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水泥硬化的翻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1520发布日期:2019-01-04 22:43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水泥硬化的翻斗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水泥硬化的翻斗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翻斗车如公告号为CN203805943U的一种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人力翻斗车,包括翻斗箱和带滚轮底座,翻斗箱包括翻倒斜面、两个扇形支撑板以及弧形滚动轨。

上述的这种翻斗车在运输水泥的过程中,由于翻斗箱的箱口处于敞开状态,使得阳光直射翻斗箱内的水泥,加快水泥中水分的蒸发,进而易导致翻斗箱内的水泥缺水硬化,不利于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水泥硬化的翻斗车,其具有减少水泥在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硬化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少水泥硬化的翻斗车,包括翻料斗、以及设置于翻料斗上的滚轮,所述翻料斗的外侧壁上设有推手,所述翻料斗的顶部设有用于封闭翻料斗的遮料板,所述遮料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之间通过合页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板体铰接于靠近推手一侧的翻料斗侧壁上,所述第三板体的侧壁上设有限位件,所述第三板体移动至远离推手的翻料斗侧壁上后通过所述限位件进行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泥放置在翻料斗内进行运输时,抓住第三板体的侧壁,将第三板体朝第一板体方向运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接触的端部向上运动,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接触的端部向下运动,直至三个板体由竖直位置运动至水平位置并相互贴合,第三板体远离推手的侧壁与翻料斗的侧壁通过限位件进行固定,以将翻料斗的斗口进行封闭,有利于减少翻料斗内部水泥中的水分蒸发,进而可减少水泥在运送过程中的硬化,以便于施工;当需要卸载翻料斗内的水泥时,解除限位件,推动第三板体朝第一板体方向运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接触的端部向下运动,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接触的端部向上运动,直至三个板体由水平位置运动至竖直位置后,翻料斗的斗口打开,以将水泥从翻料斗内卸出。

优选的,所述第三板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件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凹槽内的楔形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楔形块底部的第一弹簧,所述翻料斗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一弹簧施力于所述楔形块插入所述限位孔内,以固定第三板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板体运动至翻料斗远离推手的侧壁处时,挤压楔形块,使第一弹簧收缩,楔形块向凹槽内部运动,直至凹槽的槽口与限位孔的孔口相对后,松开楔形块,使第一弹簧还原,并施力于楔形块使楔形块进入到限位孔内,以实现楔形块与限位孔的卡接,进而可固定第三板体;但需要解除限位件时,从限位孔内挤压楔形块,使第一弹簧收缩,楔形块向凹槽内部运动,直至楔形块与限位孔脱离后,将限位件解除。

优选的,所述翻料斗靠近推手的外侧壁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开设有用于收纳遮料板的存放槽,所述存放槽与所述翻料斗的外侧壁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三个板体转动至竖直状态后,可将三个板体翻转至存放槽内进行收纳,使得在装料的过程中,减少遮料板与水泥的接触。

优选的,所述存放槽远离翻料斗的槽壁上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中滑移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槽的槽底;所述第三板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弹簧施力于卡块进入到卡槽内并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三个板体转动至存放槽内的过程中,第三板体的侧壁与存放槽槽壁上的卡块相接触,第二弹簧收缩,卡块向内槽的槽底运动,直至内槽的槽口与卡槽的槽口相对后,第二弹簧还原,并施力于卡块进入到卡槽内以实现卡接,进而可将三个板体固定于存放槽内,以提高三个板体收纳在存放槽内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凸块靠近翻料斗的底部竖直设置有支撑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翻料斗在装料的过程中,可通过支撑杆对翻料斗进行支撑,而不需要通过工人手持推手进行支撑,有利于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凸块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杆滑移连接于所述通孔内,靠近所述通孔的凸块底部转动连接有抵接板,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与所述抵接板卡接配合的抵接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推动翻斗车时,将支撑杆向上运动,使支撑杆滑移至通孔内,转动抵接板,使抵接板封闭通孔的孔口,以防止支撑杆从通孔内滑出,进而可减少支撑杆对翻斗车运动过程中的阻碍;当需要使用支撑杆时,转动抵接板,打开通孔,使支撑杆从通孔内滑出并与地面相接触后,再转动抵接板,使抵接板与抵接槽相互卡接,以对支撑杆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抵接板与凸块的铰接点处竖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铰接点的一端突出于凸块的顶部,所述转动杆突出于所述凸块的端部设有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抵接板时,可通过把手进行转动,使得抵接板在转动过程中更加轻松快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遮料板分为三个板体并通过合页连接,使得遮料板可在竖直状态与水平状态之间进行任意的转换,以对翻料斗进行封闭,有利于减少翻料斗内部水泥中的水分蒸发,进而可减少水泥在运送过程中的硬化;

2、通过设置存放槽,可对竖直状态的三个板体进行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翻料斗封闭的整体结构图,用于重点展示翻料斗封闭的整体结构;

图2为实施例中第三板体与翻料斗的连接剖视图,用于重点展示第三板体与翻料斗之间的连接结构;

图3为实施例中三个板体收纳在存放槽内的结构,用于重点展示第三板体与存放槽之间的连接结构;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用于重点展示卡块与卡槽的卡接结构;

图5为实施例中凸块与翻料斗之间的剖视图,用于重点展示支撑杆与抵接板的卡接结构。

附图标记:1、翻料斗;11、滚轮;12、推手;13、限位孔;2、遮料板;21、第一板体;22、第二板体;23、第三板体;231、凹槽;232、卡槽;3、限位件;31、楔形块;32、第一弹簧;4、凸块;41、通孔;5、存放槽;51、内槽;52、卡块;53、第二弹簧;6、限制块;7、支撑杆;71、抵接槽;8、抵接板;9、转动杆;9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减少水泥硬化的翻斗车,包括翻料斗1、以及设置于翻料斗1两侧壁上的滚轮11,与滚轮11所在侧壁相邻的翻料斗1外侧壁上设有推手12,推手12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设置。

翻料斗1的顶部水平设有遮料板2,遮料板2用于封闭翻料斗1的斗口,且遮料板2的大小与翻料斗1顶部的大小完全相同;遮料板2包括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以及第三板体23,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以及第三板体23之间通过合页相互连接;其中,第一板体21铰接于靠近推手12一侧的翻料斗1侧壁上,第三板体23远离第一板体21的侧壁上设有限位件3,遮料板2运动至水平状态后,第三板体23移动至远离推手12的翻料斗1侧壁上,可通过限位件3进行固定。

第三板体23远离第一板体21的侧壁中部开设有凹槽231,限位件3包括滑移连接于凹槽231内的楔形块31、固定连接于楔形块31底部的第一弹簧32,翻料斗1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与楔形块31卡接配合的限位孔13,第一弹簧32施力于楔形块31使楔形块31插入到限位孔13内,以固定第三板体23;楔形块31的楔形面位于背离翻料斗1底部的一侧。

参见图3、图4,翻料斗1靠近推手12的外侧壁上设有凸块4,凸块4的宽度大于翻料斗1的宽度,凸块4上开设有存放槽5,存放槽5的宽度与翻料斗1的宽度相同,且存放槽5与翻料斗1的外侧壁相连通,遮料板2转动至竖直状态后,可翻转至存放槽5内进行收纳。

存放槽5远离翻料斗1的槽壁中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内槽51,内槽51中滑移连接有卡块52,卡块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3,第二弹簧53远离卡块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槽51的槽底;第三板体23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与卡块52卡接配合的卡槽232,第二弹簧53可施力于卡块52进入到卡槽232内,以实现对第三板体23的固定,进而可加强遮料板2收纳至存放槽5内的稳固性。

参见图1、图5,凸块4靠近翻料斗1的两侧底部竖直贯穿设置有通孔41,通孔41内滑移连接有用于支撑翻料斗1的支撑杆7,靠近通孔41的凸块4底部转动连接有抵接板8,支撑杆7上开设有与抵接板8卡接配合的抵接槽71;需要使用支撑杆7时,将支撑杆7从通孔41内移出并使支撑杆7的端部与地面相接触后,转动抵接板8,使抵接板8进入到抵接槽71内,以对支撑杆7进行支撑;不使用支撑杆7时,将支撑杆7滑移至通孔41内,并转动抵接板8使抵接板8对通孔41的孔口进行部分的封闭,以防止支撑杆7从通孔41内滑出。

抵接板8与凸块4的铰接点处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沿凸块4竖直向上延伸,使转动杆9远离铰接点的一端突出于凸块4的顶部,转动杆9突出于凸块4的端部设有把手9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