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挡泥板挡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720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挡泥板挡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挡泥板挡帘。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阻挡汽车车轮溅起或甩出的泥水和砂石对车体造成的污染和损伤,在车轮区设置了挡泥板,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并为了进一步增强其遮挡作用,在挡泥板上设置了挡帘结构。但是现有设置的挡帘结构仅为固定在挡泥板上的一块橡胶板,难以实现对泥水导流和缓冲砂石的作用。因此现有汽车上的挡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甩出的泥水会打在挡帘上,造成泥水飞溅,污染到车体侧部,影响车体美观;且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挡帘多为橡胶材质的平面结构,对砂石的缓冲能力较差,车轮甩出的砂石容易被挡帘弹出,造成车体的划伤。且现有技术中固定挡帘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被泥水打湿而锈蚀,造成挡帘的脱落,影响使用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挡泥板挡帘,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挡帘缺少泥水导流功能,容易造成泥水飞溅影响车体美观;且现有的挡帘为平面橡胶结构,容易造成砂石的弹出,划伤车体;挡帘固定用螺栓容易锈蚀损坏,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用挡泥板挡帘,包括刀把板、帘板、安装槽、安装孔、弯折边、接水槽、导流块、连接部和倾斜挡,所述刀把板成L型板体结构,所述刀把板下端固定连接成矩形结构的帘板,所述刀把板前侧沿其L型弯折区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多个沿安装槽走向的安装孔,所述帘板两侧边缘设有向内侧弯折的弯折边,所述帘板前侧开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接水槽,多个所述接水槽相互平行设置,且相邻所述接水槽之间为连接部,所述接水槽下端固定设有导流块,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多个倾斜挡,且所述倾斜挡倾斜下端接触所述接水槽侧边缘。

优选的,所述接水槽横向截面为半圆形槽,所述导流块为弧形板并形成弧形槽,所述导流板的弧形槽与接水槽同侧设置,所述导流块与所述接水槽一体成型。

优选的,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形状大小与所述安装槽相同,所述垫板上开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垫板为不锈钢板。

优选的,还包括防水橡胶帽,所述安装孔内设置的螺栓外设有防水橡胶帽。

优选的,还包括防水带,所述防水带形状大小与所述安装槽相同,所述防水带卡接在所述安装槽上,且所述防水带外边缘与所述安装槽内侧壁粘贴固定。

优选的,所述倾斜挡与水平面成30度角,所述倾斜挡与连接部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弯折边包括弧形区和折边,所述弧形区一端连接折边,所述弧形区另一端连接帘板本体,所述帘板与所述弯折边一体成型。

优选的,刀把板和帘板为一体成型,且所述刀把板和帘板材质为天然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挡帘上设置接水槽和倾斜挡,可将打在挡帘上的泥水导流入接水槽中,并使泥水沿接水槽下落并沿导流块到地面,起到导流防溅的作用,并且设置的弯折边结构,阻挡泥水向外侧飞溅;并且由车轮甩出的砂石进入到成半圆形槽的接水槽中,可在接水槽中进行多次反弹,起到缓冲作用,降低砂石的反弹能力,弯折边结构能够阻挡砂石向外侧飞溅;并在安装槽内设置了垫板,增强其安装的机械性能,并在安装槽内设置了防水橡胶帽或防水带,从而可阻挡溅起的泥水影响安装螺栓或者制剂阻挡泥水进入到安装槽中,起到对安装螺栓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泥水导流作用,并对砂石具有缓冲作用,对安装结构具有防水防锈功能,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橡胶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把板;2帘板;3安装槽;4安装孔;5弯折边;51弧形区;52折边;6接水槽;7导流块;8连接部;10倾斜挡;11垫板;12防水橡胶帽;13防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至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用挡泥板挡帘,包括刀把板1、帘板2、安装槽3、安装孔4、弯折边5、接水槽6、导流块7、连接部8和倾斜挡10,所述刀把板1成L型板体结构,由其形状定义为刀把板1,主要是与挡泥板的结构相固定。所述刀把板1下端固定连接成矩形结构的帘板2,具体的,刀把板1和帘板2为一体成型,且所述刀把板1和帘板2材质为天然橡胶。因此,在具体生产时,可对此结构进行开模生产,实现量产,一体成型结构省去了其他连接固定步骤。采用天然橡胶也为本领域常用的材质,具有取材方便,易加工的好处。所述刀把板1前侧沿其L型弯折区开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的伸入约为刀把板1厚度一半,可方便在安装槽3内设置垫板11和固定螺栓等结构。所述安装槽3内设有多个沿安装槽3走向的安装孔4。具体安装时,可在安装槽3的安装孔4内插入螺栓,将帘板2固定在挡泥板上。所述帘板2两侧边缘设有向内侧弯折的弯折边5,具体的,弯折边5的结构如下:

具体的,如图3,所述弯折边5包括弧形区51和折边52,所述弧形区51一端连接折边52,所述弧形区51另一端连接帘板2本体,所述帘板2与所述弯折边5一体成型。弧形区51为一个连接部8分,起到连接折边52和帘板2本体的衔接作用。弧形区51的设置,方便加工,防止对帘板2直接弯折成一定角度后容易发生断裂的问题,且弧形结构的设置,当砂石直接打在弯折边5上时,可对砂石起到缓冲作用,并改变砂石的弹出走向,且对泥水起到包围作用,阻挡泥水向外飞溅。

所述帘板2前侧开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接水槽6,多个所述接水槽6相互平行设置,且相邻所述接水槽6之间为连接部8,所述接水槽6下端固定设有导流块7,具体的,所述接水槽6横向截面为半圆形槽,所述导流块7为弧形板并形成弧形槽,所述导流板的弧形槽与接水槽6同侧设置,所述导流块7与所述接水槽6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8上设有多个倾斜挡10,且所述倾斜挡10倾斜下端接触所述接水槽6侧边缘。具体的,倾斜挡10的结构如下:

具体的,所述倾斜挡10与水平面成30度角,所述倾斜挡10与连接部8一体成型。具体的,倾斜挡10倾斜的上端与一侧的接水槽6侧部相平齐,而倾斜挡10倾斜的下端与另一侧的接水槽6的侧部相接,可对打在连接部8上的泥水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其向车体外侧飞溅。

为了提高安装槽3的机械性能,对安装槽3进行支撑,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垫板11,所述垫板11形状大小与所述安装槽3相同,所述垫板11上开设有与安装孔4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垫板11为不锈钢板。垫板11的设置对安装槽3起到支撑作用,增强安装槽3的机械性能,并方便固定用螺栓伸入到安装孔4中。在使用中,可增强对安装槽3的挤压作用,使安装槽3紧密贴合在挡泥板上,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安装槽3的防水能力,并防止泥水影响螺栓,导致锈蚀,从而设置了以下两种方式办法,具体实施例如下:

其中一种实施例,如图6,还包括防水橡胶帽12,所述安装孔4内设置的螺栓外设有防水橡胶帽12。防水橡胶帽12与固定用螺栓向配合,在固定螺栓将帘板2固定在挡泥板上后,将防水橡胶帽12推到螺栓上。

其中另一种实施例,如图5,还包括防水带13,所述防水带13形状大小与所述安装槽3相同,所述防水带13卡接在所述安装槽3上,且所述防水带13外边缘与所述安装槽3内侧壁粘贴固定。防水带13的材质与刀把板1的材质相同。具体使用时,在安装孔4内设置固定螺栓后,实现此挡帘与挡泥板的固定,在防水带13的外边缘上涂抹粘胶,并将防水带13推入到安装槽3内,由于防水带13的形状和大小均与安装槽3相同,从而实现了防水带13与安装槽3的紧密贴合,对安装槽3进行密封,起到防水作用,保护垫板11和固定螺栓,防止锈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安装时,将垫板11推入到安装槽3中,并使安装孔4与垫板11上的通孔相对应,使并在安装孔4内设置螺栓,使螺栓与挡泥板上对应螺孔螺接,使此帘板2稳定安装在挡泥板上;并在固定螺栓上设置防水橡胶帽12或将防水带13设置在安装槽3内,起到防水防锈蚀作用,具体安装方式如上所述。

工作时,由车轮运行过程中,甩出的泥水打在帘板2上,一部分泥水进入到接水槽6中,另一部分泥水打在连接部8上,由于连接部8上设置倾斜挡10,将泥水导向到接水槽6中,泥水顺着接水槽6不断下落并经过下端的导流块7下落到地面上,对泥水起到导流防溅功能,并且设置在帘板2两侧的弯折边5起到包围作用,防止泥水向车体外侧飞溅。对于砂石起到缓冲作用,改变砂石走向,防止砂石飞溅造成的车体划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挡帘上设置接水槽6和倾斜挡10,可将打在挡帘上的泥水导流入接水槽6中,并使泥水沿接水槽6下落并沿导流块7到地面,起到导流防溅的作用,并且设置的弯折边5结构,阻挡泥水向外侧飞溅;并且由车轮甩出的砂石进入到成半圆形槽的接水槽6中,可在接水槽6中进行多次反弹,起到缓冲作用,降低砂石的反弹能力,弯折边5结构能够阻挡砂石向外侧飞溅;并在安装槽3内设置了垫板11,增强其安装的机械性能,并在安装槽3内设置了防水橡胶帽12或防水带13,从而可阻挡溅起的泥水影响安装螺栓或者制剂阻挡泥水进入到安装槽3中,起到对安装螺栓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泥水导流作用,并对砂石具有缓冲作用,对安装结构具有防水防锈功能,延长使用寿命。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