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平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582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特别是一种安装有多对后减挂柱、平叉侧管管径和厚度较大的摩托车加强型双后减后平叉。



背景技术:

摩托车后平叉是摩托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主要由左、右平叉侧管和链接左、右平叉侧管的连接管组成,左、右平叉侧管的前端连接有后安装架,后安装架上设有后减挂柱,后平叉整体为一h型结构,其安装在摩托车后下部的车大架和轮轴之间,起到支撑连接的作用,后减挂柱与车架相连,发动机的震动通过车架直接传递,使得摩托车的震动大,影响行驶,另外,后减挂柱传递给摩托车尾部的力使得摩托车尾部受力不均匀,单薄的后平叉容易扭曲变形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减挂柱大于等于一对、平叉管径和厚度较普通平叉大的一种摩托车平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平叉,其包括左、右平叉侧管,左、右平叉侧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左、右平叉侧管的前端分别安装有后安装架,所述后安装架上安装有后减挂柱,后减挂柱大于等于两对;

进一步,所述左、右平叉侧管的管径为0.2mm-0.6mm;

进一步,所述左、右平叉侧管的厚度为1mm-4mm;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与左、右平叉侧管的连接处加焊有加强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将后减挂柱的对数设为大于等于两对,减少了摩托车发动机传递过来的震动,使得摩托车的受力分布更加均匀合理,也增加了行驶时驾驶员的舒适度,另外,整个后平叉的管径和厚度的增加,后平叉不易断裂,使得摩托车可以更加的牢固和安全。本产品结构合理稳固,强度高,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种摩托车平叉,其包括左、右平叉侧管11和12,左、右平叉侧管11和12通过连接管2连接,左、右平叉侧管11和12的前端分别安装有后安装架3,所述后安装架3上安装有后减挂柱4,后减挂柱4大于等于两对,后减挂柱4优选为两对,即每个后安装架3上设有两个后减挂柱4,后减挂柱4同减震器相连接,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在摩托车主体车架上,另一端则套接在后减挂柱4上,这样,整个摩托车共设置有4减震器,分散了摩托车发动机传过来的震动,优化了驾驶员驾车时的舒适感,同时,两对即四个后减挂柱相对于一对后减挂柱,使得摩托车尾部由后减挂柱4传递过来的力变得更加的均匀合理,后平叉由单减震状态调整后成为双减震状态。

在本发明中,所述左、右平叉侧管11和12的管径为0.2mm-0.6mm,所述左、右平叉侧管11和12的厚度为1mm-4mm。目前的摩托车后平叉的管径大小为0.24mm,厚度为1.5mm,这对于发动机震动较大,摩托车尾部的受力不均匀时,可能会使得后平叉出现断裂,继而造成事故,本实施例优选摩托车左、右平叉侧管11和12的管径为0.29mm,厚度2mm,左、右平叉侧管11和12管径和壁厚的增加,使得后平叉在受力状态下不易扭曲变形和断裂,其结构稳固性好。

在本发明中,所述连接管2与左、右平叉侧管11和12的连接处加焊有加强筋5。加强筋5的增加,使得连接管3能够承受更大的扭力,连接强度高,不易断裂,而且加焊加强筋5方便快速,大大地增加了摩托车后平叉的使用寿命。

本产品将后减挂柱的对数设为大于等于两对,减少了摩托车发动机传递过来的震动,使得摩托车的受力分布更加均匀合理,也增加了行驶时驾驶员的舒适度,另外,整个后平叉的管径和厚度的增加,后平叉不易断裂,使得摩托车可以更加的牢固和安全。本产品结构合理稳固,强度高,安装方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平叉,其包括左、右平叉侧管,左、右平叉侧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左、右平叉侧管的前端分别安装有后安装架,所述后安装架上安装有后减挂柱,后减挂柱大于等于两对。本产品将后减挂柱的对数设为大于等于一对,减少了摩托车发动机传递过来的震动,使得摩托车的受力分布更加均匀合理,也增加了行驶时驾驶员的舒适度,另外,整个后平叉的管径和厚度的增加,后平叉不易断裂,使得摩托车可以更加的牢固和安全。本产品结构合理稳固,强度高,安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北易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8
技术公布日:2018.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