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065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属于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自行车的踏板一般以垂直于车体的方向结合于曲柄,而致使自行车车体在两侧会增加许多的结构体积,并往往因此造成车体结构的包装成本、仓储成本及运输物流成本都会跟着相对提高;所以业者为此乃推出折叠踏板的设计构想,以透过踏板结构的折叠借以缩小自行车车体的体积。

如中华民国公告第M253547 号之《折叠式脚踏板》专利案,公开了:一种折迭式脚踏板,包含一活动踏框单元、一定位踏座单元,装设在二者之间的二弹性单元,及一呈可转动地组设于该定位踏座单元的心轴;该活动踏框单元包括一框体及固设于该框体并相互间隔的二支柱与二挡柱;该定位踏座单元包括一定位座及二挡件, 该定位座具有一轴管,自该轴管延伸并相互间隔的二第一翼块、第二翼块与分别位于该二翼块之间的二隔块,该轴管与该等翼块并配合界定出容置该二支柱的二第一容室,及容置该二挡柱的二第二容室;该二弹性单元是分别弹抵定位在该二支柱与该二隔块之间并分别位于该二第一容室内;借此,使本新型具有整体钢性较佳及可方便折迭的使用特性。然而,因为该第一翼块33、第二翼块34的第一端部331、341的相对内面并沿该轴管32各设置有一导槽333、343,是可供该导块242置入以限位活动踏框单元支柱24在定位踏座单元上组设且位于相对踏板曲柄的相反端;并分别配合一弹性单元40弹性顶撑活动踏框单元的支柱柱体, 令活动踏框单元以支柱柱体在导槽内移动而进行转动而与定位座相对形成折叠。 而如该M253547 号专利图12所示,由于组设活动踏框单元的导槽333、343为垂直于踏板曲柄,致使定位踏座单元必须垂直凸伸一段大于导槽的距离;而且活动踏框单元在导槽外端的枢转折叠之后,相对于该专利图12中的踏板曲柄仍有一段凸伸的距离,而无法有效将整体体积收到最小,造成包装成本、仓储成本及运输物流成本的无法有效降低,是为习知踏板结构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包括与曲柄相连的固定轴和与固定轴相连的踏板本体,所述踏板本体一侧枢接有第一踩踏件,另一侧枢接有第二踩踏件,所述第一踩踏件和第二踩踏件可相对于曲柄展开或收拢。

所述的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所述第一踩踏件设置有朝向第二踩踏件的第一限位部,第二踩踏件设置有朝向第一踩踏件的第二限位部,一限位杆穿过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第二限位部内。

所述的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所述限位杆一侧设置有凸挡部,另一侧连接有握持钮。

所述的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有相互配合螺纹连接的内套环和外套环,所述内套环和外套环位于限位杆的凸挡部与握持钮之间。

所述的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一限位孔、一导入槽和一斜面,所述导入槽与限位孔连通,所述斜面位于导入槽内。

所述的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所述第一踩踏件不与踏板本体枢接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结合部,第二踩踏件不与踏板本体枢接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结合部。

所述的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所述第一结合部设置有柱孔,所述第二结合部设置有与柱孔配合的凸柱。

所述的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所述第一结合部设置有扣槽,第二结合部设置有扣槽配合的扣部。

所述的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所述踏板本体上设置有止滑面。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踏板通过设置可相对于曲柄展开或收拢的第一踩踏件和第二踩踏件,能够在不需要踩踏时,将第一踩踏件和第二踩踏件进行收拢,从而有效缩小自行车车体结构体积,从而减少包装成本、仓储成本和物流运输成本,踩踏时,通过第一踩踏件和第二踩踏件的展开,共同支撑踩踏。

限位杆同时限定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从而保证了展开时第一踩踏件和第二踩踏件的稳定性,同时,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提高了展开时第一踩踏件和第二踩踏件的牢固度,从而方便脚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Ⅳ-Ⅳ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1的Ⅴ-Ⅴ向的剖视图。

图6是将限位杆移出第二限位部的限位孔的Ⅳ-Ⅳ向剖视图。

图中:100、曲柄,1、踏板本体,11、固定轴,13、止滑面,20、第一踩踏件,21、第二踩踏件,23、第一限位部,24、第二限位部,3、限位杆,31、凸挡部,32、握持钮,231、内套环,232、外套环,241、限位孔,242、导入槽,243、斜面,40、第一结合部,41、第二结合部,221、凸柱,222、柱孔,223、扣部,224、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开式折叠踏板,包括与曲柄100相连的固定轴11和与固定轴11相连的踏板本体1,所述踏板本体1一侧枢接有第一踩踏件20,另一侧枢接有第二踩踏件21,所述第一踩踏件20和第二踩踏件21可相对于曲柄100展开或收拢。

所述第一踩踏件20设置有朝向第二踩踏件21的第一限位部23,第二踩踏件21设置有朝向第一踩踏件20的第二限位部24,一限位杆3穿过所述第一限位23部位于第二限位部24内。

所述限位杆3一侧设置有凸挡部31,另一侧连接有握持钮32。

所述第一限位部23设置有相互配合螺纹连接的内套环231和外套环232,所述内套环231和外套环232位于限位杆3的凸挡部31与握持钮32之间。

所述第二限位部24包括一限位孔241、一导入槽242和一斜面243,所述导入槽242与限位孔241连通,所述斜面243位于导入槽242内,用以引导限位杆3进入限位孔241,以加速第一踩踏件20和第二踩踏件21相对于曲柄100的展开。所述限位孔241套住限位杆3的凸挡部31,从而限位杆3提高了第一踩踏件20和第二踩踏件21相对于曲柄100展开时的稳定性,同时能够稳定支撑踩踏。

如图6所示,当握持钮32抓取限位杆3并移出第二限位部24限位孔241,而解除限位后,即可如图3所示,将第一踩踏件20和第二踩踏件21向相反方向枢转从而形成朝向曲柄100靠拢的收拢操作,从而有效缩小自行车车体结构体积,据此降低包装成本、仓储成本和运输物流成本。

所述第一踩踏件20不与踏板本体枢接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结合部40,第二踩踏件21不与踏板本体枢接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结合部41。

所述第一结合部40设置有柱孔222,所述第二结合部41设置有与柱孔222配合的凸柱221。在第一踩踏件20和第二踩踏件21展开时,凸柱221与柱孔222配合使用,互相嵌结支撑,进一步提高踩踏时的牢固度和稳定度。

所述第一结合部40设置有扣槽224,第二结合部41设置有扣槽224配合的扣部223,扣槽224和扣部223配合使用,互相嵌结支撑,进一步提高踩踏时的牢固度和稳定度。

所述踏板本体上设置有止滑面13,止滑面13提高了踩踏时的稳定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