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列车挂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4944发布日期:2019-01-15 22:4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观光列车挂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观光列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观光列车挂车。



背景技术:

观光列车是主要应用在景区、公园、商场等游乐场所用来运载游客;也可以用于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用来运载游客。现有观光列车的挂车底盘承受载荷过小,牵引后续车厢,只能单节使用;另外采用高级别的车身底盘,成本较高,结构复杂,后续安装车身时较为麻烦,不能满足一些观光列车的装饰性部件的安装,同时对于观光列车的制动要求要更为简便,无需复杂化处理。而且,挂车的车身需要容纳较多乘客,需要轻薄散热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观光列车挂车,通过挂车底盘配合挂车车身,形成挂车主体框架,同时牵引挂钩牵引,避免以往挂车结构笨重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观光列车挂车,其包括挂车底盘;设置于挂车底盘的前轮总成;设置于挂车底盘的后轮总成;安装于挂车底盘的挂车车身;以及安装于挂车车身前端的牵引挂钩;其中,挂车车身的车窗至挂车底盘之间设置有格栅,挂车车身的顶部具有向四周延伸的挡梁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挂车底盘包括底盘头部、连接底盘头部的前轮板部、连接前轮板部的底盘中部、连接底盘中部的后轮板部、连接后轮板部的底盘尾部、以及安装于一侧的踏板;其中,前轮板部与后轮板部具有第一宽度,底盘头部与底盘中部与底盘尾部具有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前轮总成通过前梁安装前轮固定于前轮板部;后轮总成通过后梁安装后轮固定于后轮板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踏板采用宽度8cm,厚度4cm的方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牵引挂钩包括安装于底盘头部的固定支座;设置于固定支座下侧的下托架,下托架具有下导向孔;位于下托架上侧的上托架,上托架具有上导向孔,其中下导向孔孔径小于上导向孔孔径;以及穿设上导向孔至下导向孔的牵引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牵引轴包括位于下导向孔的第一部分;位于下导向孔与上导向孔之间的第二部分;位于上导向孔的第三部分;以及位于上导向孔上侧的第四部分;其中,下导向孔撑抵第二部分,上导向孔撑抵第四部分;第二部分轴径小于上导向孔孔径,且两端设置带有弧度的圆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上导向孔与下导向孔之间间距12cm~18cm;下托架与上托架相对的两侧设置缓冲棉。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于挂车底盘的制动总成,制动总成包括分别安装于前轮板部与后轮板部面向前轮与后轮的液压分泵;安装于底盘中部且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前后液压分泵的液压总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挂车底盘配合挂车车身,形成挂车主体框架,同时牵引挂钩牵引,避免以往挂车结构笨重的麻烦。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观光列车挂车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挂车底盘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牵引挂钩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牵引轴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动总成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挂车底盘10,底盘头部11,前轮板部12,底盘中部13,后轮板部14,底盘尾部15,踏板16,前轮总成20,前梁21,前轮22,后轮总成30,后梁31,后轮32,挂车车身40,车窗41,格栅42,挡梁板43,牵引挂钩50,固定支座51,下托架52,下导向孔53,上托架54,上导向孔55,牵引轴56,第一部分61,第二部分62,第三部分63,第四部分64,制动总成70,液压分泵71,三通阀72,液压总泵73,第一宽度D1,第二宽度D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观光列车挂车示意图。一种观光列车挂车包括挂车底盘10;设置于挂车底盘10的前轮总成20;设置于挂车底盘10的后轮总成30;安装于挂车底盘10的挂车车身40;以及安装于挂车车身40前端的牵引挂钩50;其中,挂车车身40的车窗41至挂车底盘10之间设置有格栅42,挂车车身40的顶部具有向四周延伸的挡梁板4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挂车底盘10支撑挂车车身40,形成挂车的主体框架,底部的前轮总成20与后轮总成30能够随着牵引挂钩50连接的牵引车带动行驶,承载乘客,安全便捷。此外,挂车车身40的车窗41下侧间隔设置格栅42,能够减小整车质量,同时疏通风量,凉爽舒适。顶部的挡梁板43遮阳挡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请参考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挂车底盘10示意图。挂车底盘10包括底盘头部11、连接底盘头部11的前轮板部12、连接前轮板部12的底盘中部13、连接底盘中部13的后轮板部14、连接后轮板部14的底盘尾部15、以及安装于一侧的踏板16;其中,前轮板部12与后轮板部14具有第一宽度D1,底盘头部11与底盘中部13与底盘尾部15具有第二宽度D2,第一宽度D1小于第二宽度D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挂车底盘10采用钢结构一体压铸,具备起到牵引支撑的底盘头部11,提供主要承载空间的底盘中部13,及牵引后续挂车的底盘尾部15,当然底盘尾部15也可根据需要加装后续挂车。前轮板部12与后轮板部14宽度较小,主要方便安装内设前轮总成20与后轮总成30,保守在内,行驶稳定。踏板40采用宽度8cm,厚度4cm的方管,金属打造,焊接于底盘,承载能力强,方便乘客上车。

前轮总成20通过前梁21安装前轮22固定于前轮板部12;后轮总成30通过后梁31安装后轮32固定于后轮板部14。前轮总成20与后轮总成30结构相同,采用普通轴接轮胎,起到前进与后退的效果,无需另外添加转向装置,结构简单。

接下来,请一并参考图3与图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牵引挂钩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牵引轴示意图。牵引挂钩50包括安装于底盘头部11的固定支座51;设置于固定支座51下侧的下托架52,下托架52具有下导向孔53;位于下托架52上侧的上托架54,上托架54具有上导向孔55,其中下导向孔53孔径小于上导向孔55孔径;以及穿设上导向孔55至下导向孔53的牵引轴5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固定支座51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加固到挂车底盘10的底盘头部11上,对准前方观光列车的牵引车,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牵引挂钩50实现牵引。详细而言,固定支架51具备平行设置的上托架54与下托架52,两者都具有同轴心的上导向孔55与下导向孔53,藉以穿设固定能够插入的牵引轴56,牵引轴56套设前方牵引车的牵引杆,方便安装。而下导向孔53孔径设置为小于上导向孔55孔径,稳定性较好,也能利于牵引轴56的导向定位。值得一提的是,上导向孔55与下导向孔53之间间距12cm~18cm,预留充足的范围悬挂牵引杆,使用方便。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托架52与上托架54相对的两侧设置缓冲棉,能够稳定支撑牵引车的牵引杆,减小噪音的产生,也避免了磨损,使用方便。

牵引轴56包括位于下导向孔53的第一部分61;位于下导向孔53与上导向孔55之间的第二部分62;位于上导向孔55的第三部分63;以及位于上导向孔55上侧的第四部分64;其中,下导向孔53撑抵第二部分62,上导向孔55撑抵第四部分64;第二部分62轴径小于上导向孔55孔径,且两端设置带有弧度的圆角。其中,第一部分61与第四部分64等距超出下导向孔53与上导向孔55,预留出足够的间距,加强稳定性。第一部分61嵌入下导向孔53,第三部分63嵌入上导向孔55,中间的第二部分62位于上托架54与下托架52之间,借以悬挂牵引车的牵引杆。另外,第二部分62轴径小于上导向孔55孔径,便于穿过,且两端设置带有弧度的圆角,圆滑处理第二部分62,在套设牵引杆的时候能够避免磨损,也能防止碰撞的破坏系数。

第四部分64压抵上托架54的上侧,良好抵触,无需另外的固定,便于安装,稳定性也较好,配合上导向孔55与下导向孔53,牵引时也不会滑落。

请参考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动总成原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于挂车底盘10的制动总成70,制动总成70包括分别安装于前轮板部12与后轮板部14面向前轮22与后轮32的液压分泵71;安装于底盘中部13且通过三通阀72分别连接前后液压分泵71的液压总泵7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两个液压分泵71分别控制前轮22,由三通阀72连接液压总泵73,启停控制;同理两个液压分泵71分别控制后轮32,由三通阀72连接液压总泵73,启停控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