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做打杵的手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7368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用做打杵的手拉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手拉车,其配上登山杖使用,还可以用做打杵,主要针对于背包户外运动时使用。



背景技术:

背包徒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户外运动,但是专业背包一般比较重,需要耗费很多体力,尤其在爬坡途中需要休息时,往往人很想很快的卸下背包减少负重,让双肩休息休息,但是需要解开腰带等一系列动作,才能实现,而人要继续负重而行又需一些列动作,又浪费了体力,比较麻烦,因此登山者往往不能随时释放双肩,让自己得不到体力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借用了中国传统的打杵原理,提供了一种配上登山杖使用的手拉车,其不单单只是手拉车,还可以作为传统打杵来使用,登山杖也可以单独使用,并且小巧、重量轻、易携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比普通手拉车的架子矮很多,但L型的架子需要有,而在手拉车水平的两根横梁中间各有一个固定管夹,管夹是用来夹登山杖的,用快拆螺栓来固定。当登山杖插入其中用螺栓固定死了后,由于摩擦力,就不能随意转动或滑动。首先用绳带将登山包没有背带的一面与该实用新型固定,将登山杖底部与两个管夹固定,这样登山杖可作为拉杆就可以作为手拉车拖着走,此时也可以背包行径,这时登山杖比较高可以在上面挂个小旗子作为显眼的标志;当登山杖的中上部与管夹固定时,背包后面就多了一个尾巴,此时就可以用做打杵,在需要休息的时候,将登山杖放在比脚高一些的地方,包的大部分重量就由登山杖支撑,人的双肩就能暂时得到休息;而下长台阶时,需要把登山杖取下单独使用,以免“尾巴”与后面的台阶相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装成手拉车示图;

图3为组装成打杵示图。

图中:

1夹管;2登山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运行进行说明。

实施例1

见图1,图2 ,当在公路或者平路上行走,为了节省体力,首先将登山包无背带一面与本实用新型用绳带固定好,再将登山杖2的底部插入夹管1中,管夹有螺栓孔,用快拆活动螺栓固定死,在摩擦力作用下不能随意转动或者滑动,此时登山杖2就变为了拉杆,可以随意拉动该手拉车。此时也可以随时背起背包,登山杖变为了一个旗杆,更加显眼。

实施例2

见图1,图3,当背包登山爬坡或者走小路时,将登山杖2的中上部插入夹管1中,管夹有螺栓孔,用活动螺栓固定死,在摩擦力作用下不能随意转动或者滑动,登山杖底部比人的脚高一二步台阶左右,此时就可以当作打杵使用。当背包者步行累了时,将登山杖底部支撑在稍高一二步的台阶上,用手或者背来掌握平衡,使背包的重力大部分落在登山杖上,这样就能使自己肩上的力瞬间减少许多,快速得到休息。

实施例3

当下山下台阶时,可将登山杖取下单独使用,由于绳带将本实用新型与包固定住了,所以不会掉落,尤其比传统手拉车体积小,重量轻,对携带也没有任何负担。并且可将其设计成市面上常见的折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