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式电动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37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式电动车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式电动车轮,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便捷的出行代步或休闲娱乐工具已经走进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然现有电动车在车轮设计方面尚存在着如下不足:

1、现有车轮的样式单调、功能单一,除了正常的行驶功能外,其结构组件中不具有发光效果,一方面在夜晚行驶时,由于目标不显眼,不能使周围车辆和行人尽早地发现,因而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不能很好地起到装饰作用给车辆增添新的光彩,不美观,且趣味性差,难以激发人们,特别是儿童们的使用兴趣。

2、现有车轮的轮毂电机结构复杂,组装和拆卸不便,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也不利于检修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美观、趣味性强、使用安全,且结构简单、拆装容易、生产效率高、检修维护方便的发光式电动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发光式电动车轮,包括轮毂电机和轮胎,所述轮毂电机包括轮毂、端盖、铁圈、磁钢环、定子、定子固定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发光体和透光装饰件,所述轮胎套装于所述轮毂外圆周表面,所述轮毂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半封闭且设置有中心孔的圆筒结构,所述端盖盖合固定在所述轮毂开口端,所述铁圈压装在所述轮毂的内腔并与该内腔的圆周表面过盈配合,所述磁钢环内套于所述铁圈并与其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所述定子套装于所述磁钢环内并与之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轮毂半封闭端的中心孔内,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端盖的轴心孔内,所述定子固定轴与所述定子连为一体,所述定子固定轴两端穿套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发光体设置在所述定子上面向所述轮毂半封闭端的一侧表面,所述轮毂半封闭端的端壁上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装饰件盖设在所述轮毂半封闭端的端壁外表面并将所述透光孔遮盖住。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孔具有多个,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所述轮毂半封闭端的端壁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发光体为一嵌设在所述定子表面的LED环形灯带。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发光体为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定子表面的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装饰件为一外表面印制或贴设有装饰图案的圆形透光板。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与所述轮胎的其中一个端面止挡配合,所述轮毂上远离端盖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轮胎的另一个端面止挡配合的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呈环形,所述端盖为截面大于所述轮胎内孔的圆形板体。

进一步的,所述轮毂的开口端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轮毂内腔的圆周表面对应于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处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凸棱,各所述凸棱上远离轮毂开口端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以对所述铁圈底部进行止挡限位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各所述凸棱上还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轮由于具有发光效果,因此一方面可在夜间行驶时起到警示作用,藉此提高车辆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其外表美观、趣味性强,从而更能激发人们的使用兴趣。

其次,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轮的轮毂电机结构简单合理,其电机内部构件以及电机与轮胎的装配均采用简便的套装方式,且设计了相应的固定和限位止挡结构,因此不仅拆装容易,能提高生产效率,方便检修及维护,而且也能确保产品组装后的稳固性和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电动车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轮毂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该发光式电动车轮包括轮毂电机1和轮胎2,轮毂电机1包括轮毂11、端盖12、铁圈13、磁钢环14、定子15、定子固定轴16、第一轴承17、第二轴承18、发光体19和透光装饰件10。轮胎2套装于轮毂11外圆周表面,轮毂1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半封闭且设置有中心孔111的圆筒结构,端盖12盖合固定在轮毂11开口端,铁圈13压装在轮毂11的内腔112并与该内腔112的圆周表面过盈配合,磁钢环14内套于铁圈13并与其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定子15套装于磁钢环14内并与之间隙配合,第一轴承17安装在轮毂11封闭端的中心孔111内,第二轴承18安装在端盖12的轴心孔121内,定子固定轴16与定子15连为一体,定子固定轴16两端穿套于第一轴承17和第二轴承18,发光体19设置在定子15上面向轮毂11半封闭端的一侧表面,轮毂11半封闭端的端壁上设有透光孔110,透光装饰件10盖设在轮毂11半封闭端的端壁外表面并将透光孔110遮盖住,从而避免透光孔外露而影响美观。同时,由于透光装饰件10为透光材料制成,因此使用时,发光体19发出的光源可经透光孔110和透光装饰件10向外射出,进而使电动车轮达到发光效果。

优选的,透光孔110具有多个,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轮毂11半封闭端的端壁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发光体19为一嵌设在定子15表面的LED环形灯带(如图1所示)。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发光体19为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定子15表面的发光二极管(图中未示意)。

优选的,透光装饰件10为一外表面印制或贴设有装饰图案的圆形透光板。

优选的,端盖12与轮胎2的其中一个端面止挡配合,轮毂11上远离端盖12的一端设置有与轮胎2的另一个端面止挡配合的凸缘113。凸缘113呈环形,端盖12为截面大于轮胎2内孔的圆形板体。

优选的,轮毂11的开口端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一安装孔114,端盖12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22。组装时,将螺丝拧入第一安装孔114和第二安装122,即可实现轮毂11与端盖12之间的固定。

优选的,轮毂内腔112的圆周表面对应于第一安装孔114的位置处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凸棱115,凸棱115一方面可以提高安装孔114的强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铁圈13的压装及固定。各凸棱115上远离轮毂11开口端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以对铁圈13底部进行止挡限位的限位块1151。并且,各凸棱115上还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凹槽1152,这样可以进一步方便铁圈13的压装及固定。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的紧固性,还可以考虑在各铁圈13的外圆周表面设置与凹槽1152插配的定位插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式电动车轮在组装时,可先将轮毂11内的构件组装好,然后将轮毂11套装于轮胎2内孔,并让其开口端穿过轮胎2内孔,接着再将端盖12固定在轮毂11的开口端即可,因此十分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