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活工位运转车及折叠和展开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77597发布日期:2018-10-30 15:4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工位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灵活工位运转车及折叠和展开方法。



背景技术:

工位器具是企业在生产现场或仓库中用以存放生产对象或工具的各种装置。是用于盛装各种零部件、原材料等,满足生产需要,方便生产工人操作,所使用的辅助性器具,是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不能缺少的。装配线常用的工位器具主要包括:工作台、工具柜、工具车、置物柜、零件存放架、分装台架、料箱、料斗、集配箱、运转车等。

现有运转车一般为整体固定结构,在购买时就需要选择层数,不仅使用时不够灵活方便,无法根据使用场景灵活调整,同时也不方便折叠收纳,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层数,方便折叠收纳和展开使用,使用更加灵活方便,调节十分方便的灵活工位运转车及折叠和展开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灵活工位运转车,包括若干由上到下依次平行间隔分布的矩形板状架板,最上方架板顶面固定有手扶杆,最下方架板底面四角位置分别固定有脚轮,相邻两块架板之间通过折叠机构连接,且相邻两块架板中,上方架板底面为上连接面,下方架板顶面为下连接面,架板前后两侧为上连接面长边和下连接面长边,架板左右两侧为上连接面宽边和下连接面宽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对称,并分别靠近架板左右两侧设置的支撑机构,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靠近架板前侧的主动调节机构和靠近架板后侧的被动调节机构,主动调节机构包括位于上连接面的主滑轨,以及滑动位于主滑轨上的主滑板,主滑轨长度方向与上连接面长边平行,还包括顶端与主滑板固定的主上支撑杆,以及底端与下连接面垂直连接的主下支撑杆,还包括顶端通过主铰接轴与主上支撑杆底端铰接,底端通过主铰接轴与主下支撑杆顶端铰接的杆状主架杆,主动调节机构上的两根主铰接轴与上连接面宽边平行,并分别与主架杆、主上支撑杆和主下支撑杆垂直,所述的主上支撑杆和主下支撑杆上分别活动配合套有主上支撑套和主下支撑套,被动调节机构包括位于上连接面的副滑轨,以及滑动位于副滑轨上的副滑板,副滑轨长度方向与上连接面长边平行,还包括顶端与副滑板固定的副上支撑杆,以及底端与下连接面垂直连接的副下支撑杆,还包括顶端通过副铰接轴与副上支撑杆底端铰接,底端通过副铰接轴与副下支撑杆顶端铰接的杆状副架杆,被动调节机构上的两根副铰接轴与上连接面宽边平行,并分别与副架杆、副上支撑杆和副下支撑杆垂直,所述的副上支撑杆和副下支撑杆上分别活动配合套有副上支撑套和副下支撑套,且支撑机构上的两根主铰接轴分别与两根副铰接轴同轴设置,所述的支撑机构还包括与上连接面宽边平行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主上支撑套外壁和副上支撑套外壁连接,下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主下支撑套外壁和副下支撑套外壁连接,所述的主架杆杆壁同轴设有杆槽,还包括活动套在杆槽上的调节套,调节套外径分别与主架杆杆径、主上支撑杆杆径和主下支撑杆杆径相同,所述的主上支撑套套壁和主下支撑套套壁分别设有上滑孔和下滑孔,所述的上滑孔和下滑孔为分别围绕主上支撑套轴线和主下支撑套轴线的螺旋状结构,所述的调节套顶端外壁固定有滑动位于上滑孔上的上滑块,调节套底端外壁固定有滑动位于下滑孔上的下滑块;

所述的上滑块位于上滑孔底端,且主上支撑套顶端和底端分别配合套在主上支撑杆和调节套顶端外壁上,所述的下滑块位于下滑孔顶端,且主下支撑套底端和顶端分别配合套在主下支撑杆和调节套底端外壁上,并使所述的主架杆、主上支撑杆和主下支撑杆同轴设置,副上支撑套顶端和底端分别配合套在副上支撑杆和副架杆顶端外壁上,副下支撑套底端和顶端分别配合套在副下支撑杆和副架杆底端外壁上,并使所述的副架杆、副上支撑杆和副下支撑杆同轴设置,且此时主滑板和副滑板分别位于主滑轨后端和副滑轨后端;

且能分别旋转折叠机构上的两个调节套,使上滑块和下滑块分别移动至上滑孔顶端和下滑孔底端,此时主上支撑套配合套在调节套顶端外壁上,主下支撑套配合套在调节套底端外壁上,副上支撑套配合套在副架杆顶端外壁上,副下支撑套配合套在副架杆底端外壁上,且能握住两个调节套,并围绕两根主铰接轴和两根副铰接轴折叠调节套,并使主滑板和副滑板分别移动至主滑轨前端和副滑轨前端,且此时主架杆顶端和副架杆顶端分别顶在下连接面上,主架杆底端和副架杆底端分别顶在上连接面上,并折叠所述的折叠机构。

本运转车可以选择所需要的最大层数,而具体使用时,可将折叠机构进行折叠或展开,以控制具体所需要的层数,因此使用更加灵活;利用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机构,通过旋转调节套,即可控制主上支撑套、主下支撑套、副上支撑套和副下支撑套的移动,握住调节套,并围绕两根主铰接轴和两根副铰接轴折叠或展开,并通过主滑板和副滑板分别与主滑轨和副滑轨的配合,以控制折叠机构的折叠或展开,因此调节十分方便;折叠后,主架杆顶端和副架杆顶端分别顶在下连接面上,主架杆底端和副架杆底端分别顶在上连接面上,因此折叠后的结构十分稳定,避免对使用造成影响;展开后,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可以在两侧形成护围,使得使用更加安全。另外本方案中,具体的主滑轨和副滑轨结构以及主滑板和副滑板与主滑轨和副滑轨相互配合的滑动结构均采用了现有技术已知的方案。

在上述的一种灵活工位运转车中,所述的调节套靠近顶端和底端的外壁分别固定有上挡环和下挡环,上挡环和下挡环之间的调节套外壁为正多边形套状结构,还包括配合套在调节套外壁的锁套,所述的锁套位于上挡环和下挡环之间,且锁套内壁为与调节套外壁配合的正多边形结构,还包括两端分别位于调节套内壁和外壁上的若干圆柱形锁孔,若干锁孔沿调节套周向分布,且锁孔轴线沿调节套径向设置,锁孔两端孔壁呈缩口结构,还包括滑动位于锁孔内的圆柱形锁珠,锁珠两端为圆头状,且锁珠长度大于锁孔深度,所述的主架杆杆壁分别设有若干锁槽,所述的调节套上套有两端分别与锁套底端和下挡环相抵的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推动锁套顶端抵在上挡环上,并使所述的锁套内壁顶住锁珠外端,使若干锁珠内端分别配合嵌在若干锁槽内,以相对固定调节套和主架杆,且能朝下挡环移动锁套,使锁套内壁与锁珠外端分离,并通过旋转锁套带动调节套旋转,且锁珠内端与锁槽分离,外端伸出调节套外壁。

因此需要下移锁套并利用锁套带动调节套旋转,能避免随意调节,起到安全锁的作用,使得调节更加安全。

在上述的一种灵活工位运转车中,所述的上连接杆中部和下连接杆中部分别弯折形成上对位杆和下对位杆,上对位杆和下对位杆分别与上连接面宽边平行,且当上滑块和下滑块分别位于上滑孔顶端和下滑孔底端时,所述的上对位杆与靠近上连接面的主铰接轴和副铰接轴同轴设置,下对位杆与靠近下连接面的主铰接轴和副铰接轴同轴设置。

利用上对位杆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能对上方的主铰接轴和副铰接轴形成间接延伸,利用下对位杆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能对下方的主铰接轴和副铰接轴形成间接延伸,能提高折叠和展开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灵活工位运转车中,所述的下对位杆中部还弯折形成与下连接面宽边平行的防护杆,且当下滑块位于下滑孔顶端时,下对位杆位于防护杆和下连接面之间。

利用防护杆能加强侧面的防护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灵活工位运转车中,所述的支撑机构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主上支撑杆杆壁和副上支撑杆杆壁固定的固定杆,且固定杆与上连接面宽边平行。

因此能使主滑板和副滑板更加同步在主滑轨和副滑轨上移动,提高调节过程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灵活工位运转车中,所述的调节套外壁上螺接有螺栓,且螺栓头部形成分别滑动位于上滑孔和下滑孔上的所述的上滑块和下滑块。

在上述的一种灵活工位运转车中,还包括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的上连接面上的上连接板,所述的折叠机构上的两道主滑轨和两道副滑轨分别固定在上连接板上,还包括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的下连接面上的下连接板,所述的折叠机构上的两根主下支撑杆和两根副下支撑杆分别固定在下连接板上。

因此方便制作安装本运转车。

在上述的一种灵活工位运转车中,所述的折叠机构的两根调节套中,一个调节套顺时针旋转,另一个调节套逆时针旋转,则上滑块分别移动至上滑孔顶端,或分别移动至上滑孔底端。

因此更加方便进行调节。

在上述的一种灵活工位运转车中,所述的手扶杆包括两根分别靠近架板左右两侧,并与上连接面宽边平行的侧杆和两端分别与两根侧杆后端连接的背杆,背杆与上连接面长边平行,并靠近架板后侧设置,所述的两根侧杆前端分别弯折,并分别与最上方架板顶面固定。

一种用于灵活工位运转车的折叠和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折叠方法为:握住折叠机构的两个锁套,朝下挡环移动锁套,使锁套内壁与锁珠外端分离,旋转锁套带动调节套旋转,使上滑块和下滑块分别移动至上滑孔顶端和下滑孔底端,此时主上支撑套配合套在调节套顶端外壁上,主下支撑套配合套在调节套底端外壁上,副上支撑套配合套在副架杆顶端外壁上,副下支撑套配合套在副架杆底端外壁上,朝上挡环推动锁套,使锁珠内端嵌在锁槽内,之后握住锁套,并围绕两根主铰接轴和两根副铰接轴折叠锁套,并使主滑板和副滑板分别移动至主滑轨前端和副滑轨前端,且此时主架杆顶端和副架杆顶端分别顶在下连接面上,主架杆底端和副架杆底端分别顶在上连接面上,并折叠所述的折叠机构;

所述的展开方法为:上拉上方架板,以围绕两根主铰接轴和两根副铰接轴展开主架杆和副架杆,并使主滑板和副滑板分别移动至主滑轨后端和副滑轨后端,握住折叠机构的两个锁套,朝下挡环移动锁套,使锁套内壁与锁珠外端分离,旋转锁套带动调节套旋转,使上滑块移动至上滑孔底端,且主上支撑套顶端和底端分别配合套在主上支撑杆和调节套顶端外壁上,使下滑块移动至下滑孔顶端,且主下支撑套底端和顶端分别配合套在主下支撑杆和调节套底端外壁上,并使所述的主架杆、主上支撑杆和主下支撑杆同轴设置,副上支撑套顶端和底端分别配合套在副上支撑杆和副架杆顶端外壁上,副下支撑套底端和顶端分别配合套在副下支撑杆和副架杆底端外壁上,并使所述的副架杆、副上支撑杆和副下支撑杆同轴设置,以展开所述的折叠机构。

通过上述方法,即可方便折叠或展开本运转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运转车可以选择所需要的最大层数,而具体使用时,可将折叠机构进行折叠或展开,以控制具体所需要的层数,因此使用更加灵活;

2、利用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机构,通过旋转调节套,即可控制主上支撑套、主下支撑套、副上支撑套和副下支撑套的移动,握住调节套,并围绕两根主铰接轴和两根副铰接轴折叠或展开,并通过主滑板和副滑板分别与主滑轨和副滑轨的配合,以控制折叠机构的折叠或展开,因此调节十分方便;

3、折叠后,主架杆顶端和副架杆顶端分别顶在下连接面上,主架杆底端和副架杆底端分别顶在上连接面上,因此折叠后的结构十分稳定,避免对使用造成影响;

4、展开后,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可以在两侧形成护围,使得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运转车折叠状态主视图。

图2是本运转车展开状态主视图。

图3是本运转车展开状态侧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图4-7分别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架板;11、手扶杆;12、脚轮;13、侧杆;14、背杆;

2、主滑轨;21、主滑板;22、副滑轨;23、副滑板;

3、主上支撑杆;31、主上支撑套;32、上滑孔;33、固定杆;34、主下支撑杆;35、主下支撑套;36、下滑孔;

4、主架杆;41、主铰接轴;42、杆槽;43、锁槽;

5、调节套;51、上滑块;52、下滑块;53、上挡环;54、下挡环;55、锁套;56、锁珠;57、压缩弹簧;

6、副上支撑杆;61、副上支撑套;62、副下支撑杆;63、副下支撑套;

7、副架杆;71、副铰接轴;

8、上连接杆;81、上对位杆;

9、下连接杆;91、下对位杆;92、防护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7所示,本发明一种灵活工位运转车,包括若干由上到下依次平行间隔分布的矩形板状架板1,最上方架板1顶面固定有手扶杆11,最下方架板1底面四角位置分别固定有脚轮12,相邻两块架板1之间通过折叠机构连接,且相邻两块架板1中,上方架板1底面为上连接面,下方架板1顶面为下连接面,架板1前后两侧为上连接面长边和下连接面长边,架板1左右两侧为上连接面宽边和下连接面宽边,折叠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对称,并分别靠近架板1左右两侧设置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靠近架板1前侧的主动调节机构和靠近架板1后侧的被动调节机构,主动调节机构包括位于上连接面的主滑轨2,以及滑动位于主滑轨2上的主滑板21,主滑轨2长度方向与上连接面长边平行,还包括顶端与主滑板21固定的主上支撑杆3,以及底端与下连接面垂直连接的主下支撑杆34,还包括顶端通过主铰接轴41与主上支撑杆3底端铰接,底端通过主铰接轴41与主下支撑杆34顶端铰接的杆状主架杆4,主动调节机构上的两根主铰接轴41与上连接面宽边平行,并分别与主架杆4、主上支撑杆3和主下支撑杆34垂直,主上支撑杆3和主下支撑杆34上分别活动配合套有主上支撑套31和主下支撑套35,被动调节机构包括位于上连接面的副滑轨22,以及滑动位于副滑轨22上的副滑板23,副滑轨22长度方向与上连接面长边平行,还包括顶端与副滑板23固定的副上支撑杆6,以及底端与下连接面垂直连接的副下支撑杆62,还包括顶端通过副铰接轴71与副上支撑杆6底端铰接,底端通过副铰接轴71与副下支撑杆62顶端铰接的杆状副架杆7,被动调节机构上的两根副铰接轴71与上连接面宽边平行,并分别与副架杆7、副上支撑杆6和副下支撑杆62垂直,副上支撑杆6和副下支撑杆62上分别活动配合套有副上支撑套61和副下支撑套63,且支撑机构上的两根主铰接轴41分别与两根副铰接轴71同轴设置,支撑机构还包括与上连接面宽边平行的上连接杆8和下连接杆9,上连接杆8两端分别与主上支撑套31外壁和副上支撑套61外壁连接,下连接杆9两端分别与主下支撑套35外壁和副下支撑套63外壁连接,主架杆4杆壁同轴设有杆槽42,还包括活动套在杆槽42上的调节套5,调节套5外径分别与主架杆4杆径、主上支撑杆3杆径和主下支撑杆34杆径相同,主上支撑套31套壁和主下支撑套35套壁分别设有上滑孔32和下滑孔36,上滑孔32和下滑孔36为分别围绕主上支撑套31轴线和主下支撑套35轴线的螺旋状结构,调节套5顶端外壁固定有滑动位于上滑孔32上的上滑块51,调节套5底端外壁固定有滑动位于下滑孔36上的下滑块52;

上滑块51位于上滑孔32底端,且主上支撑套31顶端和底端分别配合套在主上支撑杆3和调节套5顶端外壁上,下滑块52位于下滑孔36顶端,且主下支撑套35底端和顶端分别配合套在主下支撑杆34和调节套5底端外壁上,并使主架杆4、主上支撑杆3和主下支撑杆34同轴设置,副上支撑套61顶端和底端分别配合套在副上支撑杆6和副架杆7顶端外壁上,副下支撑套63底端和顶端分别配合套在副下支撑杆62和副架杆7底端外壁上,并使副架杆7、副上支撑杆6和副下支撑杆62同轴设置,且此时主滑板21和副滑板23分别位于主滑轨2后端和副滑轨22后端;

且能分别旋转折叠机构上的两个调节套5,使上滑块51和下滑块52分别移动至上滑孔32顶端和下滑孔36底端,此时主上支撑套31配合套在调节套5顶端外壁上,主下支撑套35配合套在调节套5底端外壁上,副上支撑套61配合套在副架杆7顶端外壁上,副下支撑套63配合套在副架杆7底端外壁上,且能握住两个调节套5,并围绕两根主铰接轴41和两根副铰接轴71折叠调节套5,并使主滑板21和副滑板23分别移动至主滑轨2前端和副滑轨22前端,且此时主架杆4顶端和副架杆7顶端分别顶在下连接面上,主架杆4底端和副架杆7底端分别顶在上连接面上,并折叠折叠机构。

进一步的,调节套5靠近顶端和底端的外壁分别固定有上挡环53和下挡环54,上挡环53和下挡环54之间的调节套5外壁为正多边形套状结构,还包括配合套在调节套5外壁的锁套55,锁套55位于上挡环53和下挡环54之间,且锁套55内壁为与调节套5外壁配合的正多边形结构,还包括两端分别位于调节套5内壁和外壁上的若干圆柱形锁孔,若干锁孔沿调节套5周向分布,且锁孔轴线沿调节套5径向设置,锁孔两端孔壁呈缩口结构,还包括滑动位于锁孔内的圆柱形锁珠56,锁珠56两端为圆头状,且锁珠56长度大于锁孔深度,主架杆4杆壁分别设有若干锁槽43,调节套5上套有两端分别与锁套55底端和下挡环54相抵的压缩弹簧57,压缩弹簧57推动锁套55顶端抵在上挡环53上,并使锁套55内壁顶住锁珠56外端,使若干锁珠56内端分别配合嵌在若干锁槽43内,以相对固定调节套5和主架杆4,且能朝下挡环54移动锁套55,使锁套55内壁与锁珠56外端分离,并通过旋转锁套55带动调节套5旋转,且锁珠56内端与锁槽43分离,外端伸出调节套5外壁。上连接杆8中部和下连接杆9中部分别弯折形成上对位杆81和下对位杆91,上对位杆81和下对位杆91分别与上连接面宽边平行,且当上滑块51和下滑块52分别位于上滑孔32顶端和下滑孔36底端时,上对位杆81与靠近上连接面的主铰接轴41和副铰接轴71同轴设置,下对位杆91与靠近下连接面的主铰接轴41和副铰接轴71同轴设置。下对位杆91中部还弯折形成与下连接面宽边平行的防护杆92,且当下滑块52位于下滑孔36顶端时,下对位杆91位于防护杆92和下连接面之间。支撑机构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主上支撑杆3杆壁和副上支撑杆6杆壁固定的固定杆33,且固定杆33与上连接面宽边平行。调节套5外壁上螺接有螺栓,且螺栓头部形成分别滑动位于上滑孔32和下滑孔36上的上滑块51和下滑块52。还包括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上连接面上的上连接板,折叠机构上的两道主滑轨2和两道副滑轨22分别固定在上连接板上,还包括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下连接面上的下连接板,折叠机构上的两根主下支撑杆34和两根副下支撑杆62分别固定在下连接板上。折叠机构的两根调节套5中,一个调节套5顺时针旋转,另一个调节套5逆时针旋转,则上滑块51分别移动至上滑孔32顶端,或分别移动至上滑孔32底端。手扶杆11包括两根分别靠近架板1左右两侧,并与上连接面宽边平行的侧杆13和两端分别与两根侧杆13后端连接的背杆14,背杆14与上连接面长边平行,并靠近架板1后侧设置,两根侧杆13前端分别弯折,并分别与最上方架板1顶面固定。

本运转车可以选择所需要的最大层数,而具体使用时,可将折叠机构进行折叠或展开,以控制具体所需要的层数,因此使用更加灵活;利用上连接杆8和下连接杆9连接形成联动机构,通过旋转调节套5,即可控制主上支撑套31、主下支撑套35、副上支撑套61和副下支撑套63的移动,握住调节套5,并围绕两根主铰接轴41和两根副铰接轴71折叠或展开,并通过主滑板21和副滑板23分别与主滑轨2和副滑轨22的配合,以控制折叠机构的折叠或展开,因此调节十分方便;折叠后,主架杆4顶端和副架杆7顶端分别顶在下连接面上,主架杆4底端和副架杆7底端分别顶在上连接面上,因此折叠后的结构十分稳定,避免对使用造成影响;展开后,上连接杆8和下连接杆9可以在两侧形成护围,使得使用更加安全。

一种用于灵活工位运转车的折叠和展开方法,

折叠方法为:握住折叠机构的两个锁套55,朝下挡环54移动锁套55,使锁套55内壁与锁珠56外端分离,旋转锁套55带动调节套5旋转,使上滑块51和下滑块52分别移动至上滑孔32顶端和下滑孔36底端,此时主上支撑套31配合套在调节套5顶端外壁上,主下支撑套35配合套在调节套5底端外壁上,副上支撑套61配合套在副架杆7顶端外壁上,副下支撑套63配合套在副架杆7底端外壁上,朝上挡环53推动锁套55,使锁珠56内端嵌在锁槽43内,之后握住锁套55,并围绕两根主铰接轴41和两根副铰接轴71折叠锁套55,并使主滑板21和副滑板23分别移动至主滑轨2前端和副滑轨22前端,且此时主架杆4顶端和副架杆7顶端分别顶在下连接面上,主架杆4底端和副架杆7底端分别顶在上连接面上,并折叠折叠机构;

展开方法为:上拉上方架板1,以围绕两根主铰接轴41和两根副铰接轴71展开主架杆4和副架杆7,并使主滑板21和副滑板23分别移动至主滑轨2后端和副滑轨22后端,握住折叠机构的两个锁套55,朝下挡环54移动锁套55,使锁套55内壁与锁珠56外端分离,旋转锁套55带动调节套5旋转,使上滑块51移动至上滑孔32底端,且主上支撑套31顶端和底端分别配合套在主上支撑杆3和调节套5顶端外壁上,使下滑块52移动至下滑孔36顶端,且主下支撑套35底端和顶端分别配合套在主下支撑杆34和调节套5底端外壁上,并使主架杆4、主上支撑杆3和主下支撑杆34同轴设置,副上支撑套61顶端和底端分别配合套在副上支撑杆6和副架杆7顶端外壁上,副下支撑套63底端和顶端分别配合套在副下支撑杆62和副架杆7底端外壁上,并使副架杆7、副上支撑杆6和副下支撑杆62同轴设置,以展开折叠机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架板1、手扶杆11、脚轮12、侧杆13、背杆14、主滑轨2、主滑板21、副滑轨22、副滑板23、主上支撑杆3、主上支撑套31、上滑孔32、固定杆33、主下支撑杆34、主下支撑套35、下滑孔36、主架杆4、主铰接轴41、杆槽42、锁槽43、调节套5、上滑块51、下滑块52、上挡环53、下挡环54、锁套55、锁珠56、压缩弹簧57、副上支撑杆6、副上支撑套61、副下支撑杆62、副下支撑套63、副架杆7、副铰接轴71、上连接杆8、上对位杆81、下连接杆9、下对位杆91、防护杆9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