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门槛梁和具有该门槛梁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8742发布日期:2019-03-08 17:4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门槛梁和具有该门槛梁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槛梁和具有该门槛梁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与普及,公众对电动汽车碰撞安全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门槛梁结构是保障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的重要结构。现有电动汽车门槛梁结构偏于注重汽车乘员保护,在发生侧碰时,电池包极易受到撞击而发生变形,严重时直接导致火灾甚至爆炸,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槛梁,该门槛梁可以对电池包提供有效保护。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门槛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门槛梁,所述门槛梁适于与所述车辆的侧围结构相连,并且所述门槛梁还位于所述车辆的地板下方并与所述地板固定,所述门槛梁包括:外门槛梁;内门槛梁,所述内门槛梁设置在所述外门槛梁的内壁上,所述内门槛梁的底壁包括:低壁段和高壁段,所述低壁段位于靠近所述外门槛梁的外侧,所述高壁段位于远离所述外门槛梁的内侧,所述低壁段低于所述高壁段且所述低壁段与所述高壁段之间设置有连接型面段,从而使得所述高壁段的下方形成了由所述连接型面段遮挡的电池包连接结构安装空间,所述高壁段用于与所述电池包连接结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门槛梁,该门槛梁可以对电池包提供有效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门槛梁和所述外门槛梁中的每一个的内部均为空腔结构,且所述空腔结构中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空腔结构细分的加强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门槛梁与所述外门槛梁之间形成有连续的横向传力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横向传力通道上设置有垂直的纵向传力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传力通道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纵向传力通道中,在靠近所述外门槛梁处存在至少两个并置的所述纵向传力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传力通道为多个且上下间隔开布置,每个所述纵向传力通道与多个所述横向传力通道均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个所述横向传力通道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延伸连接部,所述第一延伸连接部沿该横向传力通道的传力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并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纵向传力通道的内侧的另一个所述纵向传力通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延伸连接部,所述第二延伸连接部沿该纵向传力通道的纵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低壁段包括:外段和内段,所述外段比所述内段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门槛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槛梁与侧围结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槛梁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槛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槛梁100,该门槛梁100适用于具有底部电池包的车辆中,门槛梁100适于与车辆的侧围结构200相连,并且门槛梁100还位于车辆的地板下方并与地板固定,这样对于同样固定在地板下方的电池包而言,门槛梁100能够对电池包进行有效保护,针对车辆侧碰时能够充分吸收碰撞能力,减少碰撞力向电池包传递。

在一些实施例中,门槛梁100主要包括外门槛梁1和内门槛梁2,内门槛梁2设置在外门槛梁1的内壁上,内门槛梁2的底壁21包括低壁段211和高壁段212,低壁段211位于靠近外门槛梁1的外侧,高壁段212位于远离外门槛梁1的内侧,低壁段211低于高壁段212,并且低壁段211与高壁段212之间设置有连接型面段22,连接型面段22可以沿竖向延伸。

参见图3所示,高壁段212的下方形成了电池包连接结构安装空间23,电池包的侧边梁可以通过电池包连接结构与高壁段212固定,如高壁段212上可以设置有螺母盒,电池包边梁可以通过穿设其的螺栓与螺母盒固定,从而吊挂在两个门槛梁100之间。

由于电池包连接结构安装空间23的存在,使得电池包连接结构如螺栓能够位于该空间内,且由连接型面段22对该空间进行遮挡,即实现了对螺栓以及电池包侧部的遮挡。由此,门槛梁100本身可以对电池包进行保护,而且进一步地,通过构造有高壁段212和低壁段211,内侧的高壁段212为电池包安装结构以及边梁预留足够空间,而外侧的低壁段211采用压低设计方式,进一步保护了电池包边梁、电池包连接结构,增加对电池包的侧部二次防护。

从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门槛梁100,可以为电池包提供更加充分的侧碰防护,在车辆发生侧碰时,能够更好地吸收侧碰能量,降低电池包所受撞击力,防止电池包变形、着火甚至发生爆炸。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门槛梁2和外门槛梁1中的每一个的内部均为空腔结构,且空腔结构中设置有用于将空腔结构细分的加强筋,即加强筋的设置使得空腔结构进一步分化成更多的小空腔,形成利于吸能的网格式盒状结构,而且加强筋的设置还增加了内门槛梁2和外门槛梁1的强度,使得内门槛梁2和外门槛梁1形成具有格栅式空腔的框架结构,防撞性能更加突出、优异。

参照图3所示,内门槛梁2与外门槛梁1之间形成有连续的横向传力通道101、102、103,具体而言,该连续的横向传力通道101、102、103的一部分为外门槛梁1上的结构而另一部分则为内门槛梁2上的结构,在图3的示例中,外门槛梁1的上壁11与内门槛梁2的上筋条26连续对接,从而形成连续的上横向传力通道101,又如外门槛梁1的中间壁12与内门槛梁2的中间筋条27连续对接,从而形成连续的中间横向传力通道102,再如外门槛梁1的下壁13与内门槛梁2的下筋条28也是连续对接的,从而形成连续的下横向传力通道103。如此,在图3的示例中,横向传力通道101、102、103为多个如三个且上下间隔开布置。其中,高壁段212可以是下横向传力通道103的一部分,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这样,在内门槛梁2和外门槛梁1之间构造连续的多条横向传力通道101、102、103,在车辆发生侧碰时,多条横向传力通道101、102、103能够相对均匀地分担碰撞能量,使得碰撞力基本平均地沿各个传力通道传递、吸收,每一横向传力通道都能充分吸收碰撞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弱向电池包传递的碰撞力,充分保护电池包。而且,通道所具有的连续性,也实现了力在传递过程中的连续性和均匀性,防止出现局部受力过大导致门槛梁100严重变形。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在横向传力通道101、102、103上设置有垂直的纵向传力通道201、202、203、204、205,通过设置纵向传力通道201、202、20、3204、205,增加了碰撞力的传递方向,对横向传力通道101、102、103的力能够进行纵向的有效分解,从而更好地衰减碰撞力。

纵向传力通道201、202、203、204、205可以是多个,这样配合多个横向传力通道101、102、103,形成了交叉布置的传力通道网,对碰撞力的传递衰减效果更佳。

结合图3所示,外门槛梁1的外壁为第一纵向传力通道201,外门槛梁1的内壁(即与内门槛梁2固定的壁)为第二纵向传力通道202,内门槛梁2的外壁(即与外门槛梁1固定的壁)为第三纵向传力通道203,内门槛梁2内的竖筋为第四纵向传力通道204(连接型面段22可以是竖筋的一部分,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内门槛梁2的内壁则为第五纵向传力通道205。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纵向传力通道和横向传力通道存在交叉连接点,该交叉连接点既是纵向传力通道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横向传力通道的一部分,例如上横向传力通道101与第二纵向传力通道202和第三纵向传力通道203有两个交叉连接点A、B,该两个交叉点中左侧的交叉点A属于上横向传力通道101和第二纵向传力通道202,右侧的交叉点B属于上横向传力通道101和第三纵向传力通道203,因此上横向传力通道101依然是连续的。

其中多个纵向传力通道201、202、203、204、205中,在靠近外门槛梁1的外侧面处存在至少两个并置的纵向传力通道202、203,如在图3的示例中,上述的第二纵向传力通道202和第三纵向传力通道203贴合并置。换言之,多个纵向传力通道201、202、203、204、205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并置的纵向传力通道202、203,该并置的纵向传力通道202、203靠近碰撞力的传递起始点即外门槛梁1,通过并置纵向传力通道202、203,在碰撞力未充分衰减之前利用并置的纵向传力通道202、203的分解作用,使得碰撞力更多的向纵向分解传递,而且并置能够增加传递效果,抵靠更强冲击。

而且,为了进一步提升力的衰减传递效果,将每个纵向传力通道201、202、203、204、205均与多个横向传力通道101、102、103连接,这样传递路径更多,传递方式更加自由。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横向传力通道101的末端,如图1中最上面的上横向传力通道101,其末端设置有第一延伸连接部31,第一延伸连接部31沿该横向传力通道的传力方向延伸,该第一延伸连接部31可以与车身或者电池包辅助连接,增加连接效果,同时由于在上横向传力通道101的末端,因此传递至此的碰撞力最小,对连接点的破坏作用也最小。

基于相似的理由,在并置的至少两个纵向传力通道202、203的内侧的另一个纵向传力通道20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延伸连接部32,第二延伸连接部32沿该另一个纵向传力通道204的纵向延伸。第二延伸连接部32可以与车身连接(当然也可以与电池包连接),增加连接效果,同时由于其在另一个纵向传力通道204的上端,即碰撞力向上传递时的末端,因此该处受力也相对最小,对连接点的破坏作用同样最小。同时,通过将第二延伸连接部32设置在位于并置的纵向传力通道202、203的内侧的另一个纵向传力通道204,该另一个纵向传力通道204所接受的碰撞力也要明显小于外侧的并置纵向传力通道202、203,因此对连接点的保护效果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壁段211包括:外段2112和内段2111,外段2112比内段2111高。这样,采用更低的内段2111,使得内段2111能够更好地遮挡保护电池包,同时外段2112较高也增加了车身在该处的离地间隙,增加通过性,而且这种台阶式的内段2111、外段2112结构还增加了结构强度。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门槛梁100,而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