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833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童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



背景技术:

儿童推车是儿童学步前所使用的玩具,使用对象是无自主能力的学步前儿童,因此选购时首要注意的事项是安全,除了整车的结构牢固外,首要注意的推车有没有锁紧机构的锁紧保险装置,如果只有锁紧机构而无锁紧的保险装置,一旦锁紧机构失灵,就会造成儿童的严重伤害事故。

现有的童车为了控制成本,往往结构简单,缺乏足够的锁紧机构,使得童车缺乏足够的安全性。同时,由于童车的体积较大,不利于储藏,是当今众多家长的一个烦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儿童推车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好且便于储藏的童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童车,包括车架、睡篮,所述的车架上设有一连接架,所述的连接架上连有一托臂,所述的睡篮与所述的托臂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连接架上设有转芯,所述的转芯与托臂之间设有第一锁止机构,所述的第一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托臂内的第一拉线、设置在第一拉线前端的第一制动按钮、以及设置在第一拉线末端的第一锁销;

所述第一制动按钮从所述托臂的上端穿出,所述的第一锁销设于所述的转芯中,所述的连接架上设有第一锁孔,所述的第一锁销可穿入或脱离所述的第一锁孔;

当所述的睡篮连接在所述托臂的上端时,该睡篮将所述的第一制动按钮下压,此时所述的第一锁销穿入所述的第一锁孔中;当睡篮与托臂分离后,第一制动按钮上升从而通过第一拉线带动第一锁销并使得第一锁销与第一锁孔分离,从而所述的转芯可转动。

进一步,所述转芯的外壁上设有限位筋,当所述的转芯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的限位筋与所述的连接架干涉配合从而将所述的转芯限位。

进一步,还包括定位销,所述的连接架上设有旋转架,所述的旋转架内开设有转孔,所述的转芯设置在该转孔中,所述的旋转架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的连接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定位销穿过通孔后插入所述的定位孔中,定位销上升使得定位销与定位孔分离,从而所述的旋转架可转动。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架上设有旋转架,所述的旋转架内开设有转孔,述的转芯设置在该转孔中,所述的转芯与连接架之间设有第二锁止机构,所述的第二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架内的第二拉线、设置在第二拉线前端的第二制动按钮、以及设置在第二拉线末端的第二锁销;

所述第二制动按钮从所述连接架的侧壁穿出,所述的第二锁销设于所述的旋转架中,所述的转芯上设有第二锁孔,所述的第二锁销可穿入或脱离所述的第二锁孔;

当所述的第二制动按钮向内移动时,所述的第二拉线带动所述的第二锁销向下移动并使得第二锁销与第二锁孔分离,从而所述的转芯可转动;当所述的第二制动按钮复位后,所述的第二锁销也向上复位并穿入所述的第二锁孔中,从而所述的转芯无法转动。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拉线与第一制动按钮和第一锁销之间分别设有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可使得第一制动按钮和第一锁销自动复位。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拉线与第一制动按钮和第一锁销之间分别设有弹性件,所述的第二拉线与第二制动按钮和第二锁销之间分别设有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可使得第一制动按钮、第一锁销、第二制动按钮和第二锁销自动复位。

进一步,所述定位销的上端设有拉环,所述的定位销的一端设有弹性件。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架与连接架通过法兰盘连接。

进一步,所述车架的下端设有一储物篮。

进一步,所述的车架为单根弧状推车把手,且所述车架的单根弧状把手上设有握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多道锁紧机构的作用,确保童车的安全使用;2.通过可拆卸的睡篮、可翻转的转芯和可旋转的旋转架等组件的配合,减小童车在不使用情况下的体积,便于存放。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多道的锁止机构作用,保证各部件之间的稳固使用,从而确保使用时的安全性。当需要存放童车时,可将睡篮与童车分离并自动解锁第一锁止机构,接着按动第二制动按钮即可解锁第二锁止机构,从而可以翻转托臂使得童车占用体积进一步缩小。当需要向后翻转托臂时,先上拉动拉环,使得定位销向上移动,接着即可转动旋转架;当旋转架旋转约180度时,再翻转托臂,即可实现向后翻转托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图4是转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旋转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5,一种童车,包括车架1、睡篮2,所述的车架1上设有一连接架3,所述的连接架3上连有一托臂4,所述的睡篮2与所述的托臂4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连接架3上设有转芯5,所述的转芯5与托臂4之间设有第一锁止机构,所述的第一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托臂4内的第一拉线6、设置在第一拉线6前端的第一制动按钮7、以及设置在第一拉线6末端的第一锁销8;

所述第一制动按钮7从所述托臂4的上端穿出,所述的第一锁销8设于所述的转芯5中,所述的连接架3上设有第一锁孔16,所述的第一锁销8可穿入或脱离所述的第一锁孔16;

当所述的睡篮2连接在所述托臂4的上端时,该睡篮2将所述的第一制动按钮7下压,此时所述的第一锁销8穿入所述的第一锁孔16中;当睡篮2与托臂4分离后,第一制动按钮7上升从而通过第一拉线6带动第一锁销8并使得第一锁销8与第一锁孔16分离,从而所述的转芯5可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芯5的外壁上设有限位筋9,当所述的转芯5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的限位筋9与所述的连接架3干涉配合从而将所述的转芯5限位。优选的,限位筋9设置在转芯5的后端,从而使得转芯5既无法向后翻转,且向前翻转时最多翻转约180度。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销10,所述的连接架3上设有旋转架11,所述的旋转架11内开设有转孔25,所述的转芯5设置在该转孔25中,所述的旋转架11上还开设有通孔24,所述的连接架3上设有定位孔12,所述的定位销10穿过通孔24后插入所述的定位孔12中,定位销10上升使得定位销10与定位孔12分离,从而所述的旋转架11可转动。优选的,所述的转孔25为2个,且间隔180度设置在旋转架11内,从而可以通过先解锁该定位销10,接着转动旋转架11,最后翻转转芯5的形式来实现转芯5和托臂4向后翻转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架3上设有旋转架11,所述的旋转架11内开设有转孔25,述的转芯5设置在该转孔25中,所述的转芯5与连接架3之间设有第二锁止机构,所述的第二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架3内的第二拉线13、设置在第二拉线13前端的第二制动按钮14、以及设置在第二拉线13末端的第二锁销15;

所述第二制动按钮14从所述连接架3的侧壁穿出,所述的第二锁销15设于所述的旋转架11中,所述的转芯5上设有第二锁孔17,所述的第二锁销15可穿入或脱离所述的第二锁孔17;

当所述的第二制动按钮14向内移动时,所述的第二拉线13带动所述的第二锁销15向下移动并使得第二锁销15与第二锁孔17分离,从而所述的转芯5可转动;当所述的第二制动按钮14复位后,所述的第二锁销15也向上复位并穿入所述的第二锁孔17中,从而所述的转芯5无法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拉线6与第一制动按钮7和第一锁销8之间分别设有弹性件18,所述的第二拉线13与第二制动按钮14和第二锁销15之间分别设有弹性件18,所述的弹性件18可使得第一制动按钮7、第一锁销8、第二制动按钮14和第二锁销15自动复位。优选的,所述的弹性件18为弹簧。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销10的上端设有拉环19,便于定位销10的向上拉动;所述的定位销10的一端设有弹性件18,便于定位销10的复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旋转架11与连接架3通过法兰盘20连接。法兰盘20连接的方式使用方便,且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优选的,所述法兰盘20的下端设有一衬垫21,该衬垫21可防止弹簧与拉线缠绕不清导致第二锁止机构失效的现象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1的下端设有一储物篮22,方便出行的过程中存放物品。所述的车架1为单根弧状推车把手,且所述车架1的单根弧状把手上设有握柄23,造型优美,并且便于家长推动该童车。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多道的锁止机构作用,保证各部件之间的稳固使用,从而确保使用时的安全性。当需要存放童车时,可将睡篮2与童车分离并自动解锁第一锁止机构,接着按动第二制动按钮14即可解锁第二锁止机构,从而可以翻转托臂4使得童车占用体积进一步缩小。当需要向后翻转托臂4时,先上拉动拉环19,使得定位销10向上移动,接着即可转动旋转架11;当旋转架11旋转约180度时,再翻转托臂4,即可实现向后翻转托臂4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