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临床固定功能的氧气瓶专用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2376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临床固定功能的氧气瓶专用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氧气瓶固定及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临床固定功能的氧气瓶专用推车。



背景技术:

医用氧气瓶是用于因缺氧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心脏及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溢血、脑梗塞)的辅助治疗,以缓解其缺氧症状的工具;也可用于保健吸氧或紧张脑力劳动及体力劳动后疲劳的快速解除。氧气瓶属于压力容器,使用中具有一定危险性,被国家列入特种设备进行管理。氧气瓶为圆柱形瘦高结构,底面设计并不是平面结构而是微向外突出的圆弧形平面,稳定性差,使用时垂直放置于氧气瓶小推车上,极易被碰倒或因发生轻微晃动而倾倒。同时,在院内需用氧气瓶救治时,也常因输氧管路的牵拉导致瓶体倾倒或晃动,需时刻注意氧气瓶的稳定情况。此外的,转运持续吸氧病人时,需单独由一名医务人员携带氧气瓶,因瓶体本身没有提手,携带或者移动时只能握住氧气瓶顶端的阀门,当有轻微转动时极易发生氧气泄露造成危险。而当使用氧气枕时,则需病人或医护人员双手将氧气枕抱于怀中并持续施压,行动极不方便。是否可以寻求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专用于目前医用氧气瓶的推车结构,使其在具备针对氧气瓶的便捷运输功能的同时,又能随时可靠的与病床进行配合固定,以确保氧气瓶使用时的工作可靠性、便捷性及安全性,为本领域近年来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具备临床固定功能的氧气瓶专用推车,其具备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而成本低的优点,能在实现氧气瓶快速运输操作的同时,还可以方便地将氧气瓶与病床间连为一体,以确保氧气瓶的使用安全性及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临床固定功能的氧气瓶专用推车,包括“L”字板状的车体,车体的底板处设置行走轮,车体的竖板顶端设置便于手握的把手;竖板的内板面处布置用于箍紧氧气瓶的箍环,所述箍环为两个以上且沿氧气瓶长度方向依序布置;其特征在于:竖板的外板面处水平设置铰接轴且该铰接轴轴线方向平行行走轮轮轴轴线;本推车还包括三角支撑体,三角支撑体的长边的其中一端铰接于上述铰接轴处,三角支撑体的与上述长边所在端相对的一边所处平面设置滚轮,且该滚轮轴线平行行走轮轴线;三角支撑体存在初始与工作两种位置状态:当三角支撑体处于初始状态时,三角支撑体沿铰接轴上翻从而与地面存有间距;当三角支撑体处于工作状态时,三角支撑体沿铰接轴下翻以使得滚轮接触地面,且滚轮的最低端至铰接轴的高度差大于行走轮与铰接轴的高度差;箍环的相对配合竖板的相对侧处布置锁扣,锁扣尾端可回转的套设于箍环上预设的转轴处且其回转轴线垂直竖板板面;当三角支撑体处于初始状态时,位于最下方的箍环处锁扣高度低于病床床头或床尾的护栏的横向栏杆高度;当三角支撑体处于工作状态时,位于最下方的箍环处锁扣高度等于或高于病床床头或床尾的护栏的横向栏杆高度。

优选的,所述三角支撑体为直角三角体,滚轮两两一组的布置于三角支撑体的两侧处;两组滚轮沿三角支撑体的相应直边长度方向依序布置。

优选的,所述锁扣包括钩口朝下的弯钩,所述弯钩的钩尖处铰接设置有用于封闭弯钩钩口的锁板,所述锁板向弯钩钩口方向摆动且锁板顶端卡嵌于弯钩钩尾处预留的锁孔内。

优选的,本推车还包括内托板,所述内托板的外板面面贴合于竖板的内板面处;内托板的板端沿竖板长度方向向底板处延伸,并与底板处的用于兜接氧气瓶瓶底的套桶间形成一体结构;箍环处贯穿设置安装孔;安装螺钉沿垂直竖板板面方向穿过该安装孔,并依次贯穿内托板与竖板板面,再通过安装螺母加以紧固。

优选的,所述内托板及竖板的供安装螺钉穿过的贯穿孔均为腰形孔,该腰形孔的孔型长度方向平行竖板长度方向。

优选的,所述箍环的用于配合内托板的一面固接滑块,安装孔布置于滑块上,内托板的外板面处凹设导轨槽且导轨槽槽长方向平行竖板长度方向,滑块与导轨槽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

优选的,竖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提升车体相对病床紧固程度的紧束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小推车的结构基础上,增设了三角支撑体作为杠杆抬升件,并在箍环上增设可回转的锁扣,从而实现小推车到达指定病床后的停止-抬升-扣锁-扭转的功能。具体而言,在正常的运输氧气瓶的情况下,氧气瓶首先被搁置于车体底板处且瓶身通过箍环紧紧的箍紧在车体的竖板上。当推送小推车至指定病床床头或床尾后,放下三角支撑体并用脚踩住三角支撑体长边的相对铰接轴所在端的另一端,从而利用三角支撑体的杠杆作用所产生的顶升力而整体的顶起车体车体。当车体被顶起时,车体上的原本位于床头或床尾护栏的横向栏杆高度以下的锁扣,被抬升至与护栏的横向栏杆高度等高或高于护栏的横向栏杆高度。之后,利用滚轮而向前推送车体,并解开锁扣且将锁扣的开口朝向护栏。再后,将三角支撑体向上翻转而归于初始状态,车体在自重下下落复位,锁扣的开口在车体下落过程中刚好卡在护栏的横向栏杆上。当最下方箍环处锁扣卡在护栏的横向栏杆上且锁死后,又由于箍环与锁扣间的可回转配合,可整体的向上掰动车体的底板而转动车体,进而使得第二道箍环处的锁扣搭接于护栏的横向栏杆上,并继续执行该处锁扣相对护栏的横向栏杆的锁定操作,最终实现车体相对护栏的整体锁扣效果。当本实用新型与病床连为一体后,无论是正常吸氧还是转移过程中吸氧,氧气瓶相对病床均能可靠固定,也不存在磕碰倾倒状况,安全性亦可得到有效提升。

2)、三角支撑体,可选用任何三角块形状,只需确保当三角支撑体处于工作状态时,能够可靠的将最下方箍环处的锁扣抬升至与床头或床尾护栏的横向栏杆等高或高于护栏的横向栏杆,以便于锁扣下行时能够扣住护栏的横向栏杆。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直角三角体,以使得三角支撑体的一直边布置滚轮且置于底面后,其另一直边的长度刚好能够使得锁扣产生上述动作,以便于实际设计。而由于三角支撑体需要踩踏施力,为提升施力便捷性,可在三角支撑体上预先设置踏板等结构。

3)、锁扣的实际结构可为多种,或可采用哈夫节式的并拢式锁扣,甚至可采用由尼龙布料形成的箍紧钩环等。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传统的金属搭钩形成弯钩,以使得锁扣的开口能始终朝向指定方向。同时,对于金属搭钩的锁合,则利用锁板进行。该弯钩与锁板间的配合方式类似登山扣等常规结构,此处就不再赘述。

4)、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内托板。内托板配合桶口朝上的套桶而形成一体结构,实际上可看成独立于车体之外的外挂件。该外挂件可预先设计为多组不同尺寸,从而可根据所需装载氧气瓶的型号大小而可针对性的更换,以便于适配不同型号氧气瓶的实际装配需求。该外挂件与车体间采用安装螺钉配合安装螺母来固接,并通过腰形孔,来实现箍环的位移调节效果。箍环的位移调节,尤其配合滑块来提升其调节便捷度及精确性,从而可适配不同床体护栏的横向栏杆高度,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面。紧束带的使用,则进一步的提升车体相对病床的紧固程度,以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三角支撑体处于初始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状态结构简图;

图2为三角支撑体处于初始状态时,车体的正面视图;

图3为三角支撑体处于下翻过程中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4为三角支撑体处于工作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5为图4状态下,车体相对病床护栏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为各箍环处锁扣均扣合于病床护栏的横向栏杆上时,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a-腰形孔

11-竖板 12-底板 13-行走轮

20-箍环 21-滑块 30-铰接轴

40-三角支撑体 41-滚轮 50-锁扣 51-弯钩 52-锁板

61-内托板 61a-导轨槽 62-套桶 70-安装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参照图1-6所示,其主体结构包括车体及由内托板61与套桶62所形成的外挂件。其中:

车体由竖板11及底板12彼此垂直拼接而形成“L”字板状,以竖板11的朝向氧气瓶的一面为内板面而另一面为外板面,竖板11的内板面构成面贴合内托板61外板面的贴合面。底板12处设置行走轮13以方便推送车体行走,而底板12的上板面构成用于搁置套桶62的搁置面。内托板61的内板面处凹设有导轨槽61a且该导轨槽61a的槽长方向平行竖板11板长方向。如图2所示的,导轨槽61a的槽底处贯穿内托板61板体而设置腰形孔a。且该腰形孔a同时贯穿竖板11板面;腰形孔a的孔型长度方向平行导轨槽61a槽长方向。通过在箍环20处焊接或螺纹连接滑块21,并将滑块21卡入导轨槽61a内并与之构成滑轨导向配合,同时依靠安装螺钉依次穿过滑块21与各腰形孔a,最终以安装螺母70来实现外挂件与车体的紧固配合。当根据床体的护栏b的横向栏杆c高度以及氧气瓶高度而调节箍环20高度时,可拧松安装螺母70,从而通过滑块21沿腰形孔a的滑动来实现箍环20位置的快速调节功能。

在竖板11的外板面处设置铰接轴30,且该铰接轴30轴线水平布置。通过将直角三角块状的三角支撑体40的一尖端铰接于铰接轴30处,从而实现三角支撑体40相对竖板11的铰接功能。与此同时,如图1及图3-4所示的,三角支撑体40的用于与地面接触的一面设置滚轮41,一则通过滚轮41来隔离三角支撑体40与地面,从而起到提升三角支撑体40整体清洁度及使用寿命的功能;二则通过滚轮41,即使在三角支撑体40处于工作状态时,也能够便捷的推送本实用新型向床体相应方向移动,以便于使得箍环20处锁扣50开口能够恰好位于床头或床尾的护栏b的横向栏杆c正上方处。

为便于理解,此处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过程作以下描述:

在正常的运输氧气瓶的情况下,首先选择合适的外挂件装配于车体上。将氧气瓶瓶底套入外挂件的套桶62内以实现氧气瓶瓶底处的固定操作。之后,通过安装螺钉与安装螺母70的松紧动作而调节箍环20位置,并通过箍环20而箍紧氧气瓶瓶身,此时三角支撑体40处于初始状态,即可如图1所示的正常运输氧气瓶。

当推送本实用新型至指定病床床头或床尾后,如图3所示的,放下三角支撑体40,并用脚踩住三角支撑体40长边的相对铰接轴30所在端的另一端,从而利用三角支撑体40的杠杆作用所产生的顶升力而整体的顶起车体车体。当车体被顶起时,如图4-5所示的,车体上的原本位于床头或床尾护栏b的横向栏杆c高度以下的锁扣50,被抬升至与护栏b的横向栏杆c高度等高或高于护栏b的横向栏杆c高度。之后,利用滚轮41而向前推送车体,并解开锁扣50且将锁扣50的开口朝向护栏b的横向栏杆c。再后,将三角支撑体40向上翻转而归于初始状态,车体在自重下下落复位,锁扣50的开口在车体下落过程中刚好卡在护栏b的横向栏杆c上。如图6所示的,当最下方箍环20处锁扣50卡在护栏b的横向栏杆c上且锁死后,又由于箍环20与锁扣50间的可回转配合,可整体的向上掰动车体的底板12而转动车体,进而使得第二道箍环20处的锁扣50搭接于护栏b的横向栏杆c上,并继续执行该处锁扣50相对护栏b的横向栏杆c的锁定操作,最终实现车体相对护栏b的整体锁扣50效果。箍环20与锁扣50间的可回转配合,或可如前述的通过孔轴穿设来实现,甚至可直接使用目前市面可购置的回转联轴器来取代,只需能相对指定回转轴线作回转动作即可。当本实用新型与病床连为一体后,无论是正常吸氧还是转移过程中吸氧,氧气瓶相对病床均能可靠固定,也不存在磕碰倾倒状况,安全性亦可得到有效提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