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式收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925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踏式收车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脚踏式收车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婴儿用推车、轮椅、三轮车和餐椅等的普及和商业化,其材料以及工艺方面经历了初步手工木制和只是单一可用不能折叠收合阶段,进入到金属管件结合塑料胶件和既可推行又可以折叠收合阶段。

此类产品的折叠机构控制都基本采用手动操作控制的折叠收合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双手经常会被婴儿、老人或其它物品占用,而不能方便的对推行工具进行折叠收合操作,使用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踏式收车结构,可直接采用脚踏方式对可折叠婴儿推车和轮椅等进行折叠收合,可解放出双手,操作更便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脚踏式收车结构,包括联动杆、左右两个收车锁以及设置在联动杆上的脚踏板,在所述联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车架固定件和拉线固定件,所述车架固定架套装在联动杆端部上,所述拉线固定件的前端插装在联动杆内,所述收车锁通过拉线与该拉线固定件连接。

需要收折婴儿推车和轮椅等设备时,只需要用脚踩下脚踏板,联动杆和拉线固定件就会随着脚踏板一起转动,进而带动拉线拉动收车锁,收车锁移动产生所需的收车间隙,原本由收车锁锁定的部件开始收合折叠,从而完成收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杆的两端设有安装孔,所述车架固定件和拉线固定件上也对应设置有安装孔,调节各安装孔使之重叠,通过固定销穿过所述安装孔将车架固定件和拉线固定件安装在联动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收车锁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联动杆的中部。一方面在脚踏板损坏时,可方便使用者拆卸更换;另一方面,将脚踏板设置在连杆中部,使用时作用在连杆两端的力量更均匀,可减少不必要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固定件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的装配孔。通过此装配孔可快捷方便地将联动体装配在婴儿车等车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拉线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该拉线通过两端的连接块与拉线固定件和收车锁连接。

达到的有益效果: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脚踏式收车结构,可直接采用脚踏方式对可折叠婴儿推车和轮椅等进行折叠收合,可解放出双手,操作更便捷;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所有组件均可自由拆卸组装,利于维护和检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婴儿车等打开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为收车时踩下脚踏板后的示意图;

图4为仰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联动杆;2-脚踏板;3-车架固定件;4-拉线固定件;5-收车锁;6-复位弹簧;7-固定销;8-拉线;81-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脚踏式收车结构,包括联动杆1、脚踏板2、两个车架固定件3、两个拉线固定件4、两个收车锁5和两根拉线8。脚踏板2可套装在联动杆1上,并可通过铆钉或螺栓安装在联动杆1中部;两个车架固定件3套装在联动杆1的两端的端部上,联动杆1选用中空的钢管,拉线固定件4的前端插装在联动杆1的端头内;车架固定件3、拉线固定件4和联动杆1上均设有对应的安装孔,调节三者上的安装孔使之重叠,便可通过固定销7将对应的车架固定件3和拉线固定件4安装在联动杆1上。

在收车锁5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6,拉线8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81,一端连接在收车锁5上,另一端连接在联动杆1上的拉线固定件4上,从而将收车锁5和联动杆1连接起来,本实施例的拉线8选用钢线。

每个车架固定件3上设有两个装配孔,通过此装配孔可快捷方便地将本结构装在婴儿车等车架上。

可见,本实施例的所有组件均可自由拆卸组装,利于维护和检修。

需要收折婴儿推车等车架时,只需要用脚踩下脚踏板2,联动杆1就会随着脚踏板2一起转动,如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为踩下脚踏板2后联动杆1的转动方向,进而带动拉线8拉动收车锁5,收车锁5克服复位弹簧6的作用力向下移动产生所需的收车间隙,此时,原本由收车锁5锁定的部件开始收合折叠,进而完成收车。打开婴儿推车等车架时,复位弹簧6会带动收车锁5回位,锁定相关部件。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脚踏式收车结构,可直接采用脚踏方式对可折叠婴儿推车和轮椅等进行折叠收合,可解放出双手,操作更便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