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车把角度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6805发布日期:2019-04-20 03:2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车把角度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车把角度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健康、绿色生活意识不断的加强,因此自行车逐渐成为全世界最为简单、最为实用和人们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同时,自行车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和创新。

现有的自行车的车把一般只可以进行高度的调节,不可进行角度的调节,由于人们身高、手臂长度等条件不同,导致这种自行车只能为一些条件适合的人所使用,因而在应用过程中受到限制,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的可调节车把角度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车把角度的自行车,包括头管、前叉、车把立管、车把组件、上管、下管,立管、后上叉、后下叉、前轮组和后轮组,所述车把立管插设于头管内,且车把立管的底端固接有前叉、顶端套设有车把组件;在头管的外周壁上设有连接臂,所述上管的尾端与立管的中上部相固接、首端外周壁上开设有上槽口和下槽口,所述连接臂插设于上槽口和下槽口内并可相对于上下槽口滑动和固定;立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中轴套,在中轴套与头管之间架设有下管,该下管的首端与头管铰接、尾端与中轴套固接;在立管的顶部插设有顶端设有鞍座的座管;所述后上叉和后下叉的尾端相汇聚并连接有后叉片,后下叉的首端与中轴套的外周壁相固接,后上叉的首端与立管中上部的外周壁相固接;还包括设置在前叉之间的前轮组以及设置在两后叉片之间的后轮组。

优选地:连接臂上开设有多组定位孔,还包括横向贯穿上管的外周壁和定位孔的第一紧固件,该紧固件可将连接臂与上管固定在相对不动的固定位置,也可从该固定位置释放。

优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横向贯穿上管的外周壁和定位孔的螺栓和锁紧螺母。

优选地:在头管的外周壁上焊接固接有带有轴孔的耳板,在该轴孔内设有第二紧固件;在下管的首端固接有侧耳,所述耳板和侧耳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紧固件为快拆结构,该快拆结构可将耳板与侧耳固定在相对不动的固定位置,也可从此固定位置释放。

优选地:在立管的中下部和上管的中前部架设固接有上管支撑管。

优选地:在立管的顶部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槽口并设有座管紧固件,所述座管通过座管紧固件与立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车把角度的自行车,与现有自行车相比,通过第一紧固件调节连接臂在上槽口和下槽口内滑动,进而调节车把立管的角度,以满足不同骑行者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处于可骑行状态下的优选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自行车处于可骑行状态下的局部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中:11、头管;111、耳板;12、车把立管;13、前叉;14、车把组件;15、前轮组;16、连接臂;161、定位孔;162、第一紧固件;21、上管;211、上槽口;212、下槽口;22、下管;221、侧耳;23、立管;24、上管支撑管;25、座管紧固件;26、座管; 27、鞍座;28、中轴套;31、后下叉;32、后上叉;33、后叉片;34、后轮组;41、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头管11、前叉13、车把立管12、车把组件14、上管21、下管22,立管23、后上叉32、后下叉31、前轮组15和后轮组34,所述车把立管12插设于头管11内,且车把立管12的底端固接有前叉13、顶端套设有车把组件14。车把立管12通过上碗组(图未示)和下碗组(图未示)与头管11转动连接。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3,在头管11的外周壁上设有连接臂16,所述上管21的尾端与立管23的中上部相固接、首端外周壁上开设有上槽口211和下槽口212,所述连接臂16插设于上槽口 211和下槽口212内并可相对于上下槽口滑动和固定。立管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中轴套 28,在中轴套28与头管11之间架设有下管22,该下管22的首端与头管11铰接、尾端与中轴套28固接。在立管23的顶部插设有顶端设有鞍座27的座管26。所述后上叉32 和后下叉31的尾端相汇聚并连接有后叉片33,后下叉31的首端与中轴套28的外周壁相固接,后上叉32的首端与立管23中上部的外周壁相固接。还包括设置在前叉13之间的前轮组15以及设置在两后叉片33之间的后轮组34。

如图3所示,连接臂16上开设有多组定位孔161,还包括横向贯穿上管21的外周壁和定位孔161的第一紧固件162,该紧固件可将连接臂16与上管21固定在相对不动的固定位置,也可从该固定位置释放。

所述第一紧固件162包括横向贯穿上管21的外周壁和定位孔161的螺栓和锁紧螺母。

在头管11的外周壁上焊接固接有带有轴孔的耳板111,在该轴孔内设有第二紧固件41。在下管22的首端固接有侧耳221,所述耳板111和侧耳221通过第二紧固件41相连接。

为了方便对车把立管12的角度进行调节,所所述第二紧固件41为快拆结构,该快拆结构可将耳板111与侧耳221固定在相对不动的固定位置,也可从此固定位置释放。

为了增加车体的稳定性,在立管23的中下部和上管的中前部架设固接有上管支撑管 24。

为了方便调节鞍座26的高度,在立管23的顶部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槽口并设有座管紧固件25,所述座管26通过座管紧固件25与立管23固定连接。

需要调节车把立管12的角度时,首先需要旋出第一紧固件162的螺栓和螺母,并扳动第二紧固件41使得耳板111与侧耳221处于松配合可相对运动状态;然后调节连接臂 16使其在上槽口211和下槽口212内滑动,进而调节车把立管12的角度;待调节至合适位置时,扳动第二紧固件41使得耳板111与侧耳221固定连接,不能发生相对运动,并通过第一紧固件162的螺栓和螺母将连接臂16和上管21固定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