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及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0499发布日期:2019-02-15 22:05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及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及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平台是用于建筑施工、室内外装修、钢结构等高空作业领域的一种设备。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带有自行式底盘,用来运送人员、工具和物料到指定高度位置进行工作。

底盘是高空作业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范围小的高空作业平台,因为整车重量小,对底盘的倾翻作用小,因此不需要配置可调车桥。作业范围大的高空作业平台,整车重量大,对底盘的倾翻作用大,底盘需要配置可调车桥改变整车宽度,兼顾运输和作业时的不同需求。对于高米数高空作业平台,底盘的抗倾翻能力和灵活转场能力为该设备的关键性能参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及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其中,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能够提高抗倾翻能力和灵活转场能力。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其包括:车架;车桥,可动地设于所述车架;以及动力机构,设于所述车架,且驱动连接于所述车桥,用于驱动所述车桥相对于所述车架摆动,以向所述车架的外侧伸出,以及向所述车架的内侧收回。

可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油缸,其第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第二端铰接于所述车桥。

可选地,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还包括:行走元件,可动地设于所述车桥。

可选地,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还包括:转向机构,设于所述车桥,用于实现所述行走元件相对于所述车桥的转动。

可选地,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包括至少两个车桥,每一车桥设有一行走元件,各所述行走元件的转动方向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所述车桥与所述动力机构的连接端靠近所述车桥与所述车架的连接端;所述车桥与所述行走元件的连接端远离所述车桥与所述车架的连接端。

可选地,所述车桥被构造为可伸缩式结构。

可选地,沿底盘行驶的前后方向,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两个车桥,和/或,所述车架的后端设有两个车桥。

可选地,位于所述底盘同一端的两个车桥被配置为可相向摆动,以收回至所述车架的内侧;也可向背摆动,以伸向所述车架的外侧。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其包括上述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桥摆动设于车架,平台作业时,车桥向车架的外侧摆动伸出,能够增大轮距车宽,提高底盘的抗倾翻能力,保证整车的作业安全性和稳定性;平台行驶时,车桥向车架的内侧摆动收回,能够减小轮距车宽,适用普通拖板车运输,提高了平台的灵活转场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的车桥收回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的车桥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3(a)~图3(d)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在车桥伸出状态下行走元件不同转向组合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

1-车架;2-车桥;3-动力机构;4-行走元件;5-转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为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包括车架1。

车架1与车桥2连接,为底盘的主体承载结构。

可选地,车架1采用箱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包括车桥2,车桥2可动地设于车架1。可选地,车桥2铰接于车架1。

可选地,车桥2采用箱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包括动力机构3,动力机构3设于车架1,且驱动连接于车桥2。

动力机构3用于驱动车桥2相对于车架1摆动,以向车架1的外侧伸出,满足高米数高空作业平台对底盘抗倾翻能力的需求,保证高空作业平台作业时,底盘有更大的抗倾翻能力。

动力机构3用于驱动车桥2相对于车架1摆动,向车架1的内侧收回,以将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宽度限定在拖板车宽度以内,使普通拖板车可以便捷托运高空作业平台整车,降低运输成本。

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行驶时,车桥2向车架1的内侧摆动收回,车桥调整为较小的轮距车宽,整车宽度满足普通拖板车的运输要求,以降低运输成本。

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作业时,车桥2向车架1的外侧摆动伸出,车桥调整到较大的轮距车宽,增大底盘的抗倾翻能力,保证整车的作业安全性和稳定性。

车桥2采用摆动布置后,不再受安装空间限制,底盘在同样运输宽度下,可以将前后轴距(车桥长度)做到更大,扩桥后底盘可做到更宽,以获得更大的抗倾翻能力,整机作业时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机构3包括油缸,油缸的第一端铰接于车架1,油缸的第二端铰接于车桥2。

动力机构3不限于油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还包括行走元件4,行走元件4可动地设于车桥2。可选地,行走元件4铰接于车桥2。

行走元件4直接接触地面,支撑整车重量,并通过滚动实现车辆行走。可选地,行走元件4包括轮胎。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还包括转向机构5,转向机构5设于车桥2,用于实现行走元件4相对于车桥2的转动。

可选地,转向机构5为焊接组件,用于实现行走元件4的转动,并将行走元件4的支撑力传递给车桥2。

转向机构5包括动力元件,动力元件驱动连接于行走元件4,用于驱动行走元件4相对于车桥2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包括至少两个车桥2,每一车桥2设有一行走元件4,每一行走元件4配置一转向机构5。各转向机构5独立可控,用于实现各行走元件4的转动方向相同或不同。

如图3(a)~图3(d)所示,车桥2向车架1的外侧摆动伸出后,整机宽度尺寸变大,因此,在车桥2的末端配置独立的转向机构5,实现行走元件4不同的转向模式,以适应不同工作场所,实现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灵活转场。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桥2与动力机构3的连接端靠近车桥2与车架1的连接端;车桥2与行走元件4的连接端远离车桥2与车架1的连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桥2被构造为可伸缩式结构,能够进一步调宽整车宽度,以进一步增大底盘的抗倾翻能力,保证整车的作业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底盘行驶的前后方向,车架1的前端设有两个车桥2。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底盘行驶的前后方向,车架1的后端设有两个车桥2。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底盘同一端的两个车桥2被配置为可相向摆动,以收回至车架1的内侧。位于底盘同一端的两个车桥2被配置为可向背摆动,以伸向车架1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盘的前、后桥由四个独立的摆动部件组成,即车架1设有四个可摆动的车桥2。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1设有四个可摆动的车桥2,车桥2的末端配置可独立控制角度的转向机构,整车至少具有如图3(a)~图3(d)所示的四种转向模式,以满足不同工作场地转向需要,增强了整车的灵活转场能力。

运输时,位于同一端的两个车桥2向互相靠近的方向摆动,以缩小整车宽度,实现便捷低成本运输。

作业时,位于同一端的两个车桥2向互相远离的方向摆出,以增大整车宽度,使底盘获得更大的抗倾翻能力,保证整车安全稳定的作业。

同时,车桥2向外摆出后,配置在车桥2末端的独立的转向机构5可以使行走元件4具有更大的转向角度,整车变宽、前后轴距减小,进而使底盘实现更小的转向半径。

转向机构5可独立控制转向角度,至少能够实现如图3(a)~图3(d)所示的四种转向模式,以满足不同工作场地的转向需要,增强整车的灵活转场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桥2设置在车架1的外侧。车桥2采用摆动布置后,整个车桥运动件都是在结构外侧布置,装配维修更为便捷,经济性和实用性更好。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四个行走元件4独立安装于转向机构5上,四个转向机构5分别与四个车桥2铰接,四个车桥2分别与车架1铰接,四个油缸的一端与车架1铰接,另一端则分别对应铰接在一车桥2上。

在两个行走元件4未转动的状态下,四个行走元件4与车架1的前后方向平行。四个行走元件4可以前后分组动作,实现不同的转向方式,如图3(a)~图3(d)所示。

如图3(a)所示,位于底盘后端的两个行走元件4均相对于车架1逆时针转动。位于底盘前端的两个行走元件4与车架1的前后方向平行。

如图3(b)所示,位于底盘前端的两个行走元件4均相对于车架1逆时针转动。位于底盘后端的两个行走元件4与车架1的前后方向平行。

如图3(c)所示,位于底盘前端的两个行走元件4均相对于车架1逆时针转动。位于底盘后端的两个行走元件4均相对于车架1逆时针转动。

如图3(d)所示,位于底盘前端的两个行走元件4均相对于车架1逆时针转动。位于底盘后端的两个行走元件4均相对于车架1顺时针转动。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其包括上述的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包括四个行走元件4,每个行走元件4(轮胎)单独通过车桥2与车架1连接。通过车桥2来调整行走元件4的位置,从而改变底盘的总长与总宽,宽的底盘能够具有更大抗倾翻能力,变窄后的底盘能够轻松装车运输。

车桥2末端设置的独立的转向机构5可以使行走元件4具有更大的转向角度,进而底盘具有更小的转向半径,同时转向机构5可独立控制转向角度,进而能够实现如图3(a)~图3(d)所示的四种转向模式,以满足不同工作场地转向需要,增强了整车的灵活转场能力。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