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车厢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785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便捷式车厢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捷式车厢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动三轮车的靠背被固定在车厢框架上,如果使用者需要在车厢内坐下,还需自带座椅,或者设置在车厢框架上的座椅,这样既不方便实用,也占用车厢的使用空间,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可折叠靠背。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式车厢座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捷式车厢座椅,所述座椅安装在电动三轮车的车厢上;所述车厢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两侧各铰接有侧板;在底板后端铰接有后板;在底板前端固定有前板;在前板上端固定有车厢前架;所述座椅包括连接板和铰接在连接板上表面的坐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前板上端,连接板下表面固定有插销;在所述前板上端开有与连接板插销配合的定位孔;所述车厢前架下开有与坐板相配合的矩形孔,所述坐板立起时与车厢前架矩形孔重合,在车厢前架与坐板上边沿之间设有锁扣;在坐板向后翻转呈水平状态时,车厢前架上固定有支撑坐板的支撑块。

其进一步是:所述侧板包括方形的侧下板和侧上板;所述侧下板的下边与底板铰接,侧下板的上边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是一个U型板,两支撑板的U型开口相对;所述侧上板的下边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侧插销,在侧下板上开有与侧插销配合的定位孔;所述侧上板侧插销插入侧下板定位孔内,侧上板的两端配合卡在支撑板U型开口内;所述后板包括方形的后下板和后上板;所述后下板的下边与底板铰接,后下板的两端与侧下板之间设有侧锁扣;所述后上板上设有U型卡槽,所述U型卡槽开口朝下,U型卡槽与侧下板固定连接。

所述侧上板上边开有通槽,在侧上板通槽内设有插板。

所述U型卡槽与侧下板通过销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坐板可以放下使用,也可以立起与车厢前架重合,使用方便,不占用空间;坐板和连接板可以拆卸,方便维修维护;车厢的侧板和后板高度可快速调节,装卸货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图1中局部剖视图。

图中:1、后板;1-1、后下板;1-2、后上板;2、侧板;2-1、侧下板;2-2、侧上板;3、前板;4、支撑板;5、插销;6、锁扣;7、U型卡槽;8、插板;9、连接板;9-1、插销;10、车厢前架;10-1、支撑块;11、坐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一种便捷式车厢座椅,所述座椅安装在电动三轮车的车厢上;车厢包括底板,在底板两侧各铰接有侧板2;在底板后端铰接有后板1;在底板前端固定有前板3;在前板3上端固定有车厢前架10。所述座椅包括连接板9和铰接在连接板9上表面的坐板11;在连接板9下表面固定有插销9-1,在前板3上端开有与连接板9插销9-1配合的定位孔,连接板9以这种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前板3上端,方便以后的维护维修,或者在不使用时拆除:坐板11立起时与车厢前架10矩形孔重合,在车厢前架10与坐板11上边沿之间设有锁扣12,在坐板11立起时,可以固定车厢前架10与坐板11;在车厢前架10后方的两侧位置上固定有支撑坐板11的支撑块10-1,当在坐板11向后翻转呈水平状态时,支撑块10-1正好抵在坐板11下表面。

再结合图1和图2详细叙述配合使用的车厢的结构,在底板两侧各铰接有侧板2;在底板后端铰接有后板1;在底板前端铰接有前板3。侧板2包括侧下板2-1和侧上板2-2;侧下板2-1是一块方形板,侧下板2-1的下边与底板铰接;在侧下板2-1的上边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支撑板4;支撑板4是一个U型板,两支撑板4的U型开口相对,支撑板4的高度是侧上板2-2的三分之一;侧上板2-2的下边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侧插销5,在侧下板2-1上开有与侧插销5配合的定位孔;侧上板2-2侧插销5插入侧下板2-1定位孔内,侧上板2-2的两端配合卡在支撑板4U型开口内;侧上板2-2可以实现快速的拆卸。侧上板2-2包括一个方形的框架和一个或多个插板8,侧上板2-2上边开有通槽,插板8从侧上板2-2上边通槽插入。后板1包括后下板1-1和后上板1-2;后下板1-1是一块方形板,后下板1-1的下边与底板铰接,后下板1-1的两端与侧下板2-1之间设有侧锁扣6;后上板1-2包括一个方形的框架和一个或多个插板8;后上板1-2上设有U型卡槽7,U型卡槽7开口朝下,U型卡槽7卡在后上板1-2下边和侧下板2-1上端,U型卡槽7与侧下板2-1通过销轴连接,方便拆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