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刹式变档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38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档手柄,具体涉及一种手刹式变档手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三轮车常用的变档手柄存在以下缺陷:一)安装方式复杂,操作不够灵活;二)容易出现脱档现象,即行驶过程中晃动激烈的情况下很容易滑档,不稳定;三)占用空间比较大,安装固定时受车体的空间限制,变档幅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手刹式变档手柄,此手柄如同手刹一样,只需拉动一下即可实现变档目的,操作方便,安装简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刹式变档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棘轮机构、棘轮机构室和固定架,所述手柄本体的一端安装棘轮机构室并与固定架铰接,棘轮机构设置于棘轮机构室内,棘轮机构中的棘轮与固定架固连,棘齿与棘轮机构室固连且与棘轮啮合,棘轮机构室的底端连接变档线,当手柄本体转动时带动变档线一起转动,实现变档操作。

所述棘轮机构室由两个直角三角形板体组成,两个板体的中间留有放置棘轮机构的空间,其一个直角边与手柄本体固连,斜边朝向手柄本体的活动端,变档线连接于其下部的顶角处。

所述棘轮位于手柄本体转动转动的范围内,沿周向设置两个齿。

所述固定架顶部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与车体连接。

所述手刹式变档手柄设置弹簧座,所述弹簧座设置在固定架和车体之间。

所述弹簧座包括两块上下平行的固定板,固定板之间垂直固定有弹簧,固定板正对弹簧的中心设有通孔,长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弹簧和通孔连接有螺母,长螺栓的顶端与车体连接,底端与固定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手刹式变档手柄只需拉动一下即可实现变档目的,操作方便,安装简单,且不容易滑档,提高了其稳定性;并能变档时其动作幅度小,不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手刹式变档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本体,2.棘轮机构室,3.棘齿,4.棘轮,4-1.第一齿,4-2.第二齿,5.固定架,6.变档线,7.弹簧座,7-1.固定板,7-2.长螺栓,7-3.弹簧,7-4.螺母,8.车体,9.变档手柄低速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一种手刹式变档手柄,包括手柄本体1,棘轮机构、棘轮机构室2和固定架5。所述手柄本体1的一端安装棘轮机构室2并与固定架5铰接,所述固定架5顶部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与车体8连接。棘轮机构设置于棘轮机构室2内。所述棘轮机构室2由两个直角三角形板体组成,两个板体的中间留有放置棘轮机构的空间,其一个直角边与手柄本体1固连,斜边朝向手柄本体1的活动端,变档线6连接于其下部的顶角处。棘轮机构由棘轮4和棘齿3组成,棘轮4与固定架5固连,棘齿3与棘轮机构室2固连且与棘轮4啮合,当手柄本体1转动时带动变档线6一起转动,实现变档操作。

所述棘轮4沿周向设置两个齿,第一齿4-1和第二齿4-2顺时针设置,当棘齿3与第一齿4-1扣合时,为变档手柄低速状态9,当棘齿3与第二齿4-2扣合时为变档手柄高速状态10。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变档手柄的稳定性,为其设置弹簧座7,所述弹簧座7设置在固定架5和车体8之间。所述弹簧座7包括两块上下平行的固定板7-1,固定板7-1之间垂直固定有弹簧7-3,固定板7-1正对弹簧7-3的中心设有通孔,长螺栓7-2的两端分别穿过弹簧7-3和通孔连接有螺母7-4,长螺栓7-2的顶端与车体8连接,底端与固定架5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