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755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牵引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牵引车。



背景技术:

对台车等进行牵引的牵引车,在车身的后部具备连结装置。在连结装置连结牵引对象。将牵引对象连结于连结装置的连结作业,通过使牵引车后退来进行。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牵引车具备能够在车外进行操作的点动开关。点动开关是用于使牵引车前进后退的开关,通过将点动开关接通,牵引车微动。点动开关设置于车身的后部、或者车身的侧部中的接近后部的位置。在车身的后部设置有点动开关的情况下,牵引车的乘员在车身的后方进行点动开关的操作。在车身的侧部设置有点动开关的情况下,牵引车的乘员在车身的侧方进行点动开关的操作。利用点动开关,牵引车的乘员能够使牵引车微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9961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车身的侧方操作点动开关而进行连结作业的情况下,不容易视觉辨认连结装置与牵引对象的连结状况。在车身的后方操作点动开关而进行连结作业的情况下,要在车身与台车之间进行连结作业。该情况下,与在车身的侧方操作点动开关的情况相比,连结装置与牵引对象的连结状况容易视觉辨认,但是可见区受车身与牵引对象遮蔽、视野变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视觉辨认连结装置与牵引对象的连结状况、抑制视野变窄的牵引车。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牵引车,具备:连结装置,设置于车身的后部,与牵引对象连结;和点动开关,设置于所述车身的后部中的从车宽方向的中心偏离的位置,其中,具备安装面,所述点动开关以朝向车外突出的方式设置于该安装面,所述安装面配置为,沿着所述安装面的方向与车宽方向交叉、且所述安装面中的最接近所述中心的部分位于与所述安装面中的离所述中心最远的部分相比靠后方的位置。

乘员在操作点动开关时会向安装面的正面移动。沿着安装面的方向与车宽方向交叉。安装面中的最接近车宽方向的中心的部分,位于与离车宽方向的中心最远的部分相比靠后方的位置。由此,安装面的正面成为车身的斜后方。利用安装面,乘员被引导至车身的斜后方的位置。该位置成为牵引车与牵引对象之间的侧方,容易视觉辨认牵引车与牵引对象的连结状况。另外,乘员不进入牵引车与牵引对象之间,因此,视野不容易变窄。

关于所述牵引车,也可以是,所述车身的后部具备向前方凹陷的凹部,所述点动开关配置于所述凹部内。由此,能够抑制掉落物碰撞点动开关。

关于所述牵引车,也可以是,所述安装面相对于车宽方向倾斜45度。由此,能够合适地将乘员引导至车身的斜后方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视觉辨认连结装置与牵引对象的连结状况、抑制视野变窄。

附图说明

图1是拖拉车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剖切拖拉车的一部分所示的立体图。

图3中的(a)是放大地示出点动装置的立体图,(b)是点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乘员与点动开关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标号说明

10…拖拉车(牵引车)、11…车身、12…连结装置、42…壳体(凹部)、48…安装面、51…点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牵引车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作为牵引车的拖拉车(towingtractor)10具备车身11。拖拉车10在车身11的后部具备与牵引对象连结的连结装置(drawbar)12。拖拉车10对连结于连结装置12的牵引对象进行牵引。牵引对象例如是装载有货物的台车等。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表示车身11的前后左右。

车身11具备驾驶座20。车身11在驾驶座20的前方具备电池外壳13。电池外壳13由可开闭的电池保护罩(hood)14覆盖。在电池外壳13内收纳有电池15。

车身11在驾驶座20的后方具备兼作配重之用的后部框架31。后部框架31例如通过铸造而制造。在后部框架31的上表面配置有座椅32。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驾驶座20具备底板(floor)21。底板21位于电池外壳13与后部框架31之间。在驾驶座20设置有加速器踏板22以及制动器踏板23。电池外壳13的后表面设置有仪表板24。

如图2所示,在仪表板24设置有转向装置25和/或显示拖拉车10的状况的计量仪表类26。

如图1所示,后部框架31具备收纳部33。在收纳部33收纳有用于使拖拉车10行驶的行驶用马达34、控制行驶用马达34的控制装置35等。行驶用马达34将电池15作为电力源而驱动。本实施方式的拖拉车10是将电池15作为电力源而行驶的电池式。

如图2所示,后部框架31具备向收纳部33开口的收纳开口部36。收纳开口部36设置于后部框架31(车身11)的后部。车身11在后部具备将收纳开口部36封堵的面板37。

面板37具备四边形的贯通孔38。该贯通孔38位于偏离车宽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心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38位于与车宽方向的中心相比向左方偏离的位置。

车身11在后部具备点动装置41。本实施方式的点动装置41安装于面板37。点动装置41具备点动开关51、停止开关52以及壳体42。

如图3中的(a)及(b)所示,壳体42为在一个侧面具备开口部43的三棱柱状。壳体42具备长方形状的安装板44、与安装板44的长边相交的长方形状的第1固定板45及2个三角形板状的第2固定板46。第2固定板46固定于安装板44的短边和第1固定板45的短边,封堵短边彼此之间的开口。由此,壳体42划分形成由安装板44、第1固定板45及2个第2固定板46包围的收纳区域47。收纳区域47经由开口部43而与壳体42外连通。开口部43的开口面积与面板37的贯通孔38的开口面积大致相同。

壳体42以开口部43朝向后方的方式安装。安装板44、第1固定板45以及第2固定板46朝向收纳部33突出。即,壳体42以向前方凹陷的方式安装于后部框架31(车身11)的后部,而构成凹部。在壳体42安装于面板37的状态下,开口部43与贯通孔38连通。安装板44的表面中的面向收纳区域47的安装面48,经由贯通孔38向车外露出。

贯通孔38位于与车宽方向的中心相比向左方偏离的位置,因此,安装板44也位于与车宽方向的中心相比向左方偏离的位置。安装板44位于与第1固定板45相比接近车宽方向的中心的位置。沿着安装面48的方向(安装面48延伸的方向)与车宽方向交叉。安装面48的长边中的成为安装板44与第1固定板45的交界的边48a,成为安装面48中的离车宽方向的中心最远的部分。安装面48的长边中的成为边48a的对边的边48b,成为最接近车宽方向的中心的部分。边48b位于与边48a相比靠后方的位置。

也可以理解为,在设想了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时,安装面48以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车宽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倾斜地旋转。即,沿着安装面48的方向与前后方向以及车宽方向这两方交叉。

优选,安装面48相对于车宽方向在40度~50度的范围内倾斜。换言之,优选,沿着安装面48的方向与车宽方向在40度~50度的范围内交叉。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面48相对于车宽方向倾斜45度。另外,安装面48相对于前后方向也倾斜45度。由此,安装面48朝向后方以及左方。安装面48与车身11的角部相向。

在成为壳体42内的收纳区域47收纳有点动开关51和停止开关52。点动开关51包括前进开关53和后退开关54。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开关51、52是与按压相应地切换接通和断开的按压式的开关。各开关51、52从安装面48垂直地突出。换言之,各开关51、52与安装面48一致地以向车宽方向倾斜45度的状态突出。安装板44位于与车宽方向的中心相比向左方偏离的位置,由此,各开关51、52也位于与车宽方向的中心相比向左方偏离的位置。

安装面48向车外露出,所以,从安装面48突出的各开关51、52向车外突出。因此,乘员能够在车外操作各开关51、52。

前进开关53、后退开关54及停止开关52连接于收纳部33内的控制装置35。当在通过钥匙开关(keyswtich)接通了车身11的电源的状态下操作点动开关51时,控制装置35驱动行驶用马达34。控制装置35在前进开关53接通了的情况下控制行驶用马达34使得拖拉车10向前方微动。控制装置35在后退开关54接通了的情况下控制行驶用马达34使得拖拉车10向后方微动。拖拉车10与点动开关51的操作相应地前进后退。控制装置35在停止开关52接通了的情况下使制动器等工作而使拖拉车10制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拖拉车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进行将连结装置12与牵引对象t连结的连结作业时,乘员移动到点动开关51附近。乘员在操作点动开关51的情况下,从安装面48的正面(垂直于安装面48的位置)进行操作。安装面48相对于车宽方向倾斜45度,因此,乘员被引导至车身11的斜后方45度的位置。即,安装面48被配置为,能够将乘员引导至相对于车身11的最外周使圆弧状的移动距离最长的位置。

处于车身11的斜后方45度位置的乘员的视野a,与处于拖拉车10与牵引对象之间的乘员的视野相比不易被牵引对象t和/或拖拉车10遮蔽。

因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在操作点动开关51而将牵引对象连结于连结装置12时,乘员被引导至车身11的斜后方的位置。该位置容易视觉辨认拖拉车10与牵引对象之间,容易视觉辨认连结状况。另外,乘员不进入车身11与牵引对象之间,因此,视野不容易变窄。由此,例如能够视觉辨认仪表板24的计量仪表类26等。

(2)壳体42以向前方凹陷的方式安装。点动开关51被收纳于壳体42,因此,抑制了掉落物碰撞点动开关51。因此,抑制由于掉落物致使点动开关51被非意图地操作、或者点动开关51损伤。

(3)安装面48相对于车宽方向倾斜45度。因此,能够合适地将乘员引导至车身11的斜后方的位置。

(4)点动开关51以与安装面48的倾斜一致地倾斜的状态突出。因此,由安装面48引导至车身11的斜后方的位置的乘员,容易操作点动开关51。

此外,实施方式也可以以下这样进行变更。

○安装面48的配置(相对于车宽方向的角度),也可以在能够将乘员引导至车身11的斜后方的位置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壳体42的形状只要是具备安装面48的形状即可,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四棱柱状等多棱柱状。另外,安装面48的形状也可以是多边形状、椭圆状等任意形状。另外,也可以,配合壳体42的形状而变更面板37的贯通孔38的形状。

○安装面48既可以设置于面板37,也可以设置于后部框架31。

○点动装置41也可以设置为与车宽方向的中心相比向右方偏离。该情况下,设置在将通过车宽方向的中心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直线设为轴时相对于实施方式的点动装置41成为线对称的点动装置。即,在点动装置设置为与车宽方向的中心相比向左方偏离的情况下,安装面朝向左方以及后方。在点动装置设置为与车宽方向的中心相比向右方偏离的情况下,安装面朝向右方以及后方。

○牵引车只要具备连结牵引对象的连结装置12即可,也可以是拖拉车10以外的拖拉机(tractor)。

○点动开关51不限于按压式的开关,只要是通过乘员的操作来切换接通和断开的开关即可,可以是任意的开关。例如,也可以是杆、滑动式的开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