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推车刹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踩双刹刹车踏板的锁定和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婴儿手推车的造型、结构各种各样,但有一种结构被忽视了,那就是童车 的刹车。童车一般不安装机动装置,因而,现有技术的童车一般未设计 刹车装置。实际上,虽然不使用机动力,但在路面光滑的情况下,特别遇上下坡的光滑路面,没有刹车装置还是存在一定隐患的。因此,童车还是具备刹车装置的好,并且刹车装置应该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刹车灵敏,使用安全。
婴儿手推车后轮的刹车结构方法种类繁多,其中有一种是设在后轮处,有的还设有踩踏板,并使各踩踏板上的嵌齿能够嵌合入后轮上所设的齿部的空缺中,达到防止后轮转动的目的,使其达到刹车的效果,但其刹车的控制是两边分别控制,所以在操作上较为麻烦,若遇到紧急状况时,常有无法马上将两后轮同时刹住,造成手推车的摇晃及旋转,使得手推车有翻到的危险,会使车内的婴儿摔出受伤,操作繁琐,安全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婴儿推车的刹车机构中,刹车踏板的操作繁琐,提供一种操作便利、使用安全的一踩双刹刹车踏板的锁定和解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踩双刹刹车踏板的锁定和解锁装置,包括第一后轮座、第一驱动转盘、第二后轮座和第二驱动转盘,所述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分别套装于第一后轮座和第二后轮座内,所述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通过刹车钢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转盘连接有刹车踏板,所述第一后轮座上设有转轴、刹车释放按钮和定位柱,所述第一驱动转盘能绕转轴转动,所述刹车释放按钮与第一后轮座之间设有释放按钮回位弹簧,所述第一驱动转盘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套装于定位槽内且能与定位槽相对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刹车钢线两端均设有卡快,所述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上均设有卡槽,所述刹车钢线两端的卡快分别嵌入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卡槽内,使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相连接并同步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后轮座内设有刹车钢线回位弹簧,所述刹车钢线回位弹簧套于刹车钢线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转盘和刹车踏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和定位柱的数量均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该一踩双刹刹车踏板的锁定和解锁机构,锁定时只需踩下刹车踏板就能完成操作,解锁时只需踩下刹车释放按钮就能完成操作,具有操作便利、使用安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
其中1-第一后轮座,2-第一驱动转盘,3-刹车钢线,4-刹车踏板,5-转轴,6-刹车释放按钮,7-定位柱,8-释放按钮回位弹簧,9-定位槽,10-卡快,1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4可知,一种一踩双刹刹车踏板的锁定和解锁装置,包括第一后轮座1、第一驱动转盘2、第二后轮座和第二驱动转盘,所述第一驱动转盘1和第二驱动转盘分别套装于第一后轮座2和第二后轮座内,所述第一驱动转盘2和第二驱动转盘通过刹车钢线连接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转盘2连接有刹车踏板4,所述第一后轮座1上设有转轴5、刹车释放按钮6和定位柱7,所述第一驱动转盘2能绕转轴5转动,所述刹车释放按钮6与第一后轮座1之间设有释放按钮回位弹簧8,所述第一驱动转盘2上设有定位槽9,所述定位柱7套装于定位槽9内且能与定位槽9相对运动。
所述刹车钢线两端均设有卡快10,所述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上均设有卡槽11,所述刹车钢线3两端的卡快10分别嵌入第一驱动转盘2和第二驱动转盘卡槽11内,使第一驱动转盘2和第二驱动转盘相连接并同步旋转。
所述第二后轮座内设有刹车钢线回位弹簧,所述刹车钢线回位弹簧套于刹车钢线3外。
所述第一驱动转盘2和刹车踏板4一体成型。
所述定位槽9和定位柱7的数量均为两个。
需要锁定时,脚踩刹车踏板4,刹车踏板4会带动第一驱动转盘2绕转轴5向下旋转,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刹车释放按钮6会通过释放按钮回位弹簧8的弹力向上滑动来卡住第一驱动转盘2的卡点,达到锁定效果,需要解锁时,脚踩刹车释放按钮6,当脚踩刹车释放按钮6的卡点低过第一驱动转盘2的卡点时,刹车钢线3会通过第二后轮座内的刹车钢线回位弹簧的弹力拉扯第一驱动转盘2绕转轴5旋转回到原位,具有操作便利、使用安全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