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重力驱动的踏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3899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重力驱动的踏板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动力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重力驱动的踏板车。



背景技术:

一般踏板车靠双脚张合驱动(如蛙式滑板车),动力很弱,费体力,速度有限,乐趣少;还有的踏板车,没有动力,靠脚与地面接触划动,同样费体力,适用消费群体很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重力驱动的踏板车,通过左右变换人体重心,将重力通过动力转换箱转换成动力驱动踏板车,实现了省力,高效,快速,不需要靠脚接触地面的踏板车,本踏板车既可用于娱乐,也可做为交通工具,适用人群的年龄结构层次广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1、 本踏板车上有一个重力转换成动力装置(1),重力转换成动力装置(1)通过第一齿轮(1.1)与离合器(2)上的第二齿轮(2.1)啮合,第二齿轮(2.1)与第三齿轮(2.2)啮合,第三齿轮(2.2)与第四齿轮(2.3)并排排列且同步运动,第四齿轮(2.3)通过链条与第五齿轮(3)相连,第五齿轮(3)内有单向轴承(3.1),单向轴承内有轴(4), 单向轴承(3.1)驱动轴(4)带动后轮前进。

2、 上述踏板车其特征是:踏板上有可伸缩固定栓5,用于调整离合器(2)合开状态。

3、 上述踏板车其特征是:作为另一种简易的实现方式,重力转换成动力装置(1)上的第一齿轮(1.1)也可以通过链条直接与第五齿轮(3)相连,从而省略了离合器(2)。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发明由于利用了重力驱动,可以产生较大的驱动力,从而可使得踏板车产生较快的速度,可满足儿童,青少年等各种年龄层次速度需求,增加运动乐趣。

2. 本发明由于有驱动力,不需要再靠脚落地划动,增加了车的自由运动乐趣,同时可远距离行驶,也可做为代步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是离合器(2)的立体图

图4是重力转换成动力装置(1)的立体图

图5是另一简易实施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重力转换成动力装置(1)(系本人另一项发明专利:一种将重力转换成动力的装置,专利申请号: 201610525207.X ),该装置主要功能是通过两个踏板上下运动,将重力动能转换成动力,通过第一齿轮(1.1)朝一个方向旋转输出,其结构见图4。离合器(2)合上状态时,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啮合,第二齿轮(2.1)带动第三齿轮(2.2)转动,第三齿轮(2.2)与第四齿轮(2.3)同步联动,第四齿轮(2.3)通过链条与第五齿轮(3)相连,驱动第五齿轮(3)运动,第五齿轮(3)内有单向轴承(3.1),单向轴承(3.1)驱动轴(4)运动。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是离合器(2)的立体图, 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啮合,第二齿轮(2.1)带动第三齿轮(2.2)转动,第三齿轮(2.2)与第四齿轮(2.3)同步联动,第四齿轮(2.3)通过链条与第五齿轮(3)相连,驱动第五齿轮(3)运动,第五齿轮(3)内有单向轴承(3.1).

图4是重力转换成动力装置(1)的立体图,系本人另一项专利(专利申请号: 201610525207.X )

如图5所示,作为本发明另一种简易实施方式:简易实施方式省略了离合器(2),它包括重力转换成动力装置(1),通过两个踏板上下运动,将重力动能转换成动力通过第一齿轮(1.1)朝一个方向旋转输出,其结构见图4。第一齿轮(1.1)通过链条直接与第五齿轮(3)相连,驱动第五齿轮(3)运动,第五齿轮(3)内有单向轴承(3.1),单向轴承(3.1)驱动轴(4)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