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采摘阶段用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2258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肚菌采摘阶段用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肚菌采摘阶段用搬运车。



背景技术:

羊肚菌因为其菌盖羊肚状而得名。在欧洲,羊肚菌的名贵地位被认为是仅次于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块菌(松露),排名第二的美味食用菌;据统计,2014年全国的羊肚菌人工种植面积在3000亩左右,2015年全国种植面积约4500亩,到2016年已经突破6000亩,当前的大面积种植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各县市地区,独立个体投资面积超过300亩的有5家左右,超过100亩的种植户有二十家以上;面对如此大的种植面积,在对其搬运时,菇农们往往需要借助其他用具进行搬运;而运用得最多的为推斗车,采用推斗车搬运存在透气性差、泥沙沉积和堆积温度高等问题,容易对羊肚菌的质量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性好、去除堆积的泥沙、避免堆积温度过高和卸料方便省力的羊肚菌采摘阶段用搬运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羊肚菌采摘阶段用搬运车,包括内储放腔、外壳体和车架;内储放腔是没有底板和顶板的长方体结构;外壳体是无顶板的长方体结构;外壳体固定在车架上;车架包括一设置在车架后端的把手;外壳体靠近把手的一侧的端板为铰接端板;铰接端板上端为铰接端,铰接端板下端设有卡块;外壳体内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内储放腔外侧壁设有与第一滑槽相匹配的滑块;第一滑槽下方设有栅格板;车架前端下方设有滑动部,滑动部包括固定板、转轴和滑轮。

其中,转轴为曲轴,转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其中,外壳体的底板包括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在栅格板下方设有固定轴,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相邻端分别与固定轴转动连接;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杆连接。

其中,车架后端下方设有支撑部,支撑部包括固定盘和支撑脚;支撑脚上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第二滑槽与固定盘相嵌合,且第二滑槽槽边与固定盘转动连接;第三滑槽内滑动设有卡栓,卡栓的一端与第三滑槽弹性连接;固定盘上设有与卡栓相配合的卡槽。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①外壳体和内储放腔之间通过第一滑槽与滑块进行连接,以及铰接端板的设计使得卸料方便省力;②通过底板与曲轴连杆连接,以及栅格板的设计使得搬运车整体透气性能得到提升;③栅格板利于去除沉积在搬运车内的泥沙;④通过支撑脚和固定盘的设计使得卸料角度可调整利于卸料完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储放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壳体剖视示意图;

图4为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底板和固定轴连接示意图;

图6为支撑脚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支撑脚侧面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内储放腔、11滑块、2外壳体、21铰接端板、211卡块、22第一滑槽、23栅格板、24第一转板、25第二转板、3车架、31把手、4滑动部、41固定板、42转轴、43滑轮、421第一连接部、422第二连接部、5固定轴、6支撑部、61固定盘、611卡槽、62支撑脚、621第二滑槽、622第三滑槽、7卡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羊肚菌采摘阶段用搬运车,包括内储放腔1、外壳体2和车架3;内储放腔1是没有底板和顶板的长方体结构;外壳体2是无顶板的长方体结构;外壳体2固定在车架3上;车架3包括一设置在车架3后端的把手31;外壳体2靠近把手31的一侧的端板为铰接端板21;铰接端板21上端为铰接端,铰接端板21下端设有卡块211;外壳体2内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22,内储放腔1外侧壁设有与第一滑槽22相匹配的滑块11;第一滑槽22下方设有栅格板23,栅格板23利于排出堆积在搬运车内的泥沙(刚采摘的羊肚菌根部会带有泥沙),同时,栅格板23还利于提高搬运车的透气性能,防止堆积在车底的羊肚菌因堆积温度过高质量降低;车架3前端下方设有滑动部4,滑动部4包括固定板41、转轴42和滑轮43;卸料时,只需放低把手31,内储放腔1在重力作用下会顺着第一滑槽22滑动并推开铰接端板21实现自行卸料,卡块211可以防止内储放腔1脱离出来。

如图4所示,优选地,转轴42为曲轴,转轴42包括第一连接部421和第二连接部422。

如图1、3、4、5所示,优选地,外壳体2的底板包括第一转板24和第二转板25;在栅格板23下方设有固定轴5,第一转板24和第二转板25相邻端分别与固定轴5转动连接;第一转板24和第二转板25分别与第一连接部421和第二连接部422连杆连接,搬运车在行进过程中,转轴42转动,第一连接部421和第二连接部422带动第一转板24和第二转板25转动,产生吹风效果,增加搬运车内空气流动速度,进一步增强透气性能。

如图1、6、7所示,优选地,车架3后端下方设有支撑部6,支撑部6包括固定盘61和支撑脚62;支撑脚62上设有相连通的第二滑槽621和第三滑槽622;第二滑槽621与固定盘61相嵌合,且第二滑槽621槽边与固定盘61转动连接;第三滑槽622内滑动设有卡栓7(卡栓7上设有拨动块),卡栓7的一端与第三滑槽622弹性连接;固定盘61上设有与卡栓7相配合的卡槽611,拉动卡栓7后旋转支撑脚62可调整卸料角度,从而实现卸料速率的调整,保证卸料完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