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车用断开式尾横梁结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309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牵引车用断开式尾横梁结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牵引车用断开式尾横梁结构总成。应用于轻量化牵引汽车车架总成。



背景技术:

由于牵引车设计时尾横梁部分要低于横梁上翼面以便搭载半挂。所以牵引车尾部需进行“斜坡”设计。

现有牵引车尾横梁总成为模具一体成型件,前期设计开发时要针对尾横梁设计正向投入大量的模具设计、制造费用,零部件结构、工艺性复杂。维修时需整体拆解更换,维修起来不方便。且与尾横梁连接的纵梁也需投入大量的模具设计、制造费用,使得整车车架前期研发费用高,成本大,不利于整车开发降重、降价指标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牵引车断开式尾横梁结构总成,替代模具一体成型尾横梁结构总成,具有成本低,不用模具费大量投入,维修简单,结构可靠等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牵引车用断开式尾横梁结构总成,由尾横梁、左角撑件、右角撑件、左连接板、右连接板构成;尾横梁为整体的槽型斜开口结构,包括上翼面、下翼面和连接面,上翼面、下翼面与连接面的上下边沿连接;上翼面、下翼面具有u型槽;上翼面与水平面成a度,连接面为竖直方向;其中上翼面左右各设置通孔;下翼面左右边沿各设有纵向布置孔;左角撑件2包括角撑件斜面、侧面;其中角撑件斜面与水平面角度为a度,侧面设置第二孔,通过第二孔与左纵梁连接;角撑件斜面与侧面做过渡圆角;左角撑件侧面与角撑件斜面的夹角与纵梁与其翼面的夹角相同;右角撑件与左角撑件结构对称;左连接板包括直面与连接板斜面;左连接板厚度为12mm;直面为水平方向,直面与连接板斜面夹角为180-a度;其中直面与连接板斜面各有孔;右连接板与左连接板结构对称;尾横梁的上翼面左侧4个通孔与左角撑件的角撑件斜面后侧的4个孔用铆钉铆接,尾横梁通过其下翼面位于左侧的孔与左纵梁下翼面螺栓固定;尾横梁的上翼面右侧4个通孔与右角撑件的角撑件斜面后侧的4个孔用铆钉铆接,尾横梁通过其下翼面右侧的孔与右纵梁下翼面孔螺栓固定;左角撑件的侧面与车架左纵梁侧面固定,右角撑件的侧面与车架右纵梁侧面固定;左角撑件的角撑件斜面前侧与左连接板的连接板斜面铆钉连接;右角撑件的角撑件斜面前侧与右连接板的连接板斜面铆钉固定;左角撑件、右角撑件的角撑件斜面的前端部的与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的宽度相当;左连接板的直面与左纵梁的翼面铆接固定,右连接板的直面与右纵梁的翼面铆钉固定;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前端的宽度与纵梁的翼面的宽度相当;a度为需要的尾横梁坡面角度。

优选地,尾横梁通过落料、冲孔、折弯工艺加工。

优选地,左角撑件、右角撑件通过落料、折弯工艺加工。

优选地,上翼面左右各设置4个直径为15mm的通孔;下翼面左右各设有纵向布置孔,为3个直径为15mm的孔。

优选地,左角撑件、右角撑件的侧面设置12个直径为15mm的孔。

优选地,左角撑件、右角撑件的角撑件斜面与侧面做过渡圆角半径为r20mm。

优选地,左连接板4长度为242mm、宽度为48mm矩形板折弯形成。

优选地,a度为18度。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该结构避免了正向设计车架纵梁及尾横梁总成零部件正式模具费投入,结构简单,工艺性好,生产过程中只需落料、辊压、冲孔、折弯、切割、打磨即可完成;

2.左、右连接板的固定连接方式(厚度12mm)进一步减小了纵梁切割圆角处(左右两边的角处)的应力,保证了该结构的使用可靠性;

3.本结构将传统模具一体件分布设计组成断开式结构;

4.维修方便,可以拆解尾横梁任意一部分进行更换,维修成本低。

在保证车架总成可靠性的前提下,为尽可能降低商用车正向设计时成本、人工、模具费用大量的投入;尾横梁总成为分解为简单钣金件结构设计,各部件加工制作简单、易成型,无需复杂模具投入,可利用螺栓、铆钉固定方式将之连成一体件。拆解方便,易于维修,成本低廉,该断开式尾横梁连接结构不仅有效降低尾横梁模具费用投入,而且与之匹配的纵梁只需辊压、等离子切割即可与之匹配,节省了大量纵梁的模具费用,大大节约了整车研发成本。

本结构应用于某中高端车型系列,在某指定试验场累计30000公里强化路无损坏,且截止目前已经批产2000台车辆均无尾横梁售后问题反馈,证明该断开式尾横梁结构总成具有可观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断开式尾横梁结构总成的分解图;

图2本发明的断开式尾横梁结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断开式尾横梁结构总成与左纵梁、右纵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断开式尾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左角撑件的仰视图;

图6左角撑件的后视图;

图7由角撑件的结构图;

图8右连接板的结构图;

图9左连接板的主视图;

图10左纵梁与右纵梁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牵引车用断开式尾横梁结构总成,由尾横梁1、左角撑件2、右角撑件3、左连接板4、右连接板5构成。

尾横梁1整体为槽型斜开口结构,只需落料、冲孔、折弯即可,上翼面、下翼面做u型切槽减重。包括上翼面、下翼面和连接面,上翼面、下翼面与连接面的上下边沿连接;上翼面与水平面成14度,连接面为竖直方向。上翼面101与下翼面102角度保证为14度,其中上翼面101左右各设置4个直径为15mm的通孔103;下翼面102左右各设有纵向布置孔,即各3个直径为15mm的第一孔104。

左角撑件2包括角撑件斜面201、侧面202;左角撑件2需落料、折弯而成,其中角撑件斜面201与水平面角度保证为14度(14度为需要坡面的设计角度),侧面202设置12个直径为15mm的第二孔203,通过该第二孔与左纵梁6连接。角撑件斜面201与侧面202做过渡圆角为r20mm。左角撑件2侧面与角撑件斜面的夹角与纵梁与其翼面的夹角相同。

右角撑件3与左角撑件2为对称件,与右纵梁7连接,连接方式与左角撑件2相同。

左连接板4包括直面401与连接板斜面402;左连接板4长度为242mm、宽度为48mm、厚度12mm折弯矩形板;直面401为水平方向,角度要求保证直面401与连接板斜面402夹角为166度,其中直面401与连接板斜面402各有2个直径为15的孔403。左连接板与左角撑件2连接。

右连接板5与左连接板4为对称件。

尾横梁1的上翼面101左侧4个通孔103与左角撑件2的角撑件斜面201后侧的4个孔用铆钉铆接,尾横梁1的下翼面位于左侧的第一孔104与左纵梁下翼面通过螺栓固定。

尾横梁1的上翼面101右侧4个通孔与右角撑件3的角撑件斜面后侧的4个孔也用铆钉铆接。尾横梁1的下翼面右侧孔104与右纵梁下翼面孔螺栓固定。

左角撑件2的侧面202的12个孔与车架左纵梁侧面固定,右角撑件3的侧面与车架右纵梁侧面固定。

左角撑件2的角撑件斜面201的2个孔与左连接板4的连接板斜面铆钉连接;右角撑件3的角撑件斜面与右连接板的连接板斜面铆钉固定。

左角撑件2、右角撑件3的角撑件斜面的前端部的与左连接板4、右连接板5的宽度相当。

左连接板4的直面与左纵梁6的翼面铆接固定,右连接板5的直面与右纵梁7的翼面8铆钉固定;左连接板4、右连接板5前端的宽度与纵梁6的翼面的宽度相当。

以上固定构成整个断开式尾横梁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