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儿童安全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座椅的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包含有座椅本体和底座,一般座椅本体和底座都是固定连接结构,所以儿童使用时不太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传统技术中无法调节座椅本体角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座椅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扳手、金属支架、限位轴、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和上盖相连并形成一个用于调节扳手前后滑动的滑动腔,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轴和与滑动腔连通的滑动槽,所述金属支架包含有导向孔和若干个限位孔,所述导向轴位于导向孔内并可沿导向孔的轨迹前后移动,所述调节扳手包含有两个轨迹倾斜的腰形孔,所述限位轴插接在滑动槽内,其一端活动设置腰形孔内,另一端朝向限位孔;所述调节扳手在前后移动的同时通过腰形孔使限位轴横移并与限位孔连接或者分离。
上述的儿童座椅的角度调节机构中,所述调节扳手的顶部设置有凹槽。
上述的儿童座椅的角度调节机构中,所述导向轴在所述导向孔内的运动轨迹为弧形。
上述的儿童座椅的角度调节机构中,所述底座的顶部还设置有纵向的定位柱,所述调节扳手包含有纵向的轨道孔,所述轨道孔套接在定位柱内并沿定位柱前后移动。
上述的儿童座椅的角度调节机构中,所述腰形孔的前端朝底座的中间处倾斜。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座椅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底座相对金属支架可以旋转,从而可以使儿童乘坐更加方便,而且控制调节扳手可以带动限位轴横移来限定底座的移动位置,操作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座椅的角度调节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座椅的角度调节机构无上盖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座椅的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调节扳手、2为金属支架、3为限位轴、4为底座、5为上盖、6为滑动腔、7为导向轴、8为导向孔、9为限位孔、10为腰形孔、11为滑动槽、12为凹槽、13为定位柱、14为轨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儿童座椅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扳手1、金属支架2(与座椅本体连接)、限位轴3、底座4(与底座支架连接))和上盖5;所述底座4和上盖5相连并形成一个用于调节扳手1前后滑动的滑动腔6,所述底座4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轴7和与滑动腔6连通的滑动槽11,所述金属支架2包含有弧形的导向孔8和5个限位孔9,所述导向轴7位于导向孔8内并可沿导向孔8的轨迹前后移动,所述调节扳手1包含有两个轨迹倾斜的腰形孔10,所述限位轴3插接在滑动槽11内,其一端活动设置腰形孔10内,另一端朝向限位孔9;所述调节扳手1在前后移动的同时通过腰形孔10使限位轴3横移并与限位孔9连接或者分离。
上述的调节扳手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12,方便人用手控制。
上述的底座4的顶部还设置有纵向的定位柱13,所述调节扳手1包含有纵向的轨道孔14,所述轨道孔14套接在定位柱13内并沿定位柱13前后移动,故滑动更加方便。
上述的腰形孔10的前端朝底座4的中间处倾斜。
使用时,通过导向轴7在导向孔8上移动使底座相对金属支架2移动,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然后调节扳手1朝前推动,所述调节扳手1通过腰形孔10的倾斜轨迹带动限位轴3朝外侧移动并移动到金属支架2的限位孔9内,从而实现了底座的位置,进一步限定了座椅的调节位置,所以操作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