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穿链条避震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613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内穿链条避震车车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穿链条避震车车架,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生产及销售的自行车(含电动助力自行车)产品上,其链条一般是直接外露的,这样,使用者在骑行中,链条油会滴到下叉管料上,影响整车外观,骑行者的裤腿也容易触碰到链条,造成衣服玷污或衣服被挤压入链条内,造成衣服和链条的损坏,存在使用不便和安全隐患等缺陷;另外,通常的自行车只具有一个中管,这样的话,路上的颠簸直接反应到中管上,然后传到座椅上,使用舒适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穿链条避震车车架,它不仅可以保护链条、保持车架整洁,使整车结构更美观,而且具有一定的避震效果,舒适性较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穿链条避震车车架,它包括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具有:

五通组件;

上中管,所述上中管的下端与所述五通组件固定连接;

下中管,所述下中管的下端与所述五通组件固定连接;

立叉,所述立叉具有左上叉和右上叉,并且左上叉和右上叉的上端连接部分与下中管固定连接;

平叉,所述平叉具有左下叉和右下叉,所述左下叉的一端与所述五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左下叉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上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下叉的一端与所述五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右下叉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上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下叉上设置有链条进入孔、链条穿过孔以及使链条从链条进入孔穿入并从链条穿出孔穿出的中空腔体。

进一步,链条进入孔设置在右下叉的外侧面靠近所述五通组件的部位上,所述链条穿出孔设置在右下叉的内侧面靠近右下叉和右上叉的连接部分上。

进一步,所述车架主体还包括下管和头管,所述下管的的下端与所述上中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头管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管的上端上。

进一步,所述车架主体还包括上管,所述上管的一端与所述下管相连,所述上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上中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上中管上与所述上管连接的连接部位为弯折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上管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下管的下端部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左下叉和右下叉之间连接有加强连接板。

进一步,所述立叉一体弯折而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左下叉或右下叉上设置有中空腔体,自行车的链条从链条进入孔进入,再从链条穿出孔穿出,这样,可保护链条、保持车架整洁,还能使整车结构更美观,同时骑行者的裤腿不会直接触碰到链条,避免弄脏衣服及磨损;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上中管和下中管,上中管的上端用于连接鞍座,从而将路面的颠簸直接输出至下中管上,由于所述下中管和所述上中管之间设置有减震器,而避免了将路面的颠簸输出至上中管上,起到了一定的减震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穿链条避震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叉和五通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内穿链条避震车车架,它包括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具有:

五通组件1;

上中管2,所述上中管2的下端与所述五通组件1固定连接;

下中管3,所述下中管3的下端与所述五通组件1固定连接;

立叉4,所述立叉4具有左上叉41和右上叉42,并且左上叉41和右上叉42的上端连接部分与下中管3固定连接;

平叉5,所述平叉5具有左下叉51和右下叉52,所述左下叉51的一端与所述五通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左下叉51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上叉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下叉52的一端与所述五通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右下叉52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上叉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下叉52上设置有链条进入孔53、链条穿过孔54以及使链条从链条进入孔53穿入并从链条穿出孔54穿出的中空腔体。

如图1、3所示,并且链条进入孔53设置在右下叉52的外侧面靠近所述五通组件1的部位上,所述链条穿出孔54设置在右下叉52的内侧面靠近右下叉52和右上叉42的连接部分上。

如图1所示,所述车架主体还包括下管6和头管7,所述下管6的的下端与所述上中管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头管7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管6的上端上。

如图1所示,所述车架主体还包括上管8,所述上管8的一端与所述下管6相连,所述上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上中管2相连。

如图1所示,所述上中管2上与所述上管8连接的连接部位为弯折状结构。

所述上管8为弧形结构。

所述下管6的下端部为弧形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左下叉51和右下叉52之间连接有加强连接板55。

所述立叉4一体弯折而成。

上中管2和下中管3之间设置有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左下叉51或右下叉52上设置有中空腔体,自行车的链条从链条进入孔53进入,再从链条穿出孔54穿出,这样,可保护链条、保持车架整洁,还能使整车结构更美观,同时骑行者的裤腿不会直接触碰到链条,避免弄脏衣服及磨损;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上中管2和下中管3,上中管2的上端用于连接鞍座,从而将路面的颠簸直接输出至下中管3上,由于所述下中管3和所述上中管2之间设置有减震器,从而避免了将路面的颠簸输出至上中管2上,起到了一定的减震功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