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把装置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1110发布日期:2019-05-07 22:1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车把装置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是一种智能车把装置组,属于智能自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诞生至今已超过百年,虽然在“智能”方面没有突破,但自行车创新却从未停止过。在“万物智能”的今天,智能自行车将生逢其时,成为这个智能世界中的一大新亮点。外观、材质、功能等方面别具一格的智能自行车,在提升人们骑行体验的同时,实现自行车互联,给人们带来安全、智能的新感受。智能自行车,打破了以往自行车的设计,主打“智能”元素。它在置物篮、车把、挡泥板等物件的设计上独树一帜,非常人性化。

现有智能自行车把立装置上的车把均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但是不同人员对车把距离要求不同,会降低人员使用满意度,不利于产品推广,现有智能自行车把立装置均是整体的,致使车把角度无法进行更改,导致有些人员在使用时,需要加大弯腰角度,会造成身体损伤,适用范围差。

发明创造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创造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车把装置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创造使用方便,加大适用范围,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车把装置组,包括距离调节机构以及角度调整机构,所述距离调节机构下端设有角度调整机构,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横杆、滑槽、固定螺栓、车把、双向丝杆以及中空杆,所述固定螺栓后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加工在横杆上,所述横杆后端设有车把,所述车把后端设置有中空杆,所述中空杆内端安装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外端延伸入中空杆内部,所述双向丝杆下方设有横杆,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滑槽与车把相连接,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套筒、左固定板、活动盘、右固定板以及紧固螺栓,所述套筒下端设有活动盘,所述活动盘左端设置有左固定板,所述活动盘右端安装有右固定板,所述右固定板右端中间位置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左端穿过右固定板与活动盘相连接,所述套筒设置在横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栓以及车把均设有两个,所述车把对称安装在横杆后端,所述固定螺栓对称设置在滑槽前端,所述车把前端镶嵌着内螺纹筒,所述固定螺栓与内螺纹筒通过螺纹相连接,且内螺纹筒通过轴承与车把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杆设有两个,所述中空杆对称安装在双向丝杆左右两端,所述双向丝杆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轴承环,且轴承环与双向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相连接,且轴承环安装在中空杆内端,所述中空杆通过转轴与车把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设有安装螺栓,且安装螺栓穿过套筒与横杆相连接,所述套筒下端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安装在活动盘上端,所述活动盘与套筒通过连接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盘通过轴承分别与左固定板以及右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活动盘右端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过右固定板与螺纹孔相连接,所述紧固螺栓通过螺纹孔与活动盘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固定板下以及右固定板下端设有两个加强杆,且两个加强杆下端安装有两个安装夹,所述角度调整机构通过两个加强杆以及两个安装夹与自行车支架相连接。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一种智能车把装置组,本发明创造通过添加横杆、滑槽、固定螺栓、双向丝杆以及中空杆,该设计即可调整两个车把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人员使用,加大满意度,解决现有智能自行车把立装置上的车把均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但是不同人员对车把距离要求不同,会降低人员使用满意度,不利于产品推广等问题。

因添加套筒、左固定板、活动盘、右固定板以及紧固螺栓,该设计可转动活动盘,进而实现调节车把前后角度,加大适用范围,解决现有智能自行车把立装置均是整体的,致使车把角度无法进行更改,导致有些人员在使用时,需要加大弯腰角度,会造成身体损伤,适用范围差等问题。

因内螺纹筒通过轴承与车把相连接,中空杆通过转轴与车把相连接,该设计可使车把的左右角度进行调整,因添加轴承环,该设计可使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因添加安装螺栓,该设计可加大套筒与横杆紧固效果,因紧固螺栓通过螺纹孔与活动盘相连接,该设计可将活动盘进行紧固,因添加安装夹,该设计实现本发明创造的安装,本发明创造使用方便,加大适用范围,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创造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创造一种智能车把装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一种智能车把装置组中距离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一种智能车把装置组中角度调整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距离调节机构、2-角度调整机构、3-横杆、4-滑槽、5-固定螺栓、6-车把、7-双向丝杆、8-中空杆、9-套筒、10-左固定板、11-活动盘、12-右固定板、13-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创造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创造。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车把装置组,包括距离调节机构1以及角度调整机构2,距离调节机构1下端设有角度调整机构2。

距离调节机构1包括横杆3、滑槽4、固定螺栓5、车把6、双向丝杆7以及中空杆8,固定螺栓5后端设有滑槽4,滑槽4加工在横杆3上,横杆3后端设有车把6,车把6后端设置有中空杆8,中空杆8内端安装有双向丝杆7,双向丝杆7外端延伸入中空杆8内部,双向丝杆7下方设有横杆3,固定螺栓5穿过滑槽4与车把6相连接,该设计可调整车把6距离。

角度调整机构2包括套筒9、左固定板10、活动盘11、右固定板12以及紧固螺栓13,套筒9下端设有活动盘11,活动盘11左端设置有左固定板10,活动盘11右端安装有右固定板12,右固定板12右端中间位置设有紧固螺栓13,紧固螺栓13左端穿过右固定板12与活动盘11相连接,套筒9设置在横杆3上,该设计实现角度调节。

固定螺栓5以及车把6均设有两个,车把6对称安装在横杆3后端,固定螺栓5对称设置在滑槽4前端,车把6前端镶嵌着内螺纹筒,固定螺栓5与内螺纹筒通过螺纹相连接,且内螺纹筒通过轴承与车把6相连接,中空杆8设有两个,中空杆8对称安装在双向丝杆7左右两端,双向丝杆7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轴承环,且轴承环与双向丝杆7通过滚珠螺母副相连接,且轴承环安装在中空杆8内端,中空杆8通过转轴与车把6相连接,套筒9上设有安装螺栓,且安装螺栓穿过套筒9与横杆3相连接,套筒9下端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安装在活动盘11上端,活动盘11与套筒9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活动盘11通过轴承分别与左固定板10以及右固定板12相连接,活动盘11右端设有螺纹孔,紧固螺栓13穿过右固定板12与螺纹孔相连接,紧固螺栓13通过螺纹孔与活动盘11相连接,左固定板10下以及右固定板12下端设有两个加强杆,且两个加强杆下端安装有两个安装夹,角度调整机构2通过两个加强杆以及两个安装夹与自行车支架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使用人员对本发明创造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前,使用人员先利用安装夹把本发明创造安装到自行车支架上,然后使用人员打开固定螺栓5,然后使用人员转动双向丝杆7,因轴承环与双向丝杆7通过滚珠螺母副相连接,所以双向丝杆7转动带动轴承环向内移动,轴承环向内移动带动中空杆8向内移动,中空杆8向内移动带动车把6向内移动,车把6向内移动带动固定螺栓5沿着滑槽4向内移动,当车把6移动当合适位置后,使用人员停止转动双向丝杆7,然后使用人员关闭固定螺栓5,该设计即可调整两个车把6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人员使用,加大满意度。

使用人员扭开紧固螺栓13,使紧固螺栓13与活动盘11分离,然后使用人员握住横杆3进行转动,因活动盘11与套筒9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活动盘11通过轴承分别与左固定板10以及右固定板12相连接,所以横杆3转动带动套筒9绕着活动盘11转动,进而调节车把6角度,当角度调节完成后,使用人员扭紧紧固螺栓13,可对活动盘11进行紧固,该设计可转动活动盘11,进而实现调节车把6前后角度,加大适用范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创造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创造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创造。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创造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创造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