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输转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2326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物资输转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运输车辆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物资输转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物资输转车样式很多,一般都在环境不太复杂的情况下使用。若在门槛多且空间狭小的环境下,普通的输转车就不能适应此类工作环境,只能靠增加人员的劳动强度来实现,影响物资输转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资输转车,大大提高物资输转效率,减轻人员的劳动负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资输转车,设有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前部及后部的中下方分别经短轴安装有前主动链轮及后主动链轮,前主动链轮及后主动链轮分别与副操作手柄及主操作手柄连动,车架左右两侧下方安装有一个旋转轴,左右两侧的旋转轴上分别固定有前从动链轮及后从动链轮,前从动链轮及后从动链轮分别经链条与前主动链轮及后主动链轮连接,左右两侧的旋转轴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板,左侧及右侧的连接板端部分别安装有旋转滑动支撑杆,车架下方的前后部位分别安装有一组轮架收放控制机构,轮架收放控制机构由触发杆、主动锥齿轮、轴、从动锥齿轮、转动板、驱动杆、释放杆、连板、连杆、收放杆、轮架和万向轮组成,主动锥齿轮及另一主动锥齿轮分别通过轴安装在车架下方,并分别与触发杆和释放杆固定连接,触发杆和释放杆与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主动锥齿轮及另一主动锥齿轮分别与从动锥齿轮及另一从动锥齿轮相啮合,从动锥齿轮及另一从动锥齿轮之间安装有驱动杆,驱动杆中部装有转动板,转动板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板的一端铰接,两个连板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连杆的分支铰接,连杆的一端与收放杆铰接,连杆另一端与车架的支架铰接,收放杆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轮架上,轮架一端铰接在旋转轴上,两个轮架另一端固定有万向轮。

本发明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所述的两个轮架,一个装在与其对应的收放杆前侧,另一个装在与其对应的收放杆后侧,形成错位。所述的旋转轴前端固定有挡块。所述的车架四个角上通过弯板固定有防撞轮。车架上方的前部及后部分别安装有可折叠式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跨越一定高度门槛进行物资输转,实现在有门槛障碍且空间狭小的环境下,进行物资输转的工作,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过槛冲力小,锁止可靠的特点,特别适合门槛较多的狭小空间内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轮架撤收状态右视图。

图5为轮架收放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中 1.副操作手柄,2.把手,3.前主动链轮,4.车架,5.旋转滑动支撑杆,6.后主动链轮,7.主操作手柄,8.固定板,9.防撞轮,10.弯板,11.后从动链轮,12.前从动链轮,13.挡块,14.连接板,15.旋转轴,16.轮架收放控制机构,17.万向轮,18.触发杆,19.主动锥齿轮,20.轴,21.从动锥齿轮,22.转动板,23.驱动杆,24.从动锥齿轮,25.轴,26.主动锥齿轮,27.释放杆,28.连板,29.连杆,30.收放杆,31.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6中,本发明车架4前部及后部的中下方分别经短轴安装有前主动链轮3及后主动链轮6,两个短轴分别与副操作手柄1及主操作手柄7通过平键固定连接,前主动链轮3及后主动链轮6分别与副操作手柄1及主操作手柄7连动,车架4左右两侧下方安装有一个旋转轴15,两个旋转轴15分别与车架4两侧下方的固定板8铰接。左右两侧的旋转轴15上分别固定有前从动链轮12及后从动链轮11,前从动链轮12及后从动链轮11分别经链条与前主动链轮3及后主动链轮6连接,传动比为1,左右两侧的旋转轴15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板14,左侧及右侧的连接板14端部分别安装有旋转滑动支撑杆5,旋转轴15自转的同时带动旋转滑动支撑杆5旋转,挡块13固定在旋转轴15的前端,车架4下方的前后部位分别安装有一组轮架收放控制机构16。轮架收放控制机构16由分别由触发杆18、主动锥齿轮19、轴20、从动锥齿轮21、转动板22、驱动杆23、从动锥齿轮24、轴25、主动锥齿轮26、释放杆27、连板28、连杆29、收放杆30、轮架31和万向轮17组成,主动锥齿轮19及另一主动锥齿轮26分别通过轴20及轴25安装在车架4下方的支架上,并分别与触发杆18和释放杆27固定连接,触发杆18和释放杆27与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主动锥齿轮19及另一主动锥齿轮26分别与从动锥齿轮21及另一从动锥齿轮24相啮合,从动锥齿轮21及另一从动锥齿轮24之间安装有驱动杆23,驱动杆23中部装有转动板22,转动板22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板28的一端铰接,两个连板28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连杆29的分支铰接,连杆29的一端与收放杆30铰接,连杆29另一端与车架4下方的支架铰接,收放杆30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轮架31上,轮架31一端铰接在旋转轴15上,两个轮架31另一端固定有万向轮17。两个轮架31一个装在与其对应的收放杆30前侧,另一个装在与其对应的收放杆30后侧,形成错位。车架4的四个角上通过弯板10固定有防撞轮9,车架4上方的前部及后部分别安装有一个可折叠式把手2。

本发明操作时,操作人员推动输转车前行,当门槛触碰挡块13时,扳动主操作手柄7和副操作手柄1,此时后主动链轮6和前主动链轮3通过链条带动旋转轴15上的后从动链轮11和前从动链轮12转动,旋转轴15和连接板14也随着转动,从而带动旋转滑动支撑杆5围绕旋转轴15由水平方向向下旋转90°至垂直方向,此时旋转滑动支撑杆5支撑在门槛上,车体前端随之升起,前端万向轮17离开地面。在人力推动下,车体继续在门槛上前行,在推力和惯性作用下门槛触碰触发杆18,带动主动锥齿轮19和从动锥齿轮21转动,将触发杆18的水平推力改变为驱动杆23的自转力,转动板22随驱动杆23的转动,由垂直方向向水平方向伸展,促使连板28向外伸展,连杆29由于一端受车架4的牵引,促使其与收放杆30铰接的一端和收放杆30向内收缩,从而带动轮架31和万向轮17收起并锁固,两个万向轮17以同步向内交错的形式收起,轮架31与旋转轴15的铰接保证了万向轮17收起的准确定位,待万向轮17越过门槛后,门槛又触发释放杆27,与收起相反的将万向轮17释放归位。后轮以同样的控制完成越障动作,待两组车轮全部通过门槛后,主操作手柄7和副操作手柄1归位,车体回落,万向轮17落地,进行正常行走,越障过程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