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遮阳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4216阅读:1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雨遮阳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雨遮阳蓬,属于电动车用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轻便、经济、环保等特点解决了不少百姓的出行难题,成为市民的新宠.因为电动自行车比自行车更省力,比摩托车更安全,同时也不缺乏速度,所以很多老百姓都把它当做代步工具。

电动车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方便的同时,却也渐渐满足不了人们对电动车舒适性已的需求,特别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阴雨绵绵的季节,风沙弥漫的恶劣天,人们骑电动车出行就极为不便。

防雨遮阳蓬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防雨遮阳蓬具有挡雨、遮阳、防尘三大功能,让大家不再日晒雨淋,不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炎热的夏天,遮阳蓬虽然遮挡了太阳光,但是封闭的空间又使人酷热难耐。

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379013U”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遮阳棚”,其“包括支架,顶棚和挡雨板,顶棚设置在支架上,挡雨板设置在顶棚两侧,其中,所述顶棚上设置有风扇”,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采用风扇来调节不仅增加了顶棚的承重,安装并不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度,同时风扇的能量来源问题也相当麻烦。若采用电源给风扇供电,则会再度增加顶棚的承重,且需要人工及时更换;若采用太阳能,则不能保证能源的稳定性,不论是电源供电还是太阳能供电都存在能源不稳定的问题,将直接导致风扇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遮阳蓬内闷热问题的防雨遮阳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雨遮阳蓬,其特征在于:包括顶蓬、前挡板和连接杆,所述顶蓬和前挡板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与顶蓬连接,另一端与外部车体连接。

将原有的一体式遮阳蓬分为顶蓬和前挡板两个部分,且两者为可拆卸式的连接,使得前挡板相对于顶蓬的位置可以随意调节。前挡板和顶蓬之间形成一个大小可调节的间隙,风可以直接从这个间隙内吹进来,直接打破了原有的遮阳蓬内封闭的情况,从根本上解决了蓬内的闷热问题。当碰到阴雨天气时,可将前挡板的位置上移,缩小间隙就可阻挡住雨滴。

原有的遮阳蓬由于其长度问题,导致遮阳蓬在安装时需要较大的力来维持遮阳蓬的形状,同时,遮阳蓬的前端受力的影响直接蹭在电动车上,有的甚至直接蹭在电动车前轮上,造成了电动车和遮阳蓬的相互磨损。而顶蓬和前挡板分开的结构使得顶蓬的长度相对于原有的缩小了很多,这就直接解放了顶蓬的骨架,减小了在安装时将顶蓬弯折所需要的力;前挡板的另行独立安装使得顶蓬上的力对前挡板没有任何的影响,前挡板安装后可与电动车隔开一小段距离,使得两者不存在相互磨损的情况,直接延长了前挡板和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顶蓬包括支架、蓬布、连接件和弹性杆,所述蓬布和连接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弹性杆通过连接件将支架撑开;所述前挡板两侧设有魔术贴,所述前挡板通过魔术贴连接在顶蓬的支架上。

弹性杆通过连接件将支架撑开,使得支架前端向外延伸呈扩开的样子,当前挡板安装在支架上时,通过与魔术贴的配合,支架将前挡板绷紧,从而固定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魔术贴具有荧光效果,能够在黑暗的环境下产生光亮,从而提高了使用者在黑暗环境下的行车安全度。

进一步地,所述顶蓬上还设有两根支撑杆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在顶蓬的前沿的中间位置上;所述支撑杆呈“L”型,一端插入定位件中,另一端插入连接件中。支撑杆较长的一端可穿进顶蓬里与定位件连接,而较短的一端则可插进连接件里,从而将顶蓬的前沿支撑固定住。

进一步地,所述顶蓬前端向外凸起,呈帽檐状,可以更好地挡住阳光和雨水。

进一步地,所述顶蓬和前挡板上均设有透明塑料膜。前挡板的透明塑料膜使得电动车上的灯光可以透过前挡板,在黑暗的地方正常使用,同时,使用者的视线也不受阻。顶蓬上的透明塑料膜位于顶蓬的后端,高度在使用者的正常平直视线范围内,使得使用者在转头时或后视镜里可以看到车后的情况,提高了驾驶安全度。

进一步地,所述顶蓬前端两侧均设有绑带,通过绑带将可顶蓬前端的布料绷紧固定在顶蓬两侧的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打破了原有的遮阳蓬内封闭的情况,从根本上解决了蓬内的闷热问题;避免了遮阳蓬与电动车之间的相互磨损,延长了两者的使用寿命;遮阳和挡雨效果好;安全度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蓬结构示意图(带连接杆)。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杆、定位件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支架,2为蓬布,3为透明塑料膜,4为绑带,5为魔术贴,6为连接件,7为弹性杆,8为定位件,9为连接杆,10为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顶蓬、前挡板和连接杆9。

顶蓬包括支架1、蓬布2、透明塑料膜3、两个连接件6和一根弹性杆7。顶蓬前端向外凸起,呈帽檐状,可以更好地挡住阳光和雨水。蓬布2安装在支架1上,透明塑料膜3安装在顶蓬的后端,并与蓬布2连接。透明塑料膜3的高度在使用者的正常平直视线范围内,使得使用者在转头时或后视镜里可以看到车后的情况,提高了驾驶安全度。两个连接件6分别安装在支架1的两侧,且其位置与顶蓬的帽檐处相应。弹性杆7的两端分别插在两个连接件6上,通过连接件6将支架前端撑开,使其呈向外扩大的状态。

顶蓬的尾端还设有两个小孔,通过绳子穿过小孔将顶蓬尾端固定在电动车尾端。

顶蓬上还设有两根支撑杆10和定位件8。定位件8的截面呈“H”型,固定在顶蓬呈帽檐状的前沿的中间位置上,包裹在蓬布里面。支撑杆10呈“L”型,较长的一端可穿进蓬布里与定位件8连接,而较短的一端则可插进连接件6里,从而将顶蓬的前沿支撑固定住。

顶蓬前端两侧均设有绑带4,通过绑带4将可顶蓬前端的布料绷紧固定在顶蓬两侧的支架1上。

前挡板呈半椭圆型,两侧设有具有荧光效果的魔术贴5,前挡板通过魔术贴5连接在顶蓬的支架1上,结构简单,安装、拆卸、调节都非常的方便,且在安装后不会蹭到电动车,避免了与电动车直接的相互磨损。前挡板的中间还设有透明塑料膜3,使得电动车上的灯光可以透过前挡板,在黑暗的地方正常使用,同时,使用者的视线也不受阻。

连接杆9的一端为弯折的直角造型,另一端设有套圈。顶蓬支架的前端顶部两侧还各固定有一个连接件6,连接杆9的直角一端插入连接件6中与顶蓬的支架连接,套圈一端则固定在电动车上,从而将遮阳蓬固定在车体上。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