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013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儿童推车通常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设于推车车架底部的轮组件、用于将推车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目前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的种类繁多,推车车架的杆件数目各不相同,各杆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位置不同,从而折叠原理与折叠方式也各不相同。如何在保证对儿童稳定承载推行的前提下简化推车车架的结构及简化推车车架的收折方式,始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追求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操作方便且折叠后结构十分紧凑的儿童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于所述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用于将所述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所述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推杆及座杆,所述前支架的上部、后支架的上部及推杆的下部这三个部件中,其中两个部件相枢轴连接,第三个部件枢轴连接在前述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或者所述的三个部件枢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前支架自前向后逐渐上倾延伸,所述前支架上还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上下滑动的滑动件,所述座杆的前部与所述滑动件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座杆的后部枢轴连接在所述后支架上,

所述车架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撑杆,所述撑杆的上部枢轴连接在所述推杆上且所述撑杆的下部枢轴连接在所述座杆上,所述车架折叠时,所述推杆向后翻转且所述滑动件沿所述前支架下滑,带动所述前支架、后支架、座杆、推杆及撑杆相互收拢。

优选地,所述座杆的后部通过第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后支架上,所述撑杆的下部通过第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座杆上,所述第二轴在所述座杆上沿前后方向位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轴之间。

优选地,所述前支架的上部、所述后支架的上部及所述推杆的下部这三个部件通过转动关节彼此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架的上部、所述后支架的上部及所述推杆的下部这三个部件绕同一转轴相枢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设于所述转动关节上用于将所述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相对锁定,所述推杆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锁定机构解锁的解锁拉手。

优选地,所述前支架至少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自前向后逐渐上倾延伸的两根前支杆,所述后支架至少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后支杆,所述推杆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推杆侧杆,所述车架同一侧上的所述前支杆、后支杆及推杆侧杆之间相对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为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前支杆上的滑套。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同一侧的所述推杆侧杆与所述前支杆沿同一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车架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附件,所述座杆的前部通过所述前附件与所述的滑动件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前附件的后部与所述座杆固定连接,所述前附件的上部与所述滑动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附件为餐盘组件,所述餐盘组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侧扶手、固设于两所述侧扶手前部的前托,每侧所述侧扶手的后部均枢轴连接在同侧的所述滑动件上,每侧的所述侧扶手的后部均向下延伸有一座杆接头,所述座杆的前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座杆接头上,所述车架折叠时,所述前附件相对所述滑动件转动而与所述前轮组件共同支撑于地面,使得折叠后的所述车架自立于地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其推车车架仅包括前支架、后支架、推杆、座杆及撑杆,杆件数量少,结构简洁,推车在展开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刚性和使用稳定性,折叠操作简单,折叠后车架上的各杆件能够紧密地收拢在一起且可自立于地面,使用非常的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展开状态下的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半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

其中:1、前支架;11、前支杆;12、脚踏杆;2、后支架;21、后支杆;22、后横杆;3、推杆;31、推杆侧杆;32、推把;4、座杆;5、撑杆;6、滑动件(滑套);67、锁定结构;7、前附件(餐盘组件);71、侧扶手;72、前托;73、座杆接头;8、转动关节;9、解锁拉手;10、前轮组件;20、后轮组件;101、第一轴;102、第二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至图4所示的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设于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10、设于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20,以及用于将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

车架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推杆3、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杆4,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撑杆5。前支架1的上部、后支架2的上部及推杆3的下部这三个部件中,其中两个部件相枢轴连接且第三个部件枢轴连接在前述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或者上述的三个部件相枢轴连接在一起。

前支架1自前向后逐渐上倾延伸,前支架1上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上下滑动的滑动件6,座杆4的前部可相对转动地与滑动件6相连接,座杆4的后部枢轴连接在后支架2上;撑杆5的上部枢轴连接在推杆3上,其下部则枢轴连接在座杆4上。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推车车架上各杆件/部件具体设置如下:

前支架1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自前向后逐渐上倾延伸的两根前支杆11、固定连接在两侧前支杆11下部之间的脚踏杆12,前轮组件10有两组且分别设于两侧前支杆11的底部;后支架2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后支杆21、固定连接在两侧后支杆21下部之间的后横杆22,后轮组件20有两组且分别设于两侧后支杆21的底部;推杆3也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推杆侧杆31和固定连接在两侧推杆侧杆31顶部之间的推把32。

参见各附图所示,车架左右两侧中的每一侧上,前支杆11的上部、后支杆21的上部及推杆侧杆31的下部这三者之间通过转动关节8彼此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在这里,前支杆11的上部、后支杆21的上部及推杆侧杆31的下部这三者绕同一转轴相枢轴连接在一起。

滑动件6采用的为滑套6,每侧的前支杆11上均滑动地套设有一组滑套6,座杆4与撑杆5均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其中两侧的座杆4相连接且一体设置而呈U字型。车架左右两侧的每一侧上,座杆4的后部通过第一轴101枢轴连接在后支杆21上,撑杆5的下部通过第二轴102枢轴连接在座杆4上,撑杆5的上部枢轴连接在推杆侧杆31上,其中,上述的第二轴102在座杆4上位于滑套6的后方且位于第一轴101的前方。

该推车车架上锁定机构包括设于转动关节8处用于将前支架1、后支架2及推杆3相互锁定,这样便可使得前支架1、后支架2、推杆3、座杆4及撑杆5均相对锁定而使得推车车架锁定。推杆3的上部还设有用于将上述的锁定机构解锁的解锁拉手9。

该推车车架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附件7,该前附件7可以为本实施例中的餐盘组件,也可以为前扶手组件。在这里,餐盘组件7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侧扶手71、固定地连接在两侧侧扶手71前端部的托盘72,每侧侧扶手71的后部均枢轴连接在与其同侧的滑套6上,每侧侧扶手71的后部均向下延伸有一座杆接头73,座杆4的前部固定连接在座杆接头73上而实现与滑套6的可相对转动连接。在车架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中,座杆4与前附件7的餐盘组件始终保持相对固定而同步地相对车架上的其他杆件运动。

该儿童推车展开使用时,参见图1、图2所示,锁定机构锁定而使得前支架1、后支架2及推杆3相互锁定,滑套6锁定在前支杆11上;车架同一侧上前支杆11与推杆侧杆31沿同一长度方向延伸,前支杆11、后支杆21及座杆4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而使得车架具有良好的刚性;餐盘组件7位于前支架1的前方形成对儿童坐立时前方的防护。该推车车架在展开时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还可嫁接如汽车安全座椅、婴儿睡篮等多种产品使用。

当需要将该儿童推车折叠起来时,参见图3所示,操作者先通过解锁拉手9将锁定机构解锁,然后向下按推杆3,使得推杆3朝向后支架2的后方向下翻转,撑杆5在推杆3的带动下下行,从而驱使座杆4绕第一轴101相对后支架2旋转,座杆4的前部下行而带动滑套6沿前支杆11向下滑动,同时带动前支架1与后支架2沿前后方向逐渐收拢,直至前支架1、后支架2、座杆4、撑杆5及推杆3逐渐地收拢在一起。

在上述过程中,餐盘组件7在滑套6的带动下沿前支杆11下行,并在座杆4的带动下相对滑套6及前支杆11翻转,使得餐盘组件7的下部支撑于地面,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得餐盘组件7与前支架1进一步靠拢,从而减小折叠后的车架的整体体积;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得餐盘组件7与前轮组件10共同支撑于地面,使得折叠后的车架自立于地面,以方便用户的日常携带与收纳使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其杆件数量少,造型新颖,结构简洁,展开时具有良好的刚性和使用稳定性,折叠操作简单,折叠后车架上的各杆件能够紧密地收拢在一起且可自立于地面,使用非常的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