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器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994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器具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生产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器具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试验过程中,零部件的转运采用的器具车笨重、运转时噪音偏大、装卸复杂、不利于生产线上的工人的装配操作,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生产试验成本,且零部件的支撑定位不稳固,在运转过程中容易出现零部件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器具车,从而解决传统器具车笨重、装卸复杂、不利于线上工人装配和零部件的支撑定位不稳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器具车,包括:

车架主体,为一框架结构;

在所述车架主体的高度方向上平行设置的多个支撑板,所述多个支撑板位于所述车架主体内部,且相邻的所述支撑板之间具有一间隙;

固定在所述多个支撑板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车架主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边;

固定在每一所述支撑板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摆放的目标件的底部匹配的凹槽;

其中,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和每一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均平行设置有截面为U型的方管,所述方管内镶嵌有定位称块。

其中,所述多个支撑板中,底端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车架主体固定连接,其他所述支撑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车架主体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边。

其中,还包括:分设在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相邻的两连接边的第一氮气弹簧,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氮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固定连接;

设置在与每一所述第二连接边相邻的两连接边上的第二氮气弹簧,其中,每一所述第二氮气弹簧的一端与一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固定连接。

其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主体的第一侧面上的牵引器,固定在所述车架主体的第二侧面上的拖拉插销,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定位称块平行于所述车架主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底部的四个角上的车轮;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一端的两个车轮为万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一端的两个车轮为定向轮。

其中,所述车轮的滚轮为减震轮,且每一所述车轮上均设置有刹车踏片。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底部的接油盘。

其中,还包括:粘接在所述车架主体的三个侧面上的防水防尘板,以及,磁铁吸附在另一侧面上的防水防尘帘。

其中,在所述车架主体顶端的四个角和底端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构成所述器具车的堆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所述车架主体设计为框架结构,使器具车的结构简单稳固,在所述定位板上设置凹槽,并在每一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定位称块,从而实现了对待摆放的目标件的支撑和定位,解决了零件的支撑定位不稳固的问题,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出现损伤;通过设置多个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定位板,将所述顶盖与所述车架主体转动连接,并将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车架主体转动连接,从而使装卸零件的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工劳动,降低了生产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器具车的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器具车的又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架主体,2-支撑板,3-顶板,4-定位板,5-定位称块,6-第一氮气弹簧,7-第二氮气弹簧,8-牵引器,9-拖拉插销,10-万向轮,11-定向轮,1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器具车笨重、装卸复杂且零部件的支撑定位不稳固,易造成零部件的损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器具车,从而实现了简单方便的装卸零部件,通过设置零部件的支撑点和定位点,避免零部件在运转过程中损伤。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器具车,包括:

车架主体1,为一框架结构;

在所述车架主体1的高度方向上平行设置的多个支撑板2,所述多个支撑板2位于所述车架主体1内部,且相邻的所述支撑板2之间具有一间隙;

固定在所述多个支撑板2上方的顶板3,所述顶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车架主体1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边;

固定在每一所述支撑板2上的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摆放的目标件的底部匹配的凹槽;

其中,所述顶板3的下表面和每一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均平行设置有截面为U型的方管,所述方管内镶嵌有定位称块5。

具体的,所述车架主体1为“口”字型空心钢管满焊而成,因此,无段差和毛刺,焊包结构简单稳固;其中,采用空心钢管进一步减轻了所述器具车的重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器具车笨重的问题。所述空心钢管外露的端部采用与其相匹配的塑料堵头封堵,从而避免待摆放的目标件被磕碰导致损坏。

其中,所述定位板4与所述支撑板2为螺栓连接,从而便于所述定位板4的更换,降低成本。

具体的,所述定位板4和所述定位称块5的材料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简称EVA),所述EVA材料耐用、耐油、防割,且对零件具有有效的保护。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板4上设置的凹槽以3×4的矩阵排列,从而便于线上工人对零部件的计数与检测。其中,各层的定位板4上的凹槽的尺寸可以不同,从而便于在同一辆器具车上放置不同形状的零部件。

其中,所述多个支撑板2中,底端的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车架主体1固定连接,其他所述支撑板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车架主体1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边。

具体的,在所述顶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车架主体1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边,在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与所述车架主体1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边,充分考虑了人机工程,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工劳动,从而在装卸零部件时,通过翻转所述顶板3,实现装卸最上层的定位板4中的零件,依次翻转最上层的所述支撑板2、第二层的所述支撑板2等,实现依次装卸各层所述定位板4上的零件。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其中,所述器具车还包括:分设在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相邻的两连接边的第一氮气弹簧6,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氮气弹簧6的一端与所述顶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1固定连接;

设置在与每一所述第二连接边相邻的两连接边上的第二氮气弹簧7,其中,每一所述第二氮气弹簧7的一端与一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1固定连接。

在所述器具车上设置所述第一氮气弹簧6和所述第二氮气弹簧7,从而更便于所述顶板3和所述支撑板2翻转,既省力又节约装载时间,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器具车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主体1的第一侧面上的牵引器8,固定在所述车架主体1的第二侧面上的拖拉插销9,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边两侧。

具体的,在所述器具车上设置所述牵引器8和所述拖拉插销9,从而便于所述器具车通过物流车辆的牵引拖拽到指定的装配区域。

其中,所述定位称块5平行于所述车架主体1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具体的,每一所述定位称块5与所述定位板4中的矩阵排列的凹槽的中心线平行,从而在装载零部件后,所述定位称块5按压在所述零部件的上方,实现对所述零部件的定位,避免在运转过程中所述零部件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器具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1底部的四个角上的车轮;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一端的两个车轮为万向轮10,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一端的两个车轮为定向轮11。从而便于所述器具车能够跟随物流车辆沿任意方向移动,提高转运效率。

具体的,为了降低转运过程中的噪声以及提高对待转运零部件的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轮的滚轮为减震轮;其中,每一所述车轮上均设置有刹车踏片,从而便于方便快捷的停止所述器具车。

进一步的,所述器具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1底部的接油盘,避免在运转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器具车还包括:粘接在所述车架主体1的三个侧面上的防水防尘板,以及,磁铁吸附在另一侧面上的防水防尘帘。

其中,在所述器具车上设置所述防水防尘板和防水防尘帘,从而避免零部件在装配前,清洁度受到影响,避免在装配前由线上工人重新清洗所述零部件,增加不必要的劳动,提高生产成本且降低生产效率。

具体的,所述防水防尘帘设置在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相对应的一侧面上,从而在装卸零部件时,通过上掀所述防水防尘帘就可实现装卸。

其中,所述车架主体1顶端的四个角和底端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构成所述器具车的堆垛结构,实现多个所述器具车的堆垛,便于大批量的运转零部件,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器具车,采用口字型的外框,结构简单合理;设置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使装件形式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减少了工人的无效劳动,使零件运转省时省力,方便易行,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设置凹槽和定位称块,实现对零部件稳固的支撑定位,对装载的零部件具有较好的防护性,采用减震轮,进一步实现对零部件的减震效果,同时有效的降低了运转噪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