,锁紧件74滑动设置在推杆30上并插设在锁紧槽21内以限制推杆30与前车架20的相对转动,联动件71滑动设置在推杆30上并通过牵引绳与锁紧件74连接,转筒72可转动设置在推杆30上,转筒72上设置有与联动件71相抵接的倾斜的导引面721,当转筒72绕推杆30转动时,该导引面721可推动联动件71沿推杆30滑动,联动件71进而可通过牵引绳将锁紧件74拉出至脱离锁紧槽21,开关钮73滑动设置在转筒72上,开关钮73上设置有一定位块731,推杆30上设置有与定位块731相匹配的定位槽32,该定位块731插设在定位槽32内,用于限制转筒72绕推杆30的转动,开关钮73可由外力驱动而沿转筒72滑动至使定位块731脱离定位槽32,需要进行解锁操作时,需先拨动开关钮73使定位块731脱离定位槽32,之后转动转筒72,转筒72利用导引面721推动联动件71滑动,联动件71进而通过牵引绳驱动锁紧件74滑动至脱离锁紧槽21完成解锁,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加工和装配,而且由于解锁时需要依次进行拨动和转动操作,不易出现误操作而导致解锁,能够有效提高本手推车的安全性能。当然,实际应用中,锁紧机构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其他适宜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