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加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创新,自主创新成为国内工业发展的主流,例如,现在有很多汽车上都设有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发动机加热等,这些技术基本都来自于国外进口汽车上,但由于高昂的价格,使很多消费者需求不是很大,但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发动机加热基本都通过加热器加热,因此需国人开发一种车用加热器,使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发动机加热成为消费需求量大的汽车标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传热效果好的车用加热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引出线、法兰、镁粉套、发热丝、镁粉底、拉伸外壳,所述的拉伸外壳内的底部安装有镁粉底,拉伸外壳内安装有镁粉套,且该镁粉套位于镁粉底的上方,在该镁粉底与镁粉套的中间孔间安装有发热丝,发热丝与镁粉套、拉伸外壳之间的缝隙加有氧化镁粉;与该发热丝连接有引出线,该引出线延伸拉伸外壳外,法兰套在拉伸外壳上并通过激光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镁粉套的中间孔为椭圆形的通孔,镁粉套的套壁为圆形封壁或圆形开小孔的壁或圆形开间隙的壁;该镁粉套通过中间孔套在引出线上,并位于发热丝之上,该发热丝与拉伸外壳之间填装有氧化镁粉。
作为优选,所述的镁粉套的中间孔为圆形的通孔,镁粉套的套壁为圆形封壁;该镁粉套通过中间孔套在发热丝上,并与镁粉底相接触,该发热丝与镁粉套之间填装有氧化镁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传热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加热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加热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的镁粉套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镁粉套俯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的镁粉套俯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的镁粉套俯视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本发明的镁粉套俯视结构示意图四。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引出线;2、法兰;3、镁粉套;4、发热丝;5、镁粉底;6、拉伸外壳;31、中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7所示,本发明包括引出线1、法兰2、镁粉套3、发热丝4、镁粉底5、拉伸外壳6,所述的拉伸外壳6内的底部安装有镁粉底5,拉伸外壳6内安装有镁粉套3,且该镁粉套3位于镁粉底5的上方,在该镁粉底5与镁粉套3的中间孔31间安装有发热丝4,确保发热丝4居中,发热丝4与镁粉套3、拉伸外壳6之间的缝隙加有氧化镁粉;与该发热丝4连接有引出线1,该引出线1延伸拉伸外壳6外,法兰2套在拉伸外壳6上并通过激光焊接固定;拉伸外壳6所用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如附图1、3所示,所述的镁粉套3的中间孔31为椭圆形的通孔,镁粉套3的套壁为圆形封壁(如附图4所示)或圆形开小孔的壁(如附图5所示)或圆形开间隙的壁(如附图6所示);该镁粉套3通过中间孔31套在引出线1上,并位于发热丝4之上,该发热丝4与拉伸外壳6之间填装有氧化镁粉。
如附图2、3、7所示,所述的镁粉套3的中间孔31为圆形的通孔,镁粉套3的套壁为圆形封壁;该镁粉套3通过中间孔31套在发热丝4上,并与镁粉底5相接触,该发热丝4与镁粉套3之间填装有氧化镁粉。
本发明的所填装的氧化镁粉采用120目以上的氧化镁粉,并通过定位用镁粉套3与带绝缘皮的引出线1之间的缝隙及定位用镁粉套3与不锈钢的拉伸外壳6之间的缝隙进入发热丝4周边,氧化镁粉加满后通过缩管工艺,使氧化镁粉密实,提高传热效果。该加热器最细能做到4mm。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发明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