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下转向轴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5040发布日期:2018-12-07 22:1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下转向轴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下转向轴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下转向轴总成主要有两种结构:伸缩式结构或溃缩式结构,溃缩式结构采用花键连接,打点铆合固定,其刚性好,但不能滑动,也不能吸收车身底盘的震动;伸缩式结构普遍采用花键涂塑工艺,由于电动转向助力下转向轴实际工作力矩较大,长期使用塑胶涂层容易磨损,导致产生转向异响或转向滞后,给汽车行驶带来安全隐患,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找到一种既能提高汽车下转向轴的刚性和耐磨性,又能吸震的汽车下转向轴总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汽车下转向轴总成,能够有效的提高下转向轴刚性及耐磨性、又能吸震的汽车下转向轴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下转向轴总成,包括下万向节叉、下万向节十字轴、轴用万向节叉、钢球、钢球保持架、下转向套、套用万向节叉、上万向节十字轴、上万向节叉,所述下转向轴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半钢球槽,所述下转向套的内部设有与第一半钢球槽相互配合的第二半钢球槽,所述下转向轴的一端连接有轴用万向节叉,所述下万向节叉通过下万向节十字轴与轴用万向节叉连接,所述下转向套的一端连接有套用万向节叉,所述上万向节叉通过上万向节十字轴与套用万向节叉连接,所述钢球保持架位于第一半钢球槽与第二半钢球槽之间,所述钢球保持架上设有若干凹槽,并且凹槽内设有与第一半钢球槽相互吻合的若干个钢球,所述钢球保持架可于第一半钢球槽和第二半钢球槽之间进行轴向方向上的运动,钢球保持架上的凹槽内还设有与第一半钢球槽相互吻合的若干个球头滚针。

优选的,钢球保持架表面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列凹槽,每列中间的凹槽内均设有球头滚针,所述球头滚针为轴向两端为半球面状的圆柱形,且在球头滚针的两端对称分布有若干钢球。

优选的,中间凹槽设有球头滚针的列为第一滚动组件,所述凹槽内均为钢球的列为第二滚动组件,所述第一滚动组件与第二滚动组件交替排布。

优选的,钢球保持架上设有三列第一滚动组件以及三列第二滚动组件,并且第一滚动组件中球头滚针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钢球,所述第二滚动组件上均匀分布有五个钢球,并且球头滚针的直径与钢球的直径大小相等。

优选的,下转向轴的一端设有细齿花键,并且细齿花键通过过盈配合插入轴用万向节叉的内孔,下转向轴的另一端设有卡簧槽,并且卡簧槽内安装有开口挡圈。

优选的,开口挡圈的外圆周上设有凸起。

优选的,开口挡圈为以弹簧钢板为材料通过冷冲压制作成型的开口挡圈。

优选的,下转向套的一端设有细齿花键,并且细齿花键通过过盈配合插入套用万向节叉的内孔,下转向套的另一端设有用来固定防尘罩的的卡槽。

优选的,钢球保持架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 通过钢球保持架在第一半钢球槽和第二半钢球槽之间的相对滑动,以及钢球和球头滚针分组组合,使其与两半钢球槽紧密接触,防止转向异响和转向滞后。

2).球头滚针的设计相比于全钢球而言增加了工件的耐磨性,延长了工件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转向下轴的可伸缩性,消除了车身底盘可能给方向盘带来的震动,从而确保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球保持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球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钢球保持架的C-C面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球头滚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球头滚针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挡圈的左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下转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下转向轴的花键剖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下转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下转向套的花键剖面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下转向套的A-A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为下万向节叉、2为下万向节十字轴、3为轴用万向节叉、4为下转向轴、5为防尘罩、6为钢球、7为球头滚针、8为钢球保持架、9为开口挡圈、10为下转向套、11为套用万向节叉、12为上万向节十字轴、13为上万向节叉、14为第一半钢球槽、15为第二半钢球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一种汽车下转向轴总成,包括下万向节叉1、下万向节十字轴2、轴用万向节叉3、钢球6、钢球保持架8、下转向套10、套用万向节叉11、上万向节十字轴12、上万向节叉13。

下转向轴4一半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半钢球槽14,而且第一半钢球槽14延伸至端部,下转向套10一半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与第一半钢球槽14相互配合的第二半钢球槽15,而且第二半钢球槽15也延伸至端部,下转向轴4的一端连接有轴用万向节叉3,下万向节叉1通过下万向节十字轴2与轴用万向节叉3连接,下转向套4的一端连接有套用万向节叉11,上万向节叉13通过上万向节十字轴12与套用万向节叉11连接,其中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

钢球保持架8是位于第一半钢球槽14与第二半钢球槽15之间的筒形结构,钢球保持架8上设有若干凹槽,并且凹槽内设有能够与第一半钢球槽14相互吻合的若干个钢球6,钢球保持架8可以在第一半钢球槽14和第二半钢球槽15之间进行相对于第一半钢球槽14或者是第二半钢球槽15的滑动,而且钢球保持架8上的凹槽内还设有与第一半钢球槽14相互吻合的若干个球头滚针7,这些球头滚针7也能够和第二半钢球槽15之间相互吻合。通过对球头滚针7的设置,代替了原有的全钢球6的设计,使得下转向套10与下转向轴4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防止转向异响和转向滞后现象的发生,并且增加了工件的耐磨性,延长了工件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下转向轴4的可伸缩性,消除了车身底盘可能给方向盘带来的震动,从而确保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钢球保持架8表面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列凹槽,球头滚针7为轴向两端为半球面状的圆柱形,相对于上一个方案,球头滚针7也可以设置在每列凹槽中的最中间的凹槽内,而且在球头滚针7的两端的凹槽内均设有钢球6,而且钢球6是对称分布于球头滚针7的两边,即球头滚针7两边钢球6的数量相等,通过球头滚针7在中间位置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下转向套10与下转向轴4之间的紧密性,使装置更加牢固。

在上述方式中,各个列带有球头滚针7的凹槽和各个列不带有球头滚针7全是钢球6的凹槽还可以是交替着分布,即带有球头滚针7的每列凹槽不相邻,中间穿插有全是钢球6的凹槽,这样可以在保障装置紧密性与牢固性的同时节省更多资源,防止浪费。

例如,一共有三列带有球头滚针7的凹槽,而且球头滚针7均在各自列中间的凹槽中,其两端都均匀分布有两个带钢球6的凹槽,即一列上有一个球头滚针7和四个钢球6为第一滚动组件,另外还有三列是由五个带钢球6的凹槽组成的列,而且这其中的凹槽都是均匀分布的是第二滚动组件,第一滚动组件和第二滚动组件相互交替分布,各个第一滚动组件之间不相邻,各个第二滚动组件之间也不相邻,而且球头滚针7的直径与钢球6的直径大小相等。

以上的各种方案中,下转向轴4的一端都可以设有细齿花键,细齿花键插入轴用万向节叉3的内孔,并且和轴用万向节叉3之间过盈配合连接,下转向轴4的另一端也都可以设有卡簧槽,并且卡簧槽内安装有开口挡圈9,这之中的开口挡圈9为用弹簧钢板为材料通过冷冲压制作成型的开口挡圈9,开口挡圈9的外圆周上设有凸起,增加了与钢球保持架8端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钢球6、球头滚针7在第一半钢球槽14以及第二半钢球槽15内工作的安全系数。

其中下转向套10的一端也是可以设有细齿花键,并且细齿花键插入套用万向节叉11的内孔,而且和套用万向节叉11之间过盈配合连接,下转向套10的另一端可以设有用来固定防尘罩5的的卡槽。

以上的各种方案中,钢球保持架8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