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行驶车辆的下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0898发布日期:2018-11-09 17:5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履带式行驶车辆的下滚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履带式行驶车辆的下滚轮。

背景技术

以往,推土机及液压挖掘机等履带式行驶车辆被用于在不平整地的作业中。履带式行驶车辆具有由履带、链轮、惰轮、上滚轮及下滚轮等构成的履带式行驶体。履带卷绕于链轮、惰轮、上滚轮及下滚轮的周围。

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具有轴、辊套、一对衬套及一对保持环的下滚轮。各衬套和各保持环以轴为中心与辊套一起旋转。各衬套被压入辊套的内侧。各保持环安装于设置在辊套内周面的槽。各衬套被夹持于轴的中央凸缘与各保持环之间,不沿轴的轴向移动。作用于辊套方向的负荷经由各衬套,由轴的中央凸缘和各保持环阻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3072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下滚轮,油压轴上具有中央凸缘,所以存在构成辊套的零件数量较多且组装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状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下滚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式提供一种下滚轮,其具备:圆筒状的辊套、轴、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第一保持环、第二保持环。轴插通于辊套。第一保持架被压入于轴的外周,与辊套的第一端面抵接。第二保持架被压入于轴的外周,与辊套的第二端面抵接。第一保持环被安装于轴的外周,固定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环被安装于轴的外周,固定第二保持架。

第二方式的下滚轮如第一方式,辊套具有辊套主体、第一衬套、第二衬套。辊套主体具有插通孔。第一衬套包含第一筒部和向第一筒部的径向外侧伸出的第一凸缘部。第一衬套被压入插通孔,在第一凸缘部与第一保持架抵接。第二衬套包含第二筒部和向第二筒部的径向外侧伸出的第二凸缘部。第二衬套被压入插通孔,在第二凸缘部与第二保持架抵接。

第三方式的下滚轮如第一或第二方式,轴具有在一端部安装第一保持环的第一环状槽和在另一端部安装第二保持环的第二环状槽。

第四方式的下滚轮如第一~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具备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被安装于轴的第一端部,且从第一保持架分离。第二安装件被安装于轴的第二端部,且从第二保持架分离。

第五方式的下滚轮如第一~第四方式,第一保持架及第二保持架各自具有与轴的外周面接触的内周面和相对于内周面大致垂直地设置的外表面。

第六方式的下滚轮如第一~第五方式,第一保持架及第二保持架各自形成为圆环状。

第七方式提供一种下滚轮,具备:圆筒状的辊套、轴、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第一保持环、第二保持环、第一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轴插通于辊套。第一保持架被压入于轴的外周,与辊套的第一端面抵接。第二保持被架压入于轴的外周,与辊套的第二端面抵接。第一保持环被安装于轴的外周,固定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环被安装于轴的外周,固定第二保持架。第一密封组件被密封于辊套与第一保持架之间。第二密封组件被密封于辊套与第二保持架之间。

第八方式提供一种下滚轮,具备:辊套主体,具有插通孔;衬套,被压入于插通孔,且具有中空部;轴,插通于中空部;保持架,被压入于轴的一端部的外周,与衬套抵接;保持环,被安装于轴的外周,阻止保持架在轴的轴向上移动。

第九方式的下滚轮如第八方式,还具备具有内侧密封件和外侧密封件的密封组件。保持架具有压入轴的凸台。密封组件配置于凸台的外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结构简单的下滚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推土机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下滚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下滚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推土机1的结构)

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推土机1的结构。图1是推土机1的侧视图。

推土机1具备车辆主体2、推土铲装置3及履带式行驶装置4。车辆主体2由履带式行驶装置4支承。推土铲装置3配置于车辆主体2的前方。

履带式行驶装置4具有:轨道框架5、链轮6、惰轮7、履带8、上滚轮9及下滚轮10。轨道框架5构成履带式行驶装置4的架构。链轮6安装于车辆主体2的后端部。惰轮7安装于轨道框架5的前端部。履带8卷绕于链轮6和惰轮7。

上滚轮9安装于轨道框架5的上面。上滚轮9从下方支撑履带8,使履带8不会因自重而下垂。下滚轮10安装于轨道框架5的下面。下滚轮10将车体重量分散而向履带8传递。

(下滚轮10的结构)

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下滚轮10的结构。图2是下滚轮10的立体图。图3是下滚轮10的分解立体图。

下滚轮10具备:辊套11、轴12、第一及第二安装件13a、13b、第一及第二保持架14a、14b、第一及第二保持环15a、15b、及第一及第二密封组件16a、16b。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与轴12的中心轴ax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轴12的中心轴ax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

(1)辊套11

辊套11作为整体形成为圆筒状。辊套11以轴12的中心轴ax为中心,与履带8一起旋转。辊套11具有辊套主体11a、第一衬套11b及第二衬套11c。

辊套主体11a形成为圆筒状。辊套主体11a具有第一凸缘部31、第二凸缘部32及环状凹部33。第一凸缘部31形成于辊套主体11a的一端部。第二凸缘部32形成于辊套主体11a的另一端部。环状凹部33形成于辊套主体11a的中央部。

辊套主体11a具有第一引导面s1、第二引导面s2及插通孔s3。第一引导面s1形成于第一凸缘部31与环状凹部33之间。第二引导面s2形成于第二凸缘部32与环状凹部33之间。第一引导面s1及第二引导面s2在第一凸缘部31与第二凸缘部32之间引导履带8的链环。插通孔s3沿着辊套主体11a的轴心形成。轴12插通于插通孔s3。

辊套主体11a具有第一端面s4及第二端面s5。第一端面s4与第一保持架14a相对。第二端面s5与第二保持架14b相对。

第一衬套11b从辊套主体11a的一端部插入插通孔s3。第一衬套11b被压入插通孔s3。第一衬套11b与辊套主体11a一起旋转。

第一衬套11b具有第一筒部111和第一凸缘部112。第一筒部111形成为中空的筒状。第一凸缘部112与第一筒部111的轴向外侧的端部连接。第一凸缘部112是向第一筒部111外周的径向外侧伸出的形成为圆环状的止推凸缘。第一筒部111和第一凸缘部112分别由金属材料(例如,铅青铜铸件(lbc)等)构成。第一筒部111和第一凸缘部112分别由相同的金属材料一体地构成。第一筒部111和第一凸缘部112也可以由不同的金属材料分别构成。

第二衬套11c从辊套主体11a的另一端部插入插通孔s3。第二衬套11c被压入插通孔s3。第二衬套11c与辊套主体11a一起旋转。

第二衬套11c具有第二筒部113和第二凸缘部114。第二筒部113形成为中空的筒状。第二凸缘部114与第二筒部113的轴向外侧的端部连接。第二凸缘部114是向第二筒部113外周的径向外侧伸出的形成为圆环状的止推凸缘。第二筒部113和第二凸缘部114分别由金属材料(例如,铅青铜铸件(lbc)等)构成。第二筒部113和第二凸缘部114分别由相同的金属材料一体地构成。第二筒部113和第二凸缘部114也可以由不同的金属材料分别构成。

(2)轴12

轴12形成为棒状。轴12插通于辊套11的插通孔s3。轴12为辊套11的旋转中心轴。轴12具有圆柱部12a、第一端部12b及第二端部12c。

圆柱部12a形成为圆柱状。圆柱部12a具有表面t0。圆柱部12a具有整体相同的外径。表面t0为圆柱部12a的柱面。圆柱部12a配置于辊套11的内侧。

圆柱部12a的一端部配置于辊套11中的第一衬套11b的内侧。圆柱部12a的一端部插通于第一衬套11b的中空部。在圆柱部12a的一端部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保持环15a的第一环状槽t1。圆柱部12a的另一端部配置于辊套11中的第二衬套11c的内侧。圆柱部12a的另一端部插通于第一衬套11b的中空部。在圆柱部12a的另一端部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二保持环15b的第二环状槽t2。

第一端部12b与圆柱部12a的一端部连接。第一端部12b从辊套11的一端部向轴向外侧突出。第一端部12b具有安装面t3。在下滚轮10安装于轨道框架5的情况下,安装面t3与轨道框架5的下表面相对。

第二端部12c与圆柱部12a的另一端部连接。第二端部12c从辊套11的另一端部向轴向外侧突出。第二端部12c具有安装面t4。在下滚轮10安装于轨道框架5的情况下,安装面t4与轨道框架5的下表面相对。

在轴12的内部形成有输油管线t5。输油管线t5的入口设置于第一端部12b的端面。输油管线t5的入口由塞子36密封。

(3)第一及第二安装件13a、13b

第一安装件13a是用于将轴12的第一端部12b固定于轨道框架5的部件。第一安装件13a形成为ω型。第一安装件13a具有插入凹部u1及一对固定孔u2、u2。

轴12的第一端部12b嵌合于插入凹部u1。固定件(例如,螺栓等)插通于各固定孔u2。第一安装件13a利用插通于各固定孔u2的固定件,被固定于轨道框架5的下表面。

第二安装件13b是用于将轴12的第二端部12c固定于轨道框架5的部件。第二安装件13b形成为ω型。第二安装件13b具有插入凹部u3及一对固定孔u4、u4。

轴12的第二端部12c嵌合于插入凹部u3。第二安装件13b利用销35确定相对于轴12的位置。固定件(例如,螺栓等)插通于各固定孔u4。第二安装件13b利用插通于各固定孔u4的固定件固定于轨道框架5的下表面。

(4)第一及第二保持架14a、14b

第一保持架14a是用于密封第一密封组件16a的部件。第一保持架14a能够承受来自辊套11的轴向的负荷。第一保持架14a形成为圆环状。第一保持架14a被压入于轴12的外周。第一保持架14a具有插通孔v1、内周面v2、外表面v3及凸台b。

轴12中的圆柱部12a的一端部被压入插通孔v1。内周面v2为插通孔v1的内侧表面。内周面v2与轴12中的圆柱部12a的表面t0接触。外表面v3为第一保持架14a的主面(板面)。外表面v3相对于内周面v2大致垂直。外表面v3与第一安装件13a相对。外表面v3从第一安装件13a分离。凸台b为包含内周面v2的筒状部位。轴12被压入凸台部b。

第二保持架14b为用于密封第二密封组件16b的部件。第二保持架14b能够承受来自辊套11的轴向的负荷。第二保持架14b形成于圆环状。第二保持架14b被压入于轴12的外周。第二保持架14b具有插通孔v4、内周面v5、外表面v6及凸台b。

轴12中的圆柱部12a的另一端部被压入插通孔v4。内周面v5为插通孔v4的内侧表面。内周面v5与轴12中的圆柱部12a的表面t0接触。外表面v6为第二保持架14b的主面(板面)。外表面v6相对于内周面v5大致垂直。外表面v6与第二安装件13b相对。外表面v6从第二安装件13b分离。

如图3所示,在第二保持架14b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p1和第二环状凹部p2。第一环状凹部p1在径向上形成于凸台部b的外侧。第一环状凹部p1在径向上形成于第二环状凹部p2的内侧。在第一环状凹部p1收容第一密封组件16a的一部分。第二环状凹部p2在径向上形成于第一环状凹部p1的外侧。凸台b为内周面v5与第一环状凹部p1之间的筒状部位。轴12压入于凸台部b。

此外,虽然图3中未图示,但与第二保持架14b一样,在第一保持架14a的内表面也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p1和第二环状凹部p2。

(5)第一及第二保持环15a,15b

第一保持环15a是用于将第一保持架14a固定于轴12的部件。第一保持环15a是通过阻止第一保持架14a在轴12的轴向上移动,用于抑制第一保持架14a从轴12向轴向外侧脱离的挡圈。

第一保持环15a形成为c形状。第一保持环15a被安装于在轴12的圆柱部12a形成的第一环状槽t1。

第二保持环15b是用于将第二保持架14b固定于轴12的部件。第二保持环15b是通过阻止第二保持架14b在轴12的轴向上移动,用于抑制第一保持架14a从轴12向轴向外侧脱离的挡圈。

第二保持环15b形成为c形状。第二保持环15b被安装于在轴12的圆柱部12a形成的第二环状槽t2。

(6)第一及第二密封组件16a、16b

第一密封组件16a被密封于辊套11与第一保持架14a之间。第一密封组件16a在径向上配置于第一保持架14a的凸台部b的外侧。第一密封组件16a由第一内侧密封件17、第一内侧o型圈18、第一外侧密封件19及第一外侧o型圈20构成。

第一内侧密封件17形成为截面l字的圆环状。第一内侧密封件17由金属材料(例如,铸铁等)构成。第一内侧o型圈18形成为圆环状。第一内侧o型圈18嵌合于第一内侧密封件17的径向外侧。第一内侧o型圈18由弹性部件(例如,橡胶等)构成。第一内侧密封件17和第一内侧o型圈18配置于第一保持架14a的第一环状凹部p1内。

第一外侧密封件19形成为截面l字的圆环状。第一外侧密封件19由金属材料(例如,铸铁等)构成。第一外侧o型圈20形成为圆环状。第一外侧o型圈20嵌合于第一外侧密封件19的径向外侧。第一外侧o型圈20由弹性部件(例如,橡胶等)构成。第一外侧密封件19和第一外侧o型圈20配置于在辊套主体11a的第一端面s4形成的第一环状凹部s6。

第二密封组件16b被密封于辊套11与第二保持架14b之间。第二密封组件16b在径向上配置于第二保持架14b的凸台部b的外侧。第二密封组件16b由第二内侧密封件21、第二内侧o型圈22、第二外侧密封件23及第二外侧o型圈24构成。

第二内侧密封件21形成为截面l字的圆环状。第二内侧密封件21由金属材料(例如,铸铁等)构成。第二内侧o型圈22形成为圆环状。第二内侧o型圈22嵌合于第二内侧密封件21的径向外侧。第二内侧o型圈22由弹性部件(例如,橡胶等)构成。第二内侧密封件21和第二内侧o型圈22配置于第二保持架14b的第一环状凹部p1内。

第二外侧密封件23形成为截面l字的圆环状。第二外侧密封件23由金属材料(例如,铸铁等)构成。第二外侧o型圈24形成为圆环状。第二外侧o型圈24嵌合于第二外侧密封件23的径向外侧。第二外侧o型圈24由弹性部件(例如,橡胶等)构成。第二外侧密封件23和第二外侧o型圈24配置于在辊套主体11a的第二端面s5形成的第二环状凹部s8。

(下滚轮10的内部结构)

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下滚轮10的内部结构。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辊套11、第一内侧密封件17、第一内侧o型圈18、第二内侧密封件21及第二内侧o型圈22是相对于轴12进行旋转的“旋转侧部件”。

轴12、第一及第二安装件13a、13b、第一及第二保持架14a、14b、第一及第二保持环15a、15b、第一外侧密封件19、第一外侧o型圈20、第二外侧密封件23及第二外侧o型圈24是相对于轨道框架5固定的“固定侧部件”。

辊套11的第一衬套11b和第二衬套11c相对于轴12能够滑动。第一衬套11b中的第一凸缘部112与位于轴向外侧的第一保持架14a的凸台b抵接。第二衬套11c中的第二凸缘部114与位于轴向外侧的第二保持架14b的凸台b抵接。

第一保持架14a和第二保持架14b供轴12压入。第一保持架14a与位于轴向外侧的第一保持环15a抵接。第二保持架14b与位于轴向外侧的第二保持环15b抵接。

这样,辊套11由第一保持架14a及第二保持架14b夹持,且第一保持架14a及第二保持架14b由第一保持环15a及第二保持环15b固定。因此,从履带8向辊套11传递的推力负荷由第一保持架14a及第二保持架14b对于轴12的压入力和第一保持环15a及第二保持环15b对于第一保持架14a及第二保持架14b的保持力阻挡。

如图4所示,在辊套主体11a的第一端面s4上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s6和第一环状凸部s7。

辊套主体11a的第一环状凹部s6在径向上形成于第一衬套11b的外侧。辊套主体11a的第一环状凹部s6在轴向上与第一保持架14a的第一环状凹部p1连接。由此,形成收容第一密封组件16a的空间。在辊套主体11a的第一环状凹部s6收容第一内侧密封件17和第一内侧o型圈18。在第一保持架14a的第一环状凹部p1收容第一外侧密封件19和第一外侧o型圈20。

辊套主体11a的第一环状凸部s7在径向上形成于第一环状凹部s6的外侧。辊套主体11a的第一环状凸部s7插入第一保持架14a的第二环状凹部p2。由此,在辊套11与第一保持架14a之间形成迷宫结构,因此,能够抑制沙子或尘土从外部侵入辊套11与第一保持架14a之间的间隙。

如图4所示,在辊套主体11a的第二端面s5形成有第二环状凹部s8和第二环状凸部s9。

辊套主体11a的第二环状凹部s8在径向上形成于第二衬套11c的外侧。辊套主体11a的第二环状凹部s8在轴向上与第二保持架14b的第一环状凹部p1连接。由此,形成收容第二密封组件16b的空间。在辊套主体11a的第二环状凹部s8收容第二内侧密封件21和第二内侧o型圈22。在第二保持架14b的第一环状凹部p1收容第二外侧密封件23和第二外侧o型圈24。

辊套主体11a的第二环状凸部s9在径向上形成于第二环状凹部s8的外侧。辊套主体11a的第二环状凸部s9插入第二保持架14b的第二环状凹部p2。由此,在辊套11与第二保持架14b之间形成迷宫结构,因此,能够抑制沙子或尘土从外部侵入辊套11与第二保持架14b之间的间隙。

如图4所示,在辊套主体11a的内部形成有第一输油管线s10、第二输油管线s11及驻油部s12。第一输油管线s10及第二输油管线s11是辊套主体11a内的圆柱状的空间部。第一输油管线s10与第一环状凹部s6及驻油部s12相连。第二输油管线s11与第二环状凹部s8及驻油部s12相连。从轴12的输油管线t5注入的润滑油经由形成于轴12的内部及表面的输油管线(未图示)和形成于第一保持架14a的凸台b的切口p3,向第一环状凹部s6供给。供给至第一环状凹部s6的润滑油向第一输油管线s10、驻油部s12、第二输油管线s11及第二环状凹部s8依次供给。

(下滚轮10的组装方法)

接着,参照图2~图4说明下滚轮10的组装方法。

首先,向辊套主体11a的插通孔s3压入第一衬套11b的第一筒部111,并向辊套主体11a的插通孔s3压入第二衬套11b的第二筒部113。若压入第一及第二筒部111、113,第一及第二凸缘部112、114与辊套主体11a将会抵接。

接着,将轴12插通于第一衬套11b的第一筒部111和第二衬套11b的第二筒部113的内侧。

接着,在辊套主体11a的第一环状凹部s6收容第一内侧密封件17和第一内侧o型圈18,并且在辊套主体11a的第二环状凹部s8收容第二内侧密封件21和第二内侧o型圈22。

接着,在第一保持架14a的第一环状凹部p1收容第一外侧密封件19和第一外侧o型圈20,并且在第二保持架14b的第一环状凹部p1收容第二外侧密封件23和第二外侧o型圈24。

接着,在使第一保持架14a抵接于辊套11的状态下,将第一保持环15a安装于轴12的第一环状槽t1,并且在使第二保持架14b抵接于辊套11的状态下,将第二保持环15b安装于轴12的第二环状槽t2。

然后,使用第一及第二安装件13a、13b,将组装体固定于轨道框架5。

(特征)

(1)下滚轮10具备:辊套11、第一保持架14a、第二保持架14b、第一保持环15a及第二保持环15b。第一保持架14a被压入于轴12的外周,与辊套11的第一端面s4抵接。第二保持架14b被压入于轴12的外周,与辊套11的第二端面s5抵接。第一保持环15a在第一保持架14a的外侧被安装于轴12的外周,固定第一保持架14a。第二保持环15b被安装于轴12的外周,并固定第二保持架14b。

因此,通过第一保持架14a及第二保持架14b对于轴12的压入力和第一保持环15a及第二保持环15b对于第一保持架14a及第二保持架14b的保持力,能够阻挡从履带8向辊套11传递的推力负荷。因此,不需要在轴12设置中央凸缘,所以能够简化轴12的外形,并且能够削减零件数量而变得容易组装。

(2)辊套11具有辊套主体11a、第一衬套11b、第二衬套11c。辊套主体11a具有插通孔s3。第一衬套11b具备第一筒部111和第一凸缘部112。第一衬套11b被压入插通孔s3,与第一保持架14a抵接。第二衬套11c具备第二筒部113和第二凸缘部114。第二衬套11c被压入插通孔s3,在第二凸缘部114与第二保持架14b抵接。

从履带8向辊套11传递的推力负荷从辊套主体11a经由第一衬套11b或第二衬套11c向第一保持架14a或第二保持架14b传递。由此,能够简化轴12的外形,因此,能够削减辊套所包含的零件数量而变得容易组装。

(3)安装于轴12的第一端部12b的第一安装件13a从第一保持架14a分离,安装于轴12的第二端部12c的第二安装件13b从第二保持架14b分离。

因此,可根据需要更换作为消耗品的辊套11,并对第一安装件13a和第二安装件13b进行再利用。

(4)第一保持架14a及第二保持架14b分别形成为圆环状。

因此,能够通过铸造分别制作第一保持架14a及第二保持架14b,所以能够减小第一保持架14a中与第一衬套11b的抵接面及第二保持架14b中与第二衬套11c的抵接面的表面粗糙度。因此,能够降低第一保持架14a与第一衬套11b的滑动阻力、及第二保持架14b与第二衬套11c的滑动阻力。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履带式行驶车辆的一例,说明了推土机1的结构,但本发明的下滚轮也可应用于液压挖掘机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下滚轮

11辊套

11a辊套主体

11b、11c第一衬套及第二衬套

12轴

13a、13b第一及第二安装件

14a、14b第一及第二保持架

15a、15b第一及第二保持环

16a、16b第一及第二密封组件

111第一筒部

112第一凸缘部

113第二筒部

114第二凸缘部

b凸台

t1第一环状槽

t2第二环状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