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8215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三轮自行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自行车,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双前轮的三轮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今有许多人选择传统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或运动器材,然因传统自行车仅具有一前轮及一后轮,所以骑乘时需要良好的协调性跟稳定性才能维持车身平衡,当遇到转弯、路面状态不佳或者骑乘者为小孩、银发族等平衡感较差者时,传统自行车就容易发生倾倒而造成意外;虽然也有不少人选择骑乘三轮自行车来避免传统自行车较容易倾倒的问题,但目前市面上的三轮自行车在转弯时,其产生的离心力有可能会造成车轮离地、车身飘移甚至是车身倾倒的状况,故如何设计出一种稳定性高、操控简单、适合银发族等平衡感较差者的自行骑乘工具,即成为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轮自行车,其稳定性高,易于操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车架,包含有一头管;一转向轴,穿设于所述头管并以其二端凸露于所述头管;一连动装置,包含一左杆组以及一右杆组,所述左杆组具有二左上杆、二左下杆、二左立杆、一左上枢轴以及一左下枢轴,所述二左上杆以其第一端枢设于所述转向轴,所述二左下杆以其第一端枢设于所述转向轴,所述二左立杆以其上端和下端分别枢接于所述二左上杆的第二端及所述二左下杆的第二端,所述左上枢轴供所述二左上杆的第二端及所述二左立杆的上端枢设,所述左下枢轴供所述二左下杆的第二端及所述二左立杆的下端枢设,所述右杆组具有二右上杆、二右下杆、二右立杆、一右上枢轴以及一右下枢轴,所述二右上杆以其第一端枢设于所述转向轴,所述二右下杆以其第一端枢设于所述转向轴,所述二右立杆以其上端和下端分别枢接于所述二右上杆的第二端及所述二右下杆的第二端,所述右上枢轴供所述二右上杆的第二端及所述二右立杆的上端枢设,所述右下枢轴供所述二右下杆的第二端及所述二右立杆的下端枢设;至少二弹性件,各所述弹性件具有一连接于所述连动装置的上端,以及一连接于所述转向轴的下端;二轮座,其中一轮座连接所述二左立杆,另一轮座连接所述二右立杆;二前轮,分别枢设于所述二轮座;其中,所述转向轴延伸出一限位部供各所述左下杆及右下杆靠抵。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至少一弹性件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左上枢轴,至少一弹性件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右上枢轴。

所述转向轴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轴供各所述左上杆及右上杆枢设,以及至少一第二固定轴供各所述左下杆及右下杆枢设并供各所述弹性件的下端连接。

各所述弹性件为一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自行车具有双前轮,当转向轴转向时,可带动二轮座及二前轮相对于头管转动,达到骑乘转向的目的,此外,三轮自行车的车身可在三轮着地的情况下侧倾,帮助骑乘者在骑乘过弯时抵抗离心力,如此一来便可完全避免如习知的三轮自行车在过弯时会发生车轮离地甚至是车身倾倒等状况,甚至当路面上出现障碍物时,其中一前轮可压抵障碍物而相较于另一前轮升抬,未升抬的前轮则依然稳当地贴抵地面,此时车身可保持直立不倾斜的状态继续前行,降低车身翻覆的可能,故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自行车拥有良好的骑乘稳定性与安全性,相当适合提供给平衡感较差者如银发族等人骑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三轮自行车无负载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三轮自行车无负载的前视图;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三轮自行车无负载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三轮自行车有负载的前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三轮自行车侧倾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三轮自行车转向侧倾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三轮自行车压抵障碍物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自行车1,其包含有一握把10、一车架20、一转向轴30、一连动装置40、四弹性件50、二轮座60、二前轮70以及一后轮80,本实用新型在以下说明中,兹定义三轮自行车1的车头方向为前方,车尾方向为后方。

车架20包含一头管22,头管22与转向轴30同轴。

转向轴30穿设于头管22并以其二端凸露于头管22,转向轴30的上端与握把10连接,当握把10受骑乘者控制而左右摆动时,握把10可带动转向轴30相对头管22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或朝逆时针方向转动,转向轴30的下端延伸出一限位部32,转向轴30还具有一第一固定轴34,第一固定轴34穿设转向轴30并以二端凸露于转向轴30,以及一第二固定轴36,第二固定轴36穿设于转向轴30并以二端凸露于转向轴30,第一固定轴34的二端与第二固定轴36的二端均分别朝三轮自行车1的前方及后方延伸。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32为一矩形板体锁固于转向轴30的下端,且限位部32还具有二设在矩形板体上的凸块321。

连动装置40包含一左杆组42以及一右杆组44,如图3所示,左杆组42具有二左上杆421、二左下杆423、二左立杆425、一左上枢轴427以及一左下枢轴429,二左上杆421以其第一端421A枢设于第一固定轴34,二左下杆423以其第一端423A枢设于第二固定轴36,二左立杆425的上端425A和下端425B分别枢接于二左上杆421的第二端421B及二左下杆423的第二端423B,左上枢轴427供二左上杆421的第二端421B及二左立杆425的上端425A枢设,左下枢轴429供二左下杆423的第二端423B及二左立杆425的下端425B枢设。如图4所示,右杆组44具有二右上杆441、二右下杆443、二右立杆445、一右上枢轴447以及一右下枢轴449,二右上杆441以其第一端441A枢设于第一固定轴34,二右下杆443以其第一端443A枢设于第二固定轴36,二右立杆445以其上端445A和下端445B分别枢接于二右上杆441的第二端441B及二右下杆443的第二端443B,右上枢轴447供二右上杆441的第二端441B及二右立杆445的上端445A枢设,右下枢轴449供二右下杆443的第二端443B及二右立杆445的下端445B枢设。连动装置40以转向轴30的轴心为旋转中心而可随着转向轴30旋转而转动;各左下杆423及右下杆443靠抵于限位部32的二凸块321。

各弹性件50具有一连接于连动装置40的上端52、以及一连接于转向轴30的下端54,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二弹性件50的上端52分别连接于左上枢轴427的二端,另二弹性件50的上端52分别连接于右上枢轴447的二端,各弹性件50的下端54则连接于第二固定轴36,如此一来,其中二弹性件50为位于转向轴30的前方,另二弹性件50则位于转向轴30的后方,且各弹性件50可以是但不限于拉伸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各弹性件50的数量只要为二个以上即可,且并不限于要位于转向轴30的前方或后方,只要其中一弹性件50连接于连动装置40的左杆组42与转向轴30、另一弹性件50连接于连动装置40的右杆组44与转向轴30即可。

三轮自行车1的其中一轮座60连接二左立杆425,另一轮座60连接二右立杆445,二前轮70则分别枢设于二轮座60,因此当转向轴30转动时,连动装置40可带动轮座60与二前轮70一起转动;事实上,二轮座60的形状结构与位置并无特别限制,只要能供二前轮70枢设即可。

当三轮自行车1未受骑乘时,三轮自行车1处于无负载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各弹性件50呈未拉伸状态,且各左上杆421第一端421A与各右上杆441第一端441A的高度位置为低于第一固定轴34,各左下杆423第一端423A与各右下杆443第一端443A的高度位置为低于第二固定轴36,且各左下杆423及右下杆443并往下靠抵于限位部32的二凸块321,转向轴30位于一第一位置P1;如图5所示,当三轮自行车1受骑乘时处于负载状态,三轮自行车1因承受骑乘者的重量而使得转向轴30受压而向下移动至一第二位置P2,在此过程中,各左上杆421、右上杆441、左下杆423、与右下杆443开始旋摆,直到各左上杆421第一端421A与各右上杆441第一端441A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于第一固定轴34、各左下杆423第一端423A与各右下杆443第一端443A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于第二固定轴36,各左下杆423及右下杆443则离开限位部32的二凸块321,此时各弹性件50呈拉伸状态,若由图5的视角观察,位于转向轴30前侧的左杆组42和右杆组44大致互相形成一矩形,位于转向轴30后侧的左杆组42和右杆组44亦然。

接下来为方便说明三轮自行车1的动作过程,兹定义连接于左上枢轴427的二弹性件50属于左弹性件56、连接于右上枢轴447的二弹性件50属于右弹性件58。当骑乘者骑乘三轮自行车1并改变身体的重心使身体往左右两边侧倾时,三轮自行车1的车身(如车架20与握把10等)即可受骑乘者控制而朝左右方向侧倾,如图6所示即为三轮自行车1往骑乘者左边(即图6视角的右边)侧倾的示意图,三轮自行车1的各前轮70及后轮80均未离地,位于转向轴30前侧的左杆组42和右杆组44大致互相形成一平行四边形,位于转向轴30后侧的左杆组42和右杆组44亦然,在此状况下,二左弹性件56受到拉力作用而伸长并同时施加给三轮自行车1一回复力,以帮助三轮自行车1的车身回正,避免三轮自行车1侧倾后不容易归位。

如图7所示,当握把10受骑乘者控制而朝逆时针方向摆动时,握把10可带动转向轴30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转向轴30再同时带动连动装置40、二轮座60及二前轮70转动,进而使三轮自行车1达到骑乘转向的目的,也就是说,三轮自行车1可在三轮着地的情况下同时达到既转向又侧倾的功效,以帮助骑乘者在骑乘过弯时可以抵抗离心力,如此一来便可完全避免如习知的三轮自行车在过弯时会发生车轮离地甚至是车身倾倒等状况发生。

此外,当三轮自行车1在行进的过程中,路面上出现障碍物时,三轮自行车1无需闪避开障碍物也可顺畅前行,举例来说,如图8所示,三轮自行车1的其中一前轮70(如左前轮70)碰到一障碍物2时,左杆组42可连同左前轮70相对于右杆组44及右前轮70升抬、即二左弹性件56再进一步被拉伸,如此可使左前轮70离开地面而压抵于障碍物2,未升抬的右前轮70则依然稳当地贴抵地面,在此状况下三轮自行车1的车身可保持直立不倾斜的状态继续前行,大幅降低车身翻覆的可能,且三轮自行车1的其他结构如车架20、握把10等并不因左杆组42升抬而跟着升抬或有其他明显的位置变化,因此对于骑乘者而言,骑乘三轮自行车1经过障碍物2的感受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改变,几乎如同在平地上骑乘般顺畅;待三轮自行车1通过障碍物2后,左杆组42即回到如图5所示的位置,而待骑乘者下车之后,三轮自行车1则回到如图2所示的状态,且各左下杆423及右下杆443靠抵于限位部32的二凸块321而无法继续相对于转向轴30往下位移。

由此,三轮自行车1拥有良好的骑乘稳定性与安全性,相当适合提供给平衡感较差者如银发族等人骑乘,且由于连动装置40分成左杆组42及右杆组44,再各自搭配二左弹性件56及二右弹性件58之故,三轮自行车1拥有单边(即三轮自行车1的左边或右边)避震的效果。

三轮自行车1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例如各弹性件50的上端52可连接于连动装置40的其他位置、各弹性件50的下端54也可连接于转向轴30的其他位置;第一固定轴34与第二固定轴36的数量可各为二个且分别由转向轴30朝前方及后方延伸而出,或者,二左上杆421、二左下杆423、二右上杆441及二右下杆443可枢设于转向轴30的其他位置;三轮自行车1可装上蓄电池等成为一电动自行车;限位部32的结构形状可视需求改变,例如二凸块321可省略不设;连动装置40与其连接的二轮座60、二前轮70可自转向轴30拆下,在转向轴30上改接只具有一前轮的模块,则三轮自行车1即可变成习知的传统双轮自行车,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自行车1可视需求而跟传统自行车做切换,因此喜欢骑乘自行车的消费者并不需要为了满足不同的骑乘需求而购买两部不同类型的自行车,相当节省开销。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不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超脱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简易结构润饰或变化,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涵盖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